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盲人摸象PPT课件教案图片这个PPT共15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教案,音频。PPT的教学目标理解《盲人摸象》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中的道理,初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活动目标:
1、能观察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中道理。
2、理解故事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
2、成语《盲人摸象》视频
3、“神奇的箱子”,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活动流程:
一、引出盲人
1、他们是谁?(盲人)
2、你怎么看出来的?
3、盲人是怎么看东西的呢?
小结:盲人的眼睛看不见,所以看东西都用摸。
二、欣赏故事,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盲人们在路旁休息,被国王邀请去王宫欣赏国王的动物宝贝。第一个盲人用手一摸,说:“这个宝贝像条绳子。”
提问:这个动物宝贝到底是什么呢?盲人摸到的可能是动物宝贝的什么部位?
2、(第二个盲人摸到了,“不对、不对,这个宝贝大的像一堵墙。”)
提问:盲人觉得是一堵墙,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
3、(第三个盲人摸了摸,得意地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个动物宝贝像一个大柱子,高高粗粗的。”第四个盲人也过来摸摸它说:“其实最像一个大扇子,呼扇呼扇的,很有趣。”
重点提问:第三个、第四个摸到了什么部位?觉得是动物宝贝究竟是什么呢?
4、最后一个盲人大声的说,“你说的也不对,它呀,就是一个大萝卜。”
重点提问:这个盲人摸到了什么?它是动物宝贝的什么部位呢?
5、这到底是只什么动物宝贝呢?为什么这五个盲人说的都不一样?(将五张图片放在一起,引导幼儿一起去看推测是什么。)
小结:每一个盲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猜不出是什么,要想猜出大象,必须要每一个部位都去摸摸看,这样这样才能猜出最后的结果。
6、这个故事有趣吗?你来用四个字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吧?
(二)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寓意
重点提问:
1、通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结:一定要把事物看全面再下结论,否则只看一部分就自以为是,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三、参与游戏,提升感知事物要全面
1、第一次游戏
(1)出示纸盒,讲解游戏方法:小朋友装成盲人,只可以用手摸,然后根据感觉说出物品的名称。
(2)你现在摸的是几号箱子几号洞口?摸到的是什么呢?你单凭这一点能肯定是什么东西吗?(提示幼儿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要全面地感受物体特征。)
2、第二次游戏
(1)再进行一次游戏。摸一摸同一个箱子的不同洞口,可以尝试多摸几个动。
(2)根据两次的经验猜想物品。
3、开箱验宝
小结:需要通过各个方面,才能完全了解一样物体或者是一件事情。
四、经验迁移
1、出示图片1,问:小男孩为什么哭了?
2、出示图片2,周围的孩子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3、图3,原来小男孩是生病了。
小结:我们看事情可不能看一部分,自以为是地下结论,一定要把事情了解清楚,看全面了,才能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才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教师反思:
本次活动在第一次课堂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环节的先后进行了调节。将“盲人”的理解放在了活动开始时,让孩子们在活动初始就能够站在盲人的立场上,更快的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并能整个活动围绕活动主旨。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听故事、猜动物时。难点是让孩子理解不能只看局部就随意判断事物的整体。我将事物的呈现顺序进行调整,增加猜测难度,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孩子更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在第三环节参与游戏时,为了让孩子进一步的了解这个道理,我对孩子在游戏时的要求进行更改,进行两次游戏,第一次初探——摸一个洞口,记住箱号及洞号。第二次核实——摸同一箱子,所有的洞口。通过反复游戏提升孩子经验。
最后一个环节经验迁移则将图片改为视频,用无声和有声。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更生动更形象。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流畅。孩子能够达到预想的目标,只是宝箱中的材料还需提供的特征更明显,更方便孩子操作。
活动目标:
1、了解班级小伙伴的外形特征。(重点)
2、能用手指触摸的方法辨认同伴。(难点)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自制高矮胖瘦的图片
2、眼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
师:1、图片中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高矮胖瘦)
2、请幼儿举例说说身边高矮胖瘦的小朋友,并进行比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个小朋友的外形特征。)
二、准备活动。
(1)游戏之前,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朋友的外形特征及衣服的特点。
(2)教师进行角色分配并讲解游戏玩法。
教师指导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自主推选一名幼儿为盲人,站在圆圈的中心,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转圆圈,等“盲人”说停的时候,所有的幼儿不能动,盲人向前去摸人并说出其名字,若猜不出来,去摸摸别的幼儿。
(3)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转圈。(在教师的引导下游戏第一次。)
三、摸人比赛
教师将选出两名幼儿在中间做盲人,两人进行比赛看谁猜的最快。
游戏循环进行。
重点分析:在过程一中体现出来,提过提问、观察的形式,让幼儿对班级朋友有初步的了解。
难点分析:在过程二中体现出来,通过幼儿的感知觉来判断,让幼儿能分辨男女。
活动延伸:
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周围朋友的外形特征及服饰的特征,以便游戏顺利进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可以说是成功的,幼儿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各种能力,又获得了不少的快乐。当然在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导致个别幼儿容易违反游戏规则,在以后的游戏中一定要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目标:
1、能观察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中道理。
2、理解故事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
2、成语《盲人摸象》视频
3、“神奇的箱子”,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活动流程:
一、引出盲人
1、他们是谁?(盲人)
2、你怎么看出来的?
3、盲人是怎么看东西的呢?
小结:盲人的眼睛看不见,所以看东西都用摸。
二、欣赏故事,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盲人们在路旁休息,被国王邀请去王宫欣赏国王的动物宝贝。第一个盲人用手一摸,说:“这个宝贝像条绳子。”
提问:这个动物宝贝到底是什么呢?盲人摸到的可能是动物宝贝的什么部位?
2、(第二个盲人摸到了,“不对、不对,这个宝贝大的像一堵墙。”)
提问:盲人觉得是一堵墙,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
3、(第三个盲人摸了摸,得意地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个动物宝贝像一个大柱子,高高粗粗的。”第四个盲人也过来摸摸它说:“其实最像一个大扇子,呼扇呼扇的,很有趣。”
重点提问:第三个、第四个摸到了什么部位?觉得是动物宝贝究竟是什么呢?
4、最后一个盲人大声的说,“你说的也不对,它呀,就是一个大萝卜。”
重点提问:这个盲人摸到了什么?它是动物宝贝的什么部位呢?
5、这到底是只什么动物宝贝呢?为什么这五个盲人说的都不一样?(将五张图片放在一起,引导幼儿一起去看推测是什么。)
小结:每一个盲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猜不出是什么,要想猜出大象,必须要每一个部位都去摸摸看,这样这样才能猜出最后的结果。
6、这个故事有趣吗?你来用四个字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吧?
(二)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寓意
重点提问:
1、通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结:一定要把事物看全面再下结论,否则只看一部分就自以为是,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三、参与游戏,提升感知事物要全面
1、第一次游戏
(1)出示纸盒,讲解游戏方法:小朋友装成盲人,只可以用手摸,然后根据感觉说出物品的名称。
(2)你现在摸的是几号箱子几号洞口?摸到的是什么呢?你单凭这一点能肯定是什么东西吗?(提示幼儿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要全面地感受物体特征。)
2、第二次游戏
(1)再进行一次游戏。摸一摸同一个箱子的不同洞口,可以尝试多摸几个动。
(2)根据两次的经验猜想物品。
3、开箱验宝
小结:需要通过各个方面,才能完全了解一样物体或者是一件事情。
四、经验迁移
1、出示图片1,问:小男孩为什么哭了?
2、出示图片2,周围的孩子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3、图3,原来小男孩是生病了。
小结:我们看事情可不能看一部分,自以为是地下结论,一定要把事情了解清楚,看全面了,才能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才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教师反思:
本次活动在第一次课堂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环节的先后进行了调节。将“盲人”的理解放在了活动开始时,让孩子们在活动初始就能够站在盲人的立场上,更快的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并能整个活动围绕活动主旨。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听故事、猜动物时。难点是让孩子理解不能只看局部就随意判断事物的整体。我将事物的呈现顺序进行调整,增加猜测难度,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孩子更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在第三环节参与游戏时,为了让孩子进一步的了解这个道理,我对孩子在游戏时的要求进行更改,进行两次游戏,第一次初探——摸一个洞口,记住箱号及洞号。第二次核实——摸同一箱子,所有的洞口。通过反复游戏提升孩子经验。
最后一个环节经验迁移则将图片改为视频,用无声和有声。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更生动更形象。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流畅。孩子能够达到预想的目标,只是宝箱中的材料还需提供的特征更明显,更方便孩子操作。
活动目标 :
1、理解《盲人摸象》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2、初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3、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PPT课件2、百宝箱: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象图片(已切割成几部分),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动物。
1、(出示大象身体部分PPT图片)观察大象的部分图,大胆地进行猜测。提示语:你觉得它是谁?还可能是谁呢?
(拼出完整图像--大象)2、为什么刚开始没有看出是大象的呢?
教师小结:刚才出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后来把各个部分拼起来,我们看到了大象完整的样子,就清楚了。
3、欣赏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
教师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大象的成语故事,名字叫《盲人摸象》。"(出示PPT词条)(PPT演示)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
故事结束,帮助幼儿整理获知的印象:
(1)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五个盲人分别认为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大象身体的相应部位放上图片表明盲人所感知的片面印象)(3)盲人们还在争执呢,我们快来告诉他们,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完整讲述大象的主要特征)PPT演示大象图片(已切割几部分)大象有细细的尾巴像墙一样壮壮的身体腿像高高粗粗的柱子耳朵像呼扇呼扇的大扇子还有像水管一样长长的鼻子(4)盲人们说得对吗?为什么?(提示每个盲人都只是说出了所感知到的大象身体部分的特征,不全面。)(5)通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结合幼儿的讲述,帮助提升成语寓意:一定要把事物看全面再下结论,否则只看一部分就自以为是,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三、游戏《我摸你猜》,迁移经验运用实际,提示幼儿感知事物要全面。
1出示纸盒,讲解游戏方法:
请一位小朋友装成盲人,只可以用手伸进纸箱里摸,然后根据感觉说出物品或玩具的特征。告诉告诉在座的小朋友,当在摸的小朋友听到正确答案,出示摸到的物品或玩具。
(幼儿在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问一问:你现在摸的是哪一部分?你单凭这一点能肯定是什么东西吗?提示幼儿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要全面地感受物体特征。)4、活动小结教师语: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故事?(幼儿:盲人摸象)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看事情要全面,整体,不要分割开来。)教师语:今天的游戏好玩吗?(幼儿:好玩)那我们下次再玩吧。园长老师们再见。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头大象,有一天他赶着大象走的到一个村庄里,村子里的人听到有大象来到他们的村庄,纷纷都去观看大象,其中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根细细的绳子。"第二个盲人摸到了身体,他说:"不对、不对,这个宝贝大的像一堵墙。"第三个盲人摸到了腿,他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个动物宝贝像一个大柱子,高高粗粗的。"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其实最像一个大扇子,呼扇呼扇的,很有趣"最后一个盲人鼻子,他说:"你们说的也不对,它呀,就是一个大水管。"盲人们你一句我一句,一个说是像扇子,一个说是像柱子,互相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
赶象人说:你们呀,只是摸到了大象的其中一部分,看到只是事情的局部,而没有全面的去了解这个事情,又怎么可能完全的说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活动反思:
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认真的听故事,对于成语故事很感兴趣。本次活动目标基本已经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就是故事中的道理还渗透的不够清晰,条理性不够,还有待加强。
相关课件下载:
1、幼儿园故事动画——盲人摸象
2、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盲人摸象》
3、盲人摸象
4、盲人摸象
活动反思:
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认真的听故事,对于成语故事很感兴趣。本次活动目标基本已经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就是故事中的道理还渗透的不够清晰,条理性不够,还有待加强。
活动目标 :
1、理解《盲人摸象》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2、初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PPT课件2、百宝箱: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象图片(已切割成几部分),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动物。
1、(出示大象身体部分PPT图片)观察大象的部分图,大胆地进行猜测。提示语:你觉得它是谁?还可能是谁呢?
(拼出完整图像--大象)2、为什么刚开始没有看出是大象的呢?
教师小结:刚才出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后来把各个部分拼起来,我们看到了大象完整的样子,就清楚了。
3、欣赏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
教师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大象的成语故事,名字叫《盲人摸象》。"(出示PPT词条)(PPT演示)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
故事结束,帮助幼儿整理获知的印象:
(1)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五个盲人分别认为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大象身体的相应部位放上图片表明盲人所感知的片面印象)(3)盲人们还在争执呢,我们快来告诉他们,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完整讲述大象的主要特征)PPT演示大象图片(已切割几部分)大象有细细的尾巴像墙一样壮壮的身体腿像高高粗粗的柱子耳朵像呼扇呼扇的大扇子还有像水管一样长长的鼻子(4)盲人们说得对吗?为什么?(提示每个盲人都只是说出了所感知到的大象身体部分的特征,不全面。)(5)通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结合幼儿的讲述,帮助提升成语寓意:一定要把事物看全面再下结论,否则只看一部分就自以为是,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三、游戏《我摸你猜》,迁移经验运用实际,提示幼儿感知事物要全面。
1出示纸盒,讲解游戏方法:
请一位小朋友装成盲人,只可以用手伸进纸箱里摸,然后根据感觉说出物品或玩具的特征。告诉告诉在座的小朋友,当在摸的小朋友听到正确答案,出示摸到的物品或玩具。
(幼儿在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问一问:你现在摸的是哪一部分?你单凭这一点能肯定是什么东西吗?提示幼儿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要全面地感受物体特征。)4、活动小结教师语: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故事?(幼儿:盲人摸象)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看事情要全面,整体,不要分割开来。)教师语:今天的游戏好玩吗?(幼儿:好玩)那我们下次再玩吧。园长老师们再见。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头大象,有一天他赶着大象走的到一个村庄里,村子里的人听到有大象来到他们的村庄,纷纷都去观看大象,其中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根细细的绳子。"第二个盲人摸到了身体,他说:"不对、不对,这个宝贝大的像一堵墙。"第三个盲人摸到了腿,他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个动物宝贝像一个大柱子,高高粗粗的。"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其实最像一个大扇子,呼扇呼扇的,很有趣"最后一个盲人鼻子,他说:"你们说的也不对,它呀,就是一个大水管。"盲人们你一句我一句,一个说是像扇子,一个说是像柱子,互相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
赶象人说:你们呀,只是摸到了大象的其中一部分,看到只是事情的局部,而没有全面的去了解这个事情,又怎么可能完全的说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活动反思:
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认真的听故事,对于成语故事很感兴趣。本次活动目标基本已经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就是故事中的道理还渗透的不够清晰,条理性不够,还有待加强。
活动目标:
1、理解《盲人摸象》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2、初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PPT课件
2、百宝箱: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课《盲人摸象》,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诙谐幽默,深深的打动着我,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喜欢听。在活动前我故作神秘的告诉班级小朋友说,今天在教室里来了一位盲人,你们找找看,孩子门左看右看都说不知道,我话锋一转问道: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盲人吗?徐成杰以最快的速度向其他小朋友解释着;"盲人,就是瞎子"我接着问,那他能看得见东西吗?"看不见"顺着孩子的思路,于是我引出了故事的开头,今天有一群盲人他们在摸象,他们看不见,你说怎么摸呢?孩子们被这样一个问题惊呆了。跃跃欲试的想要探究盲人是怎么摸象的。我在绘神绘色的讲《盲人摸象》的故事中,通过等待留空的教学方法,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点高。在这个故事中,他们认识到了小小故事带来的大道理:"看事不能只看一面,一个盲人摸到的只是象的一部分,而部分不能代表整体,然而这几个盲人都看不到整体,所以争得面红耳赤的,故事告诉我们所在的就是,不要像盲人一样以偏概全了,否则真是盲人了。虽然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孩子们不是很能领会,但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还是大大吸引了他们,他们只知道做什么事情不能闹笑话,要多动小脑筋。
在最后的环节中,我问孩子什么叫成语,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出,他们都不知道,为了让他们更加清楚的明白,于是我对什么是成语进行一番解释:成语是由4个字组成的,每个成语故事里蕴藏着一个道理。孩子们终于知道了答案一个劲的嚷着要我再讲一个成语故事,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安排在区域游戏的时候,老师到图书区再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在教室里面好一阵欢呼,其实只要让孩子们多看看成语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之道,从中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习到许多人生道理,何乐而不为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