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23
这是曹冲称象教学案例,是优秀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懂得只有多动脑筋思考,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3、有条理的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讨论曹冲称象的办法与官员们称象的办法相比到底好在哪?
教学关键:
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或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
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充分利用学生爱动手、爱观察、爱表现的特点,将演示与读文结合,培养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激起对曹冲的喜爱。)
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像,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称 象
官员们 曹 冲
赶大象上船、画线
造大称 赶大象上岸、装石头
宰大象 称石头
石头=大象
直摇头 曹操 点头微笑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1)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2)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
(4)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再把大象(),往船上(),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
(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一、谈话导入,课题处质疑
常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一向都很重视导入的教学,特别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能吸引人的导入,可以很快抓住学生的心,引起学生的注意。会很快进入到教学中来。另外精心设计导入语,也会使教师自己充满自信心,能很快进入教学正题,不至于东拉西扯,避免课堂随意性。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同学们,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甚至更重的东西是不成什么问题的,但是,要是在古时候,这却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故事——《称象》。”接着我板书课题,这个导入,很快抓住了学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很踊跃,他们纷纷发言:“我想知道这个故事中讲谁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来称?最后真的称出来了吗?”因为我前面已讲过,这是一个发生在古时候的故事,所以学生很想了解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是怎么来称一头活着的象的,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导语也就成了学生的质疑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是成功的,我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识字与课文紧密结合,字不离文,游戏中学,创新中学
一年级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我班孩子在生本书中学过很多字,经过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生字能力。这课书对我班学生来讲,认识其中的生字不是本文的难点,所以我设计学生在读文中来学,不逐个分析,不花太多时间,我先指名一名学生来范读全文,这是个优等生,让她起一个示范作用,其他学生认真听,听清字音,并弄清故事的概貌,再让学生试着小声自读,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接着我开始检查:“我们跟字宝宝来打个招呼!”学生认一个,组一个词。再去掉拼音来认几个难字“艘、腿、沉”,让孩子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学生这时进行创新记字,有的说:“沉,沉下去,一般指物品在水中沉下,所以记住它有个三点水旁。”有的说:“腿,每个人都有腿,腿用来走路,它与人的身体有关,要记住月字旁。”总之,学生思维很活跃,使你想像不到,他(她)有那么多可爱的'记法,但这就是孩子,他有他的思维,他说的方法就是他很好的记忆法,联系他自己的生活体验,根据他自己的感受。只要是他动脑想过的,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坚信。然后,我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游戏,就是“对口型”,这是我针对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很喜欢喊叫、吵闹特意安排的,实践中我感到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很好地巩固了本课的生字。
三、学生读文质疑,自读解疑,多读精练,课件突破难点。
阅读课的教学是语文科教学的重点,而每篇课文都有各自的特点,怎么样来教,每个老师又有各自的风格,《称象》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这一课,我设计让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再沿着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先默读课文,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法,循着学生的问题来安排教学思路,逐个解答学生的问题。
曹冲称象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我先让学生找到这一段读出来,看课件演示,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称象的步骤,再试着背诵这一段,进行填空练习,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再看称象录相,做小小解说员,强化理解,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这一难点基本上突破了,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背诵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实录)
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说)
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曹操微笑着点点头,用船代秤,解决“提不动”的问题,用石代象解决宰象的问题,既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伤害大象,是一种科学的称象方法,与官员们笨拙的称象方法形成鲜明对比)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
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生: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教学 目标:
1 、学会 “ 再、象、像、做、点、照 ” 这 6 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 “ 称、象、官、腿、柱、议、杆、秤、倒、艘、沉、止、微 ” 这 13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
2 、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 、指导学生向曹冲学习,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 、出示谜语:四腿如柱子,身子像面墙,两耳像蒲扇,鼻子弯又长。(生:大象)
多媒体展示大象图片 , 师板书“象”字(边写边强调写法,生书空) 学习“象”读音。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大象有关的课文《称象》。(板书课题,生齐读)
( 1 )学习“称”读音(学生说识字方法:换偏旁“你”)
( 2 )同学们,我们现在称东西用什么称啊?(秤)出示秤的图片 学习“秤”。 称、秤:这两个字的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 ch ,韵母都是后鼻音 eng ,只是声调不同,意思也不同,容易用错,要注意区别。
出示句子填空:妈妈拿来一杆( ),去( )苹果。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谁称的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见过高大的大象了,也认识称了,想不想快点读读这篇课文呢?现在打开课本
1、 (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并划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 、检查学生字和读课文情况。
( 1 )出示加拼音生字,指名领读生字。
( 2 )交流认字情况。师:有几个字特别难认,你怎么记?
( 3 )去拼音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三、 细读深究,突破难点
1 、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我们知道别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大象长什么样子呢?(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画出有关句子)。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2 、师:官员们看到大象什么反应?出示课件指名读句子,练习用“一边 ...... 一边 ......” 说话。
3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科技不发达,怎样称象呢? ( 课件出示想一想 )
4 、找出有关官员提出的称象方法的句子。(多媒体显示内容)小组讨论:官员们的办法到底好不好呢?不好在哪里?汇报交流。
方法一: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早一杆大秤。(不好:没人提得起这杆秤。)
方法二: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不好:大象会死,很可惜。)
曹操听完他们的议论怎样表现的呢?(出示比一比,理解直摇头的意思)
四、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 、师过渡: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满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的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 、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画序号、讨论)
师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全过程。
( 1 )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板书:上船、画线)在哪画线?(用课件演示。)
( 2 )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一句。
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幻灯片的船舷上画线)
( 3 )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装石头”“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等问题,引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第二、三、四句,师课件演示。
3 、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做做 “ 微笑着点点头 ” 这个动作,说说说明了什么。
5、 总结升华
(1) 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 ? (引导学生与官员所提方法比较。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才 7 岁。”让学生感受曹冲的聪明。)
师:曹冲只是一个才 7 岁的孩子,一个“才”字说明什么?
生:说明曹冲当时很小。
师:就是这么一个只有 7 岁的孩子却想出了大人们都想不出的好办法。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 ? (引导学生明白曹冲称象的方法不是凭空想出的。第一,是听别人议论,受到了启发;第二,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勤于动脑的结果。)
( 2 )师:你们今年几岁了?
师:和曹冲差不多吗,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师:〔提示〕石头搬来搬去的多麻烦呀?要是换成什么就好了?
生 1 :人
生 2 :士兵
生 3 :动物
生 4 :木头
师:说的真好!你们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同学们下课还可以再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跟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办法好。
六、作业:(选择其中的一项完成)
1 .请你写几句话夸夸曹冲。
2 .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办法做一做实验。
3 .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们听。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