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幼儿园PPT课件

第十二章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育PPT课件

第十二章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育PPT课件

第十二章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育PPT课件这个PPT共52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特点,幼儿园中班的教育特点,大班幼儿的教育特点,学前班与混合班地教育特点等,欢迎点击下载。

第十二章  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
第一节  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特点
一、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动作迅速发展
(二)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并向往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
(三)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四)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
(五)喜欢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六)开始关注同伴,社会性得到初步发展
(七)语言发展快,爱说话
(八)感知觉发展迅速,观察力有待发展
(一)动作迅速发展
迈入三岁这个年龄阶段,幼儿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增强。
小班幼儿动作仍然不够协调平稳,大肌肉动作比控制手指小肌肉发育更早些。
(二)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并向往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
(三)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四)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
(五)喜欢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这个暑假,小宇最想做的就是每天都能看一集“奥特曼”,然后再练习一下刚刚学到的“招数”。暑假就要结束,但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看了一个暑假的日本动画片,尤其是像“奥特曼”这样充斥暴力情节的节目后,性格都有所改变。家长们担心,这些充斥着暴力、血腥甚至色情情节的动画片,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教育专家呼吁应该尽快建立动画片分级制度,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六)开始关注同伴,社会性得到初步发展
(七)语言发展快,爱说话
视频来啦!
(八)感知觉发展迅速,观察力有待发展
小班幼儿是感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小班的观察力还很弱,他们观察事物时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的、明显突出的特征,不太注意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善于从整个事物中发现内在的联系
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增强,观察的概括性将不断增长
二、小班幼儿的入园教育
入园对于幼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入园是促使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2、幼儿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的条件
第一节    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特点
第一节 小班幼儿的入园教育
      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及原因分析
    幼儿从家庭生活迈入幼儿园这个集体,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产生不适应是正常的,主要表现为:依恋亲人,哭闹不愿来园,情绪低落等。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焦虑。所谓分离焦虑即指“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幼儿最初离开亲人、家庭、对新环境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
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及原因分析
约翰·鲍尔比 (JohnBowlby)
       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仍然哭泣,继继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
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
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1.环境的巨大变化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1)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2)成人与幼儿的关系。
(3)陌生的活动室环境。
(4)要求的提高。
2.家庭的因素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在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和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其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幼儿的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娇宠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环境的巨大差异和转折而出现情绪和生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孩子因过分哭闹和情绪的不安,而出现夜惊、梦魇或者腹泻、生病等问题。
 3.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
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泼大胆的孩子则要比那些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幼儿入园工作
进行家访
发放调查问卷
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求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参观幼儿园,引起幼儿对于幼儿园的兴趣和向往
把握好幼儿入园的第一个月
分批接收幼儿入园
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三、建立常规,组织好小班一日活动
什么是常规
幼儿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
常规的意义
1、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
2、建立安全感
3、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三)小班常规教育
常规应当是积极的,不能有使孩子感觉很坏的规则
制定常规时应该向幼儿解释理由,使幼儿知道为什么
教师在描述规则的时候应当用积极的语言,避免说反话
教师要按一日活动的顺序制定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逐步让幼儿掌握这些要求
讲解示范是对幼儿进行常规培训的基本方法
行为训练
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必要的个别教育
四、布置活动室环境,开展游戏活动
(一)活动室墙面的布置
1、适合小班幼儿的身高
2、配合教育内容
3、美观、活泼和实用
4、幼儿的参与
5、儿童化
四、布置活动室环境,开展游戏活动
(二)活动区的布置
1、适合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做到儿童化和家庭化
2、动静交替
3、适合小班幼儿的生理特点
五、发展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有助于培养交往能力
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增强集体观念
第二节 幼儿园中班的教育特点
一、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一)运动机能进一步发展
(二)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
(三)强烈的好动活泼
(四)交往能力有所发展,能自动结伴交朋友
(五)游戏能力发展很快,游戏情节丰富
(六)认识能力提高
(七)词汇增加
第二节 幼儿园中班的教育特点
一、处理好中班幼儿的同伴关系 
1、尽可能地位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人交往
2、教给幼儿交往的技巧
3、通过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4、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不同的交往类型
受欢迎型
   情绪稳定,反应敏捷,活动的强度和速度适中,在交往中积极主动。这些幼儿喜欢与人交往,而且善于交往,且经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喜爱。
被拒绝型
   情绪不稳定,爱冲动,其活动的强度大,速度较快,特别好动,较外向,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们交往,却不会交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活跃、主动,但经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抢玩具、随意改变游戏规则、推打小朋友等,因而常被同伴排斥、拒绝。
被忽略型
    不大喜欢与他人交往,他们平时很安静,常常独处或独自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出退缩或畏缩,很少表现出主动、友好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攻击性行为。
矛盾型
   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另一些同伴讨厌的幼儿,也称“有争议的幼儿”。这些幼儿一方面能力较强,性格较活跃,能领导大家进行游戏,在某个团体中有一定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有时候会压制同伴,行为有时会具有破坏性,从而引起一些同伴的反感。
第二节     幼儿园中班的教育特点
一、处理好中班幼儿的同伴关系 
1、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如打人、推人、咬人、拽人。言语攻击9骂人。有攻击性的幼儿不但会给他人和整个班集体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一般与同伴的关系较差,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也成为在教师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的这个行为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并加以纠正。
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一般而言,有以下原因: 
生理特征
家庭影响
大众媒介
幼儿园
作为教育者应该关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并及时地予以纠正: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提供充足的材料与空间,避免攻击的产生。
提供合作的榜样。
帮助幼儿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避免无谓等待的环节和时间,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2、幼儿说谎行为的纠正
说谎是—种故意的欺骗行为。是对真实情况加以歪曲的行为表现,很小的幼儿是不会说谎的。幼儿的说谎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分不清事实与想像的谎话。
(2)夸耀式的说谎。
(3)掩盖式的说谎。
(4)模仿式的谎话。
    针对上述幼儿的不同表现,教师要细致、耐心地分析幼儿说谎的原因,区别加以对待。切忌随便给孩子扣上一顶说谎的大帽子。在  日常生活当中教师首先要做出榜样,对于说真话的孩子要及日寸表扬祁鼓励,使幼儿感受到诚实是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
3、幼儿告状行为的纠正
    告状是幼儿常见的行为,由于幼儿社会交往技能有限,当他们遇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不能够通过协商、帮助和谦让的方法来解决,所以求助于教师来解决。
3、幼儿告状行为的纠正
倾听幼儿的告状,对于幼儿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解决。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解决问题的技巧。
三、进行常规教育,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
建立值日生制度
四、开展活动区活动
角色游戏区
图书区
自然角
美工区
积木区
玩沙玩水区
第三节 大班幼儿的教育特点
一、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一)身体发展迅速,动作协调
(二)语言能力增强
(三)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逐步加强
(四)责任感增强
(五)好学乐问
(六)个性初具雏形
(七)社会性有很大发展
二、大班幼儿的入学教育
(一)入学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
1、开始正规的学习生活,要求提高了。
2、幼儿园是幼儿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3、学习内容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
4、学校实行升留级制,学习程度以分数衡量
5、生活制度的变化
6、师生关系的变化
7、生活环境的改变
(三)入学教育
1、培养入学意识
(1)组织参观附近小学
(2)可参观少先队员活动和入队仪式
(3)要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
(4)进行毕业离园教育
(三)入学教育
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1)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
(2)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3)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4)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三)入学教育
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
(1)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良好习惯
(2)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定的读书技能
(3)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的训练,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
4、培养生活适应能力
(四)家长和学校在入学教育中的责任
1、放手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2、激发和引导幼儿向往入学的美好愿望
3、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4、调整作息时间
(五)国外解决衔接问题的一些尝试
三、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引导大班幼儿集体责任感的发展
1、提供机会让幼儿为班集体做事,增强集体意识
2、建立班级集体规则
3、适当开展竞争性活动
(二)引导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1、教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
2、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时候多肯定和鼓励孩子
3、教会幼儿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4、教会幼儿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正确态度
第四节     学前班与混合班地教育特点
一、学前班的教育特点
(一)什么是学前班
   学前班是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
   学前班是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
第四节     学前班与混合班地教育特点
一、学前班的教育特点
1、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第四节     学前班与混合班地教育特点  
一、学前班的教育特点  
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1)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2)师资力量薄弱。
(3)办学条件差。
学前班的教育要点
1.以游戏活动为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2.根据农村幼儿卫生习惯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的特点,抓好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文明礼貌的教育
3、根据农村幼儿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算等能力,为入小学打下基础。
4.充分利用大自然对幼儿进行教育
5.正确评价学前班的教育质量
二、混合班的教育特点
(一)什么是混合班
混合班是指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这种班级类型大都设在农村或厂矿企业内。近年来在我国引进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当中也有采取混龄编班的形式,但是这不属于我们探讨的范围。我们主要针对那些经济落后,师资缺乏或者居住分散人口较少的地区设置的混合班而言。混合班的类型主要有双龄班、三龄班和多龄班等。
二、混合班的教育特点
(二)混合班的教育特点
1、科学安排一日生活作息表
2、分层分组教育,促进原有水平的提高
3、发挥混龄优势,让儿童教育儿童
同步练习
   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 A .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 .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 .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 .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 A .测验 B .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  C .考试 D .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关于我国学前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我国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B .学前班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应与小学相同 C .学前班的教育应以游戏活动为主 D .是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十二章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育PPT课件

  • 编号:16869
  • 大小:1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10-14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