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资源教研培训课件PPT这个PPT共58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幼儿园课程资源,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欢迎点击下载。幼儿园课程资源 引言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一次到一个乡村幼儿园, 正赶上朱老师在教大班幼儿认识“高高的水杉树”。只见10多名幼儿围坐在老师身旁,眼睛看着前面黑板上贴着的水杉树的图片,听老师讲述着水杉树的结构、用途等。活动结束后,我和朱老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唐:朱老师,幼儿园里有水杉树吗? 朱:没有。 唐:那你怎么想到教幼儿认识水杉树的呢? 朱:我们用的教材上就是这样安排的。 唐:我看到你们幼儿园里有好多的树木,为何不带孩子认识这些树呢? 朱:教材上没有安排认识这些树。 唐:能不能把教材上的水杉树改成你们幼儿园里的槐树呢? 朱:这,我倒没有想过。 ——唐海燕:《幼儿园班级课程资源收集的规准》 一、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课程实施与评价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 幼儿园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即一切能够为幼儿园课程服务的可利用的资源因素。 幼儿园课程资源对于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一方面,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载体,是幼儿园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作用于幼儿园课程。 另一方面,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无论是幼儿在园内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还是幼儿在园外的社会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展开,都需要丰富的材料和设施设备来支撑。 三、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 (一)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就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 对于幼儿园课程而言,素材性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世界,幼儿生活中的经验、幼儿的游戏活动、师幼互动等都是幼儿园课程的要素来源,是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载体。素材性课程资源经过筛选和提炼,就转化成为幼儿园课程要素。 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如:幼儿园的活动设备、游戏场地、玩具、幼儿园环境等。条件性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必要条件。 (二)按课程资源的性质分:有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 课程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环境,自然课程资源包括季节、天气、植物、动物、山川、河流、湖泊、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等。它是幼儿了解自然、探究世界和获取经验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条件,自然资源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基础,还对学生的精神陶冶、审美体验和人格发展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课程的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包括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及其工具,人类社会的各种组织与机构,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它是儿童了解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学习与掌握社会规范,形成个体社会性品质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课程的文化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人类精神,它包括物质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三方面。它是儿童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 课程的人力资源是指课程开发、组织、实施与评价过程中指涉的人的资源。包括教师和幼儿、家长和有关的社会人员、幼儿教育研究人员和幼儿教育管理人员等。他们是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能动力量,是直接和幼儿与课程互动的课程资源要素,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质量和水平。 按空间分布分:园内资源、园外资源和网络资源 园内课程资源是指幼儿园里的各种场所和设施设备、教师与幼儿以及管理人员、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活动、幼儿园制度和文化等。幼儿园园内课程资源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也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中首选的资源。 园外课程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幼儿家庭、幼儿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的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包括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幼儿园所在的地区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园外课程资源可以有力弥补幼儿园园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园外课程资源能为幼儿园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网络资源是指以信息方式存在于网络之中的各种资源。包括文字信息、图形图像信息、多媒体信息以及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往方式等。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对于延伸感知、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现代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势在必行,它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资源类型。 按课程资源的载体分:有以人为载体的、以物为载体的和以活动为载体的 以人为载体的课程资源既包括人本身;也包括人所具有的思想价值、情感态度、知识经验以及行为方式,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在幼儿园,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经验、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师幼关系等都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成分,是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幼儿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品质等同样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决定着课程的水平与进展;而家长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及其亲子关系等也是影响到课程实施及其效果的重要资源。 以物为载体的课程资源是指事物所承载的各种课程资源,既包括各种各样的实物、材料及玩具等,还包括以物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科技、文化和艺术。这些课程资源有文字的资源、实物的资源和信息化的资源。以物为载体的课程资源是广泛存在于世界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之中,具有潜在性、广泛性和多质性的特点。幼儿园中的设施设备、材料玩具、图书图画、影像制品等都是幼儿园的主要课程资源。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事物既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的素材性资源,也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的条件性资源,不仅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经验,也是幼儿学习的必要条件。 以活动为载体的课程资源既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也指向这些活动所包含的价值和规范。它们既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方式,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形态。 但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只有那些与幼儿的生命活动相关联并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的活动才能进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幼儿的生命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来源,幼儿园课程要建基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并为幼儿的未来生活服务。 在幼儿园,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态,而广泛的社会活动又为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和保障条件。 四、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对一切有可能进入幼儿园课程的各种资源在课程意义、课程形态和课程条件上的发掘、优化和创造,使之成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针对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而言的,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们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内容和条件,但它们还不能直接成为课程的资源,它们需要课程主体的研究开发才能体现出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才能成为课程的资源,也才能转化为课程的要素和条件。 课程资源的利用是指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将其转化为课程的要素,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现实的条件保障。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园课程的水平和效力。 开发与利用是什么关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有赖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而幼儿园课程的质量与效力则有赖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水平。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条件。 (一)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首先,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途径。 2、其次,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 3、再次,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开放性原则要求无论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上,还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空间上,或者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上,都要保持开放性。在幼儿园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类型上,不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效果,都应是开发与利用的对象。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上,无论是园内的还是园外的,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实物的还是网络的,只要有利于提高课程效果,都应加以开发与利用。在开发的途径上,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式,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 案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一次到一个乡村幼儿园, 正赶上朱老师在教大班幼儿认识“高高的水杉树”。只见10多名幼儿围坐在老师身旁,眼睛看着前面黑板上贴着的水杉树的图片,听老师讲述着水杉树的结构、用途等。活动结束后,我和朱老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唐:朱老师,幼儿园里有水杉树吗? 朱:没有。 唐:那你怎么想到教幼儿认识水杉树的呢? 朱:我们用的教材上就是这样安排的。 唐:我看到你们幼儿园里有好多的树木,为何不带孩子认识这些树呢? 朱:教材上没有安排认识这些树。 唐:能不能把教材上的水杉树改成你们幼儿园里的槐树呢? 朱:这,我倒没有想过。 (二)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开发利用的效果。 经济性原则要求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是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程资源,不应借口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大兴土木,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其二要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对当前幼儿教育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条件或时机,否则就会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其三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其四是尽可能开发与利用能激发儿童活动兴趣的课程资源。如果引入教育活动的课程资源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案例】 “六一儿童节”节庆活动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都忙碌起来,城市的幼儿园每年在这个孩子们的节日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开发利用社区、家庭和家长的资源为小朋友庆祝节日,跳舞、唱歌、弹琴、绘画展览等。农村的幼儿园没有城市幼儿园那样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在安排庆祝节目方面,他们从实际出发,安排一些既经济又有趣的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加亲子游戏活动,利用场地开阔、自然环境优美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找妈妈、亲子比赛、亲子制作、亲子绘画、亲子农家乐活动等,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这些常见的游戏活动经济有趣,不仅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且能够增强亲子感情,有助于小朋友的健康成长,有些体育游戏活动还能起到锻炼儿童身体的作用。 (三)合作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求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人员要通力合作、协同工作、共同开发并共享幼儿园课程资源。 合作性原则要求在人员上,幼儿园课程专家、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及相关人员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合力。在开发内容上,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有所侧重,突出特色,分工合作,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多重建设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在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果上,要求做到资源共享,整合利用,高效力发挥已开发的课程资源的作用,避免课程资源的低效利用和闲置浪费。 案例: “三八妇女节”节庆活动设计 1、活动之前,教师与幼儿母亲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 2、和家长协商,选择一、两位母亲工作的地方,带幼儿去参观;教师与幼儿父亲一起商讨参观活动的程序,联系好交通工具;教师给幼儿讲解参观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和幼儿父亲一同讨论活动的步骤、分工事宜; 3、教师、幼儿父亲、幼儿一起布置活动环境,陈列母亲工作情景和关心孩子的照片,展示母亲的风采;教师教给幼儿一些关于歌颂母亲的歌舞,为幼儿准备好绘画材料,安排游戏环境。 4、在节庆活动中,开展认妈妈、说妈妈、夸妈妈、唱妈妈、画妈妈、扮妈妈等活动。 5、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求幼儿回到家以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情 这一“家园合作节庆活动”, 充分发掘了家庭所拥有的幼儿教育课程资源,调动了幼儿家庭的参与,不管是教师的设计方面,还是活动前的准备与活动的开展方面,均体现了家园的协作教育。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仅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加强了课程的生活性,还有利于幼儿在与家长(父亲和母亲)的互动中增进亲子关系。 (四)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幼儿园的特色,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开发利用。 因地制宜原则要求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首先要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实际出发,开发利用可资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适切性,不要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课程资源,避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 其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从幼儿园所在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经济较发达且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可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开发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以及创建网络资源系统,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则应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案例: “认识徽州民居” 安徽皖南地区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地方文化的地区,其中的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尤其徽州民居特色鲜明,闻名遐迩。黄山市地处徽州中心地带,黄山市的幼儿园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在幼儿园开展各式各样的认识、了解和感受本地徽州传统文化的活动。其中,《认识徽州民居》是一项广泛开展的幼儿园教育活动。通过幼儿观察、了解自己居住的传统民居,认识徽州民居的建筑特色,感受其中的历史文化,并从家长和老人那里了解民居里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使得幼儿们受到丰富的文化熏陶,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 1、主题教育活动开发方式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主题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主题的活动,能够获得与主题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对于幼儿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认识自我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幼儿园课程主要的实施形式。 在乡村,幼儿园可以依据乡村的资源特点,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根据乡村的资源的特点,开发设计 “好吃的家乡野菜”、“美味可口的民间饮食”、“快乐的民间游戏”、 “有趣的……”“家乡的民间艺术”、“精彩的民间故事”、“家乡的四季”、“家乡风俗我熟悉”等系列主题活动。 1、体验式主题活动。即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参与一些社会生活活动,使幼儿在社会生活活动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 2、探究式主题活动。即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围绕某一问题,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幼儿在解决各种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强化幼儿的问题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探究式主题活动让幼儿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中,走进生活中、走进社区中,在幼儿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确立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探究意识。 3、陶冶式主题活动。即教师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教育活动情境,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育活动。 案例:体验式主题活动——“沙子” 沙子在农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资源,它的可塑性强,而且有不少种玩法,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游戏材料。以“沙子”为主题,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了解沙子的特性,用小水桶、废旧饮料瓶、铲子等堆砌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如城墙、房子、各种小动物等等,还可以用沙子做沙包,将沙子粘上各种颜色做成美丽的图画。大风刮起的沙尘常会迷小朋友的眼睛,还会把干净的衣服弄脏,这样幼儿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感受到沙尘的危害,从而激发他们要保护我们居住的环境、多种植花草树木的环保意识。乡村幼儿园还可以带领小朋友到季节性河流里,在那有各种各样的沙子,可以玩多种多样的游戏。 案例:主题探究活动——《青蛙》 一天上午,某园组织大班幼儿到野外春游,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快乐地游戏着,一个正在池塘边玩耍的小朋友突然高声叫喊起来:“快来看,这里有好多小青蛙。”其他小朋友听到后都纷纷围过去,有的用手抓,有的用瓶子装,大家对着这些青蛙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不是青蛙,它有尾巴,青蛙没有尾巴。它的身体也不是绿色的。”有的说:“这是一只小青蛙,它长大后身体才会变成绿色的。”孩子们对青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水平,利用乡村丰富的水沼沟塘资源,产生了主题探究活动《青蛙》,编制了探究的主题网(如下图)。 探究活动——《青蛙》主题网 陶冶式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教师可带领孩子们到地里观察玉米、大豆、谷子等农作物;让幼儿用画笔记下这丰收的场景,带孩子们观察农民收割的情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秋天树叶飘零,和幼儿一起到树林中捡树叶,引导孩子观察不同叶子的颜色、形状特征,并且按颜色、形状、厚薄等不同方法对叶子进行分类,和幼儿一起制作叶子的标本,让孩子们在地面上拼、摆图案,粘贴美丽的画面,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充分表达对美的感受。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在开放的主题活动中学会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环境创设开发利用方式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隐性课程,其对幼儿的作用是间接的、内隐的,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正如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所说:“我们重视环境,因为环境有能力去组织、提升不同年龄的人之间的愉悦关系,创造出美好的环境,提供变化,让选择和活动更臻完善。而且环境的潜能可以激发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种种学习。” 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可以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创设丰富的环境,幼儿在其中生活、游戏,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幼儿园墙饰以本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当地文学、民间游戏等为主题进行装饰,能够让儿童感受乡土文化的气息。 案例: “草艺园地”主题墙 乡村幼儿园大(1)班开展了“多彩的草”这一主题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师生一起创设了“草艺园地”主题墙,孩子们将各种干草染成各种颜色,制作门帘、手链、项链等,还用麦秸秆编成漂亮的五角星、蝴蝶等各种干草艺术品。 用麦秸做成的五彩草龙、麦秸编的灯笼,悬挂在走廊大梁,好像缤纷的彩虹,草绳编织的稻花香球,又像星星点点,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些无不展现着富有创意与现代气息的稻草、麦秸艺术。 3、游戏活动就地取材开发利用方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之父福禄培尔认为, 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其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游戏是幼儿起于快乐而终于智慧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是人们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它具有广泛性、自由性、竞赛性、趣味性等特点,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如踢毽子、跳皮筋、丢沙包、踢口袋、丢手绢、放风筝、翻花绳、打陀螺、捉迷藏、滚铁环、老鹰抓小鸡、以及各种地方特色游戏等等。幼儿园可以充分挖掘当地民间传统游戏,这些游戏既贴近幼儿生活,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让幼儿在浓郁的乡土氛围中生活,促进他们的健康城长。 案例:民间体育游戏——“打仔” 湖南衡阳一带有种叫做 “打仔(zai)” 的民间游戏, 取材方便,玩法简单,小孩很喜欢玩。玩法是:用两个长度、粗细大致一样的棍子,右手握住一根棍子的一端,棍子与地面平行,左手中还拿着另一根棍子的上部,与地面垂直,然后左手用力上抛与地面垂直的棍子,右手的另一根棍子立即击打处于空中的棍子(两根棍子相遇时呈十字形),棍子飞的远近作为判断输赢的标准,有点像“棒球”。在乡村,户外场地比较开阔,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宽阔的场地来玩这种民间体育游戏。每次玩的时候还可以换用不同的棒或棍来增加游戏的新颖性,还可以激发孩子对材料的探索欲望,努力寻找更适合的材料,来玩这种游戏。 案例教学:《中秋节》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具有十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蕴涵着大量的幼儿教育的因素和课程的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主题。开发这些资源不仅仅能够使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习传承文化遗产,丰富幼儿的情感和语言,加强幼儿的传统美德的教育。 《中秋节》主题资源网络图 一、《中秋节》包含的资源要素: 《中秋节》资源的课程价值分析 《中秋节》资源的课程价值分析 《中秋节》资源的课程价值分析 《中秋节》资源的课程价值分析 《中秋节》资源的课程价值分析 二、目标分析: 1.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接触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对之感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明的玻璃上都会出现映像。 3. 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时圆时缺,培养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的情感。 4. 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有趣和奇妙 5. 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6.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秋节》资源的课程价值分析 三、主题活动分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