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0
这是平行线教案人教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及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呢?经过三点呢?
2、线段AB=CD,CD=EF,那么AB与EF的关系怎样?
二、讲授新内容
1、观察P51的图形
说出这些直线的不同的位置关系?相交、重合、不相交也不重合(平行)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相交,可能重合,也可能不相交也不重合。归纳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关键:有没有公共点
2、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
4、用三角板画平行线AB∥CD。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5、P52的注意内容。
6、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线的实例。
7、做一做
任意画一条直线a,并在直线a外任取一点A,通过点A画直线a的平行线,看能画出几条?(学生画图,实际上只能画一条)
8、归纳: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9、直线的平行关系具有传递性:设a、b、c是三条直线,如果a∥b,b∥c,那么a∥c。
因为如果直线a与c不平行,就会相交于一点P,那么过P点就有两条直线与直线b平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a∥c。
三、小结与练习
1、练习P54 1、2题
2、补充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_相交或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两个或三个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个交点,那么它们的的位置关系是 重合 。
3、小结
对平行线的理解:两个关键:(1) “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2)“不相交”。
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
四、作业
1、画直线AB,再画直线外一点P,然后画直线CD,使CD∥AB。
2、完成基础训练的相应内容
后记:
平行线的判定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对简单的证明步骤有较清楚的认识,这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几何学习中,学生对动手操作、猜想、说理、讨论等活动形式比较熟悉,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学生已经具备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以前的几何学习中,主要是针对几何概念、运算以及几何的初步证明(说理),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几何证明体系,本节课安排《为什么它们平行》旨在让学生从简单的几何证明入手,逐步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清晰的证明思路,为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
2.能对平行线的判定进行灵活运用,并把它们应用于几何证明中.
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
3.通过学生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情景引入——探索平行线判定方法的证明——反馈练习——反思与小结.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
回顾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师:前面我们探索过直线平行的条件.大家来想一想: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呢?
生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http://w ww.xkb1.com
生2: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生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很好.这些判定方法都是我们经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得到的.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要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除公理、定义外,其他真命题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公理.那其他的三个真命题如何证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
活动目的:
回顾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为下一步顺利地引出新课埋下伏笔.
教学效果:
由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教师通过对话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很快地回忆起这些知识.
第二环节:探索平行线判定方法的证明
活动内容:
① 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师:这是一个文字证明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根据题意,可以把这个文字证明题转化为下列形式:
如图,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如何证明这个题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师生分析:要证明直线a与b平行,可以想到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来证明.这时从图中可以知道:∠1与∠3是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概念、符号表示。.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3.掌握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
重点:
平行线的作图,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
平行公理推论的应用.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观察: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在同一平面内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 顺时针转动a
二、思考
(1)直线a与直线b的交点位置将发生什么变化?
(2)在这个过程中, 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
平行概念:同一平面内,存在一条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
即: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与b是平行线, 记作a∥b.
追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哪些位置关系?
答案:相交和平行
练习1:
平行线在生活中很常见,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答案:如:
三、探究1
问题:如何画平行线呢?给一条直线a,你能画出直线a的平行线吗?
步骤:一、放;二、贴;三、推;四、画
追问:你能画出多少条直线a的平行线?
答案:无数条
四、探究2
问题1:在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直线a与b平行?
问题2: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追问:过点B你能画出多少条直线a的平行线?
答案:1条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问题3: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符号言语:
∵b∥a,c∥a
∴b∥c.
练习2: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如图(1),过点A画EF ∥ BC;
(2)如图(2),在∠AOB内取一点P,过点P画PC ∥ OA交OB于C,PD ∥ OB交OA于D.
答案:
五、应用提高
1. 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 个,1 个,2 个或 3 个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与平行
A. 0 B. 1 C. 2 D. 4
答案:B
六、体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2.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七、达标测评
1.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边必_____
答案:相交.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与第三条直线都平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也互相平行.( )
答案:×;×;√
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a // d, b // c,∴c // d
B.∵ a // c,b // d,∴ c // d
C.∵ a // b,a // c,∴ b // c
D.∵ a // b,c // d,∴ a // c
答案:C
八、布置作业
教材12页对应练习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