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蜜蜂一等奖教学设计

日期:2022-03-31

这是蜜蜂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蜜蜂一等奖教学设计

蜜蜂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

学习目标:

★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4.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1.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

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

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

(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六、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蜜蜂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2 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重点指导平翘音区别及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重点指导“论、试、袋、概、减”字的写法。

  2、通过重点句段,练习有感情朗读。

  3、学习默读,练习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1、以罗隐诗《蜂》导入。

  不论平地与峰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书写课题,提示学生注意它们都带“虫”,“虫”字写法各不相同。

  3、介绍作者——法布尔,推荐《昆虫记》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⑴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次,遇到不带拼音的生字遇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2、学生生字新词。

  ⑴出示生字,采取多形式认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读)

  重点指导:翘舌音(试、证、超、释),平舌音(阻、测),多音字(闷、几)

  ⑵指导写“试”、“阻”字。

  ⑶认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3、朗读重点句。

  ⑴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⑵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随时指导“概”与“减”字的写法。)

  ⑶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

  ⑷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⑸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三、默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1、提导默读,思考:作者为了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他是怎样做的?

  (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把你觉得重要的句子或词语划下来。)

  2、学生默读,交流:

  “我”带的二十只蜜蜂,做上了白色的记号,把它们带到两里外,再让它们飞回来,还叫女儿在蜂窝边守着。回来后,女儿告诉我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第二天我又发现有十五只蜜蜂飞回来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圈划课文重点词句,并做简单批注。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作风。

  3、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读写结合,写观察日记。

  一、试验起因——为什么做试验

  1、回顾: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蜜蜂有一个什么本领?(辨认方向)它可厉害了,不信读读下面这句话。

  读句子: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体会:关联词“无论……总……”的作用。练习用这个关联词说一句话。

  2、理解“听说”含义,找反义词“亲眼”,明白作者为什么“想做个试验”?体会“我”求实的作风。

  二、试验过程——怎样做实验

  1、讨论话题一:为了这次实验,我做了哪些事情?

  ⑴细读第二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

  ⑵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体会作者的严谨细致)

  2、讨论话题二:我为什么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⑴比较“推测”与“猜想”的区别,联系上下文理解“推测”的理由。

  ⑵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与词语划下来。

蜜蜂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3 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辨认、阻力、准确无误”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准备:

猜谜语:

团结劳动是能手,家家住着小门楼,个个开着糖坊铺,日日夜夜忙不休。

预设:谜底:蜜蜂

2.学生自由表达。

3.走近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昆虫记》。

4.谈话导入:

请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关于蜜蜂的情况。

5.读一读课题《蜜蜂》。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概 阻 括 误 逆 途 陌 超

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猜谜语:

言说吴家事,咋也说不对——误

相反的方向——逆

(2)儿歌识记:

双人徐向前

走之路途远

水彩来涂抹

又来叙一叙(途)

交完房租

回乡祭祖

组织有序

排除险阻(阻)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蜜蜂》。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感知内容:

(1)同学们,你想了解更多的“蜜蜂”知识吗?跟着法布尔一起来吧!

(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自然段号。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法布尔做实验。

(4)朗读课文,围绕着实验,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试着说一说你的意见。

预设:

第一部分(1):作者想做实验的原因。

第二部分(2—7):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第二部分(8):实验得出的结论。

4.课文解读:

(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预设: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2)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预设: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3)为什么要抓自己家的蜜蜂,还做记号呢?

捉自己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给蜜蜂做记号——便于区分

(4)为什么走了四公里才放,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四公里后放蜂——更能说明问题

小女儿等着——掌握准确数据

(5)实验结果如何?

预设: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四、课堂展示

认真读一读文中描写实验过程的段落,看谁读得出字里行间的严谨来。

五、学写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会12个生字,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蜜、蜂等12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 预设:“蜜”:注意不要写成“密”;“辨”:不要写成“辩”;“跨”:不要少一笔横;“查”:底横要够长。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背挺,足安。

六、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蜜蜂》”,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看拼音写汉字吧!写得正确还不够哦,一定要写得端正、美观哦!

2.出示拼音,学习写词语。

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出示认读汉字:要求试着组成词语记住它!

二、课文赏析

(一)同学们,让我们和法布尔一起去做这个实验吧!

(二)理清条理。

思考:作者是按着怎样的思路进行这个实验的?

预设: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事理说明文:对事物的情况或道理进行说明的文章。

思考:课文是怎样进行事理说明的?

预设:提出问题——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三)实验目的。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出示句子一: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1.“听说”是什么意思?

2.说明了什么?

3.“听说”表明不一定真实而可靠,所以我要做实验求证。

4.谈一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5.“听说”可以去掉吗?

(四)实验过程。

认真分析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捉蜜蜂,做记号

放蜜蜂,测能力

检查蜂窝,了解蜜蜂飞回来的情况

6.思考:这一系列的实验过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预设:用心、认真、严谨、细心……

7.出示句子: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1)“左右、大概……”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体会到什么?

(2)“左右”“大概”“几乎”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严谨准确。

8.出示句子: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预设: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4)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5)反问句表示语气强烈。反问的语气,起强调的作用。

9.出示句子: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1)过渡句——承上启下

(2)“推测”这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作者的心理,同时体现了作者善于思考的品质。

10.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预设:记录很详细,严谨,认真。

(五)实验结论。

蜜蜂辨认方向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出示句子二: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转折关系。试着进行仿写。

2.思考:你知道蜜蜂靠的是什么本能吗?

三、知识盘点

1.盘点说明文语言:严谨性、科学性、准确性。

2.盘点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3.进行句子仿写。

1.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捉蜜蜂,做记号

实验结论:蜜蜂辨认方向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2.学习了课文,谈一谈你对法布尔的了解和认识。

五、巩固练习

1.查一查相关资料,做一份关于蜜蜂的说明表格。

2.打开“阅读训练-《蜜蜂》”,一起来闯关吧!

蜜蜂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4 篇

一、教材:

  《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20只蜜蜂有17只都准确无误地飞回了家,这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语言简短精练,通俗易懂,实验过程介绍得十分清楚,作者用词精确,观察仔细,值得学生去细细品位,从而对科普说明文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2.通过体会“几乎、大概”感受科普说明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感受法布尔“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严谨的科学品质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四、教法:

  为了落实新课程,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小组交流”、“点拨议论”的方法。

  五、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 、“悟”、等学法。

  六、教学程序:

  (一)、揭题导入,了解作者

  1.揭题: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神奇而美丽的花钟,今天,我们要走近可爱的小蜜蜂,去看看它身上又藏着什么特殊的本领。板书:蜜蜂

  2.介绍作者:法布尔——法布尔是法国的生物学家,他一生都在研究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各种特点,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蜜蜂》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试验 证实 阻力 推测 沿途 超常 陌生 准确无误

  几乎(jī) 几个(jǐ) 尽管(jǐn) 尽力(jìn)闷热(mēn) 纳闷(mèn)(多种形式检查读的情况。)

  (三)、读课文,了解大意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2. 学习第一小节,了解实验目的。

  (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读第一小节。

  (2)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最后得出了试验的结果。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

  3. 初步了解作者的实验过程

  (1)默读课文2小节,简单说说实验步骤。与小组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试验的过程。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放蜜蜂 等蜜蜂

  (3)讨论:这些过程重要吗?少了其中一个行吗?

  4. 试验的结果又是如何呢?(“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四)、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