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观察记录

大班听课记录15篇

日期:2021-01-2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听课记录15篇,是优秀的幼儿园观察记录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听课记录15篇

大班听课记录第1篇

  幼儿园听课记录及评析1

  小泡泡和大石头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来表现物体的轻重。(重点)

  2、能选用多种颜色大胆作画。(难点)

  3、在教师的引导下,巩固油画棒换色的常规。

  【活动准备】

  1、吹泡泡器一个,大的鹅卵石若干。

  2、每人一盒油画棒。

  3、幼儿用书:《小泡泡和大石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动向。

  1、T: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呢?(彩色的)吹出来的泡泡飞到哪里去了?(上面去了)

  2、教师小结:彩色泡泡圆圆的、轻轻地,一吹出来都往上面飞走了。

  二、引导幼儿观察鹅卵石。

  1、T:这是什么?石头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和泡泡比,哪个大?放在手上是什么感觉?石头能飞上天吗?为什么?

  2、小结石头的特点。

  三、教师示范画小泡泡和大石头。

  1、T:今天小泡泡和大石头想请我们来画个像。我们先动动脑筋,大石头可以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用什么颜色来画?小泡泡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用什么颜色来画?为什么?

  2、教师示范画。

  (1)出示油画棒,T:小蜡笔开始给泡泡画像了,小蜡笔,在上面,转呀转,这头那头手拉手,吹成一个小泡泡(小泡泡、红泡泡)你们还想吹什么颜色的泡泡呀?换个颜色来画的时候,用过的油画棒怎么办?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哇,看!红泡泡和黄泡泡还会亲亲嘴呢!

  (2)请个小朋友来给大石头画像吧:小蜡笔,在下面,转呀转,这头那头手拉手,变成一个大石头。你还想变什么颜色的石头呀?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上表现出物体的大小、轻重。

  五、欣赏作品。

  你喜欢哪一幅画像呀?为什么?

  幼儿园听课记录及评析2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2、学念《数数歌》,学习用相应的点数表示总数。

  活动准备:

  1、全家福图片

  2、幼儿用书第一页

  3、小兔、小猫、小老鼠、小鸭图片。苹果卡片若干。

  听课过程

  一、小兔分苹果,复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1、创设情景《小兔分苹果》,引出主题。

  2、请个别幼儿上来帮小兔分苹果,大家帮他数数看分的对不对。

  听课评析: 教师的情景创设不够童趣化。这里如果能激起想帮小兔分苹果的话,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二、游戏《数数我家有几口》,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与相应的点数相对应。

  1、个别幼儿回答,请全体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验证。

  2、家里有几个人,就可以用几个点来表示。初步了解数量与点数的对应关系。

  3、教师总结,鼓励幼儿在幼儿用书中运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完成练习。

  4、对于程度较差的幼儿教师鼓励运用《数数歌》手口一致点数。

  听课评析: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可以再强化练习。有个别幼儿还不会协调。

  三、幼儿操作,巩固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1、 翻到幼儿用书《数学》第一页,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第一题。

  2、引导幼儿了解该练习的操作方法。

  3、教师评析,运用《数数歌》进行校对,进一步加深对数量与点数对应关系的认识。

  4、创设小兔分苹果的情景,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复习手口一致点数。

  听课评析: 教师讲解的比较细致,这为数学作业的完成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评析:小班小朋友在上学期,已经进行过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这一方法。本次活动“全家福”,结合主题,运用幼儿熟悉的家人为媒介,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能用相应的点数表示总数。活动采取闯关游戏《数数我家有几口》的方式,使幼儿在玩中学,获得学习的乐趣。

  幼儿园听课记录及评析3

  幼儿园听课记录及评析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文学作品,兔奶奶根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判断是谁来了。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判断,不但发展了幼儿细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儿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根据孩子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出现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单化,便于孩子学说。

大班听课记录第2篇

第一篇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3月4日 听课老师:本人

活动名称:花手套 班级:小班 活动领域:美术

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滚画2、对色彩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3、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

活动过程:准备:硬纸板盒子,盒子里放上一张画有手套样的纸,颜料三组,每组的颜色为红黄、蓝绿、黄,汤勺若干,弹珠若干

教师行为 幼儿状况

一、引入主题1、娃娃家里的宝宝们没有手套啊!我们把盒子手套送给他们怎么样?

二、引导滚画1、请小弹珠到盒子里来玩一玩2、怎么请弹珠的?用勺子,请后勺子放回盒子家里。(幼儿常规引导)3、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滚弹珠(左右滚一滚,前后滚一滚,绕个圈儿滚一滚)4、请小朋友一起来滚画

三、引导幼儿用弹珠和颜料一起来滚画1、请弹珠休息一下吧2、我们怎么把颜料也请到盒子里来玩一玩呢?(引导幼儿讨论)3、用勺子请弹珠到颜料里去洗个澡,请完后勺子放回哪里? 4、请小朋友帮老师念儿歌,老师来滚画

四、小朋友操作,教师帮助念儿歌

五、引导幼儿讨论1、现在手套宝宝上有什么了?2、 它怎么样?

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滚画1、可以在去请一次颜料,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可以选两颗。 2、现在看看你的手套变怎么样了

七、活动的结束我们去请太阳公公帮忙A 、太大了(怎么办,老师没有作回应)B 、没有颜色弹珠滚出后怎么办要加以引导有线宝宝A 、像绳子B 、像马路C 、像树根变五颜六色的了

评价:一、这是一个小肌肉运动的训练,操作后有幼儿的交流。 二、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动中应该让孩子玩透,不需要示范可以这样来引导幼儿:“你怎么来让弹珠玩”孩子先进行操作,“玩一玩,发现什么了”围在孩子身边引导,不需要再让孩子坐下来了。让孩子再找不一样的颜色,看颜色的变化。 三、小班常用儿歌来引导,一个活动就用一个中心儿歌来引导。(小弹珠圆又圆,跳进盒子玩一玩,摇一摇,晃一晃,变出许多小线条,小线条像什么,像......像......像......)

第二篇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4月16日 听课老师:本人

国王生病了(大班) 1、介绍故事的题目:师: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从封面上能看出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国王生病了,他的表情怎么样呢?小结:故事题目就叫《国王生病了》。2、讲述、理解故事:(1)看第一幅图,老师讲故事第一段(国王生病了)。(2)看医生开出的运动计划表,提问:看了计划表,你觉得国王生了什么病?小结:听听医生怎么说。(看图讲述)(3)边看图边讲国王每天的运动。星期一:大王子和大臣抬轿子送国王上山。提问:国王是怎么做的?大王子和大臣是怎么做的?看上去怎么样?星期二:看图请幼儿根据图片讲故事:国王是怎么骑马的?幼儿讲述后,老师小结。星期三:国王又去做了什么?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请小朋友用几句话来告诉大家:星期三发生了什么事?星期四:国王叫大臣陪他去打棒球。老师讲述故事。星期五、星期六:国王要去干什么?(跑步、做操)他是怎么跑步、怎么做操的?星期天:休息。国王怎么样?大臣、王子和皇后怎么样?(累死了)(4)国王觉得很奇怪,去问医生:“怎么会这样?”医生哈哈大笑。猜猜医生会对他说什么?幼儿讨论后,老师讲述。国王听了医生的话,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决定认真锻炼。

3、与国王一起锻炼:听音乐,和老师看着图片一起绕着教室周围锻炼:周一:爬山 周二:骑马 三:游泳 小结:运动后你感觉怎么样?国王和大家一起锻炼后,精力充沛,身体也好了。

4、制定运动计划表:(1) 你们平时锻炼身体吗?你们都参加过哪些运动呢?(2)在幼儿园里你参加过哪些运动呢?(3)我们也来制作运动计划表吧!交待要求:分小组制作在幼儿园里运动的计划,商量好后画下来,每天的运动要不一样。(4)讲评:谁来介绍一下你们制定的运动计划表?

小结:你们制定的运动计划表合理吗?有没有运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呢?把计划表贴到教室,每天按计划运动就可以看看是不是合理了。

第三篇

好朋友夹心饼干(中班)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5月24日 听课老师:本人

听课记录:1、导入活动:师:小点心师傅坐好了吗?小手洗干净了吗?放在膝盖上藏好。

2、看一看:师:桌上有什么?(饼干)(1)师拿一块圆饼干:它是什么形状?(圆圆的)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2)这块饼干长得什么形状?(方方的)还有什么东西也是方方的?(3)介绍夹心饼干:师从口袋里变出一块圆形夹心饼干,引导幼儿观察: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它有几片饼干组成?中间还有什么?两片饼干长得怎样?(一样)3、做一做:

(1)找一找:找两块一模一样、可以做好朋友的饼干。老师检查:两块饼干可以头碰头,一样大小的。谁找到了圆圆的好朋友?谁找到了方方的好朋友?把它们头碰头,脸贴脸,看看是不是一样的?(2)师:饼干的芯还没有,想想可以放什么做它们的芯?老师介绍白布下的果酱。(3)老师示范介绍夹心饼干的做法:在饼干光滑的一面,涂上一点果酱,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拿另一块饼干和它头碰头,脸贴脸,就做好了。这儿有圆形和正方形的盆子,把做好的饼干送到它们家里去。做的圆饼干送到圆盘子家里,方饼干送到方盘子家里。(4)幼儿操作。

4、尝一尝:找一块你喜欢的饼干尝一尝。愿意送给客人老师尝一尝吗?带着饼干去给哥哥姐姐也尝一尝,结束活动。

第四篇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6月11日 听课老师:本人

听课记录:都睡着了(学前班歌唱)

活动过程: 1、 图片导入。 师: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谁?(青蛙、苍蝇、鸽子……)

大青蛙在哪里?鸽子呢?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学习唱“嘘嘘,它睡着了”。 师:小动物们怎么了?小动物们睡着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嘘嘘~)

出示图谱:O O Z ZZ Z (嘘嘘,它睡着了) 3、学唱歌曲。 (1)师幼合作,学唱第一段,边唱便完成图谱。(教师唱前面,幼儿唱后面) 青蛙 O O Z Z Z Z 苍蝇 O O Z Z Z Z 小老鼠 精灵 小绵羊 O O Z Z Z Z 0 (2)学唱第二段。出示图谱:大灰熊 O O Z Z Z Z 鸽子 O O Z Z Z Z …… 师:这么多动物都睡着了,我们要怎样?为什么?

出示最后一句图谱 (两只手、两只脚丫)4、幼儿跟老师完整演唱。5、认识休止,学习控制。 (1)出示O :看到它可不能发出声音,就想看到红灯就“停”. (2)把休止填入图谱来演唱。用休止替代“嘘嘘”,变拍手。(3个别幼儿演唱。(4)大家一起完整演唱,休止控制不唱。 6、演唱表演。 1)出示魔法棒,小朋友变成小动物。魔法棒点到谁,小动物就坐下睡觉。(空拍处点,歌曲唱完,一起点完。) (2)请几名幼儿当魔术师来点魔法棒,其他幼儿当小动物唱歌。 7、分角色集体表演:幼儿扮演小动物找家,演唱表演。 8、 替换歌词演唱:第二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它们都睡醒了,用“睡醒了”替换“睡着了”演唱。

听课反思:这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的歌曲,而老师的音色也是非常棒,所以老师的第一遍演唱,就深深吸引了孩子,也吸引了我们听课的老师。这首歌很长,歌词很多,让幼儿来学唱是很难的。但朱老师从易入手,找到了很好的切入口,即反复最多的“嘘嘘,它睡着了”,让幼儿来学唱,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歌曲的情境中。而图谱也比较有效地帮助幼儿来记忆歌词,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不知不觉的唱起这首歌来。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演唱休止,增加难度,层层深入。同时老师采用了丰富的演唱表演形式,让幼儿能够投入其中,反复演唱而了此不疲,体会到了歌唱的乐趣。

第5篇 有趣的西瓜皮(小班)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4月14日 听课老师:本人

目标:1、引导幼儿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过程: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 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1、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2、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3、幼儿分组创编故事(1)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2)请个别小组讲述(3)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反思与建议:整个活动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所以感觉活动开展的很流畅。在最后的环节中老师可以采用把作品布置出来后,一起讲,这样可能混乱的现象会好点。

第6篇 喇叭花电话(中班)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3月10日 听课老师:本人

过程:师:金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很大又很好看的图书,我们来看看图书上有什么?

一、看图书欣赏故事第一段:1、小老鼠和小鸟不能在一起玩?为什么?幼儿自由的说

2、不能在一起玩,它们心里会感觉怎么样?3、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让小老鼠和小鸟在一起?(幼儿发表自己的建议:请巨人来帮忙、降落伞、乘在一片大树叶上让风吹上去、请长颈鹿的长脖子帮忙、请大象的长鼻子帮忙、找根绳子……)4、听听小老鼠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二、、欣赏故事第二段:1、鼠弟弟想了一个什么办法?(种了一颗喇叭花)2、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幼儿交流:小鸟,等你长大了,飞下来跟我们一起玩……3、还可以怎么关心小鸟?4、那我们来听听小老鼠到底是怎么跟小鸟说的?

三、继续讲故事1、小鸟和小老鼠开始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2、再次欣赏故事一遍:——介绍封面。——暗示幼儿一页一页地翻。3、讨论:打电话的时候说什么话有礼貌?(你好、Hello……)

四、打电话游戏:1、幼儿选择好小动物胸卡以及手工纸电话后跟同伴一起练习打电话。

2、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生病了,不能来上幼儿园,你想跟他说些什么呢?(与该幼儿妈妈的手机联系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关心同伴的话)

评析:这是《我的好朋友》主题背景下的一次语言活动;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融入、渗透,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同伴,尝试和别人有礼貌的交流等。活动设计新颖、环节清晰层层递进,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较好地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模仿打电话、慰问生病的同伴……让幼儿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迁移,使幼儿获得愉悦的经验。老师还充分利用大图书这个教具,灵活而巧妙的让幼儿在看看、讲讲中学到了看图书的正确方法。最后,提点小小建议:活动第三部分让孩子选择动物胸卡与同伴练习打电话的过程似乎有些草草了之,是否可让孩子在练习对话后互换小动物胸卡,以使孩子感受不同角色在打电话时的不同对话。另外,每一次孩子的交流后,教师是否可以做简单小结,以使孩子的原有经验得到更好的提升。

第7篇 吹泡泡(小班)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6月22日 听课老师:本人

过程:一、导入1、观看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师:请你们看几张照片,看看他们在干什么?2、提问:这是谁?手里拿着什么?吹管是什么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二、猜测并记录1、观察记录纸2、幼儿想象并猜测:你觉得正方形吹管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三角形的吹管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3、记录自己想象的结果并交流。三、幼儿操作并记录结果1 教师示范操作吹泡泡2、 幼儿自由选择吹管进行吹泡泡。3、 记录自己发现的结果4、 交流操作记录表

四、延伸教师出示梯形吹管,让幼儿进行猜测。

评析:本次活动吹泡泡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积极主动的在探索,发现学习。活动中程老师始终作为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来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程老师尝试让小班孩子学习记录,让幼儿将自己的猜测与发现及时的进行记录,不但培养了孩子观察分析的能力也培养了小班孩子的初步记录能力,值得学习。

第八篇 守规则(学前班)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4月6日 听课老师:本人

过程:一、游戏:苹果回家幼儿分2组,要求把不同颜色的苹果送回篮子。第一次游戏:幼儿自己开始进行游戏。游戏结束,教师:这样的游戏结果公平吗?(不公平)教师:这是种接力赛,就是每个人都要参加的,你们后面的小朋友参加游戏了吗?(没有)第二次游戏幼儿自行游戏,教师:游戏是大家的,要一同参加,要拍后面小朋友的手的。教师:你们觉得比赛公平吗?(不公平)教师:我们看看每个队的人数(4,5,6)不等,接力赛的人数应怎样的?(一样的)怎么做?(幼儿自由调节)教师:每个队都是5个人了,苹果是10个,那怎么办?(每个人拿2个)第三次比赛教师:现在人数相等了,每个人拿2个苹果,这规则是你们自己订的。幼儿再次比赛。教师:这次比赛公平了吗?(公平)为什么?教师小结:每个比赛都要有规则,大家都有遵守这一规则。二、看录像,进一步了解规则1、教师:录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这样对不对?怎样才能更好?请你们在看时思考这三个问题。2、边看边问幼儿,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对吗?该怎样做?

3、看完请幼儿交流。幼儿1:小朋友喝水不排队,这样不好,很容易挤的把水弄在地上,应该排队,那样就不会了。教师:她说得很好,说出了不排队的后果,他们这样安全吗?

教师:除了排队还有好的办法吗?(靠在一边,等小朋友走了再过去)(一个接着一个)

教师小结:在集体活动中,有很多的小朋友,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这样才安全。

三、对生活中的规则与公共场所的规则1、教师:是不是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要遵守规则?(是,不是)认为是的,站这边,不是的站那边。幼儿自由分组。2、教师:请你说出理由,进行分组辩论。幼儿:在马路上走要遵守交通规则。教师:我觉得我一个人在家切黄瓜想怎么切就怎么切,不用遵守规则。幼儿:我在学校里也要遵守学校里的规则,上课不能乱跑。教师:我在家困了,想在哪睡就哪睡,不要规则。幼儿:在马路上看到红灯要停。教师:说说在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如:在马路上,地铁站啊。幼儿:地铁站里不能乱丢东西。教师小结:原来你们要遵守规则的地方都是公共场所,我是一个人在没有别人的地方不需要遵守规则。3、学做文明上海人教师:我这有许多标志,这些标志都是在公共场所的,看是什么标志。教师小结:有了这些标志,我们就要遵守规则,要做个文明人。教师:我们小朋友要做个怎样的人?(文明的上海市民) 建议:教师活动形式新颖,能让幼儿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以幼儿为主。

评析:1、教师选取材料贴近幼儿生活,使得幼儿有话可说,而且通过这一活动,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会主动去遵守这些规则,活动的教育价值很高。2、活动的第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了解规则,这无疑对幼儿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培养了幼儿思维的能力。3、整个活动进行中,教师引导很好,能以幼儿为主,符合二期课改理念。

第9篇 保护动物(大班)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3月10日 听课老师:本人

过程:一、回顾交流1、教师:我们和动物是不是好朋友?那动物也要生病受自然灾害,我们要怎样?(保护动物)。上次我们做了动物调查表,哪些动物需要我们保护,为什么?(动物少了)教师:还有其他的吗?教师:还有就是我们人为造成的,把树砍掉动物没有生存的地方了。教师:上次我们还作了一个动物保护的设计表,哪些动物需要保护,怎样保护?幼儿:进行宣传2、看汇总表请幼儿交流保护动物的办法。教师:我们还作了一个汇总表,我们小朋友想了很多保护动物的办法,我们一起看一下。教师:这是什么?

幼儿:把鱼放到水里;给花浇水;种竹子;看电视教师针对幼儿回答分别给以提炼:给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种竹子让熊猫多吃竹子;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保护动物。3、我们这里还有许多动物,我们看看是什么样的。幼儿观看动物图像:大象,牦牛,骆驼,熊猫,耗子,老虎。二、制作海报1、教师:我们的弟弟妹妹还不知道要保护动物,我们设计一张海报,想想怎么做?幼儿:画一些动物,再写“保护动物”2、教师总结:海报要有图案,让人知道是干什么的,海报周围可以设计花边,海报形状可以根据自己想象。教师:我收集了一些海报,我们看一下。幼儿看海报,教师一旁指引,如海报上有什么?重点引导酒的海报。3、幼儿自由组合进行分工设计一张海报。三、交流

请幼儿把自己设计的海报进行解说,如画的是什么哪些动物要保护的,你是怎样保护的?

延伸:设计一句宣传语教师:我们设计了海报要让弟弟妹妹知道保护动物,那我们要进行宣传,在宣传时要说一句话,请你们互相讨论。

建议:1、幼儿制作海报很慢,是不是在幼儿进行分工时,教师引导幼儿一个进行画图,一个写字,一个画花边,一个进行布置安排,这样可能快点。2、幼儿对制作兴趣很高,很投入。

评析1、从整个活动的制作过程看,幼儿兴趣高昂,幼儿间的互相合作基本能达到,教师让幼儿看汇总表讨论保护动物的方法,这一环节容易使幼儿制作海报时朝这一方向,没有新意。可以多提供一些奇特的海报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制作。 2、活动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生生互动体现得很好。

第10篇活动名称:有用的筷子 活动地点:中班

活动时间:5月19日 执教老师:李老师

活动过程:一、出示筷子,引起兴趣1、出示筷子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 ”“一根筷子、一支筷子”教师:“我拿了一双筷子,这双筷子是怎么样的?”

2、幼儿讨论“筷子的后面是正方形的,前面是圆形的、后面好像是有点圆,前面是方方的、我发现头有点大……”3、请妹妹朋友和弟弟朋友分别拿一双筷子。请幼儿说说自己拿的筷子(很多幼儿拿了不一样的两只筷子、有的幼儿拿了一根筷子)教师:“什么叫一双筷子?”

教师:一双筷子就是两根筷子。4、 教师将不同的两根筷子放一起:这是一双筷子吗?(引导幼儿发现两根一模一样的才是一双筷子)请拿错的幼儿去换一下。二、比比筷子有什么不一样。1、比一比自己的筷子和同伴的区别教师:“请小朋友和旁边的朋友比一比筷子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交流:“我的筷子长、我的上面是一个长方形、我和x x的颜色不一样。” 出示其他筷子的图片2、请部分幼儿到前面说说自己的发现3、出示不同材料的筷子教师:刚才都是小朋友带来的筷子,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不一样的筷子。电脑依次出示“竹木筷子”、“红木筷子”“檀木筷子”“牙骨筷子”“玉石筷子”、“金属筷子”

三、 筷子的由来1、筷子是哪里来的? 幼儿初步讨论2、教师出示筷子的故事(为什么会发明筷子)图片,讲述故事。3、教师:筷子是怎么来的?幼儿交流4、教师出示从“树枝”到工厂加工到“筷子”图片顺序,讲述筷子的制作过程。

四、 筷子的用途1、教师:筷子有不同长短的、不同颜色的、不同材料做成的,那么筷子有什么本领呢?幼儿:“吃饭”、 “做玩具”“做泥工”。2、教师出示“筷子舞”片断。3、最后学跳“筷子舞”。

活动分析:活动中,很多细小的环节教师都注意到了。当孩子们有时语言表达的并不完善和标准时,教师及时给与纠正。说明我们的老师的确是很用心的在组织她的活动,但我总觉得,从头到尾环节的进行太过于平淡是本次活动的唯一缺憾。

第11篇活动名称:有趣的数字班级: 大班 执教 闵小红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4月25日 听课老师:本人

活动记录:一 活动引入1老师在面前的桌子上放了些东西,发现了吗?2幼儿回答:我发现了什么3 小结:原来在东西上找到了数字宝宝。4那你们都找到了那些数字宝宝?

二 数字有什么用1自行车上的数字宝宝有什么用?2杯子上的数字有什么用?3电话机上的数字又有什么作用?4小结:数字宝宝就在我们身边。三 生活中的数字1集体讨论:我们还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宝宝?2老师找到的数字宝宝,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四 与数字宝宝做游戏1马兰花2“大一的数字”3“1”和“0”组合成10,那还有其他数字宝宝能组合起来。

活动分析:每一次看闵老师的课,从中我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次也不例外。整个活动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充实。不像以往自己设计的活动,枯燥。孩子们在玩玩,说说的良好氛围中掌握了所要领略的知识点。虽然在观看图片环节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教师还是临危不乱的处理好了,这一点值得我们新教师好好学习。

第12篇 保护动物(学前班)

执笔教师:农老师 听课时间:3月28日 听课老师:本人

程:一、说一说:保护动物师:“我们和动物是不是好朋友?(是)“动物也会生病,受到自然灾害,我们该怎么办?”(保护它们)“上次,我请小朋友做了一个调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和幼儿一起看以前的调查表,提问:哪些动物需要我们保护?为什么?(熊猫、老虎……因为有些动物很稀少)教师小结:动物需要保护,因为有些动物稀少,人为因素破坏了它们的生活环境。教师出使保护动物策划书,让幼儿观察有几种方法来保护动物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保护动物?” 1、把鱼放生 2、保护森林资源 3、保护熊猫,给他们多吃竹子 4、从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 5、不要捕捉青蛙6、不猎杀猛兽二、观看课件1、讨论哪些动物需要保护?(大象、牦牛、斑马、骆驼、老虎)2、师:“我们小朋友已经知道要保护动物了,但是中、小班的弟弟妹妹不知道,我们来做一张海报给他们看,进行宣传。那你打算怎么做呢?”(画一个动物,然后写上保护动物)

3、再看PPT,观察老师收集的海报,了解海报该怎样来设计。三、幼儿操作自由结伴合作制作海报,教师指导四、讨论1、幼儿交流已制作好的海报2、分组讨论:你该怎样来宣传,设计宣传语

评析:这是一次主题背景下的很好的活动。老师在准备上是很充分的,让幼儿进行了调查,参与制作了“保护动物策划书”,最后在幼儿操作的时候,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孩子们在本次的活动中初步尝试合作制作了海报,达到了老师制定的目标。但是孩子们在海报的制作效果上有一些相同,建议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的第二次活动,可以让孩子欣赏一些有创意的海报并学习制作,本次活动会是一次很好的延续一课三例的活动。

  

相关文章

《课程观察记录3篇》:课程观察记录第1篇日期:2018.5.28活动环节:建构区观察者:陆雯燕观察对象:张耀齐、沈承恩、於乐、朱希瑞、陆正浩年龄段:8岁2个月、7岁9个月、7岁10个月、8岁2个月、7岁6个月材料

《小班观察笔记大全30篇》:小班观察笔记大全第1篇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一):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地点:小一班活动室、操场  对象:谢子诺等  目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情景描述:  最近这段

《幼儿园记录篇》:幼儿园记录篇第1篇  幼儿姓名:莹莹  性别:女  幼儿基本状况:不爱说话,不爱喝水.  观察日期:20xx年9月7号  观察环境:教室  观察目的及由来:莹莹是个贪玩的小孩,每次喝水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