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1
这是平均价格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关系》P52 例题4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理解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在建立“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况能力;通过灵活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运用“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数量关系的模型(渗透建模思想),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数量关系的模型,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陈老师和大家认识已经有一年多了,可是还一直不知道你们的爱好呢!你们平时周末休息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跟老师讲讲吧!
2、谢谢你们的分享!陈老师也有许多爱好,根据你们平时对陈老师的了解,猜猜看,我平时周末都爱干哪些事呢?
3、正如你们所猜测的那样,陈老师平时爱。。。。。。但我最爱的还是逛超市,你们喜欢逛超市吗?看来,咱们真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4、旧知铺垫:根据2×3=6写两道除法算式。
一、创设情境、认识概念:
1、创设情境:
今天这节课,爱逛超市的陈老师想带同样爱逛超市的你们去购物,想去吗?出示图片一(中百超市外观图):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中百超市。咱们赶快进去吧!
2、初步感知单价:
出示图片二(超市物品图片集):哇,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啊,品种齐全,琳琅满目,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咦,那一张张黄色的小标签是什么啊?
出示图片三(饮料价格标签):这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一瓶饮料5元)出示图片四(矿泉水价格标签):这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一箱矿泉水35元)
出示图片五(葡萄价格标签):有时,商品的价格还这样表示,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每千克葡萄10元)
3、揭示单价定义:
(1)师:像这样一瓶饮料、一箱矿泉水、一千克葡萄的价格,在数学里面,叫单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看:什么叫单价?
(2)生说自己理解的单价。
(3)在数学里面,对于单价,是这样定义的: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
(4)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每件商品吗?
(5)师:每个、每瓶、每袋、每箱、每平方米都叫每件。你还知道哪些商品的单价?
4、认识数量和总价:
(1)出示篮球、羽毛球图片:这两道题里面有单价吗?找出里面的单价。(每个80元、每副120元)
(2)出示3个、5副:这里的3个、5副又是什么呢?揭示“数量”的定义。(买了多少,叫数量。)
(3)这两道题都已知单价和数量,要求的是什么呢?揭示“总价”的定义:(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
5、深化概念、引出课题:
(1)出示范例,找其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在生活中很常见,我能用一句话表示我在生活中见到的单价、数量、总价,你知道它们都藏在哪里吗?
(2)仿写。
(3)投影展示其中3组,找其中的单价、数量、总价。
(4)揭示课题: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那他们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
二、探究数量关系:
(一)探究数量关系式
1、自主合作探究:
先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学习单上面的问题。
(1)1号题中的单价是(),数量是(),求总价这样列式:
(2)2号题中的单价是(),数量是(),求总价这样列式:
(3)3号题中的单价是(),数量是(),求总价这样列式:
(4)通过上面的算式,我发现“单价”、 “数量”、 “总价”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 )=总价
2、汇报、反馈:
单价×数量=总价
3、验证:
这个式子到底对不对?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利用屏幕上数据和学生纸条上数据进行验证)
4、小结:像这样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数量关系式。
(二)用数量关系式解决问题
逛了半天,聊了半天,有点累了,我们需要补充下能量,下面我们去水果区买点水果吧!
1、黄澄澄的桔子真诱人!每千克桔子8元,我买了3千克,一共花了多少元?
已知( )和( ),要求( )
数量关系式( )
算式( )
2、那紫色的葡萄也很惹人喜爱,我们也买些回去吃吧:我买了3千克葡萄,花了30元,每千克葡萄多少元?
已知( )和( ),要求( )
算式(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已知总价和数量,可以用总价除以数量,得到单价,那如果是已知总价和单价,怎样求数量呢?
3、香蕉8元/千克,我花了40元,买了多少千克香蕉?
已知( )和( ),要求( )
算式( )
4、小结引导: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只要已知其中两个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跟我们之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样吗?以前我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解决问题,今天学了数量关系式后,我们借助这里面的数量关系来解决,会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过渡:为了给生活添点滋味,我还想去食品区买点牛肉酱,愿意陪我去吗?
1、填空并回答问题。
(1)出示图片:它的价格是10元/瓶,如果我买2瓶多少钱?5瓶呢?8瓶呢?10瓶呢?
(2)出示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单价相同时,购买数量越多,总价越高。)
(3)后来我一看,牛肉酱的品种真多,有10元的、15元的、13元的,我带了100元,如果想尽可能地多买几瓶回去,我该选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单价、数量、总价之间不仅存在着这样的数量关系,他们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过渡:读书写字能修身养性,怡养身心,所以最后一站我们要去的是文具区。
2、在横线上提出合适的问题。
(1)每个日记本3元,我买这种日记本花了15元,?
(2)我买了3个写字板花了24元,?
为什么这样提问?
3、帮我选一选。
我想买9支圆珠笔,有两种包装,单支的包装,6元一支,6支一盒包装的30元,你觉得怎样买更划算?(比单价、比数量、比总价)
今后在生活中购物时,我们要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理性地消费,做明明白白的消费者!
四、课堂总结:
1、转完文具区,我们也该回家了。说说看,在刚才逛超市的过程中,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数学知识?
2、看来,购物里面的学问真多啊!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学习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数量关系式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其实,数量关系式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第一个,也是最常见的一个,(板书:常见的)数量关系式中的各个量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就像一句哲语所说的:世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使细微如蝴蝶鼓舞,也能煽动千里之飓风。希望大家今后,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理性消费,成为生活中的智者!
板书:
单价 数量 总价
①单价X数量 = 总价,
②总价 ÷ 数量 =单价
③总价 ÷ 单价 = 数量。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7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题。
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独立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整堂练习课下来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比较粗心。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固定思维。
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平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如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2.重点进行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2页例题4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资浚阶芗邸薄白芗鞯ゼ郏绞俊薄白芗魇浚降ゼ邸钡墓叵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探究卡力求简单、明了,又结合生活实际,实践操作性强,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出示情境图(超市物品标价)
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知道了些什么呢)
2.引出概念:同学们刚才所说的“1个面包的价钱是6元、1个篮球的价钱是80元、1个玩具熊的价钱是26元、1瓶红茶的价钱是3元”……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格叫做”单价(数学术语或数学语言);“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3.揭题:你想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建模
1.出示例题4的(1)(2)
出示: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1)分析、列式:
列式:80=( ) 元
为什么用乘法?(求3个80是多少)
(2)引в檬学语言表述“已知数学信息及所求问题”:80指的是什么?(每个篮球的价格)3呢?(买篮球的个数)(边引导边板书)
80 3 = 240 元
每个篮球 买了3个 一共用去的钱
的价钱 篮球
单价 数量 总价
(提示: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语言可以怎样表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本题我们已知单价是80元,数量是3个,求总价,用乘法解决。
出示: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钱?
(1)列式:10=( ) 元
为什么用乘法?(求4个10是多少)
10 ? = 40 元
题目已知单价是( ),数量是( ),求( )。
(2)比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交流汇报、小结:都是已知“单价、数量”求总价。
通过分析、解题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了吗?可以怎样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已知 已知 求
单价?数量 = 总价(板书)
2.过度: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除了(单价资?总价)这个关系外,他们之间还存在其它关系吗?
出示:(1)买三个同样的篮球,一共花了240元,每个篮球多少元?(2)鱼每千克10元,妈妈买鱼一共花了40元,妈妈共买了多少千克鱼?
(完成探究卡:列式并用数学术语表述已知信息及所求问题)
240 3 = 80元
已知 已知 求
总价 数量 单价
怎样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总价 数量 = 单价(板书)
40 10 = 4元
已知 已知 已知
总价 单价 数量
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总价 单价 =数量(板书)
刚讲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总体来说这节课教学效果还可以,我在课堂上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超市购物的情境,使学生知道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常常用到,并不陌生,只是我们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努力实现以下几点:
1、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因此,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收集超市购物小票,并且了解上面的信息。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独立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应把内容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本节课上,我并没有简单地把数量关系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找找黑板上的这些题有哪些相同点,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应用意识。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本节课上,我精心设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让学生用20元钱,购买练习本。”购买多少,购买几种,全由学生自己做主,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的培养。
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留给学生合作交流地机会和时间明显不足,学生真正投入的有思维碰撞的讨论不多,对学生的评价还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还不能以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
总之,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