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2
这是齐桓晋文之事划分层次,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教学重点:
孟子的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本文一问一答紧紧相连,内容篇幅长,结构层次不是太容易,需要老师提示。
课时安排:
两大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孟子其人
本单元全是孟子的文章,所以有必要先来了解他的基本情况。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但是始终不受重用,然而他傲视诸侯,决不苟同, 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书。
后来,人们将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且称孟子为“亚圣”。
结合课本150页的方框内容来了解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仁政思想——
2、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
3、性本善——凡人皆可成尧舜
4、进退两自如的个人修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串讲一二节词句翻译,了解谈话初始状态。
1、字词:
(1)徒: 门徒
(2)焉: 助词,无意义。
(3)是以后世无传焉 所以后世没有流传
臣未之闻也 我没有听说这些
无以,则王乎 不停止非要说的话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2、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上来了,但是,想要成功也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三、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