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博客

日期:2022-01-10

这是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博客,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博客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博客第 1 篇

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就要灵活运用它们来简便我们的一些计算。所以在设计这一节课的时候,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算法的择优意识。

3.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中,教学重点是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而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这一节课是按基础训练——复习巩固——新知学习——巩固练习---总结五个活动环节来开展的!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

这节课,虽然知识点难度不大,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越简单的内容越不好教。因为方法好学,道理难讲。在整个过程中,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运用多媒体也很熟练。时间把握比起以前有进步,口算的时间已经控制在3分钟了!这一点是有进步的!但在复习前面知识和做只说算法不计算题目时时间过长!但从今天上课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1、语言方面还要再锻炼!缺乏抑扬顿挫和激励性语言!

课堂上我很少去表扬学生,有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太平淡,该表扬激励的时候却没有说出口,让学生感受不到成功的激动。

2、在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预期之外的情况时,灵活性不够!

如在让学生展示的时候,我原计划是让学生小组讨论的,但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只有一步简便的时候,就改变了想法,让一位只简便一步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说明他的做法及根据,又让一个比他运算更简便的同学上台板演并说明他的做法及根据!虽然同样的是达到了对比的目的,但我还是觉得,如果让学生讨论加上老师的提示,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

3、在进行巩固练习时,题目较多,应该根据题目的特点分组完成,这样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学生都能接触,且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既能节约时间,也能做到精练,不是让学生机械的重复完成。

4、课堂气氛调解的还是不够。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在激励启发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教育机智方面还要多学习。

5、要合理调控课堂进程。我就一味只想到照顾后进学生,而没有及时调控课堂进程,使学习速度太慢,有的学生不能更好更多的学习到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练习题目,让优等生吃饱吃好。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博客第 2 篇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综合运用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我讲的第一节课,课前虽然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够充分,做教案和课件时所想到的情况远远不足以应对同学们课上所做的反应,比如一道题的解法,我准备三种,但是学生就可能想出十种、二十种,甚至更多。这就需要我在课上随时注意捕捉同学们的想法并理解和解决引导。虽然上课时我并不紧张,但是在应对同学们的种种想法解题思路时还是很局促。在讲到这节课的重点:计算李叔叔骑行总路程时,需要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这里我只讲到了原式之后的第一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第二步四个加数两两结合,最后得出结果比按步骤计算要简便,却没有想到同学们早已经把四个数按原来顺序相加的原式省略掉了,直接就是交换位置之后两两结合的式子了。直接导致这样讲定律的运用时就不知如何下手,很是被动。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一定会注意将课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很细致才行,方方面面要想到。尤其注意跟随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快的学生的方式用比较“方便”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进而注意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引导他们;还要注意不能忽视部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同学,其实讲课大部分时间是要将给他们的,只要他们能接受,能听懂,那么这堂课就差不多达到目标了。

  课堂刚开始同学们非常积极,可能因为本身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对于同学们来说都不是很困难,掌握的比较好,所以会很乐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能大家对于我这个新来的老师比较好奇,课上想表现自己,所以还比较活跃。但是毕竟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在课堂进行一段时间后就不再像开始那样气氛活跃了,仅仅是一部分平时一贯活跃的同学继续对我提出的问题积极回应做答,其他同学不再积极,甚至可能开小差了。对于集中同学们注意力这个问题,以后应该及时注意同学们的反应,适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强调一下注意听讲,比一比谁坐的好,谁反应快哪一个小组领先等等方法来吸引同学注意力;也可以通过表扬做的好的同学来激励其他同学,多鼓励少批评。

  经验还需慢慢摸索,逐步积累,每堂课都可能暴露出问题。我一定会在以后的课堂上注意这些问题,争取讲好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都学会。

  我觉得王春风第一次讲课还是不错的,能分析自己的不足和自己以后注意的问题,老师能不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扑捉信息引导,甚至纠正或利用学生的错误来完成重难点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实习老师开始不可能做得很好,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博客第 3 篇

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就要灵活运用它们来简便我们的一些计算。所以在设计这一节课的时候,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算法的择优意识。

3.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中,教学重点是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而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这一节课是按基础训练——复习巩固——新知学习——巩固练习---总结五个活动环节来开展的!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

这节课,虽然知识点难度不大,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越简单的内容越不好教。因为方法好学,道理难讲。在整个过程中,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运用多媒体也很熟练。时间把握比起以前有进步,口算的时间已经控制在3分钟了!这一点是有进步的!但在复习前面知识和做只说算法不计算题目时时间过长!但从今天上课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1、语言方面还要再锻炼!缺乏抑扬顿挫和激励性语言!

课堂上我很少去表扬学生,有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太平淡,该表扬激励的时候却没有说出口,让学生感受不到成功的激动。

2、在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预期之外的情况时,灵活性不够!

如在让学生展示的时候,我原计划是让学生小组讨论的,但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只有一步简便的时候,就改变了想法,让一位只简便一步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说明他的做法及根据,又让一个比他运算更简便的同学上台板演并说明他的做法及根据!虽然同样的是达到了对比的目的,但我还是觉得,如果让学生讨论加上老师的提示,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

3、在进行巩固练习时,题目较多,应该根据题目的特点分组完成,这样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学生都能接触,且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既能节约时间,也能做到精练,不是让学生机械的重复完成。

4、课堂气氛调解的还是不够。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在激励启发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教育机智方面还要多学习。

5、要合理调控课堂进程。我就一味只想到照顾后进学生,而没有及时调控课堂进程,使学习速度太慢,有的学生不能更好更多的学习到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练习题目,让优等生吃饱吃好。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博客第 4 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解决问题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6.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冲坡中学是乐东县利国镇的一所完全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现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已逐步形成。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情境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

4+(-2),

黄队的净胜球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

(+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

(1)(+4)+(+3); (2)(-4)+(-3); (3)(+4)+(-3); (4)(+3)+(-4);

(5)(+4)+(-4); (6)(-3)+0; (7)0+(+2); (8)0+0.

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例2(教科书的例1)

解:(1)(-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2)(-4.7)+3.9 (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4.7-3.9) (和取负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0.8

例3(教科书的例2)教师在算出红队的净胜球数后,学生自己算黄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与第2题

(1)(-0.9)+(+1.5); (2)(+2.7)+(-3); (3)(-1.1)+(-2.9);

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

(五)练习设计

1.计算:

(1)(-10)+(+6); (2)(+12)+(-4); (3)(-5)+(-7); (4)(+6)+(+9);

(5)67+(-73); (6)(-84)+(-59); (7)33+48; (8)(-56)+37.

2.计算:

(1)(-0.9)+(-2.7); (2)3.8+(-8.4); (3)(-0.5)+3;

(4)3.29+1.78; (5)7+(-3.04); (6)(-2.9)+(-0.31);

(7)(-9.18)+6.18; (8)4.23+(-6.77); (9)(-0.78)+0.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五.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

现在,试比较这两类教学设计的得失利弊.

第一种方案,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这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

第二种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千万次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第一种方案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权衡利弊,我们主张采用第二种教学方法。

六.点评

潘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是比较好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叁与者。的确,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新课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建立是首要的,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新课程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