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教育随笔《拒绝“捧杀”》,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捧杀”,爱之者就是害之者。过于宠爱,反而害了多方。以前大家族争夺家产,教育有竞争力的对手的子女时,会百分百宠爱,孩子成人后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丧失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能力。这种“捧”之而等同于“杀之”的养育方法十分可怕,完全摧毁了人的生存能力。
我们教育孩子是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而非“人为人,“人上人”,而有的家长总觉得孩子比别人的好,各方面都要比别人强,从而先在物质上宠着、惯着,然后再精神上哄着、捧着,只有自己的孩子是金豆子,别的孩子都是土疙瘩,能抱着不走,能家长包办绝不让孩子动手,能交给老师也不交给孩子自己做(比如提醒老师我们孩子要怎样怎样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你要怎样怎样)生怕孩子累着,孩子脸色一不好看,就会影响家长几天,孩子有点什么小矛盾,就能找老师追问几遍……大班有了这种现象,真的让人担忧,我们的孩子成长在哪儿?这样的孩子上小学怎么办?家长归根结底是太过于紧张孩子,不信任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能力达不到,不让孩子去做,孩子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尝试,顺风顺水的成长不见得是好事,家长们千万别用“爱”去压迫孩子,让孩子在这片“爱”的笼罩下成长,只能是温室里的花草,经不住半点风雨。
千万别“捧杀”了孩子,为了孩子以后成为一个能顺利适应社会环境的“人中人”,让大家拒绝“捧杀”!
一、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实,哪个父母会忍心不要自己的子女,这不过是吓唬孩子罢了。
有些父母看到这招管用后就经常使用。但是专家提醒,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
二、家长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欢欢今年5岁,她性格开朗,天性好强,在同伴中,总是扮演着“大姐大”的角色。“欢欢很听话,也很懂事,有一次,欢欢小伙伴的玩具坏了,她主动把自己的玩具给小伙伴玩。”欢欢妈说,可是最近她发现欢欢变得很调皮、贪玩,叫她去写作业,她却拖拖拉拉不肯去,手脏了让她去洗也不去洗,真拿她没办法。
有一次,欢欢又不愿意写作业,可把欢欢妈惹急了,欢欢妈瞎吓唬说:“你再不去写作业,晚上就不让你上床睡觉”。没想到欢欢乖乖地写作业去了。看发脾气这招挺管用的,欢欢妈也越用越多,欢欢不吃饭时,她说,“欢欢不用吃饭了哦,这样妈妈就省粮食了”,欢欢贪玩不去学习时,她说,“欢欢下次语文考试肯定只拿50分,绝对不会上60分”。欢欢妈发现,每次这样刺激欢欢时,她总会乖乖地去吃饭或写作业。
专家分析:正话反说可成教育“偏方”
4~7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竞争期”,此时,孩子在心理上表现为好胜、好强,同时还特别叛逆。这时,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写作业慢时,家长可说,“我看你是你班上写作业最慢的吧,明天交作业肯定比某某还要晚”,在“竞争期”的孩子肯定会说,“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写作业了。而当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时,家长说,“不去就不去吧,妈妈还省了一笔学费呢”,此时孩子会说,“我就要去上学,我才不让你省学费呢”。
正话反说,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故意挑起孩子的好胜心,正话反说也属于一种沟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三、说反话要注意年龄、性格
但是这种教育方法是偏方,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也不能随时使用,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数。由于5岁的欢欢正处于4~7岁这个“竞争期”,她常表现出较强的叛逆性,事事都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此时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些孩子天性好强,这时家长如果还是发挥一贯的唠叨本色,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的话,是根本行不通的。请将不如激将,如果家长适时改变方法,正话反说,孩子反而会‘顺着’家长的意思。
专家提醒:常说“反话”容易影响是非观念
欢欢妈抓住欢欢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有根据地进行教育,发挥了正话反说较好的教育效果,就像每天都吃米饭,偶尔给他吃点酸辣粉一样,孩子可能更爱吃。不过如果经常给他吃酸辣粉,那也不行。反话说多了,会影响孩子是非观念规范的形成。
3~5岁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这个时期,孩子本身就喜欢恶作剧,唱反调。如果再从成人身上接触到特殊的语言形式,比如欢欢妈就习惯性地正话反说,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跟着学,到处用,并从中感到很大的快乐。
有的家长喜欢逗孩子,比如说“你吃饭吃的好快啊,一碗饭1个小时就吃完了”“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等。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行为规范,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常的是与非、正和反的概念。孩子会认为话就得反着说。
建议:从孩子行为规范的建立,是非观念的形成或是个性的培养上考虑,家长都要尽量正常话正常说,多与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直面交流做到坦诚相待。
四、“反话”说不好,孩子可能不信任父母
家长适当正话反说,是用心思考教育方式的表现,但要把握好尺度。正话反说是一种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应该把孩子压垮,应该把这种压力变成学习前进的动力。
另外,家长经常正话反说,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印象:父母经常欺骗自己,从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的树立和其正常的社交。
建议:教育孩子就像骑单车一样,要随时查看路况。在用反话激励、“威胁”孩子的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同时,一个孩子通过正话反说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目的时,并不意味着另一个孩子也适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和孩子交流中说反话时,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过于激烈时,家长就应该停止。
子健是我班里的“小霸王”,因为他长得高高的,壮壮的,总喜欢欺负别的小朋友,小朋友们都害怕他,不喜欢和他玩。每次他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他,他马上就会认错,可很快又会犯错,为此,我伤透了脑筋。
一次,子健又把我班振辉玩具给弄坏了,我知道后非常恼火。没问青红皂白就把子健当众批评了一顿,又让他道歉,这一次子健哭了。事后我才知道, 其实玩具一开始就坏了,子健想帮忙修一下。谁知,别的小朋友以为子健又欺负人,所以……
这件事让我深深自责,为什么当时那么冲动。我马上找到了子健,第一次心平气和的抚摸了他的头,并向他道歉,希望他能原谅老师。这一次子健又哭了,开心的哭了。此后,子健再犯错误,我再也不会当众大声批评他了,我会对他进行“悄悄话”教育,细心耐心的开导他,让他明白自己做错了,哪里做错了。这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去改正。自从对他实行了“悄悄话”教育,子健慢慢的变了,变得懂礼貌了,听话了,爱笑了,朋友也多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调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爱,作为老师要在保护好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细心耐心的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成长!
今天是我值班,我早早地来到了园里,迎接孩子们入园。送孩子们来的大多是爷爷、奶奶,他们骑着电动三轮车,有的后面还有篷子,防止风吹日晒雨淋,这也体现了她们对孩子的爱护程度。孩子们都很有礼貌,一下车就笑着对我说:“老师好!”我的心情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渐渐灿烂起来。
这时,刘子君来了,下车后她奶奶领着她来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那个‘黑孩子’又打俺了!”哦!“黑孩子”是哪个?虽然我心里明白,班里有个生得特别黑的,但我故意问子君:“老师不知道黑孩子是谁,你能告诉老师吗?”子君马上说:“就是我们村的刘子建。”我对子君说:“你看他有名字,以后可不能告诉奶奶是个‘黑’孩子了。老师告诉他不能打小朋友了。”听了我的话,子君蹦蹦跳跳地走了,子君奶奶也不好意思了,她嘿嘿地笑了笑就骑着电动车走了。
孩子和我们一样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作为长辈更应该给孩子作出榜样,怎能随便叫人家“黑孩子”呢?我想,再开家长会时应该和家长沟通一下了,要学会尊重每一个孩子。
9月1日开学这天,我们大四班的三位老师可真是忙得热火朝天:齐老师站在班级门口迎接孩子和家长,不停地打招呼,不停地指导完成交接手续;生活老师刘老师站在宿舍门口引领家长给孩子铺床;我呢,一边解答家长的各种问题,一边关注着入班的孩子,让他们有序的走动、安静的玩。此时,真恨不得我们老师有三头六臂才好。
一个小时过去了,通过清点人数和点名,孩子终于到齐了。我们都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准备组织孩子入厕、喝水、上课。正在这时,园长推门而入,后面跟着一对母女。一看,我明白了,迎着园长走了过去。我接过学费条,看了一眼,知道了小姑娘叫倩倩,很好听的名字。园长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交待之后离开了。我看了看小姑娘,打扮得挺漂亮的。可我的目光与她对视的一瞬间,我从她的目光中读到了敌意。她妈妈不停地在一旁让她给我打招呼,她不但不说反而扭身冲出了教室,边冲边大声的哭叫:“我不,我要回家!”看到这种情况,孩子的妈妈很不好意思,紧紧地拉住要跑下楼的女儿,急切地对我说:“老师,不好意思,你拉住她,我走了她也就没事了。”我只好走上前去,边哄她边把她往教室里拉。可事情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这孩子不但声音大,而且力气也大,我用了很大的劲才把她连拉带拽弄进了教室,我也使得出了一身的汗。
到了教室,本想着她妈妈走远了,她也应该在陌生的环境中安静下来了。可是,又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她不但不有所收敛,反而更加张狂:一屁股坐在地上,不停地蹬着双腿,不停地用书包砸着地板,边砸边大声尖叫。全班的小朋友看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年轻的齐老师本来看到我累得气喘吁吁,急忙过来想帮我哄一哄她,可看到她居然是这幅模样,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到这种情况,我火了,一把把她从地上拉了起来,想通过我的严厉震住她。可是,我又一次想错了。此时的倩倩已是不顾一切的样子,把头发也抓乱了,小脸上挂满了眼泪和鼻涕。我刚想伸手去给她把鼻涕和眼泪擦一擦,谁知她突然伸出手来抓我的腿,我眼疾手快地躲了过去,她一看没有抓到我,马上张开嘴巴对着我的胳膊就来了,我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上起来。还好,她没有伤到我。还没等我回过神来,突然她冲着我的脸骂了一句特别难听的脏话。全班的小朋友一听,全都乐了,也跟着学了起来。也许她受到了鼓舞,又一连串地骂了好几句。全班的小朋友顿时乱作一团。我的天,这还了得!我大声地对全班小朋友说:“安静!别吵了!”看到老师真的生气了,小朋友们全都不出声了。我对站在一旁的齐老师说:“你先看住孩子,我去找园长,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有什么办法。”齐老师一听,赶忙站到倩倩的身边,试图去接近她。谁知,此时的倩倩完全像一头发怒的豹子,突然猛举书包就朝着齐老师的头上砸了过来。幸亏齐老师用手挡住了。此情此景,我真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
我刚打开门就遇到了来班级巡视的园长,我想通过交流了解一下她介绍的倩倩究竟是什么情况,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就对园长简单说了一下情况,谁知园长一听,就马上说:“哎呀,她刚才在办公室,我刚夸她真漂亮,她就冲着我的脸骂了我一句。”接着园长又说:“这孩子以前不在咱园上,今年才来,并且是个二胎的孩子,估计是在家溺爱惯了。”我一听,对园说:“你再去试试看,看她听你的不?”园长装着生气的样子,走到她的身旁,又是哄又是批评地说了一通,谁知她突然非常牛气地冲着园长大声说了一句:“我爸是日本鬼子。”全班的小朋友又一次哄堂大笑。此时此刻,我明白了,这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肯定有问题:家长高兴时溺爱孩子,不高兴时对于孩子的错误就暴力解决。家长暴力的、武断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孩子的心目中扎下了根,就好像“日本鬼子”一样可以在中国到处“横行八道”、“唯我独尊”。孩子在自己的意识里认为“日本鬼子”算牛气极了,可以“所向披靡”了。只听园长大声地对倩倩说了一句:“日本鬼子都让好人打死了,你爸还日本鬼子?!”谁知这句话居然起了作用,倩倩顿时流露出了胆怯的表情。
看到这情况,我一不做二不休,站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大声地问孩子们:“你们说,我们中国现在还有日本鬼子吗?”“没有!”孩子们异常兴奋。我紧跟着问:“那日本鬼子哪里去了?”“全叫我们中国人打跑了!打死了!”“全枪崩了!”有几个孩子还哈哈大笑,做出夸张的表情手舞足蹈。我用眼角的余光去看倩倩,此时的她完全没了刚才的嚣张与无理。紧紧地闭着小嘴,站得端端正正,还悄悄地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紧张地看着大家。我面向她说:“请你回到座位上去。”并指了指她座位的位置。倩倩与刚入班时完全判若两人,小心翼翼地走到座位旁边,轻轻地坐了下去,一幅怯生生、胆小怕事的样子。震是震住了,可不能吓住了孩子,我对齐老师示意了一下,齐老师马上心领神会,走到倩倩的身边,帮她整了整衣服,理了理头发,倩倩非常配合,此时的她完全是淑女的样子。借此机会,我也对孩子们说:“倩倩现在不闹了,听话了,那我们是不是要热烈地欢迎她呢?”“是。”孩子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节集体教育活动结束时,倩倩的妈妈来给她送被褥,我及时地跟她沟通了情况,她妈妈非常明理,表示以后会完全配合我们的工作,把孩子的坏毛病全部改掉。有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信心倍增。回到教室,我把倩倩叫到我身旁,问东问西的,我有问她必答,我大喜,鼓励她的同时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她。当园长第二次巡视再来观察时,也满意地笑了。
两天过去了,又一星期过去了,倩倩表现得非常好,一切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上课坐得端端正正,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声地使用普通话,安静进餐,及时入睡。
看来,只要老师善于抓住契机,从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针对它分清利弊,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是非曲直,就一定能改掉孩子身上的毛病,打掉藏在孩子身上的“小日本鬼子”,让孩子在一个清新的成长空间里健康、快乐地生活。
“捧杀”,爱之者就是害之者。过于宠爱,反而害了多方。以前大家族争夺家产,教育有竞争力的对手的子女时,会百分百宠爱,孩子成人后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丧失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能力。这种“捧”之而等同于“杀之”的养育方法十分可怕,完全摧毁了人的生存能力。
我们教育孩子是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而非“人为人,“人上人”,而有的家长总觉得孩子比别人的好,各方面都要比别人强,从而先在物质上宠着、惯着,然后再精神上哄着、捧着,只有自己的孩子是金豆子,别的孩子都是土疙瘩,能抱着不走,能家长包办绝不让孩子动手,能交给老师也不交给孩子自己做(比如提醒老师我们孩子要怎样怎样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你要怎样怎样)生怕孩子累着,孩子脸色一不好看,就会影响家长几天,孩子有点什么小矛盾,就能找老师追问几遍……大班有了这种现象,真的让人担忧,我们的孩子成长在哪儿?这样的孩子上小学怎么办?家长归根结底是太过于紧张孩子,不信任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能力达不到,不让孩子去做,孩子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尝试,顺风顺水的成长不见得是好事,家长们千万别用“爱”去压迫孩子,让孩子在这片“爱”的笼罩下成长,只能是温室里的花草,经不住半点风雨。
千万别“捧杀”了孩子,为了孩子以后成为一个能顺利适应社会环境的“人中人”,让大家拒绝“捧杀”!
《大班教师随笔3篇》:大班教师随笔第1篇 命令的口气 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与自己的父母讲话也用命
《幼儿大班随笔11篇》:第1篇幼儿大班随笔 一天在做操作册的时候,我意外的发现子谦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并且正确的做出来,接下来在阅读课中,他也能很快的掌握呢,真不错。我看到后,表扬说:"子谦这么棒,都能读出来了,并且学的速度非常快,进步这么大。
《幼儿教学随笔大班13篇》:第1篇幼儿教学随笔大班 放学的时候,雯雯的妈妈带着一只蝴蝶风筝来接雯雯,孩子们都向雯雯投去羡慕的目光。 可这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晴晴抱着妈妈的腿:妈妈我也要、我也要!、嘉惠一听,也拽住奶奶的衣角:快给我爸爸打电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