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0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永远就只是孩子》,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育随笔:孩子永远就只是孩子
《指南》中有这么一句话:积极主动好奇探究是幼儿在游戏中最鲜明的行为特质。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其经验往往是最综合的。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的支持和鼓励,就是在顺应幼儿天性的前提下,在幼儿内部动机的驱使下对学习品质的养成。
早晨来的时候,我看见很多小朋友在娃娃家玩。仔细一看他们在做起了“小生意”,孩子们的小脑瓜里装满了丰富多彩的点子。其中,彦翔小朋友就看着架子上的零食盒子之类的,自己开起了小超市。一边叫着“买好吃的啦;便宜了快过看看啊”一边用手摇着零食。孩子们都跑过去问价格我要这个她要那个的,看起来真有超市老板的感觉。其实,这种开放性材料的投放真的是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她们对玩具的玩法有着比我们都多的想象力,这也充分体现了她们的天性和潜力,随便的一个瓶子就能自己创造出一个玩法,随便带有颜色的手工纸她们就会说老师我要葡萄味的就是紫色彩纸我要草莓味的就是红色彩纸。如果是我们不就是这样一种普通的纸嘛可在孩子眼里就会是另一种东西,真的是每一个孩子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孩子永远就只是孩子。在我们眼里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他们眼里就会出现另一种看法。多么天真活泼的一群孩子。
幼儿园是儿童的乐园,是现代人成长的必经之地,普遍认为儿童必须上幼儿园学习。幼儿园的学生是小孩,他们的内心世界与成人不同,不能强行他,只能引导他们,方法有四点。一,带他玩幼儿园的游戏,他会玩了,他就乐意上幼儿园了;二,带他交友,邻居不是有小孩在幼儿园吗,常带他去玩,这样他在幼儿园就有了玩伴,在幼儿园中就有了乐趣;三,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买一些幼儿教材,指导他读,他懂了,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四,多鼓励,他在幼儿园表现好的时候,获奖的时候,家长多表扬,让他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期望方向。另外,多听听孩子讲幼儿园的趣事,并表示很想听,很关注,让他感到上幼儿园是很光荣的事情。
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应该把自由还给孩子,把解决问题的权力还给孩子,为孩子纳一双“有为”所需的“自信之鞋”,让他们穿在脚上,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更自信地迈出勇敢坚定踏实有力的脚步。
小班的孩子半年的时光匆匆走过,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打个招呼,光阴便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了,看着他们美丽的笑容,活泼的身影,我从心里感觉暖暖地。还记得,孩子们9月1日来到这陌生的幼儿园时,哭着闹着喊妈妈,不吃也不喝,似乎对整个社会都要排斥,没有组织,也没有纪律,我们说的话一点也不起作用,我们真的很无奈,也很头疼,吃饭要喂,上厕所要陪……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很累,累归累,但我们很高兴,有这么一句话,形容当时的我们很贴切,累并快乐着。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孩子说:"我妈妈让我这样做。"这些孩子一遇到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他人的想法,而不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平时和小朋友在一起,他们从不带头做事情,习惯追随在能力强的孩子后边,心甘情愿地听从他人的安排。他们没有主见做事。缩手缩脚,言行举止时受他人的观点和意愿所左右。好像被笼罩在别人的影子里,丧失了自我。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对他人产生依赖,对自己丧失了信心,造成自卑心理,形成软弱,懒惰等不良性格。
今天,他们一个一个的长高了,长胖了,不再是当时那个哭哭啼啼的小王子、小公主了,他们学到了很多,懂得了朋友间要友好相处,对老师要有礼貌,上课要有秩序等等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再让爸爸妈妈抱,自己高高兴兴来幼儿园,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能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勇敢地表现自己……我真的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骄傲与自豪!加油吧!亲爱的孩子们,我们永远会用欣赏的眼光称赞你们的!
“刘老师!王雨霏抢我积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刘老师,王雨霏又抢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状声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们,了解争吵的情况,我先问了告状的孩子盈盈:“你们怎么了?”她皱着眉头苦恼着说:“她抢我的积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抢我的。”
此时,我拿起她们手中争吵的玩具问着其他的孩子:“这些玩具是谁的呀?”“幼儿园的。”盈盈说道,“我们不能抢的。”
“盈盈真懂事,这些玩具是我们幼儿园的,我们应该一起玩。抢玩具的小朋友不是个礼貌的孩子哦。你们看,琴琴和晓彤她们玩的真不错,她们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戏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问盈盈:“应该怎么办呀?”她低着头不情愿的说了句:“那一起玩吧。”“我们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这个建议。
之后,教室暂时没有争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来。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的孩子。妈妈在外打工,很少回来。爸爸也经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她,总是顺着她的意思满足她的各种需求。有的时候,稍有不满意,她还对奶奶发脾气。在幼儿园里,她在玩区角游戏时常常会与同伴抢玩具。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她所接触的外界事物。因而,她们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这样的情况。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时与她的家长沟通,把她的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奶奶,通过家园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时,我们也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如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孩子学会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时,应该交换玩或轮换玩。
其次,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也尽可能的提供幼儿一切锻炼的机会。比如:组织一次玩具总动员的活动,幼儿各自带来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让幼儿学会和其他孩子交换玩等,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谦让和分享。
教育随笔:孩子永远就只是孩子
《指南》中有这么一句话:积极主动好奇探究是幼儿在游戏中最鲜明的行为特质。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其经验往往是最综合的。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的支持和鼓励,就是在顺应幼儿天性的前提下,在幼儿内部动机的驱使下对学习品质的养成。
早晨来的时候,我看见很多小朋友在娃娃家玩。仔细一看他们在做起了“小生意”,孩子们的小脑瓜里装满了丰富多彩的点子。其中,彦翔小朋友就看着架子上的零食盒子之类的,自己开起了小超市。一边叫着“买好吃的啦;便宜了快过看看啊”一边用手摇着零食。孩子们都跑过去问价格我要这个她要那个的,看起来真有超市老板的感觉。其实,这种开放性材料的投放真的是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她们对玩具的玩法有着比我们都多的想象力,这也充分体现了她们的天性和潜力,随便的一个瓶子就能自己创造出一个玩法,随便带有颜色的手工纸她们就会说老师我要葡萄味的就是紫色彩纸我要草莓味的就是红色彩纸。如果是我们不就是这样一种普通的纸嘛可在孩子眼里就会是另一种东西,真的是每一个孩子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孩子永远就只是孩子。在我们眼里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他们眼里就会出现另一种看法。多么天真活泼的一群孩子。
教育随笔:不妨常让孩子做回“疯孩子”
今天由于大班老师外出学习,我去代课一天。因为是第二次给他们上课,孩子们对我已经没有陌生感。随着半天活动的结束,这些孩子精看来是摸到了我的脾气,跟我有些随意起来。在午间活动时,他们跟我提起了要求——玩大型玩具(这是我园新添的多功能组合玩具)。我知道他们的新鲜期还没过,就答应了,排好队领他们走向大型玩具。
来到玩具前,我刚想把他们按玩具的不同出口进行小组分配,想不到有一个孩子提出建议:“老师,让我们自己上去玩呗。”“好的好的,让我们自己上去玩”孩子们即时应和,有的孩子竞高兴得跳起来。“不行”旁边一个孩子接口说道:“老师说过的,不能自己上去玩的,要听老师安排,玩完了一个再交换的。”“哎……”孩子们叹了口气安静下来等候我的分配指令。看着孩子们哎叹下来的表情,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强烈愿望。平时他们的老师每次带他们来玩时出于安全考虑都是排着队只玩一个项目,或者按不同的出口分组来玩的,有的孩子明明想玩这种却被分配了去玩那种,等到可以交换的时候却又因时间到了玩不到了,所以近几天就出现了放学后孩子在被家长领出教室后就直奔大型玩具,玩了不肯回家,有的甚至是在家长动手打了的情况下被迫回家的。于是我脑子一转,今天何不放胆让他们疯一回,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呢?于是,我提了提嗓门,故意高声说道:“今天,老师要让你们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但——是——,你们说说应该怎么玩?” “只有一个上去的的楼梯,所以上去时不要挤,要排好队。”一个孩子高声说道。“好,还要注意什么?”我不禁暗自为这个孩子的回答称好。“上去时在自己想玩的地方不要和人抢,也要排好队。”“还有什么?”“谁要是抢了或挤了就不让他玩。”听到这里,我完全放心了,活动的规则孩子们自己都定了出来。“好,上去开心地玩吧。”我没再多话,放手让他们去玩了。孩子们果不食言,一个队伍排在上去的梯子前,谁也不推不挤,上去后孩子们各自去自己想玩的地方,有两个人时自觉排队。孩子们尽情地玩着,有的反反复复地玩着自己喜欢的项目,玩够自己的最爱再换其他的项目。有的按不同的出口依次玩着,而有个孩子至始至终就玩了个弯转滑梯,但他每次往下滑的姿势各不相同,有一次竞是头往下手伸前向下的,尽管当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却控制得很好,慢慢地安全地滑到了下面,我也在内心暗叹他的活动能力。半个小时中,每个孩子都始终张着笑脸,哇哇的欢叫声不时传来,每个孩子都没有中途停歇,有的满头大汗也不愿下来脱衣服,简直都像“疯孩子”,而整个过程竞没有一个孩子违反规则。在我发出收队指令后,孩子们快速排队到我跟前,叽叽喳喳地说:“老师,今天我们玩的好开心啊。”、“老师,明天我们还想这样玩。”……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我不禁感慨,是啊,我们平时为了安全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导致孩子活动时放不开手脚,玩不尽兴,动不开心。
记得我们小时候都是兄弟或姐妹几个,加上生活条件艰苦,父母忙于生计,以解决孩子们的肚皮问题,所以对于孩子往往没有时间给予多少限制,放任孩子自己玩耍。春天采花、夏天粘知了、秋天偷果、冬天走冰河滚雪球,我们多数是大人嘴里的“疯孩子”。小时疯来的种种趣事,现在想来还让人忍不住偷笑,真是让人回味一生。对比现在的孩子,虽然他们享受了现代科技的先进,动画、游戏、电动玩具……,但真正能让孩子回味终身的趣事廖廖无几。仔细想来,让孩子失去童年快乐的不是孩子不会玩、不是没有东西玩,而是我们大人给予了太多的限制。现在都是独生宝宝,两代六个大人照顾孩子,摔在地上怕脏了衣服、走在河边怕掉进河里、孩子一不在眼前怕跑丢了……种种顾虑,让大人对孩子寸步不离,不准这不准那,使孩子身体缺少了锻炼,体质差了,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都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孩子的现状真的让人担心。通过这次的放手,可以看出其实孩子的自律能力、活动能力是很强的,这让我更深地理解了蒙台梭利的一句话: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也同时让我想起在书上看到过的这样一段话:孩子是在不断的活动中成长学习的。每个孩子的身体内,都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成长的动力,他们充满好奇心,无法控制自己触摸、攀爬和探索一切的冲动。孩子的每一个“动”都是一次学习的经历,都在推动他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并不意味着安安静静地坐在桌椅前看书,成长也不能够在静止不动中发生。所以相信孩子是我们老师应该确立的观念,少一些束缚,多一些自由,解放孩子的手脚,从解放老师的思想开始,不妨常让孩子做做“疯孩子”,让孩子真正动起来。
《大班随笔20173篇》:大班随笔2017第1篇 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有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撒谎。今天上午户外活动时,乐乐说:“老师,我要上厕所。”接着佳佳也说:“我也要去。”本
《托班教育随笔17篇》:第1篇托班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乐乐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聪明活泼又可爱。喜欢交朋友,课堂上积极发言,空闲时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间。一会儿在寝室,一会儿在活动室,跑来跑去,每天总是这样,有时不光自己跑,
《幼儿园保育随笔19篇》:第1篇幼儿园保育随笔 【案例描述】 一天中午进餐时,辛李想的奶奶急匆匆赶到幼儿园,告诉我:辛李想小朋友因身体不适,暂时不能吃鸡蛋。我顿时着急起来,因为小朋友的菜正好有西红柿炒蛋。当我们走到辛李想身边时,我们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