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日期:2022-01-10

这是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第 1 篇

第2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内容: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目标:●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二、课中反馈

三、新课探究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A→B

第五天 城市B→C

第六天 城市C→D

第七天 城市D→E

A→B 115千米

B→C 132千米

C→D 118千米

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P30/做一做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2/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第 2 篇

本节课是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研讨目的是12月份的“新基础”现场活动的前期随堂课的性质,虽说是随堂课的性质,但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不亚与平时的研讨课,因为本次听课的对象是华师大的吴亚萍教授。之前我好几次也洗耳恭听过她的几次评课,对我的启发和帮助是非常大的,因此对“新基础”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这次她能听我的随堂课,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正如学校领导所说的那样是对我的课堂教学的把脉与诊断。在《运算定律》这节课备课前拜读了吴教授的《小学数学新视野》,也试图想把新基础的教育理念能体现在这节课中,但是从课堂执行情况看,教学理念的更新不是搬家这样的概念,学习新基础理论也不是一种即兴状态,要想把新基础理念运用到实践上还要*平时的“练功”,那是一种主动的教学意识的转变。就目前每个教师已经形成的课堂习惯而言,这样的转变在起始阶段是艰难的。听了吴教授的评课我也了了解自己的上课状态。

一.对“从容”的重新认识

对“从容”一词的理解无非停留与遇到紧急的事情冷静、镇定不慌不忙。如果用在教学上,最多是在上课时遇到紧急的情况下也能泰然处之的一种状态。这样的状态要在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却是需要这样的“从容”,生怕慌乱情急之中乱了教学次序,然而已有近十年工作时间的我“从容”已不再是一向首要的教学指标了,把“拿什么来从容”应该是我的教学追求的目标。对这一词的理解已经不能停留在教师身体的层面,更应拓展到师生身心合一后的一种从容,是教师能处理各种教学意外后的一种从容,从容的背后反映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能力。

二.对“激情”的再次认可

“激情”原本在我眼里那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上课状态,因为那是课文的需要,情感培养的需要,而在数学课上如果把“激情”放在首位的话,有些喧宾夺主的味道,所以几年来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做作情绪本人一直处于不屑一顾的鄙视,长期下来在造成上课“平”的现象。在听了吴教授的评点之后,我非常赞同她提出的关键时刻释放“激情”,能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这节课中,引导学生对规律的验证时,应对突出一些重点的关键词,能帮助学生对规律的验证有一定的指向。只有教师本身积极的投入到教学中,那么学生才有可能对你有一个“热情”的回应,这种回应主要体现的学生的思想意识上的回应。

三.对“数学素养内涵”的拓展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师》第10期《教师应追回失落的数学素养》一文中谈到了有关数学教师的素养问题,这次吴教授也在评点中谈到了这个问题,看来面对当前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非常关注的问题。数学教师应当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不仅要明了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地位与作用,精通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小学数学内部的系统结构。其中包含四个方面: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2、抓住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这些亮点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促进学生对新知理解和掌握。3、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迁移,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进行合理的数学知识迁移,从而为新知的形成成为可能,变繁琐为简单数学知识学习,变枯燥为有趣数学知识学习。4、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给学生带的绝不仅仅是会解更多的数学题,而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目前作为教师的我只注重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时缺少思考的方面,数学学科质量不能仅仅停留于学生“做”的过程,忽视了自身“思与行”的反思。

四.重新认识“数学学科育人价值”

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在我眼中无非是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可以了。听了吴教授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阐述后,我觉得“人人都是教育者”这句话的真正理解。作为无论你是哪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因为这是每个教师共同的责任。

“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的改革,从原来关注数学知识的层面向更深的层次开发。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数学知识本身以外,至少还可以提供学生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系统,使学生具有数学的语言系统;可以提供学生认识事物数量、数形关系及转换的不同路径和独特的视角,使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可以提供学生发现事物数量、数形关系及转换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使学生具有数学的头脑;可以提供学生一种惟有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和体验并建立起来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就需要育人的资源,这样的资源来自:

1.以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作为育人资源

2.以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作为育人资源

3.以数学发明的人和历史作为育人资源

4.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作为育人资源

5.以开放的问题设计提升数学教学的育人质量。

一堂短短的35分钟的课,在专家眼里可以发现许多问题,看来作为教师不应该停下学习的脚步,时代的需求远远超过你想象的速度。学习的态度也不能忙于求成,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对内容的本质的理解。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第 3 篇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主 题: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课 时:共10课时,本节是第3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冉丽(新密市兴华公学小学部)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教师用书要求

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使学生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

3.教材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的使用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重点难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4.学情分析

全班同学能背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概念及字母表达式,96%同学能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85%同学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本节课对于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放手让学生尝试做,但对如何进行简便计算以教师引导为主,通过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掌握本节只是要点。

综合以上思考,细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个: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5.学具准备

每人一份学案

评价任务

1.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经历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简便计算的方法,会正确使用运算定律。

2.在练习中,巩固正确使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教学过程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导放

巩固旧知

观察课件出示内容,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图片,提问都运用了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

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环节二

揭示课题

出示目标

齐读出示的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环节三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观察主题图,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列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

会根据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环节四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看书结合学案自学例3并交流、讨论题中的算法,并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完成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出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笔算的过程,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环节五

应用提高

巩固深化

完成学案量学中的两道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并点评

能利用交流的知识正确进行笔算

环节六

整合梳理

归纳总结

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自己试着总结本节知识点。

帮助学生表述,归纳,出示课件导学部分。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归纳。

环节七

交流点拨

达成目标

学生动手做一做。

仿照例题的形式完成用学,并清楚每一步式子的意义。

师巡视批改,及时纠错。

要求:数字书写端正,大小适中,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心中进行二次备课。

鼓励学生动手做一做,检验自学成果,产生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情感需求。

环节八

巩固练习课外延伸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测学,知道高斯的故事,并明白高斯如何解决1到100的求和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环节九

课堂总结

升华新知

学生畅所欲言,谈本节课收获或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本节课学习要点。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答: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450千米。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第 4 篇

  教学内容:

  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A→B

  第五天 城市B→C

  第六天 城市C→D

  第七天 城市D→E

  A→B 115千米

  B→C 132千米

  C→D 118千米

  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P30/做一做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2/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