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大班教育随笔记录《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

日期:2022-05-20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教育随笔记录《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教育随笔记录《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

1、大班教育随笔记录《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

  现在的家庭里很多都是只有一个小宝贝,全家人都宠着,特别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孩子,老人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也许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一、孩子的人际交往会出现障碍

  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小皇帝,别人都必须听他的,他不肯为别人着想,自私自利,目中无人,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久而久之,那些宠坏了的孩子们必然成了孤家寡人,人际关系一塌糊涂,未来的学业事业甚至婚姻都可能变得比较困难。

二、孩子性格骄横

  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性格骄横乖张。由于家长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包括很多无理的想法,孩子打小就会目中无人,敢于骑在长辈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宽容,不懂让步,更受不了委屈。

三、孩子懒散唯我独尊

  孩子在家里就是老大,无论做什么都有父母代办,什么都不去思考,什么也不想做,这样下去必然会变得懒散。而且在家谁也管不了他,唯我独尊,他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试想,这样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立足?

四、自私自利的孩子

  由于长期被家长的宠溺包围,这些孩子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本想不到还需要为别人着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在社会上,也许自私能谋得一时之利,但是自私自利之人的事业迟早会遭遇失败,感情也是一样。要想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五、不能经受挫折

  家长给予孩子的溺爱,把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一直受到呵护和宠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一旦离开温室,遭受一点小小的困难便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成不了大器,无法行大事。

六、不知礼节为何物

  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一般会对孩子做各种让步,更不会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礼貌,没有做人最基本的礼节,坏习惯会慢慢发展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2、大班教育随笔记录《赏识孩子 呵护孩子 贴近孩子》

  黑格尔认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本领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是幻想! 可是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些,他们以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孩子的画。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这画的什么呀?怎么不像呢!”家长的认知就是画什么像什么,运笔要横平竖直这才叫画画。其实家长不经意的点评已经伤到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我班有个很帅气的小男孩阳阳画画不错,在区角活动中,他画了一个很可爱的稻草人,挥动着长长的手臂保护谷子。孩子们在赏评时都说他画的是神奇的稻草人,有长长的手臂能帮助农民伯伯保护稻谷!阳阳很自信的拿着作品让小朋友们欣赏。 离园时孩子高兴的让妈妈看自己的作品,妈妈却说:“着画的什么呀?怎么怪怪的,这长长的是什么?”孩子的笑容慢慢的收起来,(这时,妈妈还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还要说什么)我及时制止了妈妈将要脱口说出的话,阳阳妈妈你还是先听听孩子画里的故事再评价吧!在我的引导下,阳阳讲了自己绘画的意图,是想让稻草人手臂长一点能保护更多的稻谷!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语言打击了孩子,很夸张的说:“我竟然没有看出长长的是稻草人神奇手臂,稻草人长长的手臂肯定有神奇的能力!农民伯伯就不担心鸟儿破坏稻谷啦!”笑容又回到阳阳的脸上!这说明孩子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别人的认可。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多么重要啊! 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童话的、梦幻的世界,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所以大人要拥有一颗童心,蹲下来贴近孩子、了解孩子!分享、赏识属于孩子的成长快乐!呵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3、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怎样克服孩子过分依赖的习惯》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依赖父母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依赖的现象应该越来越少。可现在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代人的爱护和关心集中在孩子身上。在家里,孩子是“小太阳”“小皇帝”。没有家长的喂饭,孩子肯定不自己吃饭,这个现象在儿子班上就有好几个小朋友的妈妈告诉我,她们的孩子在家里不喂饭就不吃。都是大班的孩子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还没有成功的分床,睡觉的时候家长要哄着、拍着才能入睡。我问她们的孩子是不是在幼儿园里也这样,她们一口同声的告诉我,她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非常听话,自己吃饭,自己睡觉,都是独立完成的,可一回到家,就完全变了。什么都是家长做。 一次送儿子早晨送儿子的时候,我都发动好车要出发了,儿子突然说:“妈妈,我忘了拿作业了怎么办?老师会批评我的,我回去拿作业,你等等我。”“是吗?我也没有记得啊,我还以为你早准备好出门的时候带上了呢”我故意惊讶的说,看着儿子急匆匆跑回家的身影,我偷偷的乐啦,因为我故意没有提醒他那作业的。就是要他自己想着自己的作业,提高他对自己的事情有责任心。因为前几次他没有拿作业,我还提醒他,这次我是故意没有提醒他。看看他会不会想起来作业的事情。 在我们到幼儿园的时候,遇到了他的同学,同学的妈妈问我为什么今天送孩子送的晚了,我说孩子忘拿作业了,又回家取作业,所以耽误时间了,同学的妈妈一听,马上说:“坏了,我也忘了给孩子拿作业了,都是我的错。”“什么你的错,孩子的作业就应该孩子自己想着,怎么是你的错呢,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纠正她的说法。“不对,是我的错,我的错。”这位同学的妈妈一边急着往孩子的班级门口跑一边说,离着教室门口还老远就大声的说:“老师,真对不起,我忘了给孩子拿作业了,我们写了,是我忘了拿了,明天一定记得拿。”我在一旁看着这位着急的家长,再看看她家孩子,那孩子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进了教室门脱下外套就跑到小朋友群里玩起来了,根本没有在乎拿不拿作业的事情,好像这作业是她妈妈的,跟她没有关系。 送完孩子,我和这位妈妈一同下楼,这位妈妈还在抱怨说,怎么办,我要是不想着的话,她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能做,一大早好不容易哄着叫她起床,给她穿了衣服后,再喂她吃饭,吃饭那个磨叽,不喂不吃,你说大冷天的不能不让她吃饭就来幼儿园吧。都快累死我了,我一个人怎么能照顾的过来,现在怎么养个孩子这么难。 当时因为早晨上班时间紧张,我没有多说什么,只对这位妈妈说,尝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还能减轻你的压力。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只让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跟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转变观念,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的精神,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起居,能让其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要我们家长来包办,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中班上学期教育随笔《不要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幼儿家庭条件都是很优越的,在家里也是“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往往由于父母的溺爱会使这样的孩子更加骄横,蛮横无理,有的家长会时不时的向老师们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希望老师们帮忙改改孩子们的坏脾气,当家长向我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也挺纳闷的,到底应该怎么办,现在的孩子攀比心比较强,如果小朋友有的他也一定要有,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们也只能顺服,没有别的办法,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老师的身上,而往往这些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老师。 我们班里有一个叫吕文慧的小朋友,她是一个有点内向但很善于表现得小女孩,她每天会穿的漂漂亮亮的,干干净净的来幼儿园,老师们都觉得她是一个好孩子,但是再喜欢也是有缺点,有让家长发愁的地方。 他的妈妈跟我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几乎每天来送她都会与我们聊聊,同时也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可爱的小女生,又一次我们谈到吕文慧,她的妈妈说:“我的这个宝贝真让人发愁,每天早上起来要换好几套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早上起来的很早,但是都把时间浪费在换衣服上了,连吃早饭都来不及了,不让她换就开始哭闹,不来幼儿园了,说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穿的都比他漂亮,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希望老师帮我改一改她的这个坏习惯。”我说:“好的,没问题。” 后来,在我们上安全课的时候,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把他叫上来了,问她:“今天早上吃饭了吗?”她说:“没吃”。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吃早饭呢?是妈妈没有给你做吗?”她委屈着说:“不是,是因为我换衣服换的,所以没有吃。”我摸着他的头说:“以后早上起床要听妈妈的话,妈妈给你买的衣服都是最漂亮的衣服,妈妈让你穿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衣服,有的时候是天气冷,妈妈怕你冻着就给你多穿衣服,你每天早上因为换衣服都不吃早饭,这样你的身体会不健康的,不健康你能穿什么衣服呢?”她听了我的话,开始抽泣:“老师,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妈妈给我穿什么衣服我就穿什么衣服。”我拍着她说:“这才是老师的好宝贝呢!” 过了几天,她的妈妈对我说:“谢谢你了,姜老师,吕文慧最近早上早早就起来了,而且自己穿衣服呢,没有要穿这个要穿那个了。”我告诉她:“孩子不能太溺爱她了,如果一直溺爱以后会更管不了的。” 每个做父母的都会宠爱自己的孩子,但在宠爱的同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宠爱对孩子造成多大危害,等哪一天你对她严格要求让反而觉得你是一个坏父母了,所以,过分的溺爱只会让孩子目中无人,并不能帮助他们成长。

5、大班教育随笔记录《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

  现在的家庭里很多都是只有一个小宝贝,全家人都宠着,特别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孩子,老人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也许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一、孩子的人际交往会出现障碍

  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小皇帝,别人都必须听他的,他不肯为别人着想,自私自利,目中无人,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久而久之,那些宠坏了的孩子们必然成了孤家寡人,人际关系一塌糊涂,未来的学业事业甚至婚姻都可能变得比较困难。

二、孩子性格骄横

  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性格骄横乖张。由于家长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包括很多无理的想法,孩子打小就会目中无人,敢于骑在长辈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宽容,不懂让步,更受不了委屈。

三、孩子懒散唯我独尊

  孩子在家里就是老大,无论做什么都有父母代办,什么都不去思考,什么也不想做,这样下去必然会变得懒散。而且在家谁也管不了他,唯我独尊,他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试想,这样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立足?

四、自私自利的孩子

  由于长期被家长的宠溺包围,这些孩子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本想不到还需要为别人着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在社会上,也许自私能谋得一时之利,但是自私自利之人的事业迟早会遭遇失败,感情也是一样。要想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五、不能经受挫折

  家长给予孩子的溺爱,把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一直受到呵护和宠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一旦离开温室,遭受一点小小的困难便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成不了大器,无法行大事。

六、不知礼节为何物

  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一般会对孩子做各种让步,更不会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礼貌,没有做人最基本的礼节,坏习惯会慢慢发展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6、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家长怎样用“反话”教育孩子》

一、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实,哪个父母会忍心不要自己的子女,这不过是吓唬孩子罢了。

  有些父母看到这招管用后就经常使用。但是专家提醒,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

二、家长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欢欢今年5岁,她性格开朗,天性好强,在同伴中,总是扮演着“大姐大”的角色。“欢欢很听话,也很懂事,有一次,欢欢小伙伴的玩具坏了,她主动把自己的玩具给小伙伴玩。”欢欢妈说,可是最近她发现欢欢变得很调皮、贪玩,叫她去写作业,她却拖拖拉拉不肯去,手脏了让她去洗也不去洗,真拿她没办法。

  有一次,欢欢又不愿意写作业,可把欢欢妈惹急了,欢欢妈瞎吓唬说:“你再不去写作业,晚上就不让你上床睡觉”。没想到欢欢乖乖地写作业去了。看发脾气这招挺管用的,欢欢妈也越用越多,欢欢不吃饭时,她说,“欢欢不用吃饭了哦,这样妈妈就省粮食了”,欢欢贪玩不去学习时,她说,“欢欢下次语文考试肯定只拿50分,绝对不会上60分”。欢欢妈发现,每次这样刺激欢欢时,她总会乖乖地去吃饭或写作业。

  专家分析:正话反说可成教育“偏方”

  4~7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竞争期”,此时,孩子在心理上表现为好胜、好强,同时还特别叛逆。这时,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写作业慢时,家长可说,“我看你是你班上写作业最慢的吧,明天交作业肯定比某某还要晚”,在“竞争期”的孩子肯定会说,“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写作业了。而当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时,家长说,“不去就不去吧,妈妈还省了一笔学费呢”,此时孩子会说,“我就要去上学,我才不让你省学费呢”。

  正话反说,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故意挑起孩子的好胜心,正话反说也属于一种沟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三、说反话要注意年龄、性格

  但是这种教育方法是偏方,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也不能随时使用,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数。由于5岁的欢欢正处于4~7岁这个“竞争期”,她常表现出较强的叛逆性,事事都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此时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些孩子天性好强,这时家长如果还是发挥一贯的唠叨本色,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的话,是根本行不通的。请将不如激将,如果家长适时改变方法,正话反说,孩子反而会‘顺着’家长的意思。

  专家提醒:常说“反话”容易影响是非观念

  欢欢妈抓住欢欢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有根据地进行教育,发挥了正话反说较好的教育效果,就像每天都吃米饭,偶尔给他吃点酸辣粉一样,孩子可能更爱吃。不过如果经常给他吃酸辣粉,那也不行。反话说多了,会影响孩子是非观念规范的形成。

  3~5岁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这个时期,孩子本身就喜欢恶作剧,唱反调。如果再从成人身上接触到特殊的语言形式,比如欢欢妈就习惯性地正话反说,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跟着学,到处用,并从中感到很大的快乐。

  有的家长喜欢逗孩子,比如说“你吃饭吃的好快啊,一碗饭1个小时就吃完了”“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等。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行为规范,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常的是与非、正和反的概念。孩子会认为话就得反着说。

  建议:从孩子行为规范的建立,是非观念的形成或是个性的培养上考虑,家长都要尽量正常话正常说,多与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直面交流做到坦诚相待。

四、“反话”说不好,孩子可能不信任父母

  家长适当正话反说,是用心思考教育方式的表现,但要把握好尺度。正话反说是一种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应该把孩子压垮,应该把这种压力变成学习前进的动力。

  另外,家长经常正话反说,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印象:父母经常欺骗自己,从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的树立和其正常的社交。

  建议:教育孩子就像骑单车一样,要随时查看路况。在用反话激励、“威胁”孩子的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同时,一个孩子通过正话反说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目的时,并不意味着另一个孩子也适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和孩子交流中说反话时,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过于激烈时,家长就应该停止。

7、大班教育随笔《不能溺爱孩子》

  今天下午,我在学校门口碰到了思涵妈妈,我问起思涵这几天怎么没上学,她妈妈说:真拿我婆婆没办法,孩子说不愿意去上学,她奶奶就不送孩子去幼儿园,在家玩呢。思涵今年3岁,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照看,对孩子百依百顺,亲爱的爷爷奶奶你们这是在害孩子,不是爱孩子。思涵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来送,最早一个来接。在这我不得不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能溺爱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8、大班幼儿教育随笔《家长们不要过于溺爱您的孩子》

  今天在活动课上,我出示一张哭脸图片,然后问: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会哭?有的孩子说:被爸爸妈妈打屁股的时候我就会哭。还有的孩子说:打针的时候我会哭。还有的孩子说:受伤的时候我会哭。听了他们的话,我表扬了这些小朋友,但在内心中,我也想,他们所回答的都是在我的预设中,然后我又问:除了他们说的,还有什么在时候你会哭?这时有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我撒娇时我会哭,我想要什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在他说的时候,我看他一副得意洋洋、趾高气扬的样子!特骄傲!听到孩子说到这里,我轻轻地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这种哭是不对的……”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理直气壮的说“怎么不对?如果我不哭出来!他们就不给我买……”我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在他这样的孩子身上发生过,在其他家的孩子也同样发生着,是啊,在很多的大人眼里孩子是很小的,小到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但不是,其实孩子一点也不小。

  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如孩子经常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难免回来一次。或者生活在但单家庭里面,做母亲的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所以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都尽量的去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大人能做到的,也一定去满足孩子。孩子就这样养一只被宠着,慢慢的也养成了爱撒娇的小脾气,有的时候大人不答应她的要求时,他就撒娇耍小性子。

  是啊,如果事事都顺孩子的意,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会满足自己一切要求,甚至会认为父母是在怕自己。于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让他有恃无恐。

  在这里,我要呼吁溺爱孩子的家长们,不要将恶性循环下去了,等到有一天它真正的无视你的存在,也不把你当回事,趾高气扬惯了的他,处身社会的时候,如此自私和无理,又怎么去与人合作?

相关文章

《大班保育员随笔3篇》:大班保育员随笔第1篇又到年底12月份了,时间过的真快啊,工作3年,是应该好好的总结这一年来,我经过了孩子们从中班到大班,我们在全园始终是人数最多的班级,白托加全托共34个幼儿,全托

《大班教育随笔200篇长篇》:大班教育随笔200篇长篇第1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  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一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

《幼儿园大班教学随笔40篇》: 第1篇、大班数学扑克牌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运用编译、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20以内加法、相邻数。 2、复习10以内的合成,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 3、初步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