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PPT课件这个PPT共62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自主探究—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幼儿探究活动的步骤等,欢迎点击下载。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2.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4.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5.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6.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
8.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目 录
一、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热衷探究是科学家的基本性格组成,也是儿童的天性。
案例: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那么大,郭子李的眼睛这么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P16
教师通常采取的策略
将科学理论或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儿童;
肯定其中某些(某个)儿童的答案,这些答案通常是老师认为正确的、科学的或是很有趣的;
笼而统之说“都正确”,大家的回答都“非常好”。
教师的回应:
我们怎么知道谁说的是对的呢?
你能够证明给我们看一看吗?
上述策略可以适当的时候适当采用,但不能有效挑战儿童已有经验,,使其已有经验得到不断改造和改组,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活动。
小朋友们的一些发现:
爸爸眼睛大,我的眼睛就大
我的眼睛像爸爸,也像妈妈
爸爸的眼睛小,我的眼睛小,妈妈的眼睛也小。
爸爸妈妈的眼睛大,我的眼睛就大。
妈妈的眼睛最大,我的眼睛第二大,爸爸的眼睛第三大。
我的眼睛像爸爸,也像妈妈。
小朋友的新发现
爸爸的眼睛比我的大。
我的眼睛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像我舅舅。
妈妈是近视眼,我不是。
我的眼睛像爷爷。
可以看出,这个班的儿童对“眼睛有大有小”的原因是有所认识的。而且在老师不断追问的挑战下,他们能够通过寻找证据,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已有认识,从而不断地接近科学概念。
在此过程中,儿童的经验得到了不断地改造或改组。
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一)什么是探究?
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包括:
进行观察、提出问题;
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
制订调查研究计划;
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
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
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
(二)幼儿探究过程的特点
1、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地面上碰巧有个小坑洞,积了一些雨水,又出了点太阳,他就变成了孩子的乐园。倘若成人不加以禁止,并给予积极参与的机会,乐园又会变成节庆的场合。……”
——《孩子的一百种语言》
2、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环境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小草为什么会是绿的?
风是什么?为什么会下雨?
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
为什么月亮会住在天上?
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鸟儿为什么在天上飞?
……
3、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证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感性、具体形象,思维常常需要借助动作的帮助。
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和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
幼儿将脚和鞋子一起踏入雨水坑中,将手插入滑腻的污泥中,用碎石激起水花,假装费力地涉水过“河”,难以言喻的兴奋之情表露无遗。当他们在水坑中发现光与影的变化,发现水的透明性,发现水能产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倒影时,这种兴奋之情更化作震惊和喧哗……
———《孩子的一百种语言》
孩子自出生之时起,从把各种东西放入嘴里就开始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与肢体对周围环境的探索。
4、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
案例:认识橡皮泥的黏性
一个三岁半的幼儿用橡皮泥做糖球。他把橡皮泥一小块一小块地揪下来,再用几小块橡皮泥合在一起做一个糖球。老师发现他每从大橡皮泥上揪掉一块都在脸上蹭一下。老师好奇地问:你这(往脸上蹭的动作)是什么意思?幼儿认真地说:我试试橡皮泥黏不黏。
幼儿一丝不苟地试着,偶尔有一次忘了往脸上蹭,还马上拿回来再补试一次……三十几次后,幼儿不试了,终于相信了橡皮泥的黏性。
5、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解释以及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受其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直接影响,从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天真幼稚的理论”和“非科学性的”知识经验。
风—红旗
星星眨眼,手电筒。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
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二、自主探究—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自主探究:幼儿以类似或模拟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
自主探究教学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提出,是指幼儿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案例: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
教师:我也不知道蚯蚓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那我们能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证明他们的说法谁对谁错呢?
教师:什么地方干燥?什么地方潮湿呢?
教师:我们再换个地方,前面正好有一大片干燥的空地,咱们再到那儿挖一挖。
教师:是不是所有潮湿的地方都有蚯蚓?
教师:怎么证明你们的想法呢?
思考
本案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
生活中你尝试过科学探究活动吗?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你关注过孩子的“新”发现吗?你是怎样对待孩子的“新”发现的?
如何进行
自主探究?
一是要把教师的指导寓于幼儿的自主学习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以及情境的创设,在自由操作材料的探究过程中,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己生发出想要探究的问题来。
二是把科学学习寓于过程性的探究之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幼儿获得任何知识都不是学习的终点,更注重于过程的学习。因此不应该仅强调一个科学的结论的传授,更强调的是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
成人不应该把知识作为预先结论教给幼儿,更不应该以成人理解的方式,成人的话语霸权来作为强迫孩子接受的理由。
没有尝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幼儿就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应该让幼儿进行“难以忘记的学习”,不是“需要记忆的学习”。
《纲要》(试行)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幼儿探究活动的步骤
阶段一: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
阶段二:推测与讨论—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阶段三:进行实验和观测—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
阶段四:记录、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描述。
阶段五:表达和交流—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
阶段一: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
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并产生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
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于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必须能反映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
二是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儿童引入情境,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成—转化途径。
如何判断哪些问题适合幼儿探究?
1、应该是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
2、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或内容
3、这些主题和内容是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能够建构和理解的知识经验与科学概念
以“蚂蚁”为例
关键概念和经验
1、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春天什么时候才出来活动?它喜欢住在什么地方?它喜欢什么味道的东西?
2、蚂蚁的繁殖:蚂蚁是怎样生小宝宝呢?
阶段二:推测与讨论—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之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充分讨论后,得出自己或小组有依据的预测,并尽可能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
幼儿对事物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其关系的猜想,表明他们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解决问题,操作的结果将强化或调整他们的原有认知结构。
幼儿的猜想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鼓励,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对任何回答应始终保持一种听取的态度,但又不给予口头的赞同。
教师除了要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想法外,有时还要摆出矛盾的事实,使幼儿看到更多方面。
阶段三:进行实验和观测—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
教师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幼儿只有猜想,没有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是无法获得主动学习和发展的。
案例:大班科学活动 有趣的空隙
设计意图:
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探索欲和求知欲不断增长,喜欢在游戏中进行探索。可我发现他们虽然在活动中已形成常规,尤其是在物品摆放时看似整齐却浪费了很多地方。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中要求: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为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实验,发现物体之间的空隙,学习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同时能将实验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学会整齐摆放物品。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发现物体之间的空隙,学会合理摆放物品。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活动重点:
通过实验,发现空隙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活动难点:
通过记录实验过程,找出实验成败的原因。
活动准备:
实验材料每组一份(核桃、芸豆、玉米榛子若干)筛网、透明杯子、小扫。
记录表、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熟悉实验材料,了解材料特性。(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材料,幼儿自由讨论材料的特点。)
2.幼儿通过观察、触摸,自由讨论核桃、芸豆、玉米榛子的不同。
二、基本部分(观察实验结果,发现问题)
1.幼儿分组第一次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2.各小组讨论成败原因。
3.利用操作材料将物品分离。
4.总结经验,第二次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5.实验成功,幼儿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部分
1.教师进行总结。
2.幼儿收拾物品。
幼儿可按自己的想法操作,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也可探索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尝试用别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幼儿的多种尝试正是他排除无关因素,找到关键因素,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要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
材料本身就反映着某种事物间的关系,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验证自己的设想与事实结果一致。
结果一致,将强化和扩展幼儿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
结果不一致,将调整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达到新的认识。
在幼儿实验和观测时,教师要尽可能让孩子直接接触实际的客观世界,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客观世界;
实验要在可重复和可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变量要尽量单一和容易观测;
鼓励孩子使用简单的定量测量工具。
在许多情况下,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幼儿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1.使不明显的关系直观化—为什么要洗手?
2.提供类似的经验,使幼儿注意到事物的关系—探索让橡皮泥浮起的过程。
阶段四:记录、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描述
把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现象后面存在的规律,这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步骤。
随着实验和观察的进行,在不同的阶段,教师都要鼓励和指导幼儿用适宜的方式记录活动的信息。
1.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2.记录有助于幼儿将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作比较,调整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
3.记录有助于同伴交流。
4.幼儿记录可有不同形式,不同形式发挥不同作用。
阶段五:表达和交流—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
法国同行认为:知识是在幼儿实验之后,在讨论中形成的。因此,幼儿要组织自己的想法,并设法向别人说明或设法说服别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
1.教师要善于支持和引导幼儿运用操作结果,依据所做的记录,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
2.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醒幼儿注意到操作结果与预想的结果相同或一致,来强化和扩展幼儿的经验。
3.教师可以通过提醒幼儿注意到操作结果与预想结果不同或不一致来促进幼儿调整缘由的认识,重建新经验。
4.教师要善于创设不同的情境、条件和场合,让幼儿运用所发现的关系和获得的经验。
与本讲座内容相关的文章
1、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前教育》2007、1、
2、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的科学性探析 《幼儿教育》(教师版)2009、6、
3、“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研究》2009、8、
4、 对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几点建议 教育导刊 2010、1、
5、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六章 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书籍
建议网站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站
山东学前教育网
上海学前教育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