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几何图形教学策略

日期:2022-01-02

这是几何图形教学策略,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几何图形教学策略

几何图形教学策略第 1 篇

1教学目标

1、回顾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2、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相互转换,增强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2学情分析

我们二中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低,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的方法不得力。能称的上是优秀的学生不到十分之一,学习困难的学生数量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照抄别人的作业,星期天的作业不能认真完成,空档时间打闹,不能静下心来复习功课,教师多上两节空堂课还满有意见,情况不容乐观。

3重点难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增强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几何图形

《图形认识初步》

一、知识点回顾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面、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请同学们从它们的图形、端点个数、表示法、作法叙述、延长叙述这五个方面列表比较)

2、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5、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8、角的平线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符号:

9、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0方向角:正方向、北(南)偏东(西)方向、东(西)偏北(南)方向

二、巩固练习

1、计算:30.26°=____ °____′____″; 18°15′36″ =____ __ °;

36°56′+18°14′=____ ; 108°- 56°23′ =________;

27°17′×5 =____ ; 15°20′÷6 =____ (精确到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

3、下面是我们制作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每个平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和面A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2)和B面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3)面E会和哪些面相交?

4、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少可画多少条直线,最多可画多少条直线?画出图来.

5、已知点B是线段AD的中点,点C是线段BD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

6、已知线段AB=4厘米,延长AB到C,使B C=2AB,取AC的中点P,求PB的长.

7、如图,∠AOB是直角,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EOD的度数。(10分)

B

O

A

C

E

D

4.1 几何图形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4.1 几何图形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几何图形

《图形认识初步》

一、知识点回顾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面、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请同学们从它们的图形、端点个数、表示法、作法叙述、延长叙述这五个方面列表比较)

2、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5、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8、角的平线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符号:

9、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0方向角:正方向、北(南)偏东(西)方向、东(西)偏北(南)方向

二、巩固练习

1、计算:30.26°=____ °____′____″; 18°15′36″ =____ __ °;

36°56′+18°14′=____ ; 108°- 56°23′ =________;

27°17′×5 =____ ; 15°20′÷6 =____ (精确到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

3、下面是我们制作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每个平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和面A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2)和B面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3)面E会和哪些面相交?

4、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少可画多少条直线,最多可画多少条直线?画出图来.

5、已知点B是线段AD的中点,点C是线段BD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

6、已知线段AB=4厘米,延长AB到C,使B C=2AB,取AC的中点P,求PB的长.

7、如图,∠AOB是直角,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EOD的度数。(10分)

B

O

A

C

E

D

几何图形教学策略第 2 篇

  一、活动目标

  了解二、四等分的不同方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了解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知道等分的分数越多,所得的每一份就越少。

  能将等分的技能迁移至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并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的等分方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各种几何图形的纸、橡皮泥、天平称、剪刀、小刀、山查烂,蛋糕等物品。

  环境创设:将各种材料按准备顺序标号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操作摆弄。

  四、设计思路

  尽管幼儿在生活已接触过许多等分的'事例,关于等分的含义大班幼儿也不难理解,但是要他们亲自实践对物体的等分,尤其是理解不同的等分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活动设计首先要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然后再组织幼儿讨论概括,使幼儿对等分的不同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等分教育中还应对幼儿渗透函数关系启蒙,即让幼儿理解当整体分成相等的部分时,份数越多则每份的数越少,反之每份的数越大份数则越少。对与等分中包含的函数关系只需要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来体验,不必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如通过等分事物,幼儿会体会到,等分的次数多,每份食物就小,但可以和更多的同伴交换。

  通过操作体验,讨论归纳,幼儿对等分有利进一步认识后,可以在思维方法提高要求,即让幼儿面临习惯思维状态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对五快饼干二等分,对十个苹果四等分,这样有利于促使幼儿采用变通思维。因此,等分教育的重要性不是等分方法本身,而是让幼儿体验与等分相关的数量关系和对幼儿席位灵活性的培养。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巩固提高

  在活动区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的操作活动,了解等分的不同方法,体验部分于整体的关系。

  材料1:长条形的物体,如纸,橡皮泥,吸管等等。让幼儿只能物体下的数字进行等分,如数字2表示要进行二等分。

  材料2: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每种都放几张,让幼儿对不同图形的纸进行不同的二、四等分。

  彩练:橡皮泥,米等物品,让幼儿用天平称进行二等分。

几何图形教学策略第 3 篇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 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几何图形教学策略第 4 篇

  设计思路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索性强。小朋友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找老师帮忙。设计二等分的数学活动要注重幼儿原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自主探索对不同形状物体进行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与旧经验的交织中,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 让幼儿运用二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材料纸:圆形、五边形、心形、平行四边形、花形、树形等。

  2、 实物:花生、白果、红枣等。

  3、 课件制作:笨熊新传、部分与整体关系图。

  活动过程

  1、 初步接触二等分

  欣赏故事《笨熊新传》。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捡到一个香喷喷的面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闹着,狐狸大婶来了,帮他们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还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呢。

  教师提问:“假如请你帮忙,你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面包?”

  教师提供圆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操作。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两份是一样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教学设想:用故事中的问题巧妙地引出探究的话题,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进入学习情景,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再从简单的圆形二等分入手,为幼儿进一步探索创造宽松的环境。)

  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标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2、 用不同方法等分几种图形。

  教师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图形,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们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幼儿操作,老师参与小组活动,鼓励幼儿探索图形的各种分法。

  (教学设想:丰富的材料蕴涵了不同的探索结果,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性。)

  3、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 小组交流,鼓励幼儿在小组里大声讲述自己的分法。

  (2) 集体交流,先请幼儿讲述正方形二等分的各种分法。

  教师问:“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的。怎样证明这两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样大两份?”

  课件显示记录:

  重叠验证是否一样大,去掉不是二等分的操作,

  其它图形的交流讨论同正方形。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把这些图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个部分,这就是二等分。”

  (3) 师生共同合作,深入探索正方形的其他分法。

  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块泡沫正方形,让幼儿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摆一摆 ,分一分,看看不对角分,也不以边为中心对折分,是否也能得到二等分。

  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帮助验证。

  (4) 引导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教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把圆形、正方形、心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请小朋友看看以分出来的一半和原来的图形比,(课件演示)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一份是原来图形的多少?(一半)”

  (教学设想:幼儿通过操作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就应帮助幼儿识别事物的真假,完成认识的飞跃。在此,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从幼儿的回答中总结答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颇具教育价值。)

  4、 解决新问题

  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标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1) 提出新问题。

  教师问:“1块面包,1块点心,小熊哥儿俩分着吃,每人只吃到一半。如果有2块点心,2块面包,小熊哥儿俩分着吃,每人吃到多少?如果有4颗小枣,哥儿俩各吃几颗?”

  (2) 分实物。

  教师提供花生、白果、红枣等,让幼儿二等分。

  告诉幼儿,每个材料盒里都有一份八宝饭的配料。座位靠在一起的两个小朋友扮小熊哥儿俩。我们一起来分一分这些配料,分好后互相检查,看两人的配料是否一模一样。

  (教学设想:幼儿的数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究和成功的乐趣。这一过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运用知识,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幼儿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定能体验到数学活动的轻松和有趣。)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