日期:2022-06-08
这是忆读书质课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体会作者读书的心得。
3.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4.学习本文运用时间顺序的写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读书的心得。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读书吗?读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就看看著名作家冰心读书时的感受是什么。
板书:忆读书
二、新授
(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写了什么)
1. 师范读课文1~8自然段,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余下部分。在读的过程中,
要求:画出自己难理解的词语,然后课堂交流。
2. 紧扣题目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内容是: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有关读书的感受。
(二)分析课文,朗读体味。
小组活动,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
——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2. 对于读书,作者有许多感受,请圈画出描述这些感受的词句,朗读交流。
要求:朗读圈画的句子一定要结合作者当时的情感
《三国演义》:这是作者读的第一本书,所以印象特深刻,写得最详细。抓住‘咬了牙’‘居然’‘哭’等词,这与后文“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也相照应。
《水浒传》-------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
《红楼梦》----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的前后感受的对比
《西游记》---- 精彩
《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
《封神榜》 -----烦琐
《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 从脑中抹去;
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小结: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
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指出全文末句从总体上概括了作者的读书感受。
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第11自然段到文章末尾。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给同学们2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可以组为单位)
(先从课文中找依据)
——A 读书好:开卷有益(对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多读书: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可罗列文中提到的各本书。
读好书:择善从之(要学会选择,因为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怡情知理。无意义的书不要读,注意选择文中好书的三个标准。)
B在意思上层层递进。
再齐读(第二次)(注意重音)这句话。
(三)总结:
1.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2.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老师指着板书,试着让学生用“记叙了……表达了……希望……”总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三、作业布置
1.必修作业:
积累词语,按格式抄写;翻阅词典了解成语的含义。
2.选修作业:
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准备一段内容简介,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忆读书
读书好 开卷有益 忆读书 (经历 感受)
多读书 博览群书 (时间 对比)
读好书 择善从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学会读书。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学会读书。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以所学的《孙权劝学》导入
二、介绍作者
1、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的写作顺序?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
五、研读课文
1、“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
2、 读书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讨论“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具体分析。
①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②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系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
④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11段“从读书中……得不到的”
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3、“读好书”在冰心看来又应是如何的?
在欣喜回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情况后,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情节要精彩,人物要生动,感情真实质朴。
4、你是怎样读书的?
5、 冰心的读书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有选择,然后广泛涉猎,要有恒心。
六、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
2、 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
七、布置作业
以《我与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忆 读 书(冰心)
一、多读书 :自认字后……晚年(从时间上写)
涉足古今中外,读书万卷(从书的种类、数量上写)
二、 读书好:写作 情感 知识 思想品德
三、读好书: 挑选、比较
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是冰心晚年写的一篇回忆读书的文章,目的是强调读书好、多读书和读好书 。文章比较浅显。虽然浅显,但是对学生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也不可轻视。我先布置学生预习,然后课堂上再阅读,在此基础上以时间为顺序理清全文的内容,重点让学生明白读书的好处及该有选择地读书,用来指导学生日常的读书。整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所预想的教学目的。不足的地方感到课文读得还是少。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文还是应该反复阅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够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3、积累语言,像作者那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4、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文涉及了一些名著,有些书籍学生可能接触较少,不甚了解,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查阅一下有关作家冰心的资料,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书的名言、格言等,以备课上交流。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2、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师问,平日里你都喜欢读什么书?从书中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回答。
2、导入新课:
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不可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来体会一下读书的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读准字音,在文中圈画应该重点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通文章,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2、读书要求: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忘我、深入地体会;能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正音释义:
笸箩 天罡 地煞 无聊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不能自已 总而言之 消遣
三、研读课文,了解内容(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师引导学生总结主要内容:
1、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教师辅助策略: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二)汇报交流:
1、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加以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三)师课内小结:
当堂检测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笸箩(
) 天罡(
) 朦胧(
)(
) 滑稽( )( )
2.《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原名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你读过她的作品有 。(2分)
3.释词:(4分)
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
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索然无味:
课后作业 :
1、请同学按时间顺序,课外小结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有益影响。
2、关于对作家冰心的介绍。(可附图、文)
3、课外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向同学推荐,并附推荐意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上一节课的作业情况:
(1)指名汇报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有益影响。
(2)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忆读书》,感受读书带给人的美好。
三、深入读文,品味语言:
1.冰心奶奶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作者认为“读书好”表现在哪?(第一次先学后教)
师指导学生细读文章,并以四人小组形式交流读书情况。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适时点拨加以总结: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1)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3)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分析“多读书”、“读好书”有关内容 :(第二次先学后教)
提问:谁来找找文中哪些话是写“多读书”的?
师加以 明确:从时间上,种类和数量上来写 。
提问: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 请同学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师加以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3、师小结:最后一段,分析归纳了本文的要点,深入理解了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体会了散文作品清晰、凝练而富有哲理的特点,相信会对同学们的读书生活有指导意义。
四、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效果:
(1)读书有这么多好处,所以作者“一谈到读书,话就多了!” 朗读第1段,思考文中关联词“一……就”的表达效果。
(2)从课文中找到“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两个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3)文中还有一句能表达作者读书情感的句子?(我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读书经历、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师加以总结: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所以,我们要:(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只有:(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我们才能感受到(生齐读)“读书好”。
五、巩固拓展
1、交流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警句。
2、和同学交流读书的体会,写写自己的读书经历。
附板书:
忆读书
冰心
能感染人、陶冶人
读书好 能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写作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 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 会挑选、比较
分享: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重点)
2.分析理解文章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重点)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难点)
1生字注音
怡情(yí) 统筹(chóu) 藻饰(zǎo)
狡黠(xiá) 咀嚼(jǔ jué) 诘难(jié)
蒸馏(liú) 滞碍(zhì) 睾肾(gāo)
死抠(kōu) 吹毛求疵(cī) 豁然贯通(huò)
2词语解释
狡黠:狡诈。
诘难:诘问,为难。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
豁然贯通:(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
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3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写出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被黑格尔称赞为“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的特有体裁。
三、互动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二)深层赏析
1读书有哪些好处呢?
【点拨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点拨明确】经验补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两者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点拨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点拨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点拨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局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采用不同的读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6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
【点拨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三)写法赏析
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何作用?结合内容进行归纳。
【点拨明确】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比喻论证的运用,使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排比论证:“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样使文章很有气势,很能打动读者,很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这样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四、小结归纳
《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