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7
这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公开课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导学内容:P56--58页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九1、2题导学目标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导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导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导学案看课本图片,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像照像、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都是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是怎样放大或缩小的。(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习例4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①审题: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②小组讨论: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③画一画。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完后小组里面比较一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交流一下你们各是怎样画的?(下面是学生的练习纸)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画法。重点评讲三角形的画法: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放大2倍,刚才同学们只把底和高放大2倍,斜边呢?(用尺子量一量)新课标第一网那你为什么不先画斜边?(斜边很难确定它的倾斜度。)小结:也就说按2∶1放大三角形,应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你是怎么知道图形的大小没变的?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比一比,再发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三组图形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7和58页,认真看看,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课堂检测xkb1.com把三角形按4∶1放大;把梯形按1∶4缩小。学生独立练习,在方格纸上作图。汇报画法。课后拓展李师傅把它制作的零件按一定的比画在图纸上,你能帮它标上比例尺吗?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设计新课标第一网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例4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第一部分 核心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
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
法;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任务
任务一;探究图形放大的特点,
任务二:探究图形缩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绿
难点;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第二部分 过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激
情
导
课
1、观察体验。
师:老师这有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两次,使学生看清照片。
师: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为什么刚才我们看不清,现在却看清了呢?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通过放大照片我们看清楚了照片,看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民
主
导
学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
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
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
2、理解要求。(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
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
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
法。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1:3缩小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里互
相检查。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
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学生展示画法。
5、小结。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放大后图形的
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
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绿色圃中小出示缩小的要求。
1、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 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
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检
测
导
结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
第三部分 辅助设计
板
书
设
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例4、
每条边都按一定比例放大
每条边都按一定比例缩小
教学反思:
教学中,在帮助学生在思维中清晰地建立起用比来表示放大的含义的时,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是1、明确比的表示是现在每条边的数据和原来每条边的数据之间的比,2、是对应边之间的比。为了不至于对用比来放大含义的混淆,所以当学生对比了原来图片长、宽和现在图片的长、宽的数据后,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片前后的变化后:“长扩大了2倍,宽也扩大了2倍”,教师应让学生用比来说说有什么变化,学生在表述中肯定是不完整也不规范的,但有了刚才几位同学不同的表述,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知了,如果此时教师趁热打铁用标准的语言叙述出长方形现在与原来对应边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图形按2:1来放大,清晰的说明了是现在和原来边之间的比,学生必然在思维中能用比来表示放大的概念。建立好了放大的概念,为建立缩小的概念打好基础。
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怎样才能看清呢?
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
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板书: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1:3缩小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展示画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二5.置疑。
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6.引导发现。
学生比较放大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总结概括。多媒体出示。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3.总结发现。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三、 应用练习。
1.观察选择(多媒体出示)。
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使学生区分放大和按比例放大的区别和联系。
2.按1: 2画出火箭模型缩小后的图形(多媒体出示)。
3.发展练习。
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四、总结。
生畅谈收获。
五、欣赏。
Ppt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一起欣赏。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3耀34 页例 1、例 2、 “试一试”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性,进一步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尺子、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我们经常需要下载一些图片,下载后的图片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2.教师演示:将一张长方形照片拖动电脑鼠标后得到四幅不同的照片。
提问:把变化后的图与原图比,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图 A、图 B 会变形?
3.揭题:图 A、图 B 变形了,看起来很奇怪。图C、图 D 和原图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怎样使它的形状不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教师拖动鼠标放大或缩小照片,容易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的欲望。学生在观察动态的画面、变化的图形中,能体会到一张照片将长边拉长会将图形变扁,将宽边拉长图形变瘦,而只有将长边和宽边同时拉长或拉短,图形才不会变形。通过比较辨析,初步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和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与缩小的区别,为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丰富了感性认识。】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谈话:刚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判断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能不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是如何放大和缩小的呢?
(一)合作探究图形的放大
1.出示图并提供数据:原图长 8cm、宽 5cm,放大后长 16cm,宽 10cm。
2.谈话:老师给了你哪些数据?那我们就从两幅图长的关系和宽的关系入手,好吗?放大后的长与原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你有什么发现?
3. 指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了原来的 2倍,放大后与原来长的比是 2:1,宽的比也是 2:1,可以概括成放大后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2:1,我们就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 2:1 放大。
(看着图指一指,自由读一读。)
4.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对应边长的比是 2:1 的?2:1 前项和后项分别指什么?
追问:要想把一幅图按3:1 放大,怎么做?
5.交流:还可以继续把这幅图放大吗?可以按几比几放大?表示什么意思?(板书 3:1、4:1……) 这些放大的比前项和后项都表示什么?
小结: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了原来的2 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 2:1 的比放大。
【评析:教师出示原图和放大后的图,先利用给出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关系、宽的关系,从“倍”的角度和“比”的角度,描述照片的变化,初步认识了图形放大的含义。接着教师强调了放大后与放大前比,并围绕“对应边长的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这也是为今后学习相似图形中相似比的确定做铺垫。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即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2:1,就是把原来的的长方形按 2:1 的比放大。“还可以继续把这幅图放大吗?可以按几比几放大?”教师在追问中揭示了图形放大的内涵。】
(二)自主探究图形的缩小
1.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按一定的比缩小。如果要把这幅图按 1:2 的比缩小,长和宽和原来是什么关系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里的 1:2表示了什么?
2.1:2 前项和后项分别指什么?
3.还可以继续缩小吗?几比几?(板书:1:3、1:4……)
4.这些缩小的比,前项和后项都表示什么?
【评析:在初步认识图形放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自主学习探究图形的缩小的含义,在比较和交流中,理解了把一个图形按1:2 的比缩小,这里的 1:2 表示缩小后图形与缩小前图形对应边的比,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积累了图形变换的经验,增强了探究的意识。】
(三)比较辨析图形放大与缩小
1. 刚才我们分别把一幅图进行了放大和缩小,请大家分别用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对比,能发现什么?(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2.从数学的角度讲怎样才能做到不变形。(指定的比)
3.小组讨论:比较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你有什么发现?如果 1:1 是什么意思?
教师强调: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相同点是对应边长度比相等;都是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前项都表示变化后,后项都表示原来。不同点是放大的比比值大于1,缩小的比比值小于 1。
【评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了两个比的前项都表示变化后图形的长度,后项都表示变化前图形的长度,从而形成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正确概念,必须是每一条边的长度都按照相同的比变化,且形状不变。初步掌握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本质特征,即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学意义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4. 练一练。
(1)你能一眼看出几号是 1 号放大得到的?几号是 1 号缩小得到的图形吗?
(2)为什么于号、榆号不是?
(3)是按怎样的比放大和缩小的呢?要想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养成好习惯:数学离不开数。数、标、算)
小结: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三、操作实践,内化新知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变化规律已经很清楚了,现在让我们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独立完成例2 的绘图。
(一)教学出示例2。
1.提问:按 3:1 的比放大表示什么意思,1:2 呢?
2.你能带上刚才的好习惯去完成吗?同学们按要求独自画在方格图中。
3.反馈:让学生相互评价,并交流画法。4.讨论:观察并比较上面的三个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5.指出: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评析: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按照指定的比放大和缩小,并组织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和总结将一个简单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让学生在学思结合、手脑结合、说学结合中,深刻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品质,促进了思维发展。】
(二)完成练习六第2题。
1.你能快速完成这题吗?完成后和大屏幕对答案。
2.观察正方形是怎样放大的?边长比是 2:1,猜一猜放大后周长、面积和原来比是几比几呢?
3.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比一比放大后的周长、面积与放大前的周长、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三)试一试:按2:1 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1.你会把一个三角形放大吗?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完成“试一试”吗?(独立完成)
2.你是怎样算的?把你的思考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3.为什么只算直角边就行了?斜边是不是原来的2倍?(量一量,验证)
小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同样,如果图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图形不是放大就是缩小。
四、拓展延伸,巩固内化
1.独立完成“练一练”。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都是这样考虑的吗?为什么从直角边入手?缩小后的斜边也是缩小前斜边的2 倍吗?请同学们去量一量。
追问:为什么缩小后的斜边也是缩小前斜边的一半;通过对三角形的放大,你又有什么发现?
2.把下列平行四边形按 2:1 放大。
【评析: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指定的比将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的操作技能,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将操作的对象从长方形拓展到其他平面图形,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画法。在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测量变化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并与原来的三角形的斜边相比较,发现斜边也是按相同的比缩小的,并由此类推到平行四边形按相同的比放大,两个平行四边形虽然底和高相等,但斜边的长度不等,画法也是不一样的。在自由交流中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灵活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生活中的应用。
(1)刚才研究了放大、缩小,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2)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教师外出旅游时拍下的景点照片、北京世界公园里著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图片;再如复印文件、房地产沙盘模型、放大镜、显微镜等的功能。
3.梳理:你对放大和缩小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什么疑惑?
【评析: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旨在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明白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感受“相似形”的实际意义,深刻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数学地思考”。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感受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