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7
这是图形的旋转教学内容分析,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一课时 图形的旋转
旋转三要素:
点:旋转中心
方 向: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角 度:旋转的度数
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等都没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后,对应线段的长度不变,对应线段的夹角大小也不变。 人教版图形的旋转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经历观察,产生概念,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与关键:从活生生的数学中抽出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口述)老师点评并总结:
(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些性质.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复习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1.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大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下课时钟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秒针转了多少度?
(口答)老师点评:时针、分针、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它们都绕时针的中心.如果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_______度,分针转了_______度,秒针转了______度.
2.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转动.如何转到新的位置?(老师点评略)
3.第1、2两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针、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下面我们来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例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解:(1)旋转中心是O,∠AOE、∠BOF等都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和点B分别移动到点E和点F的位置.
例2.(学生活动)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老师点评)
(1)可以看做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的.(2)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点G、点H.
最后强调,这个旋转中心是固定的,即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但旋转角和对应点都是不唯一的.
三、巩固练习
教材P65 练习1、2、3.
四、应用拓展
例3.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让一个正方形的顶点与另一个正方形中心重合,不难知道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现把其中一个正方形固定不动,另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问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分析:设任转一角度,如图中的虚线部分,要说明旋转后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不变,只要说明S△OEE`=S△ODD`,那么只要说明△OEF′≌△ODD′.
解:面积不变.
理由:设任转一角度,如图所示.
在Rt△ODD′和Rt△OEE′中
∠ODD′=∠OEE′=90°
∠DOD′=∠EOE′=90°-∠BOE
OD=OD
∴△ODD′≌△OEE′
∴S△ODD`=S△OEE`
∴S四边形OE`BD`=S正方形OEBD=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
2.旋转的对应点及其它们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1. 练习1、2、3.
2.课件上的题目。
23.1 图形的旋转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3.1 图形的旋转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23图形的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1)
教学目标
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经历观察,产生概念,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与关键:从活生生的数学中抽出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口述)老师点评并总结:
(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些性质.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复习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1.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大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下课时钟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秒针转了多少度?
(口答)老师点评:时针、分针、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它们都绕时针的中心.如果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_______度,分针转了_______度,秒针转了______度.
2.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转动.如何转到新的位置?(老师点评略)
3.第1、2两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针、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下面我们来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例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解:(1)旋转中心是O,∠AOE、∠BOF等都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和点B分别移动到点E和点F的位置.
例2.(学生活动)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老师点评)
(1)可以看做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的.(2)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点G、点H.
最后强调,这个旋转中心是固定的,即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但旋转角和对应点都是不唯一的.
三、巩固练习
教材P65 练习1、2、3.
四、应用拓展
例3.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让一个正方形的顶点与另一个正方形中心重合,不难知道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现把其中一个正方形固定不动,另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问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分析:设任转一角度,如图中的虚线部分,要说明旋转后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不变,只要说明S△OEE`=S△ODD`,那么只要说明△OEF′≌△ODD′.
解:面积不变.
理由:设任转一角度,如图所示.
在Rt△ODD′和Rt△OEE′中
∠ODD′=∠OEE′=90°
∠DOD′=∠EOE′=90°-∠BOE
OD=OD
∴△ODD′≌△OEE′
∴S△ODD`=S△OEE`
∴S四边形OE`BD`=S正方形OEBD=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
2.旋转的对应点及其它们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1. 练习1、2、3.
2.课件上的题目。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旋转的概念,能找出旋转图形中的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探索和发现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会准确找出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三、教学难点
对图形旋转过程中旋转角相等的理解,会准确找出旋转角。
旋转中心不在三角形顶点时旋转角的确定。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2、出示学习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认识并描述图形的旋转。
(2)、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出示生活图片
(一)图形的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方向
1、[演示]:演示生活中常见的转动,观察转动时各点的运动情况得到图形在转动时,位置始终不变的那一点叫做旋转中心。图形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区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以及旋转的三要素。
2、由钟表的旋转,得到线段转动的旋转角,学生描述钟表的旋转,加深旋转三要素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由线段的旋转引申到几何图形的旋转,进一步得到: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二)感受生活中的旋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一定角度时,能与自身重合。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全课总结,巩固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一种运动----旋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2、3
2、动手操作:请设计一个绕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
一.课堂结构体系
图形的旋转教案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之前已对平移、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会更完整,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中心对称、圆作铺垫,在知识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我把《旋转》分两个课时组织教学,第一课时的重点是旋转的定义和性质的探究,第二课时要求学生能利用旋转的性质作出旋转后的图形并设计新图案。
二.教学引入设计
第一课时以世博会为载体,通过世博会印度馆风车发电的视频,导入新课,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还渗透了节能减排、环保的意识,然后播放生活中一系列有关转动的图片,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等图形变换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转动现象,从而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快速而自然地引入课题。
第2课时中如何利用旋转性质作出旋转后的图形?这个问题如果直接让学生作答有些困难。在教学中,我将难题分解,采取变式训练,先作点绕点旋转后的图形,然后由点过渡到线段,再由线段多渡到三角形,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得出旋转实质-----“形旋转”可以转化为“点旋转”,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进而通过拓展问题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内容创新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现以下创新:
创新1.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从生活中实物的旋转抽象成平面图形的旋转,例如:第一个图类比于点绕点的转动,第二个图类比于线段绕点的转动,第三个图类比于四边形绕点的转动,不断的对各种现象进行类比,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出旋转的定义。
创新2.
性质2,性质3的探究,让学生自制硬纸板,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外取点O作为旋转中心,先描出这个三角形记为△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画出△A′B′C′,移开硬纸板即可得到此图形。画出图后,孩子们借助此学案,以问题为引导、利用刻度尺、量角器、圆规等学具进行观察、测量,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逐步对旋转的性质进行探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并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经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学生又得出以下2个结论。此环节通过设计学案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有目的、有思考、不流于形式,通过自制教具、投影仪展示等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实效性。
创新3.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灵活地处理教材,通过问题(1)把旋转中心位于三角形上和三角形内的两种情况引入课堂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对于这两种情况结论是否仍然成立用几何画板进行了验证。
创新4.
几何画板验证结论,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
创新5.
在习题的选取方面,例题1中,在教材已有第一问的基础上,加入第二问,考察学生对旋转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掌握情况,并添加了一道拓展思维题,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创新6.
数学日记能更好的反映每个学生的情况,体现了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新课程理念。
创新7
分层布置作业以适应不同梯度学生的要求,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资源运用与设计评价
资源运用
1、视频引入,展示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结合实物介绍相关概念更形象、直观、容易理解
3、运用PPT动画,展示图形的旋转,给学生多感官刺激
4、使用自制教具学具,让学生体会运用旋转构造图案的过程
5、学案每个学生一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
6、几何画板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
7、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成果,提高学习兴趣
设计评价
本节课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上问题的激发者、有序探究的组织者。教师实现:巧妙设计、愉快教学。学生体验:我探究、我快乐、我思考、我成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