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活动PPT课件这个PPT共56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常规与幼儿园常规,为什么需要建立幼儿园常规,幼儿园常规的内容,通过案例探讨建立幼儿园常规的方法,给老师们的一些建议,经验交流与小组讨论等,欢迎点击下载。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
我们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幼儿园常规
◆幼儿园为什么需要建立班级常规
◆幼儿园常规的内容
◆从几个案例探讨如何建立班级常规
◆给老师们的建议
一、常规与幼儿园常规
常规: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
——《现代汉语词典》
幼儿园常规: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遵守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邹琼瑶《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研究和思考》
铃鼓声声——几个熟悉的场景
场景一:清晨8点左右,正是家长送孩子们入园的时候,到处是孩子们喧闹的声音,老师一边忙着招呼刚走进活动室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一边照顾着已入园的孩子。活动室内,桌子上摆满了玩具,孩子们一边摆弄着玩具,一边大声说着话,有些孩子则带着哭腔跟家长告别。一时间,笑声、哭声、家长和教师的寒暄声混杂在一起,实在是热闹非凡,大约半小时后,带班老师走到孩子们前面,右手晃动着铃鼓,左手示意孩子们收拾好玩具,回到座位上坐好。铃鼓发出了一连串响亮而有节奏的声音,孩子们一听到铃鼓的声音,纷纷开始收拾玩具,并迅速地、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随着老师的铃鼓节奏拍起了手。当孩子们全部安静就坐后,铃鼓的声音就消失了。
场景二:吃完早餐的间隙,是一段轻松的时间。在老师收拾桌子、碗筷时,孩子们开始活跃了起来,有的把小椅子当马骑;有的相互追逐、推搡着游戏;有的则热烈地交流,,收拾完毕,老师扫视了一下孩子们,然后拿起了铃鼓。这次的铃鼓声不是一连串的声音,而是清晰的节奏。前排的孩子一看到老师拿起铃鼓,便迅速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其他的孩子则在听到铃鼓声后,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场景三: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响起了课间操的音乐,老师开始组织孩子们排队出去做操。照例,老师从身后的桌子上拿起了铃鼓。这时铃鼓发出的是一连串急促的声音,似乎在催促着孩子们:快!快!快!孩子们则尽可能快速但笨拙地把小椅子放到桌下,按座位次序排列成行。当四个小组的孩子们终于排成四列后,急促的铃鼓声转变成了节奏,孩子们踏着铃鼓的节奏,排着队有序地走向外面。
二、为什么需要建立幼儿园常规
(一)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二)保障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三)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幼儿园常规的内容
◆生活常规
◆学习常规
◆游戏常规
(一)生活常规
1、进餐常规
●饭前洗手
●吃饭时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清洁卫生
●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
●吃晚饭后,能将餐具放回指定的地方,将椅子放回原位
●饭后用温水漱口
●中大班幼儿能轮流担任餐前准备和餐后整理工作
老师怎么做?
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
餐前、餐中不处理问题,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
向幼儿介绍饭菜,激起食欲,饭前激发食欲的确能让幼儿愉快进餐。
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饭,不催食
餐后安排轻松安静的活动:如室内游戏、散步
注意照顾体弱儿和病儿
2、饮水常规
●小班幼儿能识别自己水杯的标识
●排队拿取水杯
●轮流取水
●喝水后将水杯放回原处
老师怎么做?
提醒幼儿用自己的水杯接水,不浪费水
检查幼儿饮水量
提醒幼儿排队取水
3、就寝常规
●睡前能按顺序脱鞋和衣裤
●起床后能自己按顺序正确穿衣裤和鞋
●起床后能自己简单地整理床铺
●睡姿正确
教师怎么做?
预先拉上窗帘
使寝室保持一定室温,也可以在寝室放置一些吊兰净化空气
指导或帮助幼儿脱衣
检查盖被情况
纠正不良睡姿,随时检查睡眠情况
指导或帮助幼儿穿衣整理床铺
4、盥洗常规
●轮流进入盥洗室,避免拥挤
●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懂得节约用水
老师怎么做?
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
提醒孩子节约用水(漫画、儿歌等多种形式)
5、入厕常规
●小班的幼儿能用语言表达要大、小便,学会坐盆或蹲坑
●自己穿脱裤子,自己擦屁股
老师怎么做?
饭前、外出、集体活动前及入睡前安排、提醒幼儿入厕
允许幼儿按需要随时大小便
掌握幼儿蹲坑时间
提醒幼儿便后洗手
(二)学习常规
●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说话,能按老师的指令开展活动
●举手发言,不大声喊叫
●他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懂得倾听,不随便插话
●不随便进出活动室
●不随便玩弄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操作材料等,以保证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活动中
●坐姿端正
●活动结束后能自己收拾简单的学具、整理场地
(三)游戏常规
●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户外游戏时在老师指定的地方活动,不相互碰撞
●做剧烈游戏时,不高声喊叫,以免损伤声带
●游戏结束时,能帮老师收拾游戏器具,整理场地
●玩大型器械时,学会排队和等待
你认为幼儿遵守的比较好的常规有哪些?
某研究者将幼儿园常规细分为25项,通过观察法和调查法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幼儿遵守的好的常规:离开活动场所时能报告老师;洗完手后不玩水;游戏后把玩具放回原处;桌面游戏时轻声进行;游戏后将玩具放回原处
幼儿遵守的不好的常规:上课时不做小动作;场地活动时不乱跑乱窜;上课时不随便与同伴交谈;能安静进餐
四、通过案例探讨建立幼儿园常规的方法
案例一:在玩拼插区时,孩子总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一筐筐的玩具被倒出来,收拾时又乱放。对此,老师总是一遍遍地强调:“要把玩具放在一起”,“把雪花片放到玩具篓里”,“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就是不听!”可孩子们依旧听了就忘了,总是记不住。
建议:相信孩子,自主商讨,互相督促
案例一的解决办法:利用一次餐后谈话,老师让孩子自主讨论如何在拼插区既能快乐玩耍,又有一定的秩序。幼儿自发地几个人围在一起开始了讨论,然后各组抽出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他们组所定的常规,最后再由各组之间的幼儿相互提问修正,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活动区常规成立了。在以后的活动区活动中,幼儿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常规,而且还能互相督促。
老师们在工作中是否反思过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总是我告诉孩子们怎样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建立常规呢? ”
案例二:王老师发现有很多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将水龙头拧到最大,不仅溅湿了衣服也弄湿了地面。
建议:将常规教育和集体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案例二的解决办法:王老师开展了一次以“水”为主题的单元主题活动,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的方法让幼儿了解水的作用,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盥洗室打水仗、浪费水的现象果然明显减少。
案例三: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小红花。老师制定了得小红花的要求,上课发言积极,坐得神气,睡觉乖,吃饭香等等,但每星期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少数几个,所以在评选小红花时都快成批斗会了,因为小朋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位小朋友拿到了小红花,小朋友总能找出他某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
建议:常规教育切忌急于求成
案例三的解决办法:老师每星期公布一条要求,告诉幼儿这星期小红花要找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你在这个星期符合以上的一条就可以得到小红花,然后老师将具体要求贴在家长园地上,让家长也一起来督促孩子。
案例四:豆豆是中班的孩子,在幼儿园吃饭都是自己大口大口吃,但是豆豆的妈妈却很苦恼地告诉老师,豆豆一回到家就不愿意自己吃饭了,非得让妈妈喂才行。
建议:帮助家长形成科学育儿理念,加强家园合作
案例四的解决办法:平时除了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资料外,还可发放一些家教资料,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中得到强化。可在班级中设置“好行为好习惯”评比栏,只要是小朋友在家里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者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让爸爸妈妈写下来,并拿到幼儿园,老师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进行朗读,并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评比栏中贴上一朵大红花。
案例五:在盥洗常规中,老师要求幼儿按顺序认真地把手洗干净,使用自己的毛巾擦干,依次盥洗,不大声吵闹,不玩水,随手关水龙头。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发现,有老师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能遵守,可他们只是躲避老师的一双眼睛,老师不看他们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有幼儿洗手时故意捏住水龙头,水喷出来洒在小朋友身上他们还很开心。
建议:让幼儿参与常规监督
案例五的解决办法:轮流请幼儿担任小小监督员,去监督其他小朋友的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不放任幼儿违规行为,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锻炼幼儿为大家服务的意识 。
案例六:进餐之前通常有一段等待时间,虽然老师再三强调让小朋友趴在椅背上安静地休息,但是刚结束完户外活动的孩子们仍然难掩雀跃兴奋的心情,活动室里久久难以安静。
建议:与其强制要求孩子保持安静,不如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案例六的解决办法:进餐之前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孩子喜欢听的故事。
案例七:老师经常告诉孩子很多需要遵守的常规,如接水喝的时候要排队、玩具用后要放回原处等,但孩子们总是在老师讲过之后就忘记了。
建议:重视环境的蕴含的教育价值
案例七的解决办法: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如:在楼梯、喝水处、洗手处等贴上小脚印;洗手处还可以贴上洗手的顺序图;班级内用图案标明各个活动区域。对于小年龄的幼儿,用标记告诉他们做早操的位置等。
案例八:小哲是中班的男孩子,他不喜欢吃蔬菜,每次吃饭前总是要先把蔬菜挑出来放到桌子上才开始吃饭,对此,小哲的妈妈很是苦恼,一再嘱托老师帮忙想办法。
建议:将常规教育寓于游戏形式中
案例八的解决办法:老师发现小哲对汽车特别感兴趣,于是,在吃饭的时候,老师和小哲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老师把食物比作汽车零部件,把吃饭比作组装汽车,这个办法有效地激发了小哲对蔬菜的兴趣。
五、给老师们的一些建议
◆表达对幼儿的尊重
思考:权威和惩罚在常规建立中的力量大于尊重和爱吗?
案例分享:“我要把你变成青蛙”、“被拍死的苍蝇”
真正有利于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常规教育,是在教师的民主的而不是强制的领导方式下进行的。
◆时刻关注幼儿的需要
思考:为什么我的活动幼儿很难安静、专心地参与?
案例分享:“我是恐龙爸爸”
不要为幼儿设立无法达到的行为目标。
经常检查订立的规则,允许幼儿自己做决定。
幼儿在处理交往问题方面是个新手——花些时间教他们通过协商的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应对争抢玩具的现象?)
幼儿在他人进行互动时,教师要不断提醒他们遵守班级常规。
◆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
避免使用这些批评的语句,“你怎么什么都不会?老师已经说了很多次了!”“班上就你最蠢!”
◆评价幼儿需要技巧
1、“娜娜,今天听故事时你一直在讲话,我知道你忘记了听故事不能讲话的规定,明天不这样了,好吗?”
2、“辰辰,你今天不舒服是吗?你看上去有点生气,不想和小伙伴待在一起。可以跟我说说你的感受吗?”
3、“可可,我知道你有很多本领,力气也很大,但你踢小伙伴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我们来谈谈你该干点什么吧!”
◆教导幼儿适宜的行为
1、对他人表示友好。
2、如果想要某样东西,可以提出要求但不能直接拿或抢。
3、轮流使用盥洗室,轮流使用玩具。
4、加入区域活动时,不打扰正在游戏的小朋友。
5、离开游戏区域时要整理一下。
◆积极应对情感强烈的幼儿
场景:“我讨厌你!”一个幼儿冲刚才和他抢玩具的同伴大声尖叫。
思考:你会怎么做?
1、把幼儿带走,离开让他感到受挫的情境。
2、尽快让幼儿平静下来。
3、跟他谈论这种行为带来的糟糕后果。“生气有用吗?”
4、幼儿冷静下来以后,告诉他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方式。
5、继续观察幼儿,如果他的行为表现很积极时,要在班级活动中进行表扬。
◆抓住幼儿表现好的时机
1、观察幼儿的行为,当幼儿做出你期望的行为时,积极地肯定他们。
2、表扬幼儿要真诚,不要太情绪化。
3、谨慎使用表扬。
★在数学活动时,莎莎举手发言了,她并不经常这样做。老师说:“真棒,莎莎,我看到了,你记住举手了!”
★莉莉哭了,小宇走过去抱了抱她,老师表扬小宇:“你在安慰小伙伴,真棒!我相信她感觉好多了!”
◆既要看到常规教育中的共性,又要重视常规教育中的个别差异
如何处理好控制和自由之间的矛盾?——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活动的权利时,他才能真正遵守纪律。
◆以身作则,当好榜样
近段时间,我发现班上有不少孩子,不论吃饭还是上课时间,老爱翘起二郎腿,我想弄清这事的原因。上课时,我向孩子们谈起了这件事,教育他们不该有这样的习惯。在课堂上,小朋友都一言不发,正襟危坐,认真地听我训话。下课了,思雨小朋友走到我身边,悄悄对我说:“杨老师,我有时候看见你也翘二郎腿。”
——摘自宁波市某幼儿园教师教学心得
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教师言行举止,孩子都会模仿,要规范孩子的行为,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千万不可不拘小节。
◆批评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案例:“老师,马西农在图书区大声嚷嚷,我们没法看书了。”“老师,有几个小朋友在厕所里怪叫”……随着孩子告状次数增加,我感到班上的孩子在声音控制方面还缺乏意识。 为此,我特意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我先请孩子们说说“你们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孩子们说出了他们听到过的自然界的、生活中的、游戏中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把这些声音模仿给我听。 接着,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些声音可以控制?”
对此,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不断相互质疑、争论,最终孩子们找出了几种他们认为能控制的声音:录音机、电视机、手机的声音,人走路、拍手、说话的声音……孩子们认为这些声音可以由人来变大或变小,能够控制我请孩子们继续想一想,哪些地方哪些时候需要小朋友来控制自己的声音呢?“走进睡眠室的时候走路要轻,声音要小…“在图书区看书不要大声说话”,班里的大嗓门云聪说:“星期六我爸带我去看芭蕾舞的时候我就没嚷嚷,可安静了,爸爸还表扬我了呢。”看来,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已经意识到园内外的一 些场合需要控制自己的声音了。我继续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设计声音控制提示符号?”
我继续和孩子们讨论:你都见过哪些控制声音的标志。有些孩子说出了道路上的“禁止鸣笛”的符号,音乐厅里的“手指放在嘴上”——禁止发声的标志,还有医院里写的“安静”的文字,我鼓励他们分头设计和制作。陈云聪画了一张嘴,嘴前边是一只手在做嘘的动作,贴在了盥洗室;雪洋画了一只大大的脚,上面覆盖着大大的叉号,贴到了睡眠室,提示说“小朋友进睡眠室走路要轻啊”;李东雨一定要把他制作的标志挂在图书区的墙上,解释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可不希望别人打扰我!”
——《这样的声音才好听》幼儿教育(2004.5)
◆让遵守常规变成孩子的乐趣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睡午觉时脱下的鞋子总是随意乱放。起床后经常会穿错鞋或找不到鞋子,有时我还得趴在地上帮孩子找鞋,费时又费力。有一天午睡前,我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你们知道吗?小朋友的两只鞋子是两个好朋友,他们喜欢在一起说悄悄话,如果我们睡觉时,把它们东一只,西一只分开乱放,它们就找不到好朋友了,心里会非常难过。所以我们午睡的时候脱下鞋子,一定要把两只鞋子靠拢摆整齐,让两个鞋子朋友亲亲热热地在一起。”我一边说,一边把正确的方法示范给孩子看。果然,孩子们上床午睡时,都非常认真地把自己的鞋子放在了一起,有的孩子还拉着我去看,指着自己放整齐的鞋子说:“老师,你看,我把两个好朋友放在一起了。”就这样,孩子开始饶有兴趣地学习摆放鞋子的常规 ,通过每天地坚持和经常地提醒,这一常规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李屹峰
◆利用故事、儿歌等进行常规教育
小脸盆,水清清,小朋友们笑嘻嘻,小手儿,伸出来,洗一洗,白又净,吃饭前,先洗手,讲卫生,不得病。
——饭前洗手
吃饭时,坐端正,右手拿调羹,左手扶着碗。细细嚼,慢慢咽,不剩饭,不挑菜,自己吃饭真能干。
——进餐常规
小宝宝,排排队。你在前,我在后。一个跟好一个排,大家跟着老师来。
——排队
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要是走错了,出来笑死人。
——扣扣子
提出问题多动脑,举手发言懂礼貌,回答问题声音响,学会倾听才真好。
——教学活动
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洗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真干净。
——洗手
经验交流与小组讨论
1、你班上的常规建立的如何?哪些常规让你觉得比较难以建立?
2、在常规的建立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惑?
3、你有哪些好的常规建立经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