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3
这是两茎灯草说课稿一等奖说课稿,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
《两茎灯草》是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最后才一命呜呼的事。刻画了一个极其吝啬、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诸亲六眷、一声不倒一声、郎中”等词语的意思。
2. 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吝啬鬼形象。
3. 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丰富内心。
4.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聪明、机灵、富有心机的小嘎子、摔跤高手小胖墩以及身材高大、体格强壮的车夫祥子,这节课让我们来穿越回清朝,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齐读课题《两茎灯草》。
2.简介《儒林外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出示词语:
郎中 诸亲六眷 一声不倒一声 哥子 故此 揩眼泪
相机理解词语意思。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四、自学指导一
1.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严监生病重的句子,画横线,并用词语来形容一下临死前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生读,师巡视。
3. 交流、汇报
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的,一声不倒一声,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指名读。
师:临死前的严监生做了什么动作?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举手回答,师指导。
师: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幻灯片出示、生齐读)
追问:临死前的严监生迟迟不肯断气,伸着两根指头,为什么呢?请看自学指导二
五、自学指导二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严监生诸亲六眷的猜测以及严监生的反应,画曲线,小组合作交流体会。
1.生读,师巡视指导。
2.生汇报有关句子,师出示幻灯片。
3.指名朗读
4.小组讨论、汇报,感受严监生的内心世界。
5.扮演角色并指导朗读。
师:严监生的诸亲六眷都没有猜测出他两根指头的用意,让我们来听听赵氏怎么说------
幻灯片出示赵氏的话,生齐读。
师:通过赵氏的猜测,我们大家都恍然大悟了,原来严监生临死前迟迟不肯咽气,只是因为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恐费了油啊!由此可见,严监生可真是·····
生自由回答:吝啬、小气、抠门、铁公鸡、爱财如命·····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了那些将死之人,我们都会报之以同情,而文中的严监生却让我们感到好玩、有趣、可笑,这就是讽刺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
文中的故事层层递进,一点点解开神秘的面纱,最终告诉我们结局,这也是小说的独特设计------悬念。
让我们来体会悬念的好处。(幻灯片出示)
六、总结写法,延伸课外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严监生的“两个手指头”,作者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招牌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典型形象,那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人有特别的招牌动作,请同学们课下认真观察一个人物,用上动作描写的方法,写一写。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阅读《儒林外史》,感受小说中更多有趣的故事情节。
九、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监生、诸亲六眷、越发、登时、相干、再不回头、一声不倒一声”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拓展阅读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描写葛朗台临死前的精彩片段,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1、学生借助注释预习课文。
2、教学课件;描写葛朗台临死前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了解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体会严监生的有钱。
1、出示:《儒林外史》。同学们,我们班有人读过这本书吗?这是我国作家吴敬梓的古典讽刺小说。
这本小说中有个典型人物——严监生,(出示:严监生,正音(监是第四声),理解:监生。(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他姓严,所以叫他“严监生。”
2、他是个很有钱的人,那么他究竟多有钱呢?让我们来读读《儒林外史》中的这段话:他家有十多万两银子,钱过百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日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3、按我们现在来讲,他就是一个亿万富翁,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土豪,他临死前的表现是怎样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过渡:这是一篇半文言半白话文,有许多生僻的字词和多音字,要注意读准字音,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
1、学生自由读。(读得很努力,看看屏幕上的这些字词和多音字,你刚才读正确了吗?开火车检查字词朗读)
2、理解字词。(出示课件,逐个理解)
半文言文一些字词的意思和我们现代文会有一些不同,我们来看文中称中医的医生为——郎中,又叫医家……
3、词语意思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回到文中,再去细读,这个大土豪在临死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守财奴、吝啬(鬼),也许会有学生回答“节约、节省、小气”,(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过分节约)严监生的行为到底是吝啬,还是节约?
(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体会,严监生的哪些行为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吝啬(或节约)呢?把描写严监生的句子划出来。
2、反馈——指名读正确。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刚才没划完整的同学再把这些句子划出来。你发现了吗?这些句子都是描写严监生的什么?(动作、神态)让我们随着严监生的动作、神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3、猜测“两个指头”。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①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一句,你都读懂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病得严重?严监生病得上气不接下气,非常严重!除了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严监生病得严重以外,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告诉我们他的病情?(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②是啊,此时的严监生病重得都不能说话了,连医生也放弃了治疗,下了死亡判决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严监生的病情,你能想到什么词?除了你们所说的词外,我也想到了一些词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
出示:奄奄一息、病入膏肓、行将就木、无药可救、气若游丝。
③谁再来读这句话,读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奄奄一息(指读,齐读)
④同学们,这么个气若游丝濒临死亡的人,却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板书:两个指头)
大家是怎样猜测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含义的?严监生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出示表格。
大侄子猜两个亲人,严监生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猜两笔银子,严监生是什么反应?找到文中的那句话,如何概括得简洁一点呢?抓住主要动作:眼睁圆,狠摇头,指得紧。
照刚才的样子抓住主要动作,用简短的词语来概括。
反馈引导:(抓住动词点拨)
奶妈猜两位舅爷,严监生闭眼摇头,手指着不动。
赵氏猜两茎灯草,严监生点头,把手垂下,没了气。
4、揣摩心理,体会动词的准确运用。
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品读严监生的语句,来揣测人物的内心世界。
边引读边说严监生的内心想法。如果此时他会说话,他想对大侄子说什么呢?
①当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陆续猜错的时候,严监生的动作是怎样逐步变化的呢? 从 摇了两三摇(失望)——狠摇头、指得紧(真着急啊)——闭眼摇头、手指着不动(多生气啊),他急什么、气什么呢?
学生回答:两茎灯草。(板书:) 公开课:五下《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设计
②一个这样的大土豪,临死前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就因为这两茎灯草而不得断气,死不瞑目,这是多么——可笑。
这不该省的也省,不能省也省,这种行为是吝啬还是节约呢?(随机擦掉板书“节约”)
小结:吴敬梓通过抓住两个指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我们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这个一个个典型的吝啬鬼。
如契诃夫《醋栗》中的一段描写:从前我们城里有个垂危的商人。他临死时叫人给端来一碟蜜。
垂危的人给他端来一碟蜜究竟是要干什么呢?你猜契诃夫给他加了个什么举动让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呢?
小组相互讨论。指名说,揭晓答案。
(四)总结写法,拓展阅读。
1、总结:文学名著中像这样的精彩描写比比皆是。只要用心去阅读,你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2、推荐书目:《威尼斯商人》、《死魂灵》
(五)作业。
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对严监生的描写方法,体会严监生及其吝啬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人物描写一组》(ppt),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机灵的小嘎子、挺脱的祥子,今天在《两茎灯草》(ppt)这个片段中,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人物——严监生(ppt标书)
二、认识人物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监”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读4声,请大家读一读(ppt)
这里的“监”指的是国子监,(请大家看书上注释)
“在明清两代……”
三、初读感知
1、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认真听读(ppt)
2、学习词语
清朝的白话文,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这些词语现代不常见(ppt):
a、请你读一读(生读)
b、第一行的词语中藏着易错字和多音字,请你再来读一读(生读)
c、第二行的词语,虽然文中没有注释,但通过联系上下文,也能猜出意思:
“诸亲六眷”指的是所有亲戚,课文中提到的有谁呢?(生找)他们和严监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连一连。
“灯草”古时候没有电,照明要用到油灯,瞧,这就是油灯里的灯草。两茎灯草就是两根灯草。
3、再读感悟
理解了词语意思,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的主人公——严监生的身上。(ppt——课文中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4、体会严监生的病情
师读“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严监生的病很严重呢?(生找)
是呀,从周围人的反应,以及直接描写严监生的语句,都能感受到严监生——(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5、体会人物形象
气若游丝的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还伸出了两个指头),他的这一动作,引发了屋里人怎样的猜测?严监生又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边读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屋里人的猜测和严监生反应的相关语句。)(师生完成表格填空)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面对屋里人不同的猜测,虽然严监生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但每次的反应都不太一样。这是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呢?(生互动)
你能从他的神态、动作的细微差别中,猜到他内心的想法吗?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说一说。
我们来交流一下(生语音)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几位同学的录音。
小结:临终前(ppt——填空)严监生真的穷到,连两茎灯草都点不起吗?原著《儒林外史》中,有这两段文字(师读)。
就这样一个家财万贯的人,却因为舍不得银子吃人参,最后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就这样一个家财万贯的人,临终前撑着一口气,就为了节省灯油。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互动)
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
6、明了写法
作者明明只写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我们却能从中,猜测到严监生内心的想法,体会到他内心的变化,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
如果去掉这些细节,再来读一读,严监生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生)
是呀,虽然这也能感受到严监生的小气,但人物特点不够突出。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选取了严监生,临终前仍惦记两茎灯油这一(典型事例),抓住他伸着两个指头(动作描写)这一典型动作,运用(细节描写),让一个(极度吝啬)的守财奴形象,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四、推荐《儒林外史》
《两茎灯草》这个片段,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第5、第6回。(简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中的许多写法值得关注,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么写严监生病重的,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眼部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在本堂课中我努力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监生就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号。引导学生知道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来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通过做批注方法去读。在学习重点句子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词语去感悟人物的精神。
课后想一想,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不能更好地抓住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来教学,当孩子们在总结严监生形象时说到严监生节俭、节约和守财奴时,应该让孩子们分别说说他们是怎么想的,让孩子们评价严监生时才能更好的感悟守财奴形象。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个精彩的片段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生动的记叙了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浪费了油伸着两个手指不得断气,知道小老婆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垂下手指断气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吝啬鬼的形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形象。
3、初步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是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形象。
主要采用了要素组合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一、成功之处
1、七要素轮换使用,攀升强化次数。
这篇文章很多用字用词与现在有区别。要想理解文章就必须先攻破词句这关。于是在备课时,从意思、用法、说法三方面分类整理出孩子们需要掌握的词语和难度的句子,呈现在学习卡一中。教学时,通过同桌互读互听,在检测预习的同时,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研读文本时我分了两个板块。第一版块是体会严监生的病重。这部分内容是作者为后文埋下的伏笔,富甲一方却已奄奄一息的严监生在临死前却还在关注着那丁点灯油,这前后的巨大反差为学生理解严监生吝啬鬼的形象做好铺垫。教学时,先看插图,通过观察感受严监生病情的严重。接着读课文,画出描写严监生病重的重点语句,感受严监生病情的'严重,并批注感受。从“诸亲六眷”、“五个侄子”、“管庄的家人”等的行为体会严监生的病重,体会侧面描写。从“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一连三天不能说话”、“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这些直接描写去体会严监生的病重。在读到“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病那么重了还不肯断气?是否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交代清楚。”
第二个版块是学习诸亲六眷的猜测和严监生的动作和神态,体会严监生的吝啬形象。这是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严监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批注感受。再让同桌合作填写表格,理清思路。接着小组合作重点研读描写严监生反应的句子,完善表格。在教师补讲时,引导学生紧扣“摇了两三摇”“睁的滴溜圆,狠狠摇,指得紧”“把眼闭着摇头,指着不动”这些句子,学习细节描写,感悟严监生从急切到绝望的心理变化,从而感悟他的吝啬。在这里还进行了课外资料的拓展,补充《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家境和严监生吝啬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他的吝啬,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这样七要素轮换使用,使关键知识强化次数不断攀升。
2、交出主动权。教学中,我大胆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同桌互相检测预习成果;在突破重难点时,引导学生先自学,再同桌二人交流,最后小组整合学习成果,并汇报,这一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做了最后的补讲。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让学生走出位置,了解其他小组学习情况,然后补充完善自己的学习小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3、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对严监生病重的形象有了初步的印象。在理解人物特点环节,拿出灯草实物,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深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形象。
4、学习方式训练到位。教学时,多次运用约定进行动静的转换。其中,完成单元组合作学习的约定是根据《儒林外史》序言中的两句话制定的: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能做到相互关注、角色分工明确、讨论时不影响别组;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能做到面向大多数同学。
二、不足之处
为了按要求上好这节课,我虽然做了种种努力,但整堂课还是有很多遗憾之处的。如课堂时间安排不紧凑,后面的教学有些仓促。另外,本人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很不够,表现在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语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进行归纳或者提升。
这篇课文出自我国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教学这样的课文,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如何将这类课文置于大文化背景中,既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掌握写法,还能真正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MS—EEPO教学改革的指引下,我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