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08
这是这儿真美教案第二课时,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训练目标:
1.观察*图,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3.读懂例文,体会把小动物当*来写会更加生动的好处。
训练重点:
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内容描写出来。
训练难点:
描写时能有重点地选择小动物,有详有略。
教学媒体:
教师准备:
教学挂图,几篇描写小动物的片段 双面胶
学生准备:
几张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作前指导: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跟你们一起来作画、说话和写作,喜欢吗?
二、观察图画练说
(一)出示*图,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a1]
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三、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图中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动物……
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
3.请同学们拿起画笔,添加小动物。
4.练习说话:你添了哪几种小动物?在什么地方添的?它们长什么样?它们在做什么?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小动物。
说话要求:选一种动物,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的小花。
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想象、积累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写具体的方法。
四、学生自主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朗读例文。
2.学生再读例文,说说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
4.小组推荐学生,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
6.模仿例文,同座练说。
五、写话练习。
1.小组讨论怎么写,全班交流,师点拨:
(1)先写景物,再写小动物。
(2)写景的顺序与小动物描写要过度自然。
2.学生打草稿。
3.交流草稿,评议,修改。
4.学生誊抄习作。
(一) 利用好身边的课程资源,确定写作内容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这儿真美”,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习作要求中也给出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如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场景,但是对于班级里的三十名学生而言,每个学生所见过的花园、果园、田野、小河可能不尽相同,如果选择这些场景作为写作内容,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各说各话。这样做造成的最大困扰是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就犹如隔靴搔痒,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既然如此,何不利用好他们身边的课程资源——校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他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并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这样的习作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在同伴引领下,彼此都能够发现更多、更别样的校园美景。
(二) 巧妙设置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写作动力
选材内容确定之后,教师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动机。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具体情境,如“这几天会有很多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参观我们的亦小校园,作为亦小的小主人,你是不是特别想把亦小校园的美景介绍给来参观的老师呢?如果是,那就赶快动笔,把身边的校园美景记录下来,分享给来参观的老师们吧。”给学生设置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们对于写作的畏难情绪,真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三) 联结学生前后学习经验,明确观察方法
本单元习作要求中明确提出在写之前要仔细观察,这是对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中“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这一语文要素的进一步巩固,是对前面所学的观察方法的迁移运用。在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中,笔者围绕“仔细观察”这一语文训练要素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观察指导,如在观察动物时要观察动物最突出的外形特点和它嬉戏、玩耍或者捕猎时的动作;在观察水果时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和用手摸,调动多重感官来观察事物的特点;在观察植物时要注意观察植物的变化过程;在观察场景时可以采取远看与近看相结合、整体看与局部看相结合、动看与静看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某一场景。本单元习作中的观察对象是一处场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已有学情(从多个角度观察某一场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基于这一观察目标,笔者设计了本次的观察表格。
(四) 对比阅读同学写作内容,构建评价标准
基于上述对单元习作训练要素的把握和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分析,笔者将本次习作讲评课的学习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借助观察表格,引导学生在观察某一处场景时学会调动多重感官进行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多角度进行观察等细致观察的方法。二是通过设置情境、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在描写某处场景时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能够写出某处场景的相对位置,能够写出某一事物不同时间段、不同季节的变化。三是通过联结课文结构、欣赏学生佳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一处场景。根据这三个学习目标,本节习作讲评课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环节一是借助观察表格,习得细致观察的方法;环节二是选择某处场景,对比阅读,提取佳段评价标准;环节三是欣赏佳篇,关注总分总的篇章结构。最后,再次梳理回顾本节课所总结的观察方法以及佳段、佳篇的评价标准,课后以布置“美丽亦小”文章二次修改的任务来检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根据上述文本教学解读,本课学习目标如下:
1. 借助观察表格,引导学生在观察某一处场景时学会调动多重感官进行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多角度进行观察等细致观察的方法。
2. 通过设置情境、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在描写某处场景时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能够写出某处场景的相对位置,能够写出某一事物不同时间段、不同季节的变化。
3. 通过联结课文结构、欣赏学生佳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一处场景。
本节课教学时,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阅历和体验较少,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但缺乏顺序重点,所以把“一句话表达一段的主要意思”,也就是写关键句列为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列为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即是运用教材所学到的内容,围绕“关键句”来写,尽可能使用最近学到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考虑到学段的要求,可能拔高了,所以定为“把想到的内容通过说表达出来”,从教学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达到。在观察方面,我把能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改为“能按一定的顺序”等。一节课下来,感觉到“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设计上的定位,再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指导,没有课改的新理念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很难把握得住。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前先让学生想想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3.读懂例文,体会把小动物、植物当成人来写会更加生动的好处。
教学重点:
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作文。
教学难点:
描写时能有重点地选择小动物或植物,有详有略。
课前准备:
PPT课件。课本插图,小动物Gif图片为主要素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问: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板书:这儿真美。
2.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
(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设计意图:有顺序观察能力培养,为能有层次的写话作铺垫。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出示PPT2,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引导。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
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
设计意图:短语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词语库。如:绿色与嫩绿色,小鱼与活泼可爱的小鱼……体味春天的色彩美与热闹。
三、出示PPT3,学生练习说话
1.添加Gif图片格式的小动物或植物。
说话要求:选一种动物或植物,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2.欣赏PPT4,动物动起来的画面,感知整幅画面。(热闹非凡)植物们神采奕奕,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描述热闹非凡。
4.出示好词好句,与画面中的动物进行填词练习。
五彩斑斓 鲜花
清澈见底 小鱼
五颜六色 蝴蝶
自由自在 小河
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四、学生自主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朗读,想想例文哪里写得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