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PPT课件这个PPT共73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早期教育的概念,早期教育的目的,早期教育的理论依据,国内早期教育的现状,国外早期教育的现状,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等,欢迎点击下载。国内外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是指对0~6岁,特别是0~3岁小儿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 它对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是把接受教育年龄由原来的3岁降到0岁。
早期教育的目的: 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婴幼儿的潜能。婴幼儿潜能开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即身体潜能的开发和心智潜能的开发,后者又可分为智慧潜能的开发与人格潜能的开发与培养。
早期教育的理论依据:1 新生儿有着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小儿出生时大脑的结构已接近成人,只是体积较少,皮质沟回浅,这说明小儿在出生时大脑的发育已为其接受最初步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另外,究发现新生儿不仅具有惊人的感知、运动能力,而且具有注意、学习能力和社交行为。
早期教育的理论依据:2 人脑的发育有着不等速性, 0~3岁是人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孩子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左右,此后脑重量快速增长,9个月时为出生时的大约2倍, 3岁时为出生时的大约3倍,7岁时接近成年人,约1500克。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身心发展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未成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重组的能力,易受环境的影响,表现出非常大的可变更性和代偿性。有人把脑的这种可塑性外化为智力形式,他认为“智力乃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适应”,“可以把适应定义为有机体对于环境的作用与环境对于有机体之间的作用之间的平衡”
早期教育的理论依据:3 儿童的潜在能力的发育发展有着许多关键时刻,在关键期学习某种能力就会事半功倍,而错过关键期,该能力就很难发展或难以达到固有水平。 例如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生后的8 d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出现了
儿童关键龄 出生第一年:“动作能力与情感发展优势年”。 出生第二年:“语言能力与形象思维发展优势年”。 出生第三年:“记忆能力与独立人格发展优势年”。 出生第四年:“数学能力与关键观念发展优势年”。 出生第五年:“抽象思维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发展优势年”。 出生第六年:“艺术素质与悟性思维发展优势年”。
从早期教育的发展的进程看,目前尚属“婴幼儿”期,其内容和形式都有待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由蒙特梭利教育、婴幼儿身心发育培养、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构成。 早期教育的具体形式有家庭中的启蒙教育、亲子园、幼儿园亲子班、家长学校、母婴俱乐部、产后医务辅导等多种形式。
1、认识不足,留于形式 2、重视不够,财力投入不足 3、社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4、早教市场“硝烟”弥漫 ,早教机构良莠不齐
认识不足,留于形式 对“早期教育”一说,许多父母似乎并不陌生,然而,目前许多家庭中的早期教育却存在着观念上的偏差和方法上的空白。 提到早期教育,不少父母就认为是让孩子没出世就听音乐,不管孩子会不会说话,6个月就开始看图认字、学外语,1岁数数,1岁半说儿歌、背诵唐诗;再大一点,奔波于各种特长班、艺术班之间。
重视不够,财力投入不足 全国有30,000,000的0-6岁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到正规的早期教育。 多年来,中国政府用于早期教育的投入只占全国教育经费的1.5%,对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没有任何投入。
资源相对缺乏 72%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合格的教师资格父母进城打工后,留守在祖父母或其他亲属身边的年幼儿童、残疾儿童等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江西、四川、湖南、安徽 ),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各国早期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早期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近年来,许多国家早期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
首先是扩大了幼儿园服务社会的功能。 例如在日本,除了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育以外,还发展临时保育事业,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时购物,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为未入园儿童及家长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开展家长培训和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活动提供服务等。
其次是早期教育机构微型化和家庭化。 如瑞士和挪威等国被称作“日间妈妈”的家庭式微型幼儿园。这类教育机构把家庭视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其它组织形式不过是家庭的补充。
早期教育社区化。 社区早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非正规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地域性等。社区早期教育设施大致有三种:有专为儿童设立的,如儿童馆、儿童咨询所、儿童公园等;有为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服务的,如图书馆、博物馆、儿童文化中心和各种终身教育中心等;还有“父母教育”,如母亲班、双亲班和家长小组会议等。
谢 谢 !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