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大班老师教育随笔《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

日期:2022-05-1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老师教育随笔《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老师教育随笔《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

1、大班老师教育随笔《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

  背景: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我们通过高结构和低结构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着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对动物的了解远远超过我们教师,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一同汲取经验和养份。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探索“长颈鹿”的故事。

  实录一:

  今天的集体活动主要是画长颈鹿,由于前不久刚刚画过斑马,于是,活动开始时我就请孩子们一起比较斑马和长颈鹿的不同之处,孩子们的兴致很高,讲出了许多不同之处:长颈鹿的脖子比斑马长;长颈鹿有触角;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斑马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花纹的颜色也不一样……

  在孩子们尽情地讨论后,我出示了我的范例——长颈鹿的一家,正当孩子们大叫:“好漂亮!”时,金天又一边举手一边说:“我又发现不一样了,斑马有棕毛,长颈鹿没有的!”

  “哦,你又发现了……”

  还没等我讲完,奔奔又叫起来:“长颈鹿有棕毛的!”

  “没有的!”孩子们都叫了起来。

  “到底有没有?你们仔细看过长颈鹿吗?”

  “没有的!”“有的!”这时,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一时间,我自己也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但活动又没有结束,所以,我就告诉孩子:“现在,我们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那我们先别画棕毛,等活动结束了,我们再一起去找找资料,如果有,我们再添上去,好吗?”

  孩子们也同意我的提议,于是,活动就继续进行下去,孩子们暂时画的就是没有棕毛的长颈鹿。

  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关系。教师教的越多越满,幼儿的学必然越被动,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学习空间从何而来?反之,如果教师退一步,被动一点,幼儿则进一步,主动一些。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特征有过初步的讨论,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将长颈鹿的特征重复给幼儿听,而是借助幼儿对斑马和长颈鹿的已有经验,先请孩子进行比较、讨论,调动了幼儿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较和发现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所以,我认为前面的环节,我和孩子的互动是成功的。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可能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虽然,在出示范例时,我的意图是让孩子发现不同的动态以及画面上事物之间的重叠,但是,金天小朋友却从我的画上看出了 “长颈鹿没有棕毛”并引起了孩子的争论。当时,我自己也觉得一愣,因为自己在画范例时,根本没有考虑长颈鹿有没有棕毛,而是凭自己的印象画了出来,所以,我本身对长颈鹿就缺乏足够的了解。但是,我没有急于把孩子拉回到我的预设中,因为我觉得孩子的争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权威地要求孩子服从老师的范例,而是鼓励孩子回去收集资料,留给孩子继续探索的空间。

  实录二:

  第二天早上,棋棋和小刚各自从家里带来了长颈鹿的玩具,看到我,两人都急着去拿自己的玩具来给我看。

  棋棋一边拿,一边就已经说着:“长颈鹿是有棕毛的,不过是短的!”

  可是,当小刚的玩具拿来时,他却说:“没有棕毛的!”

  棋棋马上急了:“肯定你的做错了!”

  “没有”

  两人开始争论,旁边的小朋友也围了很多,跟着一起争论着!这时,奔奔也急匆匆地找到自己的动物书来了,“老师,你看,书上的长颈鹿是有棕毛的,这里还写的‘长颈鹿的脖子上有棕毛……’”

  现在是2比1,不过,小刚显然还不服气,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在等待我的答案。

  “你们都比老师记性好,回家查了资料,老师倒忘记了,应该给老师批评!哎呀,你们玩具也有了,书也有了,我该到哪里查资料呢?”

  “上网!”有位孩子叫了起来。

  “好,那我们一起到科普网上查查资料!”

  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围到电脑旁边,看我查资料,最后,孩子们从长颈鹿照片和文字介绍中找到了答案。

  分析:

  孩子收集资料以及争论的过程说明他们对昨天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这个活动是幼儿自己需要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所以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途径都是各不相同的。当幼儿通过自己收集资料,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但他们又急需一个答案时,我又考验孩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收集资料,在这个小小的互动中,又拓展了孩子收集资料的途径。

  反思: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渐渐领悟到,教师要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教师应追随幼儿,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再是倾泻式的灌入。

  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否达成,仅仅依靠教师的权威是难以实现的,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在与孩子们一起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幼儿的创造潜能而感动,它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当然,在师幼互动中,不仅幼儿得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2、大班教师教育随笔《老师 你喜欢我吗?怎样才能做小组长呀?”》

  “老师,你喜欢我吗?怎样才能做到小组长呀?”这是一本成长档案上“老师,我想对你说”里的一席话语。这短短的一席话给了我思考:在幼儿园里,“小组长”这个称号对于孩子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平时,我们经常请那些表现好且乖巧的小朋友来当,对于那些平时“犯错”几率比较多的小朋友这样的机会自然很少。怎样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竞争中当上小组长?在担任小组长中得到提高呢?

  恰逢下雨,晨间锻炼不举行,于是我们进行了晨间的谈话活动“说说怎样才能当小组长?”。

  蓉蓉说:“上课要认真听,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小宜说:“要听老师的话,上课乖!”

  浩浩说:“要有礼貌,上课好,吃饭好,帮老师做事情!”

  致远说:“做事要认真,仔细,上课举手发言。”

  ……

  “那小组长要做哪些事情呢?”我又问。

  小旭说:“管好自己小组里的小朋友,给他们发书,发纸。”

  小琪说:“发铅笔、整理书本。”

  洋洋说:“做小组长很神气,可以管小朋友。”

  ……

  “做小组长要,上课好、和同伴有好相处、乐意帮助小朋友,是个听话的好宝宝,是吗?那么,你们说说谁能够做小组长呢?”我请孩子们推荐。

  洋洋说:“我能做小组长,我能帮小朋友发书,蜡笔。”

  小旭反驳了说:“他和涛涛打架,不能做小组长。”

  浩浩说:“小宜能做小组长,她上课很认真,一直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

  在这样的同伴推荐与自我推荐中,我们的组长产生了。我们还约定,每周组长轮换,小组推荐。在争做组长的过程中,让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心,懂得自我约束,产生向他人学习及竞争意识。

  幼儿园作为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站,老师的作用直观重要。我们老师要起到榜样和正确引领的作用,用平等和尊重的眼光接纳每一个孩子,扎实、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同伴,在实践中迈好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

3、大班幼儿教育随笔《孩子胆小、老师该怎样教育?》

  问:我的孩子胆小、老实,我担心他到小学后,在与同学交往中受别人欺负,我们现在该怎样教育他呢? 专家: 确实有些孩子性格软弱,家长要分析孩子性格软弱的原因:是否经历过交往挫折所带来的不良体验,一旦与别人冲突便出现害怕退缩行为;或是家庭中父母或祖辈过分关怀呵护。要改变孩子性格软弱,除了消除上述造成孩子软弱的原因之外,还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引导其自信、勇敢的教养环境,重在以下几方面的培养:支持孩子大胆做事,支持孩子能独立自主地作选择,以及自行解决问题,对于孩子做事过程中的失败和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鼓励孩子大胆说话,家长应多用"你看怎么办""你的想法是什么"之类的话,为孩子提供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培养孩子交往能力以及应具备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一般孩子都是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但海琪妈妈的担心中还包含了孩子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新同伴感到陌生,缺乏主动交往,或从自我出发而不能接受别人的交往方式,造成同伴误解等忧虑。家长不妨在入小学前对孩子进行这样一些教育:

  创造条件让孩子与报同一学校的伙伴交往,互相熟悉、互相关心,使孩子入学时不至于感到孤独。

  家长以身示范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与不同的人相互交往的方式,并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引导孩子。

  一旦孩子在小学遇到交往挫折,问清原因,多作解释,稳定孩子情绪,如果对方确实无理蛮横,家长一方面告诉孩子不要惧怕,支持孩子学会用严厉的语言告知对方这是错误行为,应该道歉,同时家长也要以平和、礼貌的方式与班主任老师以及对方孩子的家长沟通。切不可扩大纠纷,以免造成孩子的不安。

4、幼儿园大班老师教育随笔《老师会骗人?》

  星期一中午吃完饭后,铭铭直着嗓子对我说:"李老师,你说今天给我们玩打击乐器的,怎么还没有啊?"顷刻间,孩子们议论开了,"是呀,老师星期五说的""老师怎么又忘记了""老师会骗人的......"议论声虽小但是却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里.望着孩子们天真,渴求的眼神,我红着脸心虚地说:"李老师不会骗人的,李老师现在就去拿."顿时孩子们欢呼开了. 上星期五,我发现孩子们做操时,一点激情也没有,于是,我就抓住孩子们爱玩打击乐器的心理,对他们说:"谁做操做得最棒,我就请他玩打击乐器."果然,话一说完,他们就来精神了.结束的时候,我答应下午给他们玩,结果那天下午是另外一个老师带班,我就把这个承诺推到了星期一.可是到了星期一我已经把我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要不是铭铭提醒,我还真的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其实,有的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少老师经常会向孩子许诺.比如我就经常这样,往往是孩子做到了,活动顺利完成了,而老师的承诺却没有兑现.长此以往,孩子就觉得老师会骗人,而且影响到他们. 这件事情对我的感触很深,它提醒了我要对自己许下的承诺负责,以后,我要理直气壮地对我的孩子们说:"李老师不会骗人!"

5、大班老师教育随笔《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

  背景: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我们通过高结构和低结构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着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对动物的了解远远超过我们教师,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一同汲取经验和养份。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探索“长颈鹿”的故事。

  实录一:

  今天的集体活动主要是画长颈鹿,由于前不久刚刚画过斑马,于是,活动开始时我就请孩子们一起比较斑马和长颈鹿的不同之处,孩子们的兴致很高,讲出了许多不同之处:长颈鹿的脖子比斑马长;长颈鹿有触角;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斑马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花纹的颜色也不一样……

  在孩子们尽情地讨论后,我出示了我的范例——长颈鹿的一家,正当孩子们大叫:“好漂亮!”时,金天又一边举手一边说:“我又发现不一样了,斑马有棕毛,长颈鹿没有的!”

  “哦,你又发现了……”

  还没等我讲完,奔奔又叫起来:“长颈鹿有棕毛的!”

  “没有的!”孩子们都叫了起来。

  “到底有没有?你们仔细看过长颈鹿吗?”

  “没有的!”“有的!”这时,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一时间,我自己也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但活动又没有结束,所以,我就告诉孩子:“现在,我们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那我们先别画棕毛,等活动结束了,我们再一起去找找资料,如果有,我们再添上去,好吗?”

  孩子们也同意我的提议,于是,活动就继续进行下去,孩子们暂时画的就是没有棕毛的长颈鹿。

  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关系。教师教的越多越满,幼儿的学必然越被动,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学习空间从何而来?反之,如果教师退一步,被动一点,幼儿则进一步,主动一些。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特征有过初步的讨论,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将长颈鹿的特征重复给幼儿听,而是借助幼儿对斑马和长颈鹿的已有经验,先请孩子进行比较、讨论,调动了幼儿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较和发现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所以,我认为前面的环节,我和孩子的互动是成功的。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可能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虽然,在出示范例时,我的意图是让孩子发现不同的动态以及画面上事物之间的重叠,但是,金天小朋友却从我的画上看出了 “长颈鹿没有棕毛”并引起了孩子的争论。当时,我自己也觉得一愣,因为自己在画范例时,根本没有考虑长颈鹿有没有棕毛,而是凭自己的印象画了出来,所以,我本身对长颈鹿就缺乏足够的了解。但是,我没有急于把孩子拉回到我的预设中,因为我觉得孩子的争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权威地要求孩子服从老师的范例,而是鼓励孩子回去收集资料,留给孩子继续探索的空间。

  实录二:

  第二天早上,棋棋和小刚各自从家里带来了长颈鹿的玩具,看到我,两人都急着去拿自己的玩具来给我看。

  棋棋一边拿,一边就已经说着:“长颈鹿是有棕毛的,不过是短的!”

  可是,当小刚的玩具拿来时,他却说:“没有棕毛的!”

  棋棋马上急了:“肯定你的做错了!”

  “没有”

  两人开始争论,旁边的小朋友也围了很多,跟着一起争论着!这时,奔奔也急匆匆地找到自己的动物书来了,“老师,你看,书上的长颈鹿是有棕毛的,这里还写的‘长颈鹿的脖子上有棕毛……’”

  现在是2比1,不过,小刚显然还不服气,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在等待我的答案。

  “你们都比老师记性好,回家查了资料,老师倒忘记了,应该给老师批评!哎呀,你们玩具也有了,书也有了,我该到哪里查资料呢?”

  “上网!”有位孩子叫了起来。

  “好,那我们一起到科普网上查查资料!”

  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围到电脑旁边,看我查资料,最后,孩子们从长颈鹿照片和文字介绍中找到了答案。

  分析:

  孩子收集资料以及争论的过程说明他们对昨天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这个活动是幼儿自己需要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所以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途径都是各不相同的。当幼儿通过自己收集资料,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但他们又急需一个答案时,我又考验孩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收集资料,在这个小小的互动中,又拓展了孩子收集资料的途径。

  反思: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渐渐领悟到,教师要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教师应追随幼儿,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再是倾泻式的灌入。

  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否达成,仅仅依靠教师的权威是难以实现的,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在与孩子们一起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幼儿的创造潜能而感动,它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当然,在师幼互动中,不仅幼儿得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6、大班教师教育随笔《馒头里为什么有许多小洞?》

  馒头里为什么有许多小洞? 羊口中心幼儿园  王伟小朋友,馒头是用发过酵的湿面团蒸的,人们管这种面叫发面。发面里面有一种东西叫酵母,酵母在湿面团里生长繁殖,不断地放出二氧化碳气,二氧化碳气越积越多,把面团给撑大了,里面存了好多气泡。

  把发面团做成馒头,放到蒸笼里去蒸,馒头里的二氧化碳气遇热膨胀起来,馒头变大了,在馒头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小洞洞。馒头蒸熟后,二氧化碳气跑掉了,但是馒头里却留下了小洞洞。

  要是蒸没有发过酵的生面团,里面就不会有小洞洞。

7、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老师,你说到做到了吗?》

  越越小朋友是我们班调皮又聪明的孩子之一,每次晨间活动的时候总是有几个小朋友来告状,说他欺负他们。这天早上晨间活动轮到我们班玩大型玩具了,小朋友们很高兴,很兴奋。因为天气的原因已经连续两星期没有玩玩具了,我也很高兴因为终于放晴了,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的玩上一回了。于是我顾不上说纪律就让孩子们玩开了。可是,没过多久,就有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越越他来打我的。”一听心里就不舒服了,好好的心情就被这小子给搞破坏了。于是我就把他叫过来说:“你为什么打他?”他看了看我说:“没有啊,谁要他来抢我的位子的?”“那你也不能打他啊。小朋友之间不是应该相互帮忙,相互团结的吗?大家一起玩的,知道吗?去吧!”回头一想不行他还会再犯的,一个早上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个人来告状呢。于是我想到利用他爱表现的心理就又把他叫回来:“越越,老师请你来做小老师,你来看着他们要他们有秩序的玩滑滑梯。要是他们不对的你就像老师一样教他们让他们改正,或者来告诉老师。等会你做的好老师给你奖五角星。” “恩,好的。”这招还真管不仅用告状的人没了,而且也不用我大声叫排好队玩还真省了我一大把力气。就这样晨间活动顺利结束回教室了。可是我一直觉得身后有人跟着,发现越越一直跟着,我说:“越越,你一直跟着老师干嘛?”“你不是说要奖五角星给我的吗?怎么没有?”我只是为了让他别惹事随便说说的,没想到他还记得真牢!于是,我便给了他一颗五角星贴在了他的脑袋上面,瞧他当时那高兴劲。

8、大班教师教育随笔《老师我可以得到小红花吗?》

  在一次美术活动结束,看着孩子们陆陆续续把自己的作品展现在作品栏里。有很多孩子聚在一起介绍着自己的作品,有的孩子正在整理自己的作画工具,还有的还在不停的创作着,看着孩子们井然有序的进行着,真让给很赏心悦目。可刚一转身就看到第五组座椅下面有一张小小的纸片静静地躺在地上,我不动神色的站在第五组的旁边观望着,希望孩子们能发现地上的纸片并帮忙捡起来。但是,只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从这里经过,就是没人弯腰捡起。等了半天,终于看见莹莹蹲下来捡了起来。她看了看我,我给了莹莹一个满意的微笑。正当我想要开口表扬莹莹时,就听到她跑过来说:“老师,刚才我把这张小纸片捡了起来,我可以得到小红花吗?”听了她的话,我瞬间有点忍住了。这样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也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在我的教育过程中,一般都是鼓励和奖励为主。看了莹莹的表现,我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一直都认为我们的孩子他们无论在爱护环境和讲卫生方面都做得不错。每次吃完饭个人的餐具都是孩子个人自己整理的,小组的公共卫生都是由小组长帮忙完成,小组长都是以推选和平常的表现来决定。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看了今天的一幕,让我对这件事情有可更多的想法。每次当孩子们取得小小的进步时都会用五角星或小红花之类的进行奖励,没想到长期采用这类方法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孩子的做法会为了得到奖励而去完成,这也违背了最终的教育目的。

  从这一件小小的事情让我认识到我必须改变原来的教育方法,不能一味地用奖励的方法来激励孩子们做事,有时候要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些小事他们应该做。还可以利用实际生活情境让孩子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特别是对于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要让她们树立一定的任务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些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章

《大班保育员随笔3篇》:大班保育员随笔第1篇又到年底12月份了,时间过的真快啊,工作3年,是应该好好的总结这一年来,我经过了孩子们从中班到大班,我们在全园始终是人数最多的班级,白托加全托共34个幼儿,全托

《五月份大班随笔3篇》:五月份大班随笔第1篇  顾此失彼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秋天,我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拣落叶。正因园里种的都是常绿树,因此落叶不多。到了一棵大树下,我抬头看了看,自言自语道:&ld

《大班随笔二百篇范文》:大班随笔第1篇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1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