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30篇

日期:2021-04-1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音乐游戏教案3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30篇

第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猴子学样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兴趣。
  2、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看过猴子学样的动画片,会模仿猴子的动作并能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饶痒痒等
  2、材料准备:《恰恰恰》音乐、事先画好的猴子学样舞谱、两顶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
  师: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幼儿自由回答:调皮、可爱,并请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
  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并做做相应的动作。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的表演
  师: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小猴子特别喜欢学样,今天猴王学了个舞蹈请你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趣的动作?
  2、说说、学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师:刚才你们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幼儿个别讲述并跳跳猴王的舞)
  3、幼儿集体跳跳猴王的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学的可真像,我们一起来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
  4、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
  (2)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看着做做单一的动作
  (3)教师点谱提示,幼儿集体看舞谱跳跳猴子舞。
  5、大家一起编编"猴子的舞蹈"
  6、游戏
  一个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用一个帽子来传递,一边传递一边说:"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耸耸肩),唱到"哎呀呀"的时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个小朋友的头上,他就会成为猴王,可以到中间来跳舞。
  两个帽子:同上

第2篇、大班音乐活动太阳喜欢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
  2.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1.图片。
  2.已有观察秋景的经验。
  3.音乐《太阳喜欢》,钢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次我们去秋游,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 走过水果摊位时,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二、学唱歌曲
  1.欣赏第一遍 老师把看到的景色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听到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出歌曲里面的相应歌词。
  2.原来太阳喜欢谁,就会送给它漂亮的颜色(出示图片)
  3.听老师来唱一遍 你觉得你一句唱的最特别,一起练一练。
  4.我们也来唱一唱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
  5.分角色演唱歌曲,并提醒幼儿用抒情的愉悦的声音来唱

  三、创编歌词
  1.除了歌中唱的,太阳还会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呢? 幼儿说到的,教师就在白纸上简笔记录下来
  2.再集体唱一唱
  3.请个别幼儿自己创编,并且尝试自己唱出来 创编4句为一组,集体完整的唱一遍
  4.给歌曲取一个好听的适合的名字,师幼集体讨论得出“太阳喜欢”。

  四、活动延伸:刚才是老师帮忙记录了小朋友创编的句子,接下来小朋友自己去座位旁用勾线笔在白纸上画下太阳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然后拿着图谱去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课程中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了解到孩子对各类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我把目标定位第一条是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第二条是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同时这第二条也是本次的重点,鼓励孩子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曲式,并大胆的进行创编新歌词,从个别幼儿创编集体演唱逐步提升到个别幼儿能独立用歌曲的旋律演唱新歌词。通过这有趣的编一编、唱一唱活动,加深孩子对水果和蔬菜的认识,喜欢上音乐活动。    
  整个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体,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顺畅的过渡每个环节,保证孩子轻松愉快的活动着,掩去了教授的痕迹。第一环节老师帮助他们回忆秋游的情节,孩子能很快说出那天的所见所闻,重点说了看到的许多水果和田野中的蔬菜,这环节是为下面第三环节自编歌词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在欣赏老师按见闻编的新歌,从而引起孩子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在这不露痕迹的过程中孩子很快学会的新歌。    
  第三环节考虑到中班孩子记忆能力的特点,我借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孩子及时记录下创编的新歌词,这样相对降低了自编自唱的难度。孩子在想到新歌词后,尝试唱时,能够凭借图形帮助,直接演唱整首歌曲,而不需要一边唱一边回想自己刚才创编的歌词。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轻松体验到自己创编新歌的乐趣,在愉快的活动中把老师预设的重点自然掌握,减轻孩子学的压力。    
  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后来在孩子都争抢着创编新歌词的高涨热情中结束本次活动,并顺畅的把孩子的热情延续到下面的延伸活动中。最后延伸活动中孩子能很快的画出自己想到的新歌词,高兴的轮流唱给老师听,主动去唱给好朋友听。  

第3篇、大班音乐活动郊游(打击乐)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 哪几段是一样的? 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第4篇、大班音乐活动我和音乐一起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的结构特点。
  2、体验用生活情境表现音乐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的准备
  2、活动材料准备(音乐、场地、黑板、图片、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顾生活中“煮面条”的情境,引发幼儿对面条不同姿态的联想。
  没下锅前的面条是什么样子的?面条刚放入开水锅中会有什么变化?水沸腾翻滚时面条又在锅里做什么呢?关火后的面条呢?

  二、欣赏音乐,划分音乐段落。
  师:今天,我带来一首乐曲,面条要和它做游戏,我们先来仔细听,音乐可以分成几段?

  三、感知乐曲特点,尝试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
  1、分段感知乐曲特点。
  2、结合煮面的过程找出适宜表现的段落。
  3、用手指动作感受并表现。
  4、用肢体动作大胆感受并表现。
  5、完整感受并表现。
  教师适时走近幼儿用语言、体态激励幼儿大胆表现,注意突出结束造型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现音乐。
  1、想象用厨房中的其他活动表现音乐。
  2、想象户外活动中可以如何表现音乐。

  五、结束部分,带领幼儿去寻找更多可以表现这个音乐的生活情境,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1、活动前应给予幼儿充分的生活经验准备。
  2、重点提示幼儿动作的个性化;活动前提好常规要求,活动中始终以情境贯穿。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有很强的迁移生活经验的能力,加之活泼好动的特点给予老师创作的灵感-----能否运用生活中真实情境的模仿、再现,来激发幼儿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热情呢?就这样,一次音乐与生活、实践与创造、充分感受与大胆表现紧密相连的教学活动诞生了。这不仅仅使音乐变得生活化、情趣化,也使生活变得艺术化、生动化。
  因为活动目标的明确(①感知、表现乐曲结构 ②体验生活情境化得艺术乐趣),所以活动各环节衔接自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达到活动高潮,教师组织、指导的思路清晰,每个环节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起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都能使老师心中有数。活动中我关注幼儿对生活的体验和表达,并努力启发幼儿结合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相应的生活动作来表现,老师的眼神、语言、动作和“摄影师”角色的参与大大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最终大家在轻松愉快中共度美好时光,共享音乐与生活的美妙。
  不足:活动的形式可以再丰富些,是否可以在熟练把握音乐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由幼儿自主想象生活场景并大胆表现呢?

第5篇、大班音乐活动小小的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的内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学习用歌声、动作和绘画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想象。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主题活动录音带,录音机一台。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数星星》一册   

  活动过程   
  1、猜谜语。   
  教师说出月亮的谜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剪刀。”鼓励幼儿根据谜面表达的意思猜出谜底。”引导幼儿思考: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2、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小小的船》1-2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听到了那句歌词,歌曲里唱了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2)请幼儿翻看主题活动图画书《数星星》第22页,教师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倾听。提问:“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引导幼儿想象在安静的夜晚,坐在月亮船上的感觉。   
  (3)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逐渐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鼓励幼儿跟唱,感受三拍子歌曲舒缓优美的特点。   
  (4)鼓励幼儿尝试创编相应的舞蹈动作,并让幼儿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3、绘画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录音,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坐在月亮船上的情景,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绘画时提醒幼儿应注意月儿弯弯和船头翘的特点。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6篇、大班音乐游戏老鼠娶新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按音乐的节奏继续学走弹簧步,表现老鼠抬轿子的情景;
2.了解并乐意遵守音乐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体验民间娶亲的习俗。
活动准备:
根据音乐游戏的特点,选择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大花轿》的主旋律,并将这一主旋律贯穿在游戏始终,使音乐符合"抬花轿娶新娘"喜气洋洋的情境。
在音乐游戏开始之前,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这一切都为游戏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从图与文两个方面阅读绘本故事,有兴趣地背诵民间童谣,谈论"一物降一物",民间婚嫁习俗等话题。
2.欣赏由《大花轿》音乐改编的对唱歌曲,进一步熟悉了故事及旋律。
3.共同收集图片,观看传统婚礼的视频,对抛绣球、带红头盖、坐花轿、轿夫抬花轿等一系列民间娶亲的习俗有了初步的认识。
4.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抬花轿的情景,区别抬花轿的步子和平时走路的样子,初步尝试走弹簧步。
5.在户外运动时,尝试过一位司机在前,四位乘客在后,两前两后地排列,左右各拉一根绳子组成一辆车,开展"开汽车"的运动游戏。
活动过程:
利用民间娶亲的习俗设计了有角色交换、自由选择等规则的"老鼠娶新娘"游戏。具体玩法如下:
1.新郎找一位好朋友当新娘,先进行装扮。
2.第一、二遍音乐:新郎随音乐出发,重复两遍音乐邀请轿夫,在邀请时根据语言节奏邀请轿夫,每次请两位。
3.第三遍音乐:听音乐搭轿子――在音乐结束前要搭好轿子。轿子的形状是新郎一人在前,轿夫两前两后站立,左右拉好绳子,后两位轿夫相互搭手臂,前两位轿夫将手搭在新郎的肩上,把轿子围起来。
4.第四遍音乐:抬花轿接新娘――五人共同前进。
5.新娘听到锣鼓声上花轿。
6.新郎新娘到新房――六人共同前进。
7.新娘抛绣球――听到鼓声转圈,在最后一拍将绣球抛出:接到绣球者扮演下一次游戏的新娘(或新郎),邀请一位新郎(或新娘)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活动的设计不仅要合理,活动中幼儿的配合十分重要。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以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共同交流。培养幼儿倾听习惯,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孩子自由表达的兴趣和激情,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第7篇、大班音乐山谷回声真好听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对于回音现象的兴趣,初步了解回音的原理。
  2、感受歌曲中用音乐表现回声的方法,体验歌曲中的强与弱。
  3、尝试表现回声。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兔淘淘》、磁带《山谷回音真好听》
  2、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强与弱”。

  活动过程:
  一、律动“郊游”导入
  ——在音乐声中师生共同表演律动
  ——导入录像。

  二、出示课件(揭示回音的原理)
  观看第一段视频,教师提问: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到底是谁在骂淘淘?(提醒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使用文明用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它是什么?(回声)
  ——回音和原来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声音的大小不一样、回音越来越模糊、回音是断断续续的、回音一直在重复)
  观看第二段视频,教师提问:
  ——为什么会有回音呢?(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大山中喊话,声音向远方传去,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大山就返回来了,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回音。
  ——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回音呢?(地下室、停车场、楼梯口、空房子等)
  ——请小朋友做一个回音的游戏。

  三、游戏
  ——教师做喊话者,请幼儿扮回音。

  四、欣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第一次欣赏
  ——小朋友听到歌里唱的什么了?
  ——音乐里有回音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他是怎样唱的?
  ——哪一句是表现原来的声音?哪一句是表现回音的?
  第二次欣赏
  ——出现回声的地方老师注意提醒,注意感受音乐在表现原来的声音和回声时强弱的不同。
  第三次欣赏
  ——将幼儿分两组,面对面的站好,跟音乐表演,在唱到回声时,一组是唱原来的声音、一组唱回音。

  五、谈话结束

  活动反思:
  回音较为抽象,孩子能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呢?本次科技活动借助“”小兔淘淘在山中喊话”的动画片直观形象地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回音。小朋友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很多幼儿在生活中注重观察,他们都能想到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回音。
  为了增加乐趣我设计了“回音的游戏”,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比较好,但在这个环节的处理时,我只注重了让孩子去模仿,模仿时注意一个声音高,一个声音低,却没有关注孩子的回声的模糊、断断续续的、回音的重复这一点处理得不好。我要灵活地掌握幼儿的每一个问题,让幼儿把每一个环节都学透,掌握牢固。

第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摇篮曲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经常几个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动,根据幼儿的喜欢开设这节音乐课,让幼儿体会妈妈对宝宝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恬静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情感,体会其中包含的妈妈对宝宝的爱。
  2、学习用轻柔的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孩子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活动准备
  1、自制大夜景图一张
  2、课件

  活动过程
  1、复习舞蹈《快乐的小猪》,调动幼儿愉快的情绪。
  2、欣赏《摇篮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质。
  刚才小朋友们跳的《快乐小猪》真好看,你们跳《快乐小猪》时是什么心情呀?(快乐,高兴)
  嘘:小朋友们听,谁在睡觉呢?
  出示课件
  小宝宝在睡觉呢!小宝宝睡觉时要听到我们这么吵,一定睡不着了,那睡觉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睡觉时应该听悠美的,恬静的,舒缓的音乐。
  应该听《摇篮曲》
  幼儿欣赏《摇篮曲》,出示夜景图。
  小结: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
  弱 次强 弱
  3、幼儿学唱歌曲《摇篮曲》
  请幼儿跟教师完整学说歌词一遍,跟着节奏说歌词一遍。
  完整学唱歌曲,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摇篮曲》,其实《摇篮曲》不止是这一首,还有许多风格不同的《摇篮曲》,非常非常好听,小朋友想听吗?
  5、音乐欣赏 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欣赏感知《摇篮曲》。
  改进:第一次范唱时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静的听能记住歌词,带要求听。
  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

第9篇、大班音乐活动美丽的天鹅湖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充分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特点。  
  2、乐意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特点  
  难点:用画笔绘画出天鹅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美丽的天鹅湖》  
  2、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  
  (1)、听赏《天鹅》乐曲录音  
  “这首曲子听上去有什么感受?”  
  “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  
  2、感受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1)、交流对乐曲的感受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  
  (2)、想象表达乐曲的内容  
  “天鹅湖中美丽的天鹅在干什么?”  
  “你喜欢天鹅吗?为什么?”  
  3、幼儿自主地表现  
  “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天鹅画出来,和好朋友说说。”  
  (幼儿用画笔自由画画、交流)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0篇、大班音乐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开展了乡土课程实验,我作为课题组成员,承担了风景名胜组的实验与研究,带孩子参观了森林公园,了解的森林公园是家乡的旅游名胜。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会唱儿歌,掌握歌唱的意思和基本节奏型。
  2、要求孩子能根据歌词进行创编动作和舞蹈。
  3、要求孩子懂得爱家乡的森林资源,并萌发保护家乡,爱家乡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唱会歌曲,并理解歌曲带我们的美感。难点则是大树妈妈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帮助和好处有哪些,让孩子通过歌曲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
  投影仪、歌曲视频 图片

  活动过程
  (1) 开始环节,讲一讲。老师用故事的形式把歌曲的内容讲给孩子们听,故事是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小朋友,在美丽的森林公园里,有一颗百岁的大树妈妈,他茂盛的树冠,象一把巨大的伞。
  (2) 学歌词。大树妈妈,个儿高,对着摇篮唱歌谣,摇啊摇,摇啊摇,摇篮里的小鸟睡着了。大树妈妈个儿高,对着摇篮呵呵笑,风来了,雨来了,摇篮上的大伞撑开了。
  (3) 基本环节,唱一唱。老师把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遍,让幼儿倾听,给幼儿留下完整的歌曲形象和印象。
  (4) 问一问。老师问幼儿,刚才你们听到老师唱得什么,你们记住了那一句,你们最喜欢哪一句,请把它说出来或者哼出来。
  (5) 说一说。老师把机会留给孩子,让她们水出自己听到歌曲内容,孩子们学新歌的时候,都不可能一下学会,但是,孩子们你记这一言我记那一句,不知不觉,一首新歌很快就被大家记住,并学会了。
  (6) 唱一唱,老师又提出要求,希望这次能把自己记住的和喜欢的那些歌曲唱出来。孩子们带着任务去唱,老师就会事半功倍,老师教孩子们唱,老师一边教孩子唱,孩子也学着唱。
  (7) 老师请能唱第一句的孩子唱出来,甚至每一句请个会唱的孩子,这个过程里,不会唱的孩子也被调动起来,不会唱得孩子也在学习,唱会了的也想展示自己。
  (8) 齐唱整首歌曲。分组唱歌曲,其他的没有唱得人当观众进行欣赏。
  (9) 边唱边跳,老师请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分组进行表演。有的孩子说大树妈妈在摇孩子睡觉,有的说大树妈妈在撑开自己的大伞,有的说大叔妈妈在鸟儿遮风避雨。
  (10) 活动延伸部分,“模特秀”老师弹奏着歌曲旋律,孩子们边唱边跳,老师的琴声停了,孩子们必须停下来,并保持刚才的舞蹈动作不动,看谁保持得久,动了的进行节目表演,活动继续进行。所有的游戏活动的主旋律一直是“大树妈妈”的音乐,巩固这首歌曲。
  (11) 节奏练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文具盒,笔、等等来做打击节奏的游戏,一组幼儿敲桌子,一组幼儿敲盒子,一组幼儿敲笔筒,一组幼儿跺脚,一组幼儿拍肩,一组幼儿拍腿等等,对他们进行分工后再进行节奏的练习和表演。

  教学反思
  这个音乐活动孩子们课堂有很高的兴致,和老师互动得比较活跃,只是在基本环节里,我要求幼儿把自己喜欢的那一句哼出来,还是有难度的,对于大班的孩子他们能依样画葫芦的模仿唱出来就很补容易了。
  其次,就是在创编环节里,我应该先要求孩子们自己进行创编动作,不要给他们一个定势的思维模式,我也不应该在唱歌的时候配上自己的动作,那样就让孩子以为老师的这个动作是标准的模式,他们的思维就束缚在这个范畴里面,他们在创编的时候就以老师的为标准,他们的创编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最后,我们不能对孩子的创编轻易的横加评价对于错,创编和想象可以是马行空的,不着边际,没有对和错之分,只有鼓励和赞扬,才能把孩子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挖掘出来。

第11篇、大班音乐活动小鸟爱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伴奏,感受乐曲的结构、性质及乐曲所蕴藏的内涵。
  2.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一台、乐曲磁带几盒、画有“小鸟爱妈妈”幻灯片若干幅、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树林里,这儿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听,谁在向我们问好!(鼓励幼儿多编几句)
  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儿叫录音,幼儿唱歌。
  (歌词:我听见鸟儿在喳喳叫大家好!)

  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
  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
  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干什么?
  2.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
  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小结:这段音乐平稳、低沉,讲的是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鸟儿们在小树林里快乐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鸟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虫子喂妈妈;第三段一小节音乐做一个鸟儿飞落动作,表示鸟妈妈恢复了健康。
  (2)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师:现在我们要用打击乐器为这首乐曲伴奏了,想一想每一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最合适。

  三、第四个尝试活动,即兴舞蹈《小鸟爱妈妈》
  师:小鸟多爱妈妈呀,我们小朋友也像小鸟一样爱妈妈,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您歇会儿吧!
  请大家跟着音乐把自己会做的事表演出来。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第12篇、大班音乐活动两只乌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大胆演唱。
  2.喜欢创编歌词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表现温暖的友情。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四幅。若干呼啦圈(做乌龟壳)。勾线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回忆歌曲。导入创编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熟悉的歌曲.猜猜它的歌名叫什么?乌龟妈妈和它的宝宝在做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玩两只乌龟的游戏。
  (幼儿在熟悉的音乐旋律及教师生动丰富的肢体动作带动下,再次感受音乐,并能随着音乐再现不同母爱的表达方式.或抱一抱,或亲一亲……积极地予以情感回应。)
  师:我们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妈妈的爱。而且需要朋友之间的友爱。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呢?
  幼:我会和好朋友一起眺舞、一起去打篮球、一起分享食品、一起看图书、一起玩玩具……
  (设问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确,引发幼儿情感共鸣,将亲情迁移到友情,过渡自然。)
  师:相同的旋律换上新词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们把《两只乌龟》改编成新歌《两个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开心的事情编唱到新歌里。
  2.编歌词
  幼儿根据旋律画出自己创编的歌词。
  教师巡视并指导:了解幼儿绘画内容;帮助幼儿按节奏(xx xxIx一)规范、整理歌词。
  (由于口头创编容易忘记歌词,所以让幼儿尝试用画歌词的方式记录创编的部分歌词。在音乐旋律伴奏的引领下。每位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相处的生活情景,思维活跃,创编出不同的歌词,如,我们一起来把舞儿跳、我们一起去看故事书、我们一起分享水果吃、我们一起去爬九峰山……幼儿边唱边画,获得了创编歌词的好方法。)
  3.集体演唱  看图完整演唱幼儿创编的歌词。
  附:创编歌曲:两个好朋友(原曲调为D调.幼儿适宜曲调为C调)
  4.幼儿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内容。
  (幼儿结合图文、绘画及其节奏的暗示。自主学习改编歌词。在宽松、自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幼儿越编越自信.越编内容越多,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供了大胆创造并体验成功与快乐的机会。孩子们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并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同伴间的相亲相爱,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a(Xx I X―)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l X― )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I X― }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I x― )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随,来到了幼JL园做游戏。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们一起游戏真快乐。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3篇、大班音乐活动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听力有时真让人感到惊讶,平时听到录音机里放的音乐,大伙儿都会自言自语的相互讨论说:“这个是XX乐器的声音”“这个声音像XX”等等,偶尔也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节奏感相当不错。传统的节奏活动,多是教师根据既有的节奏谱,准备相应的乐器,教孩子打节奏,为此,我设计这节课,把这些活动都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主探索,找出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教师灵活,有效的引导来提高幼儿的演奏技巧,让孩子们再次享受到节奏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对乐器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风格,激发幼儿配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意识,选择适当的乐器为动物伴奏。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和大狮子》
  2、乐器:双响筒、小铃、圆舞板、沙球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听双响筒节奏带幼儿进活动室
  师:“让我们踩着乐器的节奏出发吧。”(幼儿坐到位置上)“刚才老师用了什么乐器?”“以前你们还见过那些乐器?”
  2、玩听声音猜乐器的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听声音猜乐器的游戏,好吗?”
  “听,这是什么?”(幼儿想象)
  3、复习《欢迎曲》
  (1)这些乐器你们都会玩吗?
  (2)幼儿选一样自己喜欢的乐器。
  (3)师生齐奏《欢迎曲》

  二、基本部分
  1、看动画片,了解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你们演奏的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你们看动画片。”
  (1)播发课件《小老鼠和大狮子》幼儿边观看,教师边提问:
  师:“看,这是哪儿?(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谁?(马、鸟)”
  “还有谁?(大狮子)
  “它怎么走路的?谁来学一学”。
  “看,它在干什么?”(大吼)请一位幼儿学一学。
  “这么可怕的狮子,小动物听了会怎样?”
  (幼儿猜测)“都吓跑了。”
  (2)继续看课件,提问;“狮子会一直这样神气吗?
  “它怎么了”(被网网住了)
  “小动物会来救它吗?(幼儿猜测)”哦,一群勇敢的小老鼠跑来救它的,它们怎么救的?(把网咬破了)
  2、根据小动物特点选乐器
  (1)听故事录音
  师:“老师把这个动画片编成了故事,想听吗?
  (2)为小动物选乐器
  师:“小动物想请你们为它们配乐呢!
  你们愿意吗?
  大狮子用鼓和钹来演奏
  小鸟用小铃来演奏
  小马用双响筒来演奏
  小鸭用圆舞板来演奏
  小老鼠用沙球来演奏
  (3)看大屏幕一起练习演奏
  大狮子(鼓)XXXX
  (钹)XXXX
  小鸟(小铃)X
  小马(双响筒)XX X XX X
  小鸭(圆舞板)X X X X
  小老鼠(沙球)XXXX XXXX
  (4)听故事为小动物配乐
  幼儿演奏,教师指挥
  3、请几名幼儿表演小动物,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演奏完毕,评选最佳小演员和最佳小乐手。

  三、结束部分
  师:“这节课,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听听小动物要对我们说什么? 放录音。
  师:“老师也希望你们好好学本领,成为真正的演员或演奏家,好吗?我们跟小动物再见吧!”
  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第14篇、大班音乐活动映山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
  2、体验歌曲中深情的期待,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3、鼓励幼儿创编适当的动作表现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对映山红有一定的了解。
  2、幼儿用书、映山红的图片、磁带、练习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发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
  ——提问:“你们看,这漫山遍野开的是什么花啊?这种花在什么季节开啊?”
  ——这种花的名字叫映山红,它们喜欢生长在山上,一到春天就可以看到漫山遍野映山红,非常好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就叫做《映山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
  ——结合幼儿用书,请幼儿听歌曲,边听边观察画面。教师引导幼儿将画面内容和歌词对应起来,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和深情期待的情感。
  ——提问:“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听了这首歌曲的感觉。
  ——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深情期待的抒情的性质。
  4、鼓励幼儿自由创编合适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一些柔和、舒展的动作,并能根据歌曲合拍地做出这些动作。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与泡泡糖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能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较形象地做出小老鼠吹泡泡糖及泡泡糖粘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
  2.通过语言、图谱及教师动作的提示,跟随音乐合拍准确地做动作。
  3.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泡泡糖盒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幼儿想象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段音乐,是有关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音乐吧!
  3.激发幼儿想象音乐中的小老鼠与泡泡糖之间发生的事。

  二、结合图谱,熟悉音乐
  1.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2.教师一边放音乐一边演示图谱。
  3.幼儿再次欣赏。
  4.教师讲述:原来小老鼠乘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溜出去玩,你们看!

  三、欣赏音乐A段,尝试表演小老鼠走和东张西望的动作
  1.教师边演示图谱,边讲述: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
  2.请个别幼儿示范。
  3.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四、欣赏音乐B段,进行游戏
  1.小老鼠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原来它来到了草地上。
  2.教师出示图谱,边放音乐,边演示。
  3.请幼儿尝试做吹泡泡糖的动作。
  4.引导幼儿想象泡泡糖破了以后粘到身体的摸个部位。

  五、活动结束
  1.小老鼠真调皮,我们也玩小老鼠与泡泡糖的游戏的吧!
  2.完整播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小老鼠和泡泡糖》背景音乐是选自外国集体舞音乐,主要分A、B两段,A段表现的是小老鼠捡到泡泡糖的,B段音乐主要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曲风活泼有趣,在孩子们拥有泡泡糖的经验下通过扮演小老鼠来与音乐互动,是孩子们比较易于接受的。教师通过朗诵有趣的儿歌、诙谐的动作,表现小老鼠调皮、可爱的有趣形象,让幼儿感受韵律节奏明快的特点,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根据《纲要》中艺术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在活动后半部分,组织幼儿自由探索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各种动作,不仅充满了好奇,而且让幼儿感到非常有趣,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始终乐在其中,活动效果非常好。不足之处,因为先前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缺乏经验,在第一环节中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的后的想象活动中,幼儿不能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因此在下一节活动中,教师以故事的的导入方法来让幼儿欣赏音乐,从而帮助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第16篇、大班音乐活动调皮的鞋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活动设计既要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设计本节活动时,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的情况,提前通过讲《米格爷爷的鞋匠铺》这个故事做铺垫,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希望孩子在愉悦的音乐活动进行中,感受美妙的乐曲,熏陶、感染内心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中开心、紧张的情绪,并尝试表现。   
  2.能随音乐旋律创编不同动作造型。   
  3.乐于参与音乐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音乐中开心、紧张的情绪,并尝试表现。   
  活动难点:能随音乐旋律创编不同动作造型。   

  活动准备:   
  1. 音乐(闲聊波尔卡音乐)、故事《米格爷爷的鞋匠铺》   
  2. 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米格爷爷的鞋匠铺》   
  师:老师要给小朋友听一段好听的音乐,这个音乐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故事里还藏着一个秘密呢。呆会请你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找一找这个故事里面有什么小秘密好不好!   
  师:在城市的小巷子里有一家米格爷爷的鞋匠铺,里面住着做鞋子的米格老爷爷和他可爱的鞋宝贝们,米格老爷爷的手艺很好,所以附近的人都喜欢到他那里去做鞋子,他那里有专门为高贵的小姐准备的黑美人鞋,还有为可爱的小男孩准备的小叮当鞋,还有许多许多你想象不到的漂亮的可爱的鞋子那里都有。鞋匠铺子里有个秘密,那就是每天晚上到12点钟米格老爷爷睡觉的时候,小鞋子会从鞋柜里面跑出来,一起唱歌跳舞,可开心了。
  师:刚才我请小朋友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找藏在故事里秘密,谁找到了?   
  幼:(老爷爷睡着的时候,小鞋子会跑出来跳舞。)   
  师:今天小鞋子们又跑出来玩游戏了,想知道玩的是什么游戏吗?(请小朋友仔细听,一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   

  二、通过简单地动作引导幼儿理解音乐。   
  1.听音乐教师用手示范动作(第一遍)提醒:第一只小鞋子出来了,xx造型。第二只小鞋子出来了,跟着做一个一模一样的造型。   
  提问:我的小鞋子是一起出来跳舞的吗?   
  2.幼儿随音乐和老师一起用手跳舞。   
  提问:刚才在这段音乐里小鞋子出来时是什么心情?(开心、高兴)那你来做一做开心高兴什么样子呀?当它们听到有动静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紧张、害怕)请小朋友做做害怕紧张的表情。那这次我们玩的时候要把开心、紧张两种情绪都表现出来,好不好?   
  3.第三遍(站立)
  师:这次我们用我们的肩膀做小鞋柜(提醒幼儿:仔细听第二只小鞋子出来时的音乐)。   
  提问:   
  (1)第二只小鞋子出来时的音乐和第一只小鞋子出来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2)刚在我们游戏时所说的造型是什么?(固定)谁到前面来做一个。幼儿示范后,问:你做的是什么造型?       
  (3)鼓励幼儿集体做不同的造型(并请几位示范)   
  游戏“快乐五连拍”   

  三、幼儿和老师合作表演。(幼儿第一只鞋子,老师第二只鞋子)游戏前提出要求:第一只鞋子先出来做造型。第二只鞋子后出来做一模一样的动作。这次椅子坐鞋柜。  
 
  四、请部分幼儿游戏。(椅子是鞋柜)   
  再次提出游戏的要求:   
  1.坐前面的是第一只,站在后面的是第二只要看前面鞋子的动作。   
  2.仔细听音乐,听清自己出场的音乐。   
  3.第一只鞋子要摆与别人不同的优美造型。   
  4.出来游戏时要注意听,听到老爷爷咳嗽的要紧张悄悄回鞋柜。  
 
  五、幼儿集体游戏。(要求同上)   
  1.请全体幼儿两人一组共同游戏。   
  2.老师扮演米格爷爷,幼儿再次游戏。(最后一遍米格老爷爷:怎么这么吵呀,我刚才明明听到跳舞的音乐,我的小鞋子们出来过没有?)   

  活动延伸:   
  可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音乐是一首诙谐、有趣并带有韵律感的一首乐曲。在整个活动中,孩子都很配合被活动吸引。   
  激发幼儿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表演,他们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用我的表情和情绪去带动幼儿。因此,在活动开始阶段,通过故事《米格爷爷的鞋匠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一环节孩子们都表现的特别专注。本节活动的重点在摆造型的环节,我想通过三次不同的造型变换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摆出一些特别的造型。当幼儿已经较熟悉音乐节后,让幼儿自己听音乐做出“出来跳舞”和“跑回鞋柜”的动作,孩子们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在摆造型时,有的孩子会模仿别人的造型,或者只摆出了简单重复的造型,在发生这种情况时如果我给出了一些适当的引导,或者我的肢体表现更加夸张点,我想孩子们也会更加大胆并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出自己。在最后幼儿合作表演时,孩子们还是需要提醒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孩子们对音乐节奏的掌握并不是很准确,在此之前如果我给出一些语言上的提示或许会更好。以上的问题是我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值得多加考虑的.   
  总之,整个活动比较顺利地结束了,在音乐的伴奏下体现了那种愉快、活跃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我和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通过这次的音乐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其实音乐活动并不是带孩子们听听音乐,做做动作那么肤浅,而是孩子在愉悦的音乐活动进行中,教育的影响一点一滴的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熏陶、感染内心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体验活动的过程所带来的喜悦和自信。

第17篇、大班音乐活动律动《跑马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族音乐欢快、优美的特点。
  2.初步掌握跑马步的基本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课件、自制幼儿骑马用的头巾。
  2.经验准备:幼儿提前了解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乐特点。    
  幼儿听《草原小牧民》律动进教室。(1分)  
  2.欣赏音乐并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1)幼儿欣赏音乐。   
  a.师:刚才那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再认真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2分)   
  b.幼儿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2分)
  (2)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  
  a.现在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b.幼儿根据幻灯片说出人们的生活。(2分)   
  c.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
  (这首音乐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骑马、摔跤、挤奶的欢快场面)(3分)  
  3.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基本舞步。   
  (1)刚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们有趣的生活,蒙古族是一个特别喜欢骑马的民族。我们来学一学骑马的动作吧!(2分)   
  请小朋友创编骑马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3分)   
  (2)教师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基本舞步。
  上身稍前倾,一手在胸前,一手扬至头上方,做勒马举手扬鞭状,先左脚迈出,颤膝踮步,再右脚跃过左脚处颤膝踮步,动作呈跳跃状,像马儿奔驰一般。(3分)   
  (3)跟音乐和老师一做跑马步动作。(2分)  
  4.请幼儿听音乐分组进行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漂亮。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戴上头巾,听音乐,用我们刚学会的跑马步一起来表演吧!(8分)   5.幼儿听音乐出教室。(30秒)

  活动反思
  总体来说效果不错,幼儿的参与性强,整个活动的氛围很活泼。当然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对音乐的挖掘还不够,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的理解之上,可以开展活动后的延伸,加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第1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老鼠画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从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首《老鼠画猫》的歌曲,觉得此歌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风格上来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这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也是其中之一,我改变了以往老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丰富的画面且让幼儿通过操作想象及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幼儿在边演示操作、边画、边唱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这首难度较大的歌曲。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曲的趣味及滑音的乐趣。
  2、学会演唱歌曲,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幼儿理解滑音的唱法,尝试说唱的形式表演歌曲,大胆的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和谐,幽默的特点。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习理解歌曲内容,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及掌握滑音的唱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活动准备
  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
  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3.音乐光盘《老鼠画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另一老师饰),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 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3.为新歌的画面,埋下伏笔。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
  2、理解、熟悉歌词
  ⑴鼠妈妈:从歌词与画面中发现大野猫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⑵鼠妈妈:那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要求:4人一组,根据音乐歌词,合作画猫。(音乐旋律起)
  ⑶边检查画面,边再次演唱歌曲
  鼠妈妈: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画的老鼠是不是我所喜欢的。共同用歌声检查自己的画。
  ⑷拿着自己的画,随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鼠妈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教学反思
  第一,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中巧妙地结合图片。
  歌曲《老鼠画猫》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幼儿感兴趣。这首歌歌词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记颠倒。我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小爪、短腿、翘胡子等。活动中我根据歌词依次出示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朗诵歌词。最巧妙的是把小老鼠的尾巴画成一个往上翘,来引导幼儿学习滑音,幼儿一看到便自然会把声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样向上翘,立刻找到滑音的感觉。
  第二,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逐层递进,活动结构严谨、紧凑。
  这首歌曲节奏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说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点,分解难度,层层深入。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进行演唱,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又能适时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
  第三,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产生愉悦激发兴趣,接着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出“怪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猫怪在哪儿,在看图和学唱环节中,我不急于告诉幼儿歌词内容和演唱方法,而是引导幼儿去观察、讨论、寻找,使本是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需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就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了。
  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手段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与优势,既要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的作品。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念去选择方法、运用方法。
  1、我的语言和动作如能更加夸张和显示歌曲的幽默就更好。2、在活动设计上应该更加严谨。3、活动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但是环节间的活动要更加紧扣,层层递进。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育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等等。在音乐教育中我觉得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第19篇、大班音乐活动小鸟落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三拍子节奏基础上能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演唱时注意表现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有所接触。   
  2、物质材料准备:课件,三拍子节奏型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   
  (1)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飞翔吧(老师带领幼儿做律动“小鸟飞”进教室。)   
  (2)讲故事,引入主题。故事内容:有一只小鸟,名字叫落落。一天,小鸟落落飞呀飞呀,来到了一个 风景很美的地方。“哇,这里有山、有树、有河,多美呀!我好想住在这里,可是,这儿的人们会欢迎我 吗?”小鸟落落正想着。这时,迎面走来了几个小朋友,小鸟落落有些害怕,“哎,我还是走吧”,它拍动 着翅膀正准备飞走。小朋友看见了,连忙喊住它:“小鸟,小鸟,你别走,我们喜欢你。请你到我们这来做 窝、唱歌吧!我们会爱护你的,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小鸟落落高兴地点点头,飞向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 快乐地游戏、歌唱。    
  讲完故事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好听吗,现在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   
  (一)播放歌曲动画,幼儿欣赏,并初步了解歌词。    
  1、播放一遍后提问:    
  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么?歌里有谁?    
  2、再次播放,幼儿欣赏后提问: 你刚才听到歌里唱了什么?你最喜欢歌里的哪一句?(幼儿讲出后教师范唱,并在课件中点击出相应的图 画,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师:这儿的人们对小鸟真好,把爱送给了小鸟,我们也来爱护小鸟,把爱送给它们。 
  
  三、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1、教师按图画的顺序完整唱一遍歌曲(播放伴奏音乐)。唱完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听出这是几拍子 的歌吗?”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拍打三拍子的基本节奏。    
  2、出示课件小树图谱,让幼儿学习看图谱。   
  (1)从树的大小看出三拍子音的强弱关系。   
  (2)看图谱了解乐曲第一、第二、第四乐句节奏型相同。重点学习拍打这一节奏型。    
  认识休止符,学习拍打含休止符的三拍子节奏。进行难点的突破。    
  3、学说歌词并拍打节奏,配上音乐伴奏,让幼儿更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
    
  四、整体教唱    
  1、幼儿学唱歌曲。(出示课件-图画)师:调皮的图画宝宝又藏起来了,我们来用歌声把它们请出来,好吗?    
  小朋友跟老师学唱,每唱完一句,一幅图画就出现。先学唱第一段,再学唱第二段。重点指导幼儿唱好 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2、幼儿完整学唱歌曲,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  
 
  五、表演唱。    
  1、播放歌曲动画,全体幼儿面向客人老师表演唱一遍,把爱送给大家。    
  2、师:我们幼儿园的风景也很美,现在我们来出去呼唤小鸟,请小鸟到我们这儿来做窝、唱歌。(播放 伴奏音乐,老师带领幼儿学小鸟飞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歌曲中的休止和;连音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几次欣赏旋律,幼儿对这首乐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孩子们一起用动作表演歌曲,即带着孩子们一起演唱,一边用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体验爱护鸟类的情感,幼儿在歌表演中,大胆尝试很多不同的动作、神态与表情,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再一次巩固歌曲的内容,体验了快乐音乐的情感。活动中基本上每一个幼儿都参与了,动作也非常漂亮。

第2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蝴蝶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磁带、头饰、积木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行一个游戏游戏。"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花园------)" 这么美丽的花园,我一只蝴蝶玩,真孤单。"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2、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欣赏歌曲。然后带幼儿有节奏的边打拍子边念歌词,让幼儿熟悉会背歌词。"花仙子想邀请小朋友一起唱。"让幼儿跟着磁带练习歌曲。
  3、让幼儿根据歌曲自由编故事,并编一些动作来配歌曲
  4、分段听音乐表演并且再次创编表演, 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5、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评析:课堂气氛很活跃,幼儿很喜欢整个环节设置,能带动幼儿学会蝴蝶这首歌曲,就连平时注意力集中不好的王逸臣也被带动起来了,效果很好。

第21篇、大班音乐活动火车快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节奏的变化。                  
  2、学习建立游戏的规则,并体验与别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火车快飞》、录音机。
  2、节奏卡(红卡和黄卡)。
  3、打击乐器一到两种

  活动过程:
  1、感知两种节奏。
  (1)教师打节奏让幼儿分辨并模仿。
  老师:带来两种节奏型,请小朋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区别)
  (教师拍节奏)分别出示两种节奏卡命名红色卡和黄色卡。
  (2)集体跟着关老师拍出来。(红卡没有付点,黄卡上有附点)。(老师再示范请幼儿模仿)     
  2、欣赏乐曲录音,熟悉旋律,感受节拍,并随音乐拍打节拍。         
  (1)师:关老师带来一首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并用你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打节拍(拍手、拍肩、跺脚)。         
  (2)提问:“请听听黄卡的节奏在哪里?”(强调黄卡节奏)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遍,当听到黄卡节奏时拍出来。”
  (注:前面的歌词不拍,到有附点即黄卡节奏时拍。)
  师:“再听一遍,出现黄卡节奏时歌词唱了什么?”     
  (3)听老师用乐器拍打的节奏进行小跑步的。当听到节奏的变换时迅速和自己最近的小朋友两两结伴,乐器停止,快速静止不动。
  3、参与游戏,体验快乐 游戏:教师介绍“做火车”的方法,幼儿随音乐练习:   
  师:“玩游戏是有规则的,请你听好规则:全体幼儿排成8列纵队,第一名幼儿做火车头,两臂屈肘,两手握拳放在身体两侧,后面的幼儿用双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做车厢。在音乐节奏变换时,原来做火车头和第一节车厢的幼儿迅速举起双臂搭成山洞,给其它火车通过。音乐停,火车停。”  
  (1)、教师与三名幼儿做音乐游戏,其他幼儿观摩了解玩法。  
  (2)、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游戏。 
  (3)、男、女幼儿分别一队,跟随音乐做游戏。               
  (4)、听音乐排成纵队成一列火车离开。

  活动反思:
  1、在进行节奏的区分时,教师本身没有很好的将节奏拍对,使得幼儿对音乐没有“吃透”,这也对后面的过程进行有一定的影响。
  2、本次活动的音乐偏快,可以提前减慢,老师在唱谱时也可以简化,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3、由于之前的节奏区分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听到节奏的变换时幼儿第一次能够按要求变化,节奏再次变换时幼儿情绪仍在游戏中而忘记变换,只有少部分幼儿按要求进行。

第22篇、大班音乐邮递马车教案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在集体舞中感受交往的快乐。
  2.熟悉音乐的旋律,并通过舞步走、跳表现出来4拍的节奏。
  3.初步学习听辨4拍延长音,学会曲线走交换舞伴。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空间,进行集体舞的表演。通过教师的参与,语言提示,幼儿练习解决。
  难点:运用分配公主与王子的角色,分组练习曲线走,让幼儿在4拍延长音中掌握曲线交换舞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音乐《宾果》、《钟声》、《邮递马车》。
  2、头饰:王子的桂冠,公主的头纱。
  3、提前了解《灰姑娘》的故事内容。
  4、事先排好的集体舞。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过灰姑娘的故事吗?在故事中,王子为了找到一位美丽的公主,举办了舞会,在舞会上王子拉着灰姑娘的手不停的跳舞。他们跳的什么舞呢?听,舞会的音乐响起来了。”

  (二)过程:
  1、幼儿带着问题欣赏音乐(一段),教师随音乐向幼儿介绍舞蹈内容。
  师:“王子拉着公主的手;大家一起围成大圆圈;互相交换舞伴握手。”
  2、听音乐,欣赏集体舞。(四段)
  师:“小朋友,你们从音乐中听出来他们是怎样跳舞的吗?今天,我把舞会中的王子与公主们都请到了我们家,他们要为小朋友表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看他们是怎样跳的。”(幼儿示范集体舞)
  3、分段学习动作,重点学习曲线走交换舞伴。
  师:“王子和公主跳的是宫廷舞,你们觉得有意思吗?想学吗?现在,就请帅气的王子找到自己美丽的公主并为她带上桂冠,一起到前面来随着音乐,跳舞吧。”
  (1)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幼儿站双圈。
  (2)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听着第一段音乐手拉手面向圈上双圈行进走。
  (3)第二段由双圈变成一个圈,手拉手在圈上侧身跳,侧身跳时注意保持圆圈的大小。
  (4)第三段看教师示范、讲解顺时针曲线走交换舞伴,了解交换舞伴的方法。先在圆圈上分组联系(王子不动,公主练习曲线走;公主不动,王子练习曲线走),然后再集体练习(不听音乐,教师语言提示),最后跟音乐练习。
  (5)边听音乐边做交换舞伴的动作。
  4、听音乐完整的表演集体舞。
  师:“王子和公主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那我们连起来完整的表演一遍好吗?”
  (1)(两段)在教师语言的提示下,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表演集体舞,逐步熟悉动作的顺序及交替规律。
  (2)(四段)幼儿倾听音乐,独立完成集体舞的表演。
  5.释放活动:(音乐《邮递马车》)
  (音乐:敲钟的声音)师:“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王子和公主要驾着自己的小马车回城堡去了。”

第23篇、大班音乐活动蝴蝶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运用声音、表情及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和情绪。
  2、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有趣及优美、抒情的旋律。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蝴蝶花图片、音乐《蝴蝶花》。
  2、幼儿已认识蝴蝶花及花蝴蝶的不同特征。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2、设置悬念导入。
  出示蝴蝶花图片,让幼儿猜猜图片上是花蝴蝶还是蝴蝶花, 并问为什么?
  3、教师范唱。 教师清唱《蝴蝶花》。
  提问:歌曲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4、肢体感应,熟悉歌曲。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运用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肢体动作感应音乐节奏,表现音乐节奏,熟悉歌曲内容。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
  5、学唱歌曲。
  (1)随着钢琴哼唱旋律。
  (2)伴随钢琴轻声跟唱。
  (3)跟随音乐演唱。(引导幼儿用声音表现歌曲中疑惑、惊喜等情绪)
  提问:最后发现是一朵美丽的蝴蝶花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那么我们在演唱时表情、声音应该怎样呢? 表演歌曲。
  (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自由探索创编。(引导幼儿注意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表现出惊讶、恍然大悟的情绪)
  (3)教师提升动作表演示范,并注意提醒幼儿表演时的情感表现。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上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唱歌、律动后又加入的表演得成分,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内容过多。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把幼儿欣赏的注意力拉到律动的表现上,而淡化了音乐欣赏。使学习的知识过多而非常粗糙,没有深入的探索和学习,老师可以让幼儿欣赏后说感受,然后再进行表演。深入的探索对音乐欣赏的引导。注重欣赏音乐习惯的培养,注重欣赏的有效性。

第24篇、大班音乐活动多快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做做、唱唱、感受歌曲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能在歌曲间奏处做快乐的动作。
  2、能大胆表现,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有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跳、蝴蝶飞、小朋友做游戏的多媒体动画。

  活动过程:
  一:体验快乐
  1、谈话:说说自己快乐的事。
  2、做做快乐的动作,唱唱快乐的歌,感知间奏处的节奏和旋律。
  (3 3  1 | * *  * | 3 3  2 | * *  * | 2  3 | 1 — | * *  * |  )           
  多快乐(拍手 )多快  乐        多  快   乐
          跺脚
          晃手等
  3、练声:
  (3 3  1 | * *  * | 3 3  2 | * *  * | 2  3 | 1 — | * *  * |     )

  二:感受歌曲
  1、听赏感受旋律:让幼儿听听、说说什么地方是“多快乐”,允许幼儿唱出来。
  2、让幼儿在“多快乐”的地方唱唱做做,进一步感受旋律。
  3、出示多媒体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听歌曲旋律表演,老师个别询问幼儿表演的是谁?

  三: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2遍,请幼儿在“多快乐”的地方做动作。
  2、提醒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并在“多快乐”的地方用动作表示出来。
  3、幼儿扮演角色边表演边歌唱。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第25篇、大班音乐活动造房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目前,江阴的新房子正一幢幢拔地而起,许多孩子家里都搬了漂亮的新家。那我们身边的这些房子究竟是怎样造出来的呢?参观过建筑工地后,孩子们感触很深。他们亲眼看到了工人在挖泥、搅拌水泥、打地基、砌砖、抹水泥等造房子的情形,对房子的建造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经常模仿建筑工人的动作和建筑工地上的声响,自己玩起了造房子的游戏。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游戏情节,特地制作了相匹配的音乐,和孩子共同生成了这个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表现造房子的情节。
  2、能大胆想象造房子的各种动作和房顶的造型,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幼儿参观过建筑工地,对房子的建造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回忆造房子的过程
  提问:小朋友,我们参观过建筑工地,那你们知道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2、听音乐感受旋律、节奏,并创编造房子的动作。
  提问:在这段造房子的音乐中,你听见了那些声音,好象看见建筑工人在干什么?(幼儿边说边创编挖泥、打地基、砌砖、抹水泥等动作)
  3、听音乐完整动作,并创编房顶造型。
  提问:刚才你造的是什么样的房子?你还想造怎样的房子呢?(请幼儿用动作表示)
  4、合作表演造房子。
  (1)、师生合作表演造房子。
  (2)、幼儿分组合作表演造房子。
  ( 幼儿讨论好房子的造型和抹水泥的人之后,再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

第26篇、大班音乐活动两只老虎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苏霍姆斯基说:“音乐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艺术手段。”我爱音乐,幼儿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发现美,产生愉悦的心情。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无意间听见幼儿在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再仔细一听,他们把歌曲中的内容改掉了,换上了别的小动物还一边做动作,非常开心。我就在想,何不为幼儿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去唱、去跳、去创编呢?对于打班幼儿来说,他们非常喜欢比赛的游戏形式,可不可以把这种比赛形式用于音乐仿编活动中来呢?于是我就有了这样的构思,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仿编活动的快乐,同时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体验比赛的乐趣,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幼儿分成五队,菠萝队、桔子队、西瓜队、桃子队、苹果队并配带好标记。  
  2、老虎布偶一个,牛、鸭子、羊、小猫、小青蛙图片各一。  
  3、森林动物图五张(图一、两只小狗,一只在玩球,一只在啃骨头;图二、两只小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图三、两只青蛙、一只在敲鼓,一只在唱歌;图四、两只老鼠,一只在偷米,一只在偷蛋;图五、两只熊猫,一只在笑,一只在哭。)  
  4、《两只老虎》节奏图谱,已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过程:  
  1、在律动《郊游》中边表演边进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请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师:喵喵喵喵喵;幼儿:喵喵喵喵小花猫你好。)  
  3、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我们先看节奏图谱把《两只老虎》的节奏拍一遍吧!”  
  (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节奏拍得可真准,下面我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来唱一下歌曲吧!”  
  (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  
  “老虎想请你们边唱边做做动作,好吗?”(幼儿表演)  
  4、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1)、布置任务: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过它还想考考大三班的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们带来了五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呆会儿请每个小队长领一张图片带着自己的队员找个位置一起看图商量创编,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要队里的队员通过并都能唱出来才算好,等都好后五组队员来个比赛,听听哪组唱的最好并请老虎大王来为优胜对发奖。记住,等老师一摇铃鼓,小队长就马上把图片送回来,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吗?  
  (2)、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3)、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一起学学唱唱改编好的歌词。  
  (4)、幼儿与老师、老虎大王一起评出优胜对,并边唱该对编的歌边发奖。 
  5、在动物舞会中结束活动。  
  “老虎大王听了可真开心,直夸我们大三班小朋友聪明。它想为我们开个舞会,小动物都赶来参加了,你们开心吗?你可以邀请小动物一起跳,也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让我们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较高也比较投入,能够真正融入到我为他们创设的氛围之中。活动开始以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去玩自然而然的引出话题,激起幼儿兴趣。到了森林后一定会有许多小动物出来欢迎我们的,所以在这儿我把与小动物打招呼设计成了练声活动,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十分开心,与小动物(老师扮演)的互动较好,接着就自然而然引出了大老虎这个角色,从唱关于老虎的歌曲过渡到老虎布置任务,幼儿分组进行仿编歌曲,最后评出优胜队,都围绕情境展开活动。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如果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坐着他们肯定坐不住,所以我采用这种情境的设计,让幼儿在走走、唱唱、跳跳中学习很适合幼儿也便于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较强,用小组比赛的形式鼓励幼儿进行仿编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团结精神。总的来说,幼儿对该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在活动中能够运用电化教学,创造出森林的背景,小动物制作成动画,小朋友一定会更感兴趣,效果一定会更好的。

第27篇、大班音乐我们大家动起来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通过参加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从中学到到了很多前言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奥尔夫先生曾说过:“我们进行奥尔夫教学注重的蚌埠市结果,而是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针对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们大家动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音节变化。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握手舞》《库企企》

  活动过程:
  一、问好环节,音乐热身律动
  1、《握手舞》
  2、师:宝宝、宝宝、早上好。宝宝好。
  幼儿:老师、老师、早上好。老师好。
  3、小音符游戏。

  二、感知音乐《库企企》
  在一座大城堡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要想得到这些财宝必须说出一句咒语才能打开城门,而这句咒语就藏在音乐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1、初步欣赏音乐。
  师: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咒语。
  2、引导幼儿逐渐展开活动。
  3、创编声势动作.
  在这首音乐里,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三、创编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带幼儿一起动起来。

  四、结束活动
  1、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与幼儿一起动起来。表扬每位幼儿的表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同过参加奥尔夫音乐培训会后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自己设计的。使幼儿通过感受音乐大胆的用身体动作去表现,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的参与,在设计活动之前我想这样“活”的音乐教师在控制幼儿使困难可能比较难,容易乱。活动中幼儿听指挥自控能力表现的比我预想的要好。

第28篇、大班音乐活动小老鼠和波斯猫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表达的一种最为直接、能最快让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响范围已逐步由年轻人向幼儿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别是一些节奏欢快、曲调变化简单,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青睐,在孩子的生活中已占据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俨然一位超级小“泛丝”,对很多歌曲达到了张口就来的程度。自从SHE的歌曲“波斯猫”在街头巷尾唱响以后,经常在幼儿园的孩子口中能听到她们的“童声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众人和,气势雄壮之极,尽管他们对其中歌词的意义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对乐曲的曲调和节奏却可以丝毫不差的进行演绎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智能教学CD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乐曲,乐曲那跌宕起伏——活泼、舒缓与气势宏大的叙事诗般的曲调风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极其相似的乐曲,更是让我激动,于是,一个流行音乐与古典交响乐的融合点所触发的教学思路,在我脑海中渐渐形成了。

  活动目标:
  1、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内容,感知乐句力度的强弱变换以及曲式风格的不同。
  2、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能利用已有的道具对自己进行简单装扮,以更好的表现作品内容,感受表演的乐趣。
  4、培养幼儿独立与合作表演的基本技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情景剧的兴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波斯集市”剪辑、有关背景图4幅、化装脸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小老鼠,问:1、小朋友看,这是谁?(幼儿回答后,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我是一只小老鼠,快乐的小老鼠。)
  2、小老鼠长得什么样子?(启发幼儿说出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BR><P></P>3、听说,今天小老鼠的很多朋友也要出来逛逛,瞧,他们来了。听,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时出示图谱,老师有节奏地进行儿歌朗诵:我是一只小老鼠,快乐的小老鼠,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朗诵儿歌的声音由轻到响。)
  (自评:从浅显易懂的儿歌节奏和图谱中,自然地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特点,幼儿有感性经验,容易理解和感知。)

  二、分段欣赏并表演:
  (一)、欣赏表现第一段音乐。
  1、提问:小老鼠在唱什么?
  2、小老鼠唱的歌前后声音有什么变化啊?(先轻后响,表现老鼠越走越近,越来越大的样子,请幼儿用身体动作和声音表现这种变化。)
  3、小老鼠今天出来干吗?这段音乐中,你能感觉小老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非常欢快)
  (自评:音乐中的弱——强渐变的过渡通过儿歌的声音渐变表现了出来,结合幼儿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幼儿容易感知距离远近、声音强弱和身体大小变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幼儿的身体和有节奏的语言的帮助,可以进一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力。)

  (二)、欣赏表现第二段音乐。
  1、正在小老鼠高兴地寻找食物的时候,谁出现了?(欣赏曲二波斯猫)
  2、请有兴趣的幼儿进行歌曲演唱。
  3、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只波斯猫会怎样唱呢?(引导幼儿创编波斯猫歌词,同时加上体态律动进行练习,感知、表现波斯猫沉稳、机智的形象,注意和音乐节奏的匹配。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和幼儿探讨,一起对创编的内容用简单的图谱记录。)
  (自评:孩子们对“波斯猫”的音乐已经耳熟能详,特别是对后半段的音乐特别感兴趣,基于幼儿这样的特点,选用波斯集市中的一段类似风格的音乐,作为波斯猫出场的音乐,一方面幼儿容易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创编歌曲打下了基础,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同时潜在地让幼儿领略了交响乐和流行音乐风格的不同。这个环节中幼儿对歌词的创编是个难点,教师对创编出的歌词的简单而有趣的记录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创编的乐趣。)

  (三)、欣赏表现第三段音乐。
  1、波斯猫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讨论回答)
  2、看见波斯猫睡着了,谁最开心了?他们会怎么做?(幼儿创编并即兴绘画图谱,表现小老鼠偷东西和左右观察的情景,用身体动作表现。)
  3、突然,波斯猫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小老鼠看到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幼儿讨论并表演。提示幼儿根据音乐的渐弱变化,从动作神态中表现出小老鼠对波斯猫的偷偷接近想试探他,蹑手蹑脚的情形)
  (自评:这段音乐的情节性、曲折性较强,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的转折与强弱渐变,加上故事化的情节,幼儿的情绪始终都沉浸在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兴趣的提升激发了幼儿进一步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帮助了幼儿以最贴切的动作表现音乐的特征。这个部分是对上两个环节的提升,从教师示范的图谱,到幼儿和教师共同制作图谱,到现在的幼儿独立制作图谱,幼儿的能力也在活动的过程中渐渐提高。)

  (四)、表现最后一记结束强音。
  延续前一段游戏情境,突然播放强音部分,波斯猫表现抓住小老鼠的情节,让幼儿讨论,如何才能不被波斯猫抓住?

  (五)、连贯表演。
  1、幼儿整体表演:(1)、集体共同表演。(2)、分角色表演。
  2、要求幼儿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简单装扮自己,进行汇报演出。(提示:注意脸彩棒和平时使用的油画棒的区别,不能将油画棒的颜色直接涂抹于脸上)
  (自评:这是活动的高潮,以往的音乐活动表演,幼儿通常都戴上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头饰进行表演,这次的活动参考了某些“嘉年华”庆祝活动中的装扮手法,让幼儿通过自己和同伴合作在脸上进行自由绘画装扮,表现出两个角色的不同特征,幼儿这时的情绪既新鲜又激动,加上装扮后的戏剧性的脸谱效果也能进一步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从而也丰富了幼儿对音乐的多通道的感知表现能力,激发了幼儿今后进一步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提供更加丰富的废旧装饰材料,如:旧报纸、碎布、小铃铛等,让幼儿在表演区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进一步的装饰,并表演。
  2、尝试借助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节。 

  活动反思:
  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通过一个很古老又很经典的“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乐的内容,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第29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袋鼠妈妈上学去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学习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跳音。
  2、 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 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体验。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幼儿学会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教幼儿准确唱附点音符和跳音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教学准备:
  配套CD、钢琴、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 谈话引题。

  二、 基本部分
  1、 发声练习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 节奏练习
  3、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认真听。
  4、 教师提问:
  歌曲里唱了谁?她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袋鼠妈妈一样?
  5、 朗诵歌词一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6、 教唱歌曲
  教师先分句教幼儿唱歌,后分段教唱。
  7、 师幼集体唱歌,激发幼儿兴趣。
  8、 幼儿集体唱歌,教师弹琴。

  三、 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

  教学反思:
  1、 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 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 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第30篇、大班音乐活动同唱一首歌教案反思

   理论依据:
  从古到今,爱国教育一直是永恒的主题。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一种深厚情感,将爱国主义教育寓教于乐,大班幼儿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3/4拍,宫调式,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歌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喻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歌唱祖国“妈妈”。通过演唱、感受歌曲,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理解歌词,记住歌曲中任务的顺序。
  2.学习切分音及休止符的演唱,并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三拍子。
  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了解本次教学活动中四个小朋友所属的少数民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以及这些民族的服饰、歌舞等。
  2.《同唱一首歌》教师教学资源、课件、钢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记住歌曲中人物的顺序,并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
  难点:学会切分音及休止符的唱法。

  活动过程:
  一、随《同唱一首歌》进活动室。“咱们的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我们在这个大家庭里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也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
  (1)认识四个少数民族。逐个出示图片,按节奏说出四个小朋友的名字。
  (2)用好听的声音唱出4个小朋友的名字,并处理空拍。   
                                   
  二、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说出对歌曲的感受。
  (2)分段欣赏,教师清唱,处理歌词,提问:“歌声里都有谁?都唱了什么?”
  (3)出示图谱。
  (4)拍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拍手表示强拍,尝试用拍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弱拍。用拍手拍肩的形式演唱。
  (5)处理切分节奏,在图谱中找出切分节奏。
  (6)看图谱演唱歌曲,注意空拍及切分音的演唱。
  (7)小朋友做小小歌唱家,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老师指挥。
  (8)教师弹琴,小朋友跟唱两遍。

  三、为歌曲创编动作,老师给予帮助。
  老师演唱,小朋友自由伴舞。

  四、认识56个民族,进一步感受歌曲。
  (1)“咱们中国除了这四个民族以外还有什么民族?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班里还有什么民族的小朋友?认识其他民族。
  (2)播放《爱我中华》音乐,教师与小朋友一起舞蹈。
  (3)随音乐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播放三拍子乐曲,利用区域内的民族服饰及民族乐器,进一步巩固三拍子节奏。

  活动反思:
  让小朋友们多角度、多渠道地感受和表现各民族的特点,巩固知识、探索未知,并以此激发孩子对祖国和人们的热爱,增进民族大团结。

相关文章

《大班游戏教案20篇》:《大班游戏教案2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游戏教案2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班体育活动教案40篇》:第1篇、大班体育游戏渔夫捕鱼教案反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及灵活闪躲跑的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条绳子(约2米)。2、幼儿学会儿歌《鱼儿游呀游》。形式和人数:集体游

《幼儿健康教案大班10篇》:幼儿健康教案大班1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