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图形认识的教学意义

日期:2022-01-16

这是图形认识的教学意义,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图形认识的教学意义

图形认识的教学意义第 1 篇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 学

重点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图形认识的教学意义第 2 篇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96《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

2、通过复习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梳理知识网络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线和角,今天我们来学习由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学过那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出示课题)

二、探究

(一)探究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师: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请同学们自己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各画的是什么三角形。)

师:大家已经会画三角形了,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可能回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师: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

(学生举例说一说。)

师: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

(每个学生自己指,同桌的同学相互检查指得对不对。)

师: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画高。)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集体订正时,让画得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2、三角形的分类。

师: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两种分类标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集体整理: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它们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板书。)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师: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学生汇报。)

师:如果按边来分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二)探究二:四边形

1、四边形的概念

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自己画-个四边形。

(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看学生画了几种四边形。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各画的是什么四边形。(将学生画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展示在黑板上。)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师:怎样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2、四边形的关系

(集体整理:用图来表示各种四边形

的关系。)

(三)探究三:圆形

师:接下来我们复习的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同学们能想出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可能回答:圆。)

(让学生用圆规自己画一个圆。画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师:我们在学习圆时,学了与圆有关的哪些概念?

(学生可能回答:圆心、半径和直径。)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用什么字母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写上相应的字母。)

师:同一个圆内的所有半径的长度怎样?直径呢?

(学生可能回答:长度相等。)

师: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回答: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想一想,要画一个指定的圆,应该怎样画?

(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让学生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教师巡视,看学生画圆的方法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还可以问:通过画圆你们发现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可能回答:与半径的长短有关。)

师:在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

师: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不是都是直径?为什么?

三、练习

1、填空:

(1)两组对角(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

  

  );所有的直径长度都(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

(4)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5)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6)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7)(

  

  )决定圆的大小;(

  

  )决定圆的位置。

2、判断:

(1)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 )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

(3)任何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都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 ( )

(5)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 )

(6)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 )

(7)半圆的周长是整圆的一半,半圆的面积是整圆的一半。 ( )

3、选择题:

(1)直角的两条边是( )。

   A、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2)等边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3)下面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互补

C、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   D、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互补

(4)在下面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BC,AD=CD

   B、AB∥CD,AD=BC

C、AB∥CD,∠B=∠D

  

   D、∠A=∠B,∠C=∠D

(5)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不同的方法拼成四边形,在这些拼出的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最多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四、总结

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节课同学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整理复习了有关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知识,理清了知识的脉络。

五、作业

课本P99/练习十九 1、2、

图形认识的教学意义第 3 篇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使学生全面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各种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认识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促进学生对空间图形与图形知识的理解,能借助形体的直观性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养成良好学生习惯,提高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复习,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一、导入

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我们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在画的过程中想一想各种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我们学过这么多图形,如果把这些图形是否占空间的大小分这两大类,你觉得可以怎样分?

个人思考,然后分组讨论交流。

(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1、根据我们画的图形,想一想,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直线、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的;不同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相交)

(二)角

1、角的概念。

我们学过那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有变化么?

2、角的分类。

下面我们可以把角分成哪几类?每一类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度数在什么范围内?同学们自行思考,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大家的分类是否全面。

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图见课件)

(三)三角形的特点

仍然采用先画再小组交流后汇报的学习方法。

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1、三角形的分类。

师: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

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课件出示)

按边分可以分成: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课件出示)

(四)四边形

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自己画一个四边形。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看学生画了几种四边形。

指名讨论每个图形的特点。如平行四边形:“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平行四边形的底指的是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一起总结。

(课件出示)

包含

包含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五)圆

“刚才我们复习的图形是由直线的围成的。我们还学过了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同学们能想出是什么图形吗?”(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我们在学习圆时,学了与圆有关的哪些概念?(圆心、半径和直径)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用什么字母表示,(圆心是O,半径是r,直径是d)

同一个圆内的所有半径的长度怎样?直径呢?(长度相等)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课件演示)

小组讨论:

在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不是都是直径?为什么?(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两端都在圆上且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做一做(课件出示)

做两个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把他们俩重叠在一起,绕他的一个顶点旋转180度,再通过平移使它与下面的平行四边形重合,观察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各边与各角,你有什么发现?

二、图形的测量

(一)课本87页,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回答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面积的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长和宽相等的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可能通过割补、平稳转化成长方形。

三角形和梯形有多种方式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求出面积。

(课件出示)

长方形:C=2(a+b),S=ab

正方形:C=4a,S=a2

平行四边形:S=ah

圆:C=2πr。S=πr2

三角形:S=

梯形:S=

做一做(课件出示)

1、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现有长度为3 cm,4 cm,5 cm,6 cm的小棒各一根,请问哪三根可以组成三角形?

答:3 cm,4 cm,5 cm;3 cm,4 cm,6 cm;3 cm,5 cm,6 cm;4 cm,5 cm,6 cm;可以组成三角形。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是多少度?为什么?

90度。因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4、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m)(图见课本87页,或课件1)

(1)C=30+40+50=120 m

S=(30×40)÷2=60 m

(2)C=6+6+10.5+7.5=30 m

S=(6+10.5)×6÷2=49.5 m

(3)C=(π×5)÷2+5+5+3=20.85 m

S=π×2.52÷2+3×5=24.8 m

(二)课本88页四幅图形,先思考,然后讨论交流获老师提问以下问题:

1、上面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都是立体图形)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课件出示:正方体各条棱都相等,而长方体不一定)

3、圆柱和圆锥可以由什么图片旋转而成?(课件出示:分别由长方形和扇形)

4、圆柱和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教师小结:以上图形都是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立体图形的体积就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总结之后同学们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总结后课件出示)

长方体表面积:S=2(ab+ah+bh) 体积:V=abh

正方体表面积:S=6a2 体积:V=a3

圆柱表面积:S=2πr2+2πrh 体积:V=πr2h

圆锥体积:V=

做一做(课件出示)

1、怎样测一个马铃薯的体积?

将马铃薯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杯中水上升的体积就是马铃薯的体积。

2、分别画出从前上左观察左边立体图的平面图。

课堂小结

1、复习了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的相关知识。

2、回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3、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图形认识的教学意义第 4 篇

1.充分回忆是基础,讨论交流为前提

整套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编排,是按照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呈现。而本节内容是对第一、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系统整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充足的回忆时间。关于这一点,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中尤须重视,以该部分内容例1的第一个问题为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学生开始的回忆通常是“点状”的,但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会逐步呈现出“线性”,这是开展后续学习的基础。在以问题形式出现的教材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例2、例4)中,应充分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这一环节可以看作是每个学生单独回忆的知识由“线性”进一步走向丰富的必要前提。

2.适度引导是关键,比较沟通是重点

教师应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适时适度加以引导。仍以“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例1教学来说明,在充分回忆和讨论交流的环节之后提出问题:“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引导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在第一部分内容的例3、例4的教学中,还应特别重视图形之间的比较和沟通,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都呈现出极强的系统性,充分理解内在的关系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知识的比较和沟通上,还有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图形的运动”中的例1,教师可结合实例,通过对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和缩小各自特点的比较说明,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3.发展能力是方向,构建网络为目的

在对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指导方向,结合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特点,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培养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点体现出来。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呈现,可以看作三条主线,其后又延伸出更多的知识点,这种表现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最为突出。教师可充分利用知识特点,以“数形图”或“表格”的形式直观呈现,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并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