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8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及答案,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作者运用极其巧妙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似乎在精雕细刻一座永恒的雕塑,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是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作者,明背景,扫清字词障碍。
2.赏句子,品语言,了解人物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
1.懂手法,明主旨,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学技巧,会合作,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对人物外貌细腻而夸张的刻画所运用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结合我校十二五市级科研课题“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研究”之“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的有效策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有效提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环节采用我校的“六环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的课堂环节如下:
1.学生借助学习用具设计自学笔记。(学生课前完成)
1)知作者 明背景 扫障碍
2)赏句子 品语言 悟情感
3)解文题 明主旨 懂结构
2.教师导入并出示自学提纲。(3分钟) 【创设情境】
3.教师分配各组学习任务。(2分钟) 【以学定教】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14分钟) 【质疑探究】
5.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参与其中)(15分钟) 【精讲点拨】
1)板书提纲,突出重点 2)学生讲解,生生互动
3)提出质疑,教师补充 4)学生评价,小组评比
6.学生巩固反馈。(与上一环节交叉进行)(5分钟) 【巩固内化】
7.随堂测试(5分钟)
8.布置作业(1分钟) 【总结作业】
(二)说学法
结合我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两段六环”的构建工作,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探究。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学笔记的内容,进行自我汇报展示。
我设计的自学提纲如下:
(把研讨提纲分配给5个小组,组长进行组内任务分配,根据学生层次进行难易组合。)
1.感知课文 读懂人物:
(1)你想象中贵族出身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是什么样子?
(2)在课文中你求证到的答案是怎样的?
(3)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是什么样子?
此3个小题目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在想象中进入文本,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他们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这个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任何以教师个人的阅读体验为切入点的教学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双边或多边对话中,话语权不是仅仅掌握在教师手中的。
(4)作者用哪四个词来形容托翁的肖像,有什么作用?
(5)描写时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段和什么描写方法呢?
(6)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7)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此4个小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人物,学习用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意识,更是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感人。
2.探究课文 读懂作者
(8)作者为什么要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描写托翁的眼睛?
(9)让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内心世界?
此2个小题的设计意在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蕴涵于作品深处的意蕴就迎刃而解了。
3.情感升华 读出自己
(10)你是注重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修养?为什么?
(11)你是怎样努力成为这样人的?
此2小题设计目的在于情感延伸,使学生的视线投射到自己身上,思考自己的人生,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目标。
4.知识迁移 读出问题
(12)作者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13)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此题目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体会文章材料的安排和文章的写作手法,这也是本文独具匠心之处。
《列夫托尔斯泰》一课大约有3100多字,全文只围绕托尔斯泰的面部进行描写,这样的文章细心的孩子自然能够看下去,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看不了一半就不喜欢读下去了。怎样才能调动大家自觉阅读的兴趣,并且静下心来,品味文章的写作成功之处呢?我想到了以下的方法。
1.运用教材前面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前面的图片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张照片,看起来虽然还是毛发丛生,但因为全部是银白色的了,“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我首先让学生们好好观察这张照片,让大家做个假想,“请大家大胆的想象一下,这是一张托老先生晚年的照片,如果他年轻30岁,你觉得会有怎样的变化?你看到年轻的托尔斯泰,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一边看一边想一边就已经笑出来了,大家纷纷表示,这实在不是一张让人舒服的脸。“太难看了!”
2.运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听到他们的评价,就会提出下一个问题:“这张脸也算是个性十足了,特点十分突出,如果让你来进行外貌描写,你觉得你能写多少字?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写?”学生有的说自己能写200字,有的说还能多些;有的说要写他的大胡子,有的说可以写写他的眼睛和胡子。这时候我会说,“有一个人比你们写的都多些,他写了三千多字,你们想不想看看他是怎样写的比你们好的?”
这个问题一旦问出后,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迫不及待的翻开书,不用老师再多说什么,就要主动阅读了,这时候,老师不要提问题,因为这一篇文章读一遍是远远不够分析课文的标准的,等学生读好一篇课文后再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第二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才会上起来轻松,上下来成功呢!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作者运用极其巧妙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似乎在精雕细刻一座永恒的雕塑,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是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作者,明背景,扫清字词障碍。
2.赏句子,品语言,了解人物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
1.懂手法,明主旨,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学技巧,会合作,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对人物外貌细腻而夸张的刻画所运用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结合我校十二五市级科研课题“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研究”之“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的有效策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有效提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环节采用我校的“六环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的课堂环节如下:
1.学生借助学习用具设计自学笔记。(学生课前完成)
1)知作者 明背景 扫障碍
2)赏句子 品语言 悟情感
3)解文题 明主旨 懂结构
2.教师导入并出示自学提纲。(3分钟) 【创设情境】
3.教师分配各组学习任务。(2分钟) 【以学定教】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14分钟) 【质疑探究】
5.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参与其中)(15分钟) 【精讲点拨】
1)板书提纲,突出重点 2)学生讲解,生生互动
3)提出质疑,教师补充 4)学生评价,小组评比
6.学生巩固反馈。(与上一环节交叉进行)(5分钟) 【巩固内化】
7.随堂测试(5分钟)
8.布置作业(1分钟) 【总结作业】
(二)说学法
结合我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两段六环”的构建工作,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探究。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学笔记的内容,进行自我汇报展示。
我设计的自学提纲如下:
(把研讨提纲分配给5个小组,组长进行组内任务分配,根据学生层次进行难易组合。)
1.感知课文 读懂人物:
(1)你想象中贵族出身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是什么样子?
(2)在课文中你求证到的答案是怎样的?
(3)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是什么样子?
此3个小题目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在想象中进入文本,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他们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这个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任何以教师个人的阅读体验为切入点的教学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双边或多边对话中,话语权不是仅仅掌握在教师手中的。
(4)作者用哪四个词来形容托翁的肖像,有什么作用?
(5)描写时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段和什么描写方法呢?
(6)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7)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此4个小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人物,学习用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意识,更是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感人。
2.探究课文 读懂作者
(8)作者为什么要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描写托翁的眼睛?
(9)让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内心世界?
此2个小题的设计意在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蕴涵于作品深处的意蕴就迎刃而解了。
3.情感升华 读出自己
(10)你是注重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修养?为什么?
(11)你是怎样努力成为这样人的?
此2小题设计目的在于情感延伸,使学生的视线投射到自己身上,思考自己的人生,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目标。
4.知识迁移 读出问题
(12)作者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13)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此题目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体会文章材料的安排和文章的写作手法,这也是本文独具匠心之处。
在讲这节课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课前准备,回去搜有关托尔斯泰的资料,作品、背景、生平经历、思想历程等等,为课上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但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若没有读个三遍以上是读不进去的,我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本想看看自己的预设教学情景和学生这种临场回答之间还存在哪些问题,但不预习对这节课来说,就如盖房子没打好地基似的,前面一大块是讲一个人物的写作手法:侧面描写、对比、修辞。本文的修辞最多的是比喻,然后找出比喻的句子,细细琢磨体会在加一个小练习,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来刻画,用上这些写作手法。但我却怕后面时间不够,没敢多耽误时间,找出几个比喻句子之后,就立马进行下一环节。所以在找写作手法时,问的问题不明确,学生没有充分去找并去体会,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不知道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这一大的环节没有处理好,比较失败。对学生的临场回答,我没有给予恰当准确的评价,尤其在学生说托尔斯泰以前是如何的风流,在最后却因为读书变得好了,我只是从作家本身评价,他通过读书最后变好,是一个丑也可以转换成美的过程,却忽略了从中学生的审美观来看美丑,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以此来把这节课给提升出去,一个亮点没有把握好,最大的一个遗憾,很多听课的老师都为我着急,可我就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去,今后一定多加强这一方面。
结尾的一个是布置作业环节,激动的我(可能太紧张的缘故),大脑竟然一片空白,事先准备好的作业题目:我看托尔斯泰之“丑”,我谈托尔斯泰之美,从中学生的审美观看托尔斯泰,让学生从这节课学到的东西会去做个练笔,谈谈体会,我却一个也想不起来了,仿佛在等着下课一般,从这里我总结一点,承受能力不强,心里素质有待提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