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行为

宝宝爱装病家长怎样应对

日期:2010-06-20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5岁的洋洋,经常说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可好多次其实都不是真的,比如:有一次他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就说肚子痛,要妈妈来接他回家,可回到家后活蹦乱跳的,哪里有什么肚子痛;前一段时间,在幼儿园里练习拍皮球,他突然蹲下了,说自己的腿痛,吓得老师赶紧抱着他去了医务室,结果到了那里,他说“好了”;昨天晚上,妈妈忙着准备明天工作的材料,他非缠着妈妈陪他,说自己头很痛,睡不着……虽然家长和老师也知道洋洋很多时候可能是在“装病”,但因为洋洋的体质确实比较弱,容易生病,所以家里人和老师也就挺照顾他的,谁知道哪次是真的、哪次是假的。可“装病”毕竟不是件好事,怎么做才能让洋洋改掉“装病”的毛病呢?

  洋洋真是很聪明,让家长和老师在难分真假的情况下,不断地满足着自己。但要区分洋洋是真不舒服,还是假不舒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谈应对办法之前,还是先来简单地分析一下洋洋的心理与行为吧——

分析“装病”

  首先要说明的是,洋洋肯定不是天生就会“装病”,这一行为必定是在洋洋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一个后天通过学习而形成的行为,一般都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一,需求,也就是内在的驱动力。一个后天的行为不会白白产生,一定反映了某个内在的需求;二,偶然的成功经验,也就是该行为让需求得到了意外的实现;三,多次的成功经验,使行为得到巩固。如果尝试一个行为,连续多次都能得到好的回应,那么这个行为就将被定格下来,成为我们寻求需求满足的手段或者途径;反之,如果一个行为多次尝试都得到了消极的结果,那么就很可能被淘汰掉。可见,洋洋之所以反复“装病”,肯定是“装病”多次(或者总是)让他的愿望得以满足;而如果“不装病”,可能有些愿望就不能满足了,比如:如果不说肚子痛,妈妈就不会接他回家了,而他只能乖乖地在幼儿园睡觉了;如果不说腿痛,老师可能还会让他继续练习拍皮球吧。概括起来,就明白了洋洋“装病”的行为轨迹:

  其一,在洋洋真的“不舒服”的时候,家长(可能尤其是妈妈)和老师特别关心洋洋,而且特别容易满足洋洋;尤其是那些平时不能实现的愿望,生病的时候都可能实现了。比如:平常妈妈都让洋洋自己先睡觉,可洋洋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陪在洋洋身边哄他睡觉;平时妈妈一般都要等幼儿园放学了才来接洋洋,可洋洋不舒服的时候,妈妈会很早就来接洋洋了;平时老师对小朋友都差不多,但如果哪个小朋友生病了,老师会特殊给以关照……

  其二,多次“真不舒服”以后,让洋洋建立了这样的一个印象——“只要我不舒服,妈妈就能满足我”。如果妈妈偶然的“失去原则”,洋洋是不会有这个印象的,或者说顶多是个模糊的感觉,但多次的经验却很容易让洋洋形成这一观念。

  其三,洋洋某一次想“破例”行事,于是尝试了“假不舒服”,结果妈妈或者他人真的上当了,洋洋如愿以偿。

  其四,洋洋经过几次尝试,发现“假不舒服”确实是个“控制”妈妈或他人的好办法,确实是个可以满足自己愿望的好办法,于是“装病”的行为形成了。

应对“装病”

  这样看来,要想改善洋洋的行为,就要让洋洋的“假不舒服”发挥不了作用,让“假不舒服”不能起到满足洋洋愿望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让“假不舒服”失效呢——

  1、降低对孩子身体的焦虑。洋洋的妈妈及其他家庭成员要降低对洋洋身体的焦虑,不要洋洋一说不舒服,就表现出过度的焦虑与不安,要想办法给洋洋一个感觉——“不舒服没什么大不了的”。 下面是一个测试自己对孩子身体焦虑的小测验,如果有5道以上(含5道)的题目都回答“是”,那么您的高焦虑很可能成为孩子的把柄:

测题是否

  孩子一有不舒服,我就心神不安,高度紧张。
  孩子生病的时候,我希望每时每刻陪在他身边。
  孩子一生病,我就会很自责,觉得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
  孩子生病的时候,我多数会请假在家里陪他。
  一到流感的时候,我就特别担心孩子的身体。
  幼儿园里只要有小朋友感冒,我就不让孩子去幼儿园了。
  我很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因为人多病菌多,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我从不让孩子吃别人给的东西,怕不卫生。
  我要求孩子,与小朋友玩后一定要洗手。
  我相对其他家长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2、减少或控制对孩子“生病”时的过度满足。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洋洋不是天生会用“装病”来控制大人,他之所以这样做,根本的原因是大人对于“病孩”的要求显然降低,给以了过度的满足。所以,建议洋洋的家人要注意将洋洋的“不舒服”与“愿望满足”分开来,即使在洋洋真的生病的时候,也不能过度满足洋洋,尤其是无理的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洋洋懂得“生病”与“愿望满足”是两回事,逐渐让洋洋意识到“不舒服”也不能成为“愿望满足”的工具了。

  3、善于观察,总结“真病”与“假病”之间的区别。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只要大人细心一点,假的就真不了。所以,洋洋的家人要善于观察洋洋平时的行为举止,留意“真不舒服”与“假不舒服”之间的区别,并与幼儿园老师积极沟通,让老师知道洋洋的特点,以免老师过度担心而经常找家长。

  4、让“不舒服”变得麻烦起来,使“假不舒服”自现原形。洋洋喜欢用“装病”来达成愿望,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个方法简单又快捷。所以,如果洋洋的家人或老师让洋洋的“不舒服”变得麻烦起来,延缓了洋洋的愿望实现或者让洋洋的“如意算盘”落空,那么多次以后,洋洋就会觉得这个方法一点也不灵,于是会逐渐放弃这个行为。比如:洋洋说肚子痛,那么就说带洋洋去医院检查,孩子往往很怕去医院,如果洋洋是假的,那么就会说“不痛”了,而且一下就像没事了一样;而如果是真的,孩子虽然也可能说“不痛,不去”,但表情还是很痛苦或者手还是会扶着肚子的。当然,这一招要与前面的观察结合起来。

  5、用另一个更吸引人的愿望来试探孩子的“不舒服”,以辨真假。比如:当洋洋说“不舒服”的时候,如果你说“哎呀,本来妈妈想给你吃XXX(洋洋特别喜欢吃的)的或者想带你到XXX地方(洋洋特别喜欢)去的,这下看来不行了……”看看洋洋的反应,是不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大人区别真假呢?

  记得有一次,带4岁的小侄子出去玩,他想偷懒让人家抱,于是就蹲下来说自己的腿痛,我问他“哪里痛”,他指了指右腿膝盖的地方。我猜他是故意的,所以就说,“哎呀,本来今天姑姑想好好带你去公园玩的,还想一起玩脚踏船呢,这下只好回家了……”没等我说完,小家伙马上就站起来了,说:“姑姑,不痛了,休息了一下就好了!”……

  6、注意倾听与观察孩子的真实愿望与需求,给以合理的满足与引导。虽然洋洋的“装病”需要改善,可这背后的愿望与需求并非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如果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帮助洋洋消除或者改善装不舒服的源头,那么洋洋当然也就懒得装病了。从洋洋的“假不舒服”看,洋洋都是为了满足某一个心理需求的,比如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不想拍皮球、不想睡觉等,如果洋洋的妈妈或者老师能帮助洋洋合理解决这些“心病”,那么洋洋也就不会用“不舒服”作为借口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