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10篇

日期:2021-12-1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10篇,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10篇

第1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作为一所百年老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一直具有重视利用和创设环境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借助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重点立项课题的开展,我园教师在创设“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环境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实践,一系列精彩的环境课程案例脱颖而出。“斑鸠孵蛋”的故事便是其中的一个。

  设立鸟类观察箱

  虞永平教授曾经谈到,“一个幼儿园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规律的认识是否到位,对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否了解,幼儿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其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来加以判断”“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每一个事物都在诉说着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文化脉动”。

  我园位于历史悠久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幼儿园里古树蓊郁参天、绿意盎然,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鸟儿的天堂!踏进院子,清脆婉转的鸟鸣声不绝于耳,与孩子们开心爽朗的笑声相映成趣。枝头树下随处可见鸟儿捉虫觅食的身影,鸟儿的一举一动都能吸引孩子的目光,这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其中蕴含的教育契机。

  20l5年,正值百年园庆前夕,我园对户外环境进行了两方面调整。一方面,为了满足幼儿的观鸟兴趣,让幼儿更加方便、系统地了解鸟的生活习性,我园管理者充分利用北师大的院系资源,通过跟生命科学学院及网络中心负责人的反复沟通与协调,最终在幼儿园内的不同树上安装了十几个鸟类观察箱,并在幼儿园南楼门口的墙壁上安装了两台电视机。一段时间之后,专门的鸟类研究人员会检查鸟类观察箱,一旦发现有鸟儿进入的痕迹,就在里面安装摄像头,并通过数据线与南楼大门的电视机相连。这样孩子们通过电视机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了解观察箱中鸟儿的活动情况了。

  另一方面,为了与园内的自然环境更加协调,更好地体现我园树木繁茂、鸟儿成群的特点,我们还对教学楼的外墙面进行了重新装饰,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设计并进行手绘,形成绿树飞鸟的墙面外观图案。

  开展有关乌的主题活动

  孩子们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幼儿园环境的变化很快引起了他们的关注,“我们的墙面好漂亮啊”“墙上画的鸟是喜鹊还是乌鸦”“树上挂的箱子是做什么用的”……于是,围绕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很多班级开展了有关鸟的主题活动。

  中四班开展了《我爱小鸟》的主题活动。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只小文鸟,全班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孩子们在喂养、照顾小鸟的过程中了解了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以及鸟巢的特点,并通过给小鸟设计鸟巢、制作“爱鸟宣传卡”等形式呼吁全园小朋友爱护小鸟。

  托一班的主题活动由“关于鸟你想知道什么”的话题引出,以孩子们的问题为主线串起了整个主题活动。在了解鸟的分类、鸟的结构基础上,孩子们的关注点聚焦到鸟蛋上,围绕“鸟蛋长什么样”“鸟宝宝是怎么孵出来的”等问题,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包括乌鸡蛋、大雁蛋、鹌鹑蛋、鹅蛋等多种禽类的蛋,并跟孩子们一起利用孵化器观察、记录鸟蛋孵化的过程。

  托三班由孩子们对鸟类观察箱的兴趣延伸到对鸟窝的兴趣,从而引出了《小鸟的家》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到北师大校园里找鸟窝,跟家长到郊外找鸟窝,在观察鸟窝以及进一步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鸟窝的外形、用料以及所在位置等特点。之后,孩子们又在家长和老师的支持下用各种材料制作了28个不同的鸟窝,并将它们布置在班级环境中,形成了一个立体、生态的鸟窝展示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成了鸟窝专家。

  在这些主题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尽管不同班级的具体探究点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点都是围绕幼儿对鸟儿的兴趣点展开,并且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促进幼儿相关经验的整合。

  玉兰树上飞来珠颈斑鸠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则使幼儿对鸟儿的兴趣有了新的聚焦点。2015年4月23日,托三班的老师和小朋友忽然发现窗外的玉兰树上有一只大鸟趴在鸟窝里,更让人惊喜的是,鸟窝里居然还有一枚鸟蛋。

  托三班的老师把这个好消息发到微信朋友圈,很快被一位家长确定是一只珠颈斑鸠在孵蛋。这只斑鸠的到来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从窗口看玉兰树里的鸟窝非常清楚,这里的观察条件比观察箱好得多。孩子们有机会能观察到斑鸠孵化的奇妙历程。

  其他班级的老师看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带着孩子们到现场观看这只鸟。外地出差的黄园长也从朋友圈看到了这一消息,在肯定各班教师能及时抓住教育契机的同时,积极思考并为孩子们创造着更好的观察条件。为了方便全园小朋友观察,同时也为了减少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对斑鸠孵蛋的干扰,黄园长第一时间联系了北师大网络中心的老师,在楼道窗前安装了摄像头。就这样,其他班的孩子和老师们不用爬到三楼,也可以在自己班的电视机上清晰地看到珠颈斑鸠孵蛋的实时视频了。

  为了丰富孩子们有关珠颈斑鸠的前期经验,我们又特意邀请了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专门研究鸟的王老师,来给孩子们介绍珠颈斑鸠的外形特征、食性、天敌、筑巢、孵卵等情况。王老师谈到,斑鸠通常一次产两枚卵,斑鸠妈妈和爸爸会轮流孵蛋,斑鸠的天敌是乌鸦和喜鹊等等。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对珠颈斑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南楼门口的电视机的屏幕前总是挤满了小脑袋,孩子们边看边议论着,有些小朋友还会在早晚接送的时候让家长带着自己去三楼看斑鸠,自豪地跟家长介绍自己的发现。

  为了方便家长与幼儿更好地进行沟通,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支持幼儿的观察兴趣,我们还在三楼楼道和南楼门口的电视机旁创设了互动墙饰。

  在三楼楼道,托三班小朋友将有关斑鸠的知识以海报的形式张贴在墙面上。在南楼门口,除了孩子们制作的介绍斑鸠情况的画报,老师们还创设了“斑鸠生命线”互动版块,希望孩子们能将每天观察到的斑鸠孵蛋的情况记录在墙面上。大家共同参与,最终形成斑鸠孵化过程图。

  斑鸠蛋被吃掉之后

  就在孩子们观察兴趣浓厚、一切都向着最好方向发展的时候,五一小长假期间,微信群里突然跳出一个视频,让大家的美好心情瞬间跌落谷底——留守园里的韩师傅发现斑鸠和蛋都没了。经过调取录像,才发现罪魁祸首原来是乌鸦,它把斑鸠蛋吃掉一只叼走一只,丢失蛋宝宝的斑鸠爸妈也飞走了。

  整个假期,老师们都很矛盾,这个真相要不要告诉孩子?孩子们一旦知道真相会不会很难过?是否会对乌鸦产生偏见……反复思考之后,老师们还是在假期结束后跟孩子们进行了沟通。不出所料,孩子们掩饰不住自己的难过、气愤、与惋惜之情。还好,在老师的引导与组织下,孩子们收获了更多宝贵经验。

  托三班的小朋友们合作创编了《珠颈斑鸠的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斑鸠夫妇筑巢、孵蛋以及蛋被叼走的整个过程,也在文末表达了对大自然弱肉强食现象的理解。深受感动的热心家长还将这个故事翻译、排版并印刷成中英文两个版本,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套,作为孩子们成长之路上值得永久珍藏的记忆。

  中三班和中四班则通过“给斑鸠妈妈的一封信”的活动,满足了孩子们安慰、保护斑鸠妈妈的情感需求。“斑鸠妈妈,下次你们一定要找个隐蔽的地方孵蛋,别再被乌鸦吃掉了。”“斑鸠妈妈,希望你还能生两个蛋,我会用网捞住乌鸦,好好保护你和蛋宝宝。”“斑鸠妈妈,你不要伤心,总有一天你会生下另两个宝宝的,我送你一束鲜花,你别难过,开心起来吧。”……一封封纯真质朴、爱意满满的信,折射出孩子们对生命的爱与尊重。

  斑鸠走了,喜鹊来了

  2016年春天,婴三班老师无意间在班级窗外的空调架上发现了一只喜鹊在孵蛋,于是马上在班长微信群里进行了分享。基于对大自然中最真实的生命课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满足2015年孩子们没有看到斑鸠蛋完整孵化过程的遗憾,我们再次进行了摄像头的安装工作。由于位置特殊,这次的安装困难重重,在普通梯子难以够到的情况下,最后辗转找来云梯车,才成功架起了摄像头。

  这一次,孩子们的观察条件更加便捷,不仅可以在南楼外的两台电视上看到实时视频,而且可以通过登录幼儿园内部网络,在自己班级的电脑或白板上看到鸟窝的实时视频。

  对喜鹊的观察仍在继续,尽管每个孩子的观察视角和感受体验会各不相同,但是在关注生命、关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收获却都是最真实可感的,这是最自然、最真实的生命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善于挖掘周围环境中蕴藏的教育契机,通过创设支持性、互动性的教育环境,开展整合性、趣味性的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我园环境课程的核心目标!

 

 

第2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幼儿园教育随笔:我害怕

  我们班有个小个子女孩儿,叫雨欣。虽然小小的,但自理能力很强,就是爱哭,遇到一点点问题或挫折,就爱哭,哪怕你让她回答个问题,多问她几遍。为此,老师、阿姨、家长都很烦恼。经过和她奶奶交流,雨欣从小很宅,小的时候几本不出去玩,很少和同龄人接触,所以害怕和陌生人交往。以至于后来出去玩,如果滑滑梯上有陌生孩子,她就赶紧拉着奶奶的手回家了。这样的生长环境促使她形成了极端内向的性格。

  为了让她适应集体生活,我们做出了不少努力,虽然比小班时已进步不少,但还是不敢正眼看我们,也不敢主动和我们交流。和同伴玩耍时要别人主动去拉她才会和大家一起玩。今天上音乐游戏课《卷炮仗》,大家学唱了歌曲后,就一起玩卷炮仗游戏了,先是我带着大家一起卷炮仗、放炮仗,后来,我说:“我要选一个小朋友带着大家一起做游戏。”话音刚落,我眼前就齐刷刷举起了好多小手,正当我在犹豫选谁时,在密密麻麻的小手中,看到了一只小小的手,我心里一惊,想柳雨欣居然也举手了,这不正是一次让她展现自己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说:“请柳雨欣吧!”她非常开心的放下了手。但我心里明白,如果真的放手让她把整首歌表演下来是有困难的,为了不挫伤她的积极性,我站在她前面随音乐做动作,整个游戏过程,她的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容。

  周五下午是评比活动,我一般都是让孩子推选或自荐本周之星。虽然柳雨欣没选上,但在过后发小五角星的过程中,我特意给了柳雨欣,并告诉她,因为在音乐活动课上她主动举手了,所以得到的五角星,并希望她继续努力。五角星贴在她额头上的那一刻,她又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希望这颗小苗苗在阳光雨露中不断的茁壮成长!

第3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幼儿园教育随笔:老师,你不喜欢我

  潘安辰是个淘气包,有时很讨人喜欢,有时很调皮,有时是个爱哭鬼。一次,晨间活动,孩子们纷纷搭起了积木,突然,传来了沈瑶的哭声,我还没走过去,潘安辰走了过来,大声地告诉我:“我没打她。”我很奇怪也很惊讶,我还没问呢?沈瑶说:“潘安辰抢我积木。”“哇”地一声潘安辰就哭了:“我没打她,我一不小心手碰了她一下!”我本要说什么,可潘安辰紧接着的一句话让我有些惊讶,“老师,你一点也不喜欢我!早知道你肯定会说我打的。”我赶紧说:“怎么会呢?有人哭了,老师是肯定要问清楚的,我不可能就听她的片面之词!”这么一说,他哭的更厉害了“你就是不喜欢我,因为我什么也不会!”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偏激的想法。是的,最近,每次教学活动,他都以“我不会”结束,为了这件事,我还特意和他妈妈交谈过了,难道是因为这件事,孩子才会有这种想法。于是,我赶紧抱住了他:“其实,我挺喜欢你的,看,你长得高高的,帅帅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又有创意,如果以后上课认真学习本领,那我会更喜欢你的!”他听了立即眉开眼笑“哦,原来你是喜欢我的!” 过了几天,一次我与家长交流,他妈妈说:“可能是因为上次我批评他,我对他说如果你再说你不会做,那老师肯定不喜欢你了!”看,这就是家长的教育。于是,我对他妈妈说,以后多用正面教育,多鼓励,少批评!

第4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幼儿园教育随笔:快乐你和我

  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一节社会课《快乐你和我》,活动开始,我问:“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孩子们都说喜欢。我问:“为什么?”有个孩子就说:“幼儿园里有我的好朋友!”于是,我就叫孩子上来,说说他的好朋友是谁?好朋友长什么样子?孩子们描述的好朋友都差不多,大大的头,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我认真的倾听幼儿描述自己的好朋友,然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能用画笔,把你的好朋友画下来吗?于是,孩子们开始画自己的好朋友。

  过了15分钟,大部分孩子画完了,我一边巡视孩子们画的画,一边问孩子画的是谁?我问:“陈佳泽,你画的谁呀?”他说:“我画的爸爸妈妈!”我问:“孟令昊,你画的谁呀?他说:“我画的好朋友李嘉怡!”这时,我听见一个小朋友说:“我画的是外星人!”,很有创意的孩子,我看看他的作品,是个外星人的形象,于是,我问:“你的好朋友住在哪里?”他说:“在宇宙上!”我说:“宇宙是什么?”

  他很认真的回答:“宇宙是月球以外的地方!”

  我听了这个孩子的回答,我的思维好像也被扩散了一样,我以为孩子们会画出爸爸妈妈还有自己的小朋友,我没有想到外形人也是他的好朋友。

  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外星人和宇宙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其实,当幼儿教师的快乐就是教幼儿学习的同时,自己也经常受到启发!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

第5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最近我们班又新进来了一名幼儿,本来以为刚入园的新生,而且是插班生,肯定会有哭闹情绪。第一次见这名幼儿,白白的,眼睛大大的,还会很甜的叫一声“老师好!”挺乖巧的一个女孩儿,可奶奶要走的时候,女孩儿抱着奶奶不肯放,倒也没哭闹。由于是第一天上幼儿园,而且已经是下午了,奶奶就把女孩儿领回家了。看着女孩的背影,想象着她明天入园时的一种情景~~~~第二天,女孩儿开开心心地来到了教室,在家人的指示下,主动与老师问早。然后我带领她来到教室,让她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女孩儿拉着我嚷着要玩滑滑梯。我说:滑滑梯好玩吗?女孩儿:好玩,昨天妈妈带我玩了,在下面的。我:我们幼儿园还有更好玩的,走,我带你去。我带着女孩儿拿了一些积木,她问说这是什么,我就玩给她看。女孩儿的注意力还是很容易吸引和转移的,看着好玩,就自己动手玩起来了。一天,孩子的情绪都很快乐,微笑着做早擦,而且看到其他老师能很甜地叫一声“阿姨”,一点儿不陌生,很热情,也很喜欢粘着老师,跟你好。这个女孩儿有两个特点:一是好奇爱问。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而这名女孩儿却能围绕着你问个不停,对新鲜或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她喜欢和你说话,喜欢和你交流,而且都是带着微笑的,看到她的笑容,你就会变得很耐心,也很愿意和她交谈。二是喜欢唱歌,女孩儿的接受能力很强,一首歌教了一遍差不多就会唱了,她的口齿也很清晰,声音甜美而清脆。真心希望,这名活泼开朗的女孩能永远保持这种无邪的笑容!

第6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近几天,在美术操作活动中发现很多幼儿的水彩笔少了很多,可当幼儿画完画后又有不少幼儿捡到水彩笔交给老师。罗星辰、王力豪,等小朋友的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的水彩笔没几支了。李冠欣妈妈帮冠欣收拾抽屉时发现了很多别人的水彩笔,舒诺莹妈妈也发现自己孩子的抽屉里多了很多橡皮泥的模型,放在区角的橡皮泥也少了很多很多…… 我在思考主要原因可能是老师这方面的教育管理出了问题,加上幼儿自理能力本来就差,老师又没及时指导,在以后的时间里,每次操作活动完后,我及时检查幼儿的学习用品,对保管好的幼儿加以表扬;在每次幼儿用之前、之后,告诉幼儿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捡到别人的东西要交还给小朋友或老师;对喜欢拿别人东西的幼儿,个别谈话教育,使之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第7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我班幼儿年龄小,抵抗力和免疫力又相对弱一些,我们便把对幼儿的生活护理作为我班的重点工作内容。在观察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我发现为幼儿提裤子是我们做的最多的事情。我体会到上、下午各环节为幼儿提裤子就体现一个三位老师的分工与快捷。如:上午集体活动后,幼儿需要入厕、洗手、喝水我们三位老师就分别站在三个地方,幼儿很自然的分散到三处,每位老师管一处的幼儿,这样很快捷的就为幼儿整理好裤子和衣袖了,当然,随着季节的变化,孩子义务的减少,同时自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后,就应是道难关的引导幼儿自己整理衣裤了。 而离园前为幼儿整理衣服就体现一个“细”字,让家长感到老师的工作是细致的。我们班摸索了一个晚间整理衣服的手法。一脱:把幼儿裤子整体脱下,包括内裤、秋裤、外裤。二摸:摸里面湿不湿。由于裤子都脱下了,特别好摸。三整理上衣,看上衣有没有湿底边的。四逐层提好。五握一下幼儿的小臂,可以检查幼儿里面秋衣的袖子有没有没放好的。六低头看一下幼儿的鞋有没有穿反的。经过这六步幼儿的衣服就整理到位了。我们三个老师一直尝试这么做,觉得效果还不错。

第8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孩子们是越来越棒,我们班上的三位老师看到孩子们进步的点点滴滴,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做个有礼貌的小孩,例如:孩子们洗手前都知道先挽袖子,不会挽袖子的小朋友就会对老师说“老师你帮帮我好吗?” 当孩子们不小心把小朋友碰倒时,就会对小朋友说“对不起。”孩子们想玩的玩具,另一个小朋友在玩时,我们引导孩子们不要抢,而是用商量的办法,“我们一起玩好吗?”“你玩完了,我在玩好吗?”··· 有一次,饭后孩子们在图书区里看书,我发现迪迪正在给欣怡扣扣子,原来迪迪发现小朋友的扣子开了,正在专心的帮助小朋友,两个小家伙开心的笑着。到了放学的时间,我们给孩子们穿衣服时,一回头我发现迪迪在给轩正带帽子,轩乐了呵呵的说谢谢。迪迪害羞的说:“不用谢。”有一次班里新来的宝贝施凝找不到贴有自己标记的椅子,大川、程程几个热情的宝贝就会领着凝凝,帮她找到。 这些小家伙们,不但学会懂礼貌,还懂得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充满了欢笑、充满了爱!

第9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为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幼儿开展各种体育游戏的需求。沂源县悦庄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和孩子们充分挖掘身边的废旧材料和农作物资源,制作了各具特色、美观实用的户外教玩具。师生们利用废弃的易拉罐、当地农村的玉米杆等材料,制作各种低碳环保的玩教具和活动器械,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勤俭节约意识,还增进了“环保、低碳、节能”的现代生活理念。

第10篇幼儿园托班保育员随笔

  托班的幼儿都是2~3岁左右的孩子。刚进托班时,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那个已经尿裤子了;前面的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这头刚拉开一对打架的幼儿,那头的孩子脸上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人来用,两只手根本不够使唤,顿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脚。后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我慢慢地领悟到很多窍门。认识到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地为孩子提供、创设出发现、探究、学习的机会与空间。新课程中指出: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在需要之一则是学习的兴趣。因此,遵循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而针对托班的幼儿,对于孩子的主动性我是这样培养的。

  一、创设活动环境,萌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

  一学期的幼儿园托班教育使我认识到要激发托班幼儿学习主动性并不能从责任上来要求幼儿,而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一种适宜的、主动的活动式环境。0~3岁幼儿已有尝试并探究周围环境的行为,他们的学习经验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积累起来的。因此,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究行为,我在活动室中创设支持性、可选择性的环境,使其得到充分的活动。如,为满足孩子操作、摆弄的需要,我们开辟了发展精细动作的“拼拼玩玩”、“我爱小动物”等区角,并在里面摆放着孩子随时可取的玩具,让他们进行串珠、敲球、扣纽扣、盖瓶盖等游戏。这些在孩子看来是玩具的学具,每一件都渗透了一定的层次性、多功能性和不确定性。在孩子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隐含了让孩子“开窍”的教育作用。

  二、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好奇好问,而正是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并提高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橡皮泥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玩具材料。一开始,我就将橡皮泥放在区角中供孩子自由、任意地玩,他们也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唯唯在桌子上搓橡皮泥,忽然,她惊喜地告诉我:“老师,小面条!”真的,在她的手中是一根又细又长的“小面条”了啊。于是,其他孩子也纷纷学起她做起面条来。我又及时提供了盘子,鼓励孩子们产生给娃娃家的娃娃烧面条的快乐情景。

  橡皮泥可塑性大、多变的特点让孩子喜欢。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产生各种想象。而做小面条正是孩子学习“搓”这一动作的一个切入口,老师提供的餐具也为情景开展创设了条件,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提升,自主产生了要“给娃娃烧饭”的愿望 ,并又成为以后学习团、压等动作的切入口。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在情景中探索,激起孩子“我要学”的愿望。

  作为教师,要去发现、接纳、欣赏、引导孩子的自主行为,从而使他们获得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给孩子留下一个求新、求异、丰富而广阔的天空,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关文章

《幼师感恩随笔大班》:第1部分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特意在上周五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孝心作业——为妈妈做件事。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孩子们学会感恩,珍惜拥有。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

《大班参观小学随笔》:今天,我们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小学,这是我们九月即将踏入的地方,孩子们十分激动。早上早早地来到幼儿园等待出发。八点三十分我们要去小学看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上课了,已进入小学校门

《教育随笔幼儿园13篇》:第1篇教育随笔幼儿园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的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