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0
这是速度路程时间标准案例,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先来聊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吧下雨的时候,人们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了?学习了今天的知识,相信你就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表格
师:是的,你几个小动物举行了一场竞走比赛,这就是他们的成绩表,谁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成绩表。
给大家解释,第一列是天色选手,第二列的数据是所有的时间第三列表示的是所走的路程。
2.猜猜手走的最快?为什么?
预设:生1:松鼠比猴子快,因为他们用了同样的时间,松鼠走的远。
生2:小兔比猴子走的快,因为他们都走了,240米,小兔子用的时间短短,兔子就走得快。
师总结: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比较,当时间相同,路程走的长走的快,路程相等,时间短走得快,看来比快慢路程时间有关。
过渡:松鼠和小兔走路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怎么比较呢?
3.怎么比较松鼠和小兔谁更快?与同伴说一说。
生1:统一时间为12分:280乘3=840米
240乘4等于960米
小兔走的快
生2:小兔每分钟走:240除以3等于80米
松鼠每分钟走:280除以4等于70米
小兔平均1分走80米也就可以说小兔的速度是80米/分.
同学们,你们来看速度的单位与原来学习的单位有什么不同?速度单位是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复合而成。那请把松鼠的速度单位改一改。
你能说出松鼠和猴子的速度吗?
4.我刚才在学习,同学们,想一想已知路程和时间怎么求速度呢?
板书: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过渡:速度在我们这节课堂上有,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速度也无处不在,我们一起去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吧。
5. 看一看说一说
谁给大家读一读生活中的速度,并说一说,每一个速度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师总结:像这样每时,每分,每秒等单位时间内走的路程就是速度。
你能结合生活的经验,有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些速度有多快?
回应:那你现在知道下雨的时候是先听见雷声音,还是先看见闪电?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求小兔,松鼠和小候的1分钟所走的路程,也就是速度,比较出谁走的最快。知道了如何求速度,接下来我们就根据我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6.巩固练习。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构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模型决定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认识速度单位。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学习态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
构建并运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一数学模型
四、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的现实意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2、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学生猜哪辆车会取胜呢?
接着出示条件:
第一辆2时行驶了 120千米,第二辆3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
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小汽车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大客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大客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
像一时、一分、一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一时,一分,一秒… )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学生试着表述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5、讲解速度的读法、写法
师:会算速度了吗?看下面几道题,然后口答各题中物体的速度,(出示PPT) 1、小青骑自行车,3小时骑了36千米,小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2、一架飞机4分钟飞行了48千米,这架飞机的速度是( )。3、 “神九”飞船在太空2秒飞行了约24千米,“神九”飞船的速度约是(
). 根据学生叙述写成12千米每时、每分、每秒,再用“/”来代替“每”。改为12千米/时、12千米/秒。读作:12千米每时,表示小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2千米/时。
6、看一看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人类、动物界、自然界等方面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速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为8米/时;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感受一下。学生会发现蜗牛的速度很慢,光的速度很快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你能根据所列算式找到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四、实际运用:
1、闯关游戏:第一关1)、蝴蝶的飞行速度是500米∕分,6分钟可以飞行( )米。
2)、自行车3时行驶30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
3)、章鱼每分钟游70米,( )分钟能游完210米。
2、第二关: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480米,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小明从家出发步行6分钟能否到达学校?(三种方法。比时间、路程和速度)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与时间》教学反思
因为这节课的内容是行程问题第一课时,所以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速度的含义和读、写法的认识。首先,我将龟兔赛跑的故事配以声音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期望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出三种不同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快慢,通过欣赏与体验进一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设计了生动活泼的“解决问题” 的情境。本着尊重教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例题进行了拓展延伸。其次,让学生自主探究、概括出速度的计算方法,学生归纳理解数量关系,得出:速度=路程÷时间。在速度简单应用中,归纳出行程问题数量关系的另外两种形式,学生已有这个生活基础,基本上也能运用这两个关系式。最后让学生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为了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以此巩固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成功之处】
一、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通过对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解决过渡到较抽象的算式,对于速度这个抽象概念的学习,先初步建构速度的概念,然后在具体实物图中进一步感知,以小组学习、学生独立思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主解读与探索、分析与交流并尝试解决,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发现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最后抽象概括:物体1时、1分、1秒……行使的路程是速度,也就是以1时、1分、1秒……为单位时间行使的路程,遵从了概念建构的规律,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教材作为一种文本,总是以静止的、平静的面目呈现,教材提供的是问题、是情境,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课前,我深入钻研教材,尽可能地开发教材的训练功能。如:在“谁跑得快?”中,让学生根据路程、时间信息比较两位同学的快慢,通过比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深刻体验到速度与路程和时间都是有关系的,通过这样的处理,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思维更加活跃,也使教学更加富有深度和广度。
三、 合理的学习方式
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问题的情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的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解读与探索、分析与交流,借助教师的指点,速度的概念自然生成,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归纳也水到渠成。
【不足之处】
课堂中我给了学生思考的材料,但考虑到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未给足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活动中极少部分学生出现的“错误”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没能较好地利用,没有把“错误”转化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亮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只有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发表见解,全方位地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才会大放异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