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6
这是20个寓言故事大全,是优秀的故事推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在海边一座小山上,牧人在观赏大海的风光,柔和、碧绿、平静,微风轻轻抚弄、摇荡,他高兴地赞赏:
“啊,海上旅行一定快畅!”
他卖掉了羊,买了只船,载满一船无花果,怀着开朗的心扬帆。
但是,突然间,那柔和平静的海面,它们现在造了反,被狂风鞭策追赶,把船打开一道缺口,又把船打破打翻,无花果全都落海,那人只剩个光身汉,逃了命,还是靠一块木板。
后来他只要一听有人对海称赞:
“好蓝、好柔、好平静,差不多像被微风抚弄一般!”
他便爆发了狂怒叫喊:
“是的,它平静;只想吞掉无花果满船!”
从前,手和嘴住在同一个村子里。手住在村子的这头,嘴住在村子的那头。手家里有一条怪狗,嘴家里有一把怪锄头。
一天,嘴要去打猎。它来到手家里借狗。手说:“可以,牵去吧!不过你要记住:当你看不到它的时候,千万别喊它,它会自己回家的。”
嘴一口答应,牵着狗去了。打了一整天猎,该回家了,可是狗找不到了。嘴在路上等呀等呀,看看天已经黑了,着急起来,忘掉了手的嘱咐,喊了一声狗的名字。但仍然不见狗的影子。它失望地回到了村里。
手听说嘴把它的狗弄丢了,暴跳如雷,一定要嘴去把狗再找回来。
第二天早晨,公鸡一叫,嘴就上路了。走着,走着,看到一只蜜蜂被一个蜘蛛网粘住了,正在拼命挣扎,呼喊救命。嘴急忙跑过去,捅破蜘蛛网,将蜜蜂救了出来。
“你到哪儿去呀?”蜜蜂问。
“我的一条狗不见了,我去找。”
“我知道狗跑到哪儿去了。它在妖怪村里。”
“那怎么办呀?”
“别犯愁!你尽管去好了。我会帮助你的。”
嘴来到了妖怪村。妖怪们热情地招待了它。它向村长说明了来意,村长说:“你的狗是在我们村里。不过咱们有言在先:明天我叫大家把全村的狗都带出来让你认,认对了,你牵走;认不对,按照我们这儿的规矩,我们要杀死你。”
第二天一早,全妖怪村的狗都被带到一片空地上。嘴一看,傻眼了:那么多的狗,长得都跟它丢的狗一模一样,黑压压地一片,这怎么认呀?它想:
这下性命难保了。
忽然,嘴听到了“嗡嗡嗡嗡”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它救过的那只蜜蜂。只见蜜蜂飞着飞着,一下子落在一条狗身上不动了。嘴明白了,赶忙跑过去说:“这条狗就是我丢的。”
“对!”所有的妖怪一起说,“这条狗不是我们的。”
嘴回到村里,把狗还给了手。
过了一些日子,手要去翻地种庄稼了,它来到嘴家里借锄头。嘴说:“可以!拿去吧!不过,千万要记住:你只能拿在手里干活,无论如何不能把它放在地上。”
手一口答应,扛起锄头就下地了。干了一天活,手实在累了,想坐在树下休息一会儿,结果忘了嘴的嘱咐,将锄头放到了地上。当它站起来时,发现锄头不见了,怎么找也没找到。它失望地回到了村里。
嘴见它的锄头被手丢掉了,气得不得了,对手说:“你一定得把锄头再找回来还给我!”
第二天一早,手到田野去找锄头。路上,它也看到一只蜜蜂被蜘蛛网粘住了。
“快救救我吧!”蜜蜂哀求说。
手不但没有帮助蜜蜂,还幸灾乐祸:“哈哈!是你呀蜜蜂!活该!那天我去拿蜜,你为什么螫我?”手说完,继续赶路。不久,手也来到了妖怪村。妖怪们热情地招待了它。
“我丢了一把锄头,你们看到没有呀?”手问村长。
“你的锄头就在我们村里。”村长说,“不过,咱们有言在先:明天我叫大家把全村的锄头都拿出来让你认,认对了,你扛走;认错了,搜我们这儿的规矩,我们要杀死你。”
第二天一早,妖怪们把村里的锄头都摆到了一片空地上。手一看,所有的锄头都是一个式样的,根本没办法认出自己丢的那一把。它怕认错了被杀死,吓得拔腿就逃,一口气跑回村里。
手向嘴叙述了找锄头的经过,请求嘴原谅它。嘴说:“除非你永远当我的奴隶,我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否则,我将对你不客气。”
“好吧!”手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从这天起,手就成了嘴的奴隶,对嘴唯命是从,嘴想吃什么,手就立刻拿给它,甚至在漆黑漆黑的夜里,也不例外。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
士兵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普通士兵效力呢?”
猎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去当猎人的苦力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匹马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主人。
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里马。千里马找到钦差大臣,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啊!”
钦差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
马摇了摇头。
钦差大臣又问:“那你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吗?”
马摇了摇头。
钦差大臣说:“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
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
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几步,它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你老了,不行!”钦差大臣说完,转身离去。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它们决定叠罗汉,大家轮流喝。当一只老鼠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胜利”在望之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引来了人,它们落荒而逃。
回到鼠窝,它们开了一个会,讨论失败的原因。最上面的老鼠说:“因为下面的抖了一下,所以我碰倒了油瓶。”中间的那只老鼠说:“我感觉到下面的抽搐了一下,于是,我就抖了一下。”而最下面的老鼠说:“我好像听见猫的叫声,所以抽搐了一下。”原来如此——谁都没有责任。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还少吗?
那一年秋后犁地,我们借了岳父家的马。套上马,我在前边牵着马的笼头。然而,这匹马很不配合,它好像认生,像是知道犁的不是它家的地,就有些使性子。它呼呼地走几步就停下来,头一扬,尾巴一甩,让在后边扶犁的哥哥几次摔倒。后来它又尥蹶子,我新婚的妻子来牵它,它照样不看面子,走几步又尾巴一甩停下来,太阳老高了还没犁几垄地。
我赌气地把马牵回家,拴在院里的一棵榆树上。我开始教训马,用鞭子抽马,满脸汗水地骂着马,我想让马屈服,然后服服帖帖地犁地。可是马恼了,马又拼命地尥起蹄子,发出愤怒的叫声,尾巴翘起老高。我越是整它它越反抗,我恼火地从地上抓起一块砖头,使劲地向马投去。我听见“咚”的一声,马颤抖了一下,接着它的一条腿颠了起来,马的屁股上浸出一层潮湿;马无奈地叫着,我看见了马眼里的哀怨。凭我对动物的接触,我知道那是马最无奈的叫声,马在最痛苦的时候不是嘶鸣。当时我不知道马的那一条腿就这样完了,试图看看马的行走时,我失望了。我颤颤地去解开马的缰绳,马在走路时那条被我砸伤的腿稍一沾地就即刻弹起来,那条腿它再也没有放下来,四条腿的马现在要三条腿走路了。我心情沉重地把马重新拴回。
马残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向妻子交代,我知道我是无意的,但我在冲动的刹那害了一匹马。我听见了妻子的哭声,一边哭一边念叨:咋弄啊,好好的一匹马,牵来时好好的,怎么就站不起来了?让我怎么跟娘家交代啊。我忽然害怕起来,对着那匹马流出了眼泪,我想逃跑。我对家里人说,不犁了。我自己把地全剜了,我扛着铁锹在地里呼呼地剜地,累了就一个人坐在地头发呆。
那匹马后来被一个屠宰场拉走了,在马被拉走时我的心针扎一样地疼,妻子躲在一个角落偷偷地看着马被拉走。一匹马在睁着眼时就被屠夫牵走,太伤一匹马的心了,简直是一种残忍。我就这样成了一匹马的杀手。
站在村外的旷野,是一个深夜,我忽然看见那匹马向我奔来,马鬃在夜风中抖动,它沉默地站在我的对面,好像是一次邂逅,又好像是一种等待一种示威。我站着,想向马诉说我的忏悔,可是黑马转眼间又消失在无边的旷野。我听见风的涌动,忽然感觉我的愧疚和一匹马的生命相比多么卑微。
我离开了家去一个城市流浪,我的打工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目标是用一年的工钱买回一匹膘肥体壮的大马,然后和妻子牵着送到岳父家。这也许可以使我的心少一分惭愧。那段时间我一闭上眼,它齐刷的鬃毛、黑色的眼睛就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的惭愧在夜的漆黑里惊醒。我更加拼命地干活,想尽快还了我的心债。有一次我遇见了一个老乡,他说:你是不是司家小二?我说我是。他说:你们家里人到处找你。我吓了一跳,更加愧疚。可是,我不想见他们,因为我还没有挣到马钱,我往邮筒里塞了一封报平安的家信,又换了一个工地。
我决定再远走他乡,去遥远的草原,义务做一个牧人,喂养和放牧草原上的那些马,让我的心在放牧中找到安慰。和包工头结了几个月的工钱,我在一个夜晚扛起了行李。我先走上了回家的路,想看看村外的河和我的叫瓦塘南街的村庄。我站到了沧河桥上,你们想不到我看见了什么,我在沧河桥上看见了一个女人,瘦瘦的身影很像我的妻子;太动人心魄了,我甚至听见了马的响鼻,就是黑马临走前那一声让我永远记挂的响鼻,在朦胧的夜色里我真的看见了一匹马的身影……
是我的妻子,而且是岳父家的那匹黑马。
她在那个晚上告诉我,马的命是宝贵的,它不会轻易离去,它在走向屠宰场的路上被一个老兽医救了。妻子说:真的,马真是命大,马在被拉走的途中碰到了老兽医。老兽医把马截住了,老兽医说这么好的马不能死,当时就把它牵走了。
后来,每天傍晚她都牵着马在沧河桥等我,和黑马一起等我回来。
可老兽医已经走了。第二天,我们去了老兽医的墓地。
当我跪下时,我听见扑通一声,马跪下了双腿。
我又听见了马的响鼻。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 不断四处征伐, 一路飞黄腾达, 很快升任总兵官。虽然战功赫赫, 郭子兴手下的其他总兵官却对朱元璋不服气。原因当然是他年纪轻, 资历浅, 蹿升太快。
朱元璋以他极高的天分, 树立了一个“以术驭人”的典型例子。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 他叫小兵把会议大厅的椅子撤了, 换上长凳。这样在开会时, 各人就可以自由挑选自己的座位。第二天朱元璋有意慢走一步, 进会场一看, 诸将果然都老实不客气。那时以右为尊, 他们把右手都坐满了, 留给他最左面一个位置。朱元璋一句话没说就坐下了。开会了, 讨论军事问题, 排在右首的人先发言。这些大老粗吭哧半天, 也说不出几句有水平的话。最后一个轮到朱元璋, 他侃侃而谈, 分析得入情入理, 大家听了, 不得不点头称是, 按朱元璋的意思去办了。这样的情景出现几次后, 再开会时, 大家都自觉把右手的位置给他留出来了。朱元璋的威信就这样逐步树立起来了。
至正十三年冬, 朱元璋看到濠州的红巾军首领们只热衷于抢劫财物, 没有远大计划, 自知和他们一起混下去没有前途。于是他向郭子兴要求, 带领二十四名亲信离开濠州, 向南方去发展势力。
南下路上, 朱元璋的流氓手段得以牛刀小试。出发不久, 他听说定远张家堡有一支三千余人的地主武装, 孤军乏粮, 在元军与起义军之间左右为难, 不知投向哪一方为好。朱元璋亲自前去招降, 到了张家堡, 巧舌如簧, 封官许愿, 这支武装的首领大为心动, 答应三天后来投朱军。朱元璋大喜, 回去等候。不料第二天, 又有另一支起义军前去招降这支武装, 条件比朱元璋开出的要好, 使他们变了卦。朱元璋一听到消息, 当机立断, 骑马赶到张家堡外, 派人去请首领, 说有要事相商。首领一到, 朱元璋立刻缴了他的械, 派人把他押回军营, 然后又派人到张家堡, 说首领又转投了朱军。手下不知是计, 三千义军跟随而来。首领无法, 只好归降。就这样, 三千人马被朱元璋成功招降。
除了招降成建制的武装, 朱元璋一路又大量招集那些被灾荒赶得走投无路的农民, “不逾月而众集, 赤帜蔽野而盈岗”。大军向南, 一举攻下了滁州, 队伍发展到了三万人。
不久, 郭子兴去世, 朱元璋成为义军队伍实际上的领袖, 开始了独当一面的军事生涯。十五年的战争风云, 驱策他的权术日趋精熟, 心机日益深刻。
至正十六年, 朱元璋俘虏了陈兆先军三万六千人。他很欣赏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征服军心, 他从俘军中挑出五百名精壮, 说要安排给他们特殊的任务。这些人不知道朱元璋给他们什么任务, 惶惶不安。到了晚上, 朱把自己的亲兵撤走, 让这五百人做自己的大帐侍卫。自己钻进帐篷, 脱下战甲, 倒头就睡。这五百人感动不已, 从此死心塌地效忠朱元璋, 三万六千名俘虏也由此军心安定, 很快成了朱军的主力。
对待自己欣赏的俘虏, 朱元璋有时甚至宽大到没有原则的地步。猛将朱亮祖被俘后, 朱元璋立刻委以重任, 不料几个月后他又叛归元朝。后来, 在战斗中又一次被朱元璋俘获。朱元璋爱其勇武, 再次释放他, 命他带大队兵马跟徐达等人去攻打宣城。朱亮祖由此倾心卖力, 为朱元璋屡立战功。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 朱元璋的本性相当狭隘敏感, 他的宽大仁慈并不是出于天性, 而完全是出于理智的考量, 是一种故作姿态。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 必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高明的演员。
有个叫作郭橐(tuo)驼的人,是专门帮人家种树的。他植树的本领特别高强,经由他手栽种的树,全都成活了下来,还长得枝繁叶茂,结的果实也又多又早,他的同行们无论想什么办法总是比不过他
。
于是大家就恳求郭橐驼介绍一下他植树的经验:“请您侃侃您的植树经,教教我们吧!”
郭橐驼想了想,就回答大伙儿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我只是随树木自己的生长规律让它发展而已。一般说来呢,移植树木的时候,要注意四个方面:树根要舒展开来;培土要尽量均匀;原上不能去掉,要保存下来;筑土则要紧密。照这样做了以后,就不用再老记挂着它、经常去动它,只管离开就可以了。总而言之,栽培树木时要像照顾婴儿一般精心,栽好以后要置之不理。只有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才不会受到破坏,它的本来习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别的种树人,则有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栽种时不够精心,使树根得不到充分的伸展,原土全被丢弃,换成了生土,培土也不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树自然长不好。还有一种正相反,对树爱护得太过分了。种下树以后,早晨去看看,晚上又去摸一下,刚走开又不放心地回头去料理一番,甚至用指甲把树皮掐破来看树是活的还是死的,还用手去摇动树根看土是松了还是紧了。这样弄得树一天比一天虚弱。原本是怀着爱它的心思,其实却是害了它啊,这和对它照顾不周也没多大区别,树也还是长不好。”
请教郭橐驼的人又问他说:“依您的看法,种树的道理和当官治民有相通的地方吗?”
郭橐驼说:“我只懂得怎么种树,可不会当官治民。不过我住在乡间,看到老爷们总是喜欢对老百姓发号施令,似乎是很爱惜人民,动不动就派人督促百姓们耕种啦、收割啦、抽丝啦、织布啦,还有养鸡养猪什么的。今天打鼓叫人家集合,明天敲梆子叫人家聚拢,百姓们穷于应付,疲于招待,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还怎么有精力去搞好生产呢?这样看起来,当官治民也确实和栽种树木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啊!”
植树经和当官治民的原则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仅要从外部尽量维护事物,更重要的,还是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啊!
为了充分享受灿烂的白天风光,一只鹰飞向高空云端,一直过游到发生闪电雷鸣的地方,最后,鸟王从云层高处下降,休息在烘谷房上。尽管这个地方对鹰王来说太不相称,但是鸟王自有它自己的脾气:也许,它要使烘谷房远近闻名,或者因为附近并没有合身边的栖息地方。
既没有橡树,也没有花岗石岩璧;
我不知道这到底什么意思,这只鹰刚刚在这烘谷房上稍稍栖息一会,马上又飞到另一个烘谷房。
一只抱窝的凤头母鸡看到了这光景,就跟它的亲家这样嘀咕:“鹰凭什么得到如此的荣光?难道是凭它的飞行本领?亲爱的邻居?得了吧,老实讲,如果我高兴,我也会从一个烘房顶飞到另一个烘房顶。我们从此再不要这样愚蠢,再去把鹰吹捧得比我们还高明。不论鹰的腿还是眼睛都不比我们更厉害。你马上就可以亲眼看清,它们也在低处飞,同鸡一般高。”
被这种胡说八道弄得心烦,鹰回答道:“你说得不错,可是并不全面。鹰有时飞得比鸡还要低,然而鸡永远也飞不到九天云霄!”
当你评论有才能人物的时候,可不要自费心机计较他们的弱点;而是要看到他们的强处和优点,善于发现他们所达到的高度。
一位农夫赶着他的鹅群到镇上去卖。他用一根长竿毫不客气地催赶他们快走,因为他要去赚钱,所以急于赶上白天的集市。既然这是一个利益的问题,那么不仅是鹅,即使是人,有时候也会心急火燎的。人们可以理解农夫的急躁——可是鹅却没有感到这样的对待有什么乐趣,因此,遇到一个过路的人,他们便拼命诉说苦处: “你到哪儿能找到比我们鹅更加不幸的动物?这个农夫催着我们,赶着我们,就像我们是些普通的鹅那样。这个笨蛋不知道,他应该对我们尊重些,因为我们是拯救了罗马的鹅的后代。是的,人类甚至为他们举行了庆祝呢!”
“那你们凭着什么要求特殊对待呢?”过路人问他们。
“什么,凭我们的祖先呗!”
“是的,我知道,我读到过——但你们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的祖先拯救了罗马!”
“不错,不过你们干了些什么呢?”
“我们?怎么了,什么也没有干。”
“那么你们有什么用呢?别去打搅你们的祖先吧!他们得到的光荣是他们所应得的。但是你们,我的朋友们,只能用来烤着吃。”
如果你不愿成为可笑的东西,你就应该谨守你从而出生的门第。平民百姓与权贵结不成亲,如果你天生是个矮子,就别往高个儿队里挤,应该经常把你的身高牢记:
一只乌鸦在自己的尾巴上插上孔雀毛,它骄傲地跟孔雀们一起散步,它想,它的亲人,还有从前的朋友,大家看见它都会当作奇迹,它要成为全体孔雀的姐妹,它的时机已经来临,它要成为天后尤诺宫廷里的点缀。可是乌鸦的自高自大究竟得到什么结果?它被众孔雀团团围住拔掉羽毛。当它从孔雀群里逃出来的时候,几乎完全变了样,且不要说别种鸟的羽毛,它自己身上的羽毛也所剩不多。它回到自己的一伙里去。但是它们完全不认识这只被拔掉羽毛的乌鸦。它们索性把乌鸦的羽毛都拔光。乌鸦的异想天开只落得如此下场,它既离开了乌鸦群,也没有成为孔雀的一员。
我要再讲一个故事来解释这则寓言:
商人的女儿马特辽娜忽然异想天开,她要嫁给有名望人家,出资五十万作她的陪嫁。马特辽娜终于嫁给男爵少爷,结果怎么样?新的亲族都来找她的碴儿,责备她是一个市侩的女儿,原来的亲族却责骂她趋炎附势,我们的马特辽娜既没有变成孔雀,也没有成为乌鸦。
数以万计的角马、斑马们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不停歇地奔跑着。生命不止,奔跑不休。小马们,刚刚出生十几分钟,就要站起来,几十分钟后,就要跟上大部队,开始了贯穿整个生命的奔跑。
它们要跨过几十万里的行程,越过无数次湍急的河流。在这不停歇的大迁徙的旅途中,会有数量众多的老弱病残的群体,被淘汰,这是自然规律。在大迁徙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它们的天敌,狮子,鬣狗,花豹等的追袭、捕猎。
角马和斑马,在渡过马里马拉河的时候,其场面的悲壮,令人叹为观止!
马们在头马率先跃入河里之后,大部队就义无反顾地跟随着抢渡河水。既不顾及有的已被河水冲走,也不顾及跳下者的摔伤,和因对岸的坡度太陡,马们爬不上去,形成了相互间地践踏,而最终造成的严重伤亡。后续部队还近似疯狂地继续跃入河中,真可谓前仆后继!我对它们的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满了敬畏,也对它们的这种盲目,感到悲哀!
在渡河过程中,角马和斑马们,有路上食肉动物的前堵后截,有水中鳄鱼的大量扑食,马们的损失是重大的,牺牲是惨烈的!
角马和斑马大迁徙的目的,就是为了追逐肥美的鲜草,为了填饱肚子,为了活命。
动物在很多方面都启示我们:生命历程中,充满了艰辛。生活,实在不容易!
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啊!
一个夏日,两只青蛙相遇了。
一个在井边,一个在井底。
井边蛙说:“你好,朋友!”井底蛙也说:“你好,朋友!”
“你上来我们一起玩去好吗?”
“我上不去,井壁很滑,很高。”
井边蛙檫了把汗说:“你在里面多憋屈呀,黑咕隆咚的!”
“你哭了吗,为什么檫脸?”井底蛙关心地问。
“天太热了,我在擦汗。”
“快下来吧,我这里可凉快了,一年四季不结冰,冬暖夏凉!”
“不,我可不下去,我如果生活在那么小的空间会闷死的!”
“怎么能这样说话呢?我在这里很好啊!白天有时可以看到云彩,夜里还可以数星星。”
“星星怎么可以数得过来呀!”
“难道你不识数吗?1、2、3、4、5、6、7......就那么几颗星星,还数不过来?”井底蛙不屑地说。
“一到夜里,满天的星星,我们哪里数得过来呀!太阳刚刚落下,最早出现在西方天空中的金星,还是黄昏时分呢!而天亮前后,在东方地平线之上的启明星可亮了!人们分别把它们称作‘昏星’和‘晨星’,其实它们俩是同一颗星呢!都是金星啊。天上还有许多有故事的星星呢,像牛郎织女星、大小 熊座星,其中大熊星座又称作‘北斗七星’,这是指那七颗明亮的星星,旁边还有无数颗小星星呢!”井边蛙诉说着,井底蛙听呆了。
“其实,夏夜,满天都是星星。”井边蛙继续描述着,“更不要说什么银河系了!一个银河系就有2000多亿颗恒星,数千个星团和星云。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的一个成员!”
井底蛙崩溃了,它嗫嚅道:“你说的我不明白,更看不见。”井底蛙不再骄傲。
“你想上来吗?我们一起看星星。”
“那太好了,可是我上不去呀!”井底蛙多想看看井边蛙描述的一切呀。
“你等等。”
井边蛙看到井旁有一堆玉米秸,它就一根根地拖来丢下井去,玉米秸在井里胡乱地堆着。井底蛙沿着玉米秸终于爬上了地面。
啊!多么开阔。多么辽远。井底蛙激动地和井边蛙拥抱在一起,滴下了颗颗泪珠儿。它还听到了各种虫鸣。原来世界是这么博大,这么深邃,是它从来没有想到的!
它们携手向前跑去,这是井底蛙第一次在大地上行走,心中滋味,百感交集。井边蛙带它来到一片稻田,它看到那里有许许多多的青蛙,在嬉戏,在捉虫。它也吐出舌头,吞进几个虫儿。那味道,真是美极了!
它们又来到一条小河边。井边蛙“扑通”一声蹦了下去,井底蛙忙着跟了下去。啊,这水是这样清净,好舒服啊。原来还可以这样游泳!
夜晚又降临了,两只青蛙相互搂着肩,坐在小河边,看天上的星星,好多好多啊!不像在井底,四壁漆黑,只有头顶一小块天,只有那么几颗星星。现在看到的天空一望无际!
井底蛙彻底认识到原来自己的天地太狭小,自己太无知了!它对先前的夸口,非常惭愧。
一个制造企业聘请了一位有特殊管理专长、却在专业技术方面并不是很强的厂长。因为前任的厂长在专业技术方面十分专精,再加上多年的相处和工作习惯,所以厂内的员工对于新任的厂长并不十分地心服。不但对于新的管理改革方案不热心配合,而且看到他就远远的躲开不愿亲近。新任厂长看到这个情形,认为自己该和他们打成一片才可以贯彻自己的管理改革措施。
第一个月他经常带一些小礼物,在晚间到两位管理主管的家里,和他们及其家人谈天说地,后来几乎是无话不谈,他也就因此了解了主管们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缺点。
第二个月开始,他和两位主管取得了共识,两位主管时时在晚上厂长的家里喝茶,报告一些厂里员工的特殊的个性或是近况,并且将自己遇到的一些事也作一番报告。这样,新厂长就对厂里的员工们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上班的时候,只见厂长四下走动。
当看到管仓库的小姐就说:“嗨!我看到过你的男朋友在工厂门口等你,他好帅好高啊!今天他来么?”其实他并不曾遇到过女孩的男友。“嘿!听说你儿子功课特棒,他的脑袋瓜子一定跟你一样聪明。”新厂长经常和大伙儿一起在餐厅用餐,一边吃一边将两位主管的一些小缺点都讲出来,而和厂长早有默契的两位主管,在一旁只是傻笑。没有多久,厂里便上上下下打成一片,新厂长的管理改革政策也获得了普遍的支持。
一个人想要处理自己工厂里的一批旧机器,他在心中打定主意,在出售这批机器的时候,一定不能低于50万美元.有一个买主在谈判的时候,针对这台机器的各种问题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缺点和不足。但是他一言不发,看着那个人继续滔滔不绝说不去。结果到了最后,那人再没有说话的气力,突然蹦出一句:“我看你这个机器我最多能够给你80万美元,再多的话我们可真是不要了。”于是,这个老板很幸运地多赚了整整30万美元。
从前,有一只小猴子在山上很顽皮,每天从早到晚总是玩个不停,看到哪里有果子就乱摘,吃了一口后就扔掉,惹得园主找上门,老猴王总要给人赔不是,就是学本领也是经常半途而废。
后来,老猴王带它去向老山羊学栽果苗。刚开始,小猴子想:“我怎么要学种树呀?有果子给我摘就行了。”于是它把果苗的末端埋在地里,头朝上,弄得乱七八糟的。老山羊和颜悦色地对它说:“小猴子,你看,多好的果苗啊,你怎么把它种成这样呢?”小猴子若无其事地说:“师傅,像我们不是头朝上吗?”老山羊并没生气,它乐了,说:“小猴子,你太天真了,你看周围的树,哪棵是头朝上的呀?”小猴子恍然大悟,它害羞得脸红得像它的屁股一样,老山羊对它说:“没有种果苗,那有果子可以摘呢?”小猴子挠挠头,一句话也不说,老山羊见小猴子知错了,就教他怎样种果,培土,还教它怎样浇水、施肥、除虫,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果树慢慢长高了,小猴子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第二年秋天,桃子成熟了,苹果成熟了,小猴子高高兴兴地帮老山羊摘果子,并拜别了师父回家了。
回到自家的山上,小猴子开辟了一片荒地,种上了桃子树,经过小猴子的细心管理,第四年,小猴子的果园也获得了丰收。小猴子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山羊师父,于是,它摘了满满一担又红又大的桃子,挑到老山羊家,指着桃子恭恭敬敬地对老山羊说:“师父在上,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笑纳!”老山羊让它把桃子挑回去,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管学什么本领,首先应该对所要做的事情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有信心和耐心,否则什么事也干不成,切记!”
小猴子回到家,谨记老山羊师父的忠言,细心照料果园,后来,它的果园年年获得丰收。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兄弟俩,哥哥是前娘养的,弟弟是后娘生的。前娘早已去世多年,家里的一切都归后娘掌管。
不用说,后娘很偏心。她安排哥哥每天到石场挑一担石头回来,弟弟呢,每天到草场挑一担灯草回来。草场与石场比邻而居,哥哥的辛苦可想而知。刚开始挑担的时候,弟弟挑上灯草健步如飞,很快就回到家里;哥哥呢,一担石头压到肩上,几乎将他压倒,他只能踉踉跄跄地往前走,走上几步,就要放下担子歇一歇。没过多久,肩膀就变得又红又肿,只能换肩再挑……待他筋疲力尽地挑着担子走进家门时,往往已是深夜了。弟弟呢,早已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连着几天下来,哥哥的肩膀溃烂化脓,担子一上肩,疼得钻心,可只能咬牙忍着,否则,不把担子挑回家,他连饭都吃不到。
就这样熬了一段时间后,哥哥的双肩结了厚厚的一层茧子,担子压上来,不再沉重如山了;他的脚步,也变得从容不迫了。挑上担子,他甚至可以和弟弟一起往前走了……
有一年夏天,兄弟俩挑着担子走到大河边时,忽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无数的树木被狂风连根拔起。可怜的弟弟,肩上的灯草早已被狂风席卷而去,就连他自己,也立不住脚,踉踉跄跄地随着狂风乱转,最终跌进河水淹死了。而哥哥呢,肩上的一担石头使他稳如泰山,狂风丝毫也奈何不了他。他像平时一样,挑着担子一步步地走着,平安地回到了家里……
这是流传在我家乡的一个故事。从小到大,我听过无数次。年少的时候,每次听完故事,讲故事的人都会点评一番:“你看看后娘不安好心,结果呢,把自己的儿子给害死了。报应啊!”听故事的小孩子,紧跟着说:“活该!”那时候,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因果报应的故事,后娘不安好心,自然就不得好报。
成长的岁月里,我一直咀嚼着这个故事,渐渐地,咀嚼出不同的滋味来:故事里的“灯草”与“石头”分明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灯草是轻松的,安逸的,挑在肩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分量,走起路来,自然一路轻松。石头呢?是沉重的、艰辛的,挑一担石头,简直就像挑一座山,走在路上,自然是步履维艰。但挑着灯草上路,一个人虽说轻松,但双肩始终也不会有什么力量。也就是说,他的能力始终没有什么提高。相反,挑着石头上路,一个人虽说举步维艰,但在天长日久的磨砺之下,他的力气会不断增长,也就是说,他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寻常的生活里,挑灯草的人当然活得轻松,可当灾难猝然降临后,他却不堪一击;挑石头的人,平时固然活得沉重,却能在灾难里进退自如,最终平安度过。
芸芸众生,尽管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大多数人的生活不外乎“灯草”或“石头”这两种。在故事里,“灯草”与“石头”是后娘分配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灯草”与“石头”却是个人的选择。有人贪图安逸,就想挑着“灯草”过一生;有人不畏艰辛,挑起“石头”上了路。不同的选择,带给他们的自然是不同的人生。
而我,一个听着故事长大的女子,愿意挑担“石头”上路。
从前,有一只蟋蟀日子过得很贫困。虽然学有一技之长,但苦于无人赏识。常常自悲自叹。树上的百灵鸟听见了,劝慰说:“只要技艺精湛,何愁没有用武之地……”蟋蟀心想:这话有道理。我得把坐着发呆的时间改变成学习时间,好好巩固技艺,温故知新。
蟋蟀夜以继日,勤学苦练,她的弹琴技艺在一天天升华。这天,蟋蟀走过一个街角时,看见墙上贴着一张告示,说小白兔因经常失眠,烦恼不堪,如有良医能治愈此病,即送土地一方。
蟋蟀虽不是医生,但她知道自己的琴声可以治疗失眠。于是,匆匆地跑去给小白兔治病。当地弹起一曲曲摧眠曲时,小白兔沉沉睡去了……几天后,小白兔的失眠症完全治愈了!
不用吃药也不用打针,病就好了!小白兔非常高兴,即送蟋蟀一方土地,还外加一笔奖金。
从此后,蟋蟀不再为生计四处奔波了。他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小楼。秋天,种满果蔬的庭院里累实累累,香飘四溢,蟋蟀十分高兴!这时候,他的琴块也变得更加悠扬动听了!
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顶上,立着一座高高的宝塔。他太高了,几乎够到了天上的云彩。
他身边的树木花草都很羡慕他的高大和雄伟,可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头顶上的云彩那么高,也没有云彩那么自由自在。
还有,云彩整天在宝塔的头顶上转来转去,这让宝塔很不高兴。他做梦都想着自己有一天高过云彩,站在云头之上,那该有多威风。宝塔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想个办法让自己变高。
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一个借舟行船的好办法——他想要是脚下的大山升高了,自己不也就水涨船高了吗?他请求大山伯伯把他抬高。
大山劝他说你已经够高了,何必非要再高?要知道天外有天,你高还有更高的!云彩也劝他不要再高了,这样很危险。可宝塔一再请求,大山只好答应了。
大山用力将身子拱起再拱起,抬高再抬高。渐渐地,大山越来越高,宝塔也越来越高。最后,宝塔终于顶到了云彩。
现在周围在没有比宝塔更高的了。可宝塔还不满足,他要比云彩站得还高。他请求大山再长高些,可大山实在撑不住了。
云彩再次劝宝塔别再高了,那不是你应该到的高度。宝塔不搭理,一再催促大山高些再高些。大山很无奈,再次拱起了身子。
突然,“轰通”一声巨响,大山倒了。宝塔也倒了,变成一大堆瓦砾散乱在草丛里。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宝塔这样的人。一门心思想着超过别人,忘记了那句欲望无止境,过优则不及的老话,到头来只落个可悲的下场。
啄木鸟妈妈每天都要在树木中抓出许多蛀虫,是大名鼎鼎的森林卫士。
一天,啄木鸟妈妈对小啄木鸟说:“你已经学会了为大树治病的本领,以后山坡上的这片树木就由你管理,一定要尽心尽力为树木治病。”
小啄木鸟十分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忙碌起来。他用坚硬的嘴巴啄着树木,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过了些日子,啄木鸟妈妈来看望孩子。小啄木鸟高兴地说“我已经把这里的树木都检查了一遍,凡是有蛀虫的,我都已经啄开树皮,把它们消灭了。”
检查了小啄木鸟啄过的树木后,啄木鸟妈妈说“你只是捕捉了一些树皮下好捉的蛀虫,已经进入树木深处的蛀虫没有抓啊!”
小啄木鸟说“抓树木深处的蛀虫,得啄很深的洞,太费劲了。再说就那么几条蛀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
啄木鸟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不把蛀虫全部消灭,它们会大量繁殖,给树木留下后患。你不能贪图省力,只做表面文章啊!”
小啄木鸟听了妈妈的话,十分惭愧,于是抓紧时间给树木进行彻底治疗,把躲藏在深处的蛀虫一一挖出来。尽管十分劳累,他却感到很快乐,“笃笃笃”的啄木声越来越响亮。
收成的季节到了。箩筐一趟又一趟忙碌地将稻谷送往仓库。收工时,它看见犁铧正独自悠闲地躺在墙角休息。
箩筐愤愤不平地指责犁铧:“你这笨头笨脑的家伙,大家都在挥汗如雨地为夺取粮食丰收而奔忙,你却心安理得地躲在这里偷懒享清福,不觉得差耻吗?”
犁铧微微一笑,慢悠悠地回答:“你越忙碌,我就越欣慰,说明我此前没白费功夫。你想,没有我春天不辞辛劳的耕耘大地,哪有你秋天满怀喜悦的收获归仓呢?”
见箩筐沉默不语,犁铧继续道:“其实,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采用不同的劳动方式,为实现共同的事业和目标努力地工作而已。你说,我要觉得差耻吗?”
箩筐心服口服了。
老虎雄心勃勃夸下海口,它要抓获所有兽类尝遍各种野味以饱口福。
于是一声长啸震撼山岳,仿佛天崩地裂,所有野兽都吓得六神无主,个个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老虎精神抖擞,它盯住一只狐狸紧追不舍,眼看就被擒获,旁边灌木丛中发现了新目标。
“一只梅花鹿,比狐狸高级,”老虎眼睛一亮,它一转念,放弃了狐狸,转身追赶梅花鹿。梅花鹿健步如飞,一会儿功夫老虎就气喘嘘嘘,看来赶上梅花鹿很有难度。这时前方一只慌慌张张的小山羊吸引了它。
“好肥的小山羊呀,”老虎心动了:“象这样没头没脑追赶如此善跑的梅花鹿不值得,能先捉只山羊充饥也好。”于是老虎转向追赶小山羊。
山羊的看家本领除了头上一对触角余下的就只有逃跑的功夫,加上背后一只老虎的威胁,为保存性命,迫使它用最快的速度逃窜,老虎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因为它的肚子已经饿了,这时在它不远前面发现了一只野兔。
“唉,想不到狡猾的小山羊这么难捉!”老虎这么想着:“也许野兔的个儿小,捉起来容易些,倒不如先抓住这小玩意儿填填牙缝再说罢!”
它马上改变了追击目标,赶起野兔来。
机警的野兔三跳两跳的速度不亚于其它兽类,一转眼钻进了自已的老窝—大树下的一个洞子里。
老虎只好干瞪着眼。现在再也找不到目标了,因为所有的兽类都躲藏了起来。老虎辛苦忙活了一大阵,除了饥饿加剧外,什么实惠也没得到。
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一旦选择了正确的目标,就要努力奋斗而不轻易放弃,迟早总会取得成功;如果三心二意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那他终究将一事无成。
大乌鸦渐渐老了,它发现自已的羽毛开始脱落,手脚不那么利索,飞翔也没有从前自如,偶尔外出也不易找到食物,有事没事总喜欢呆在巢里打盹。
“唉,我真的老了,今后的日子没法子过了。”大乌鸦感到有些悲哀,难过地对两只宝贝小乌鸦叹息着。
“不,你没老,还年轻着哪,”两只小乌鸦齐声安慰着:“别担心那么多,还有我们两个呢!”
于是两只小乌鸦轮流着外出觅食,衔回巢里哺养大乌鸦,另一只则留在巢中给大乌鸦作伴解闷,天天如此。
“多懂事的两个小精灵,多善良的一对小天使呀,”与鸦巢比邻的喜鹊见了羡慕不已,它对小乌鸦的行为赞不绝口,同时问大乌鸦:“你教子有方哪,如何培养出有孝心的小宝贝呀?”
“我哪里懂得教育呀,”乌鸦怜爱地望着两只小乌鸦倍感欣慰:“我只是从小就对它们倾注了全身心的爱,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它们,天寒时宁愿自已受冻也不让它们冷;缺食时宁愿自挨饿也要让它们饱,我就是这样抚育它们长大的。”
“真是言教不如身教呀。”听了大乌鸦的一番话,喜鹊由衷地发出感叹。它从大乌鸦一家子的言行中领语到一个道理:你只有真心对他人付出了爱,才能得到他人对你爱的回报。
村里人都知道王成是个聪明能干的年轻人。从小到大,几乎没见过他吃别人的亏,尽是占便宜了。才三十出头,已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富裕户。又有一位漂亮机灵的妻子,而且给他生了个可爱的儿子。
王成兴奋极了。一日他去外地集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儿在卖猴子。他就想买只猴子回去逗不满两岁的儿子玩,他又看到了鹦鹉,顺便也买了一只。
回到家,坐在摇篮里的儿子看到又蹦又跳的猴子和咿咿呀呀的鹦鹉,开心的手舞足蹈。王成也很高兴,不过他又想养这两只畜生应该有点额外效益才对,不能整天让它们白吃白喝就会逗逗小孩。
于是,他开始训练它们。鹦鹉比较乖,王成在农闲的时候就会教它说话。如果学不会,就不给它吃的、喝的。好在“鹦鹉学舌”是它的本性,几个月过去,这只鹦鹉能流利地说上好多句人们可以听懂的话了。
与此相比,猴子就不那么老实。一开始还对着王成龇牙咧嘴,吹胡子瞪眼。王成没有被它吓唬住,便以棍棒相加,很快猴子也屈服了。如果它能按要求做些动作,就会得到半个人们吃剩下的果子作为奖赏。
猴子的野性和倔脾气荡然无存了。王成一下口令它就会摆个姿势或做出一些动作,经常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而且它还承担起一部分家务活:扫地、烧火、看家护院……有时还跟着王成下地干农活。秋天,玉米熟了。王成在前面掰一个就扔进背后的大竹篓里。猴子在后面边看便模仿。几行下来,猴子背上的竹篓里也盛满了黄橙橙的玉米棒子。村里人见了都直夸王成有能耐说:“聪明人就是不一样,连只畜生也被他调教成这样……”王成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出人意料的一件事终于发生了。那天中午,太阳照的暖洋洋的,妻子让王成烧了一锅温水。她在大澡盆里给儿子洗了澡又放回摇篮。下午夫妻俩就去芝麻地里干活了。可不一会儿,家里的鹦鹉就飞来了。它落在王成的肩头大叫道:“主人下地锄芝麻,猴子在家洗娃娃……”
王成一听,扔下锄头就往家跑。刚进门,眼前的情景把他吓呆了。厨房门口还放着上午那个洗澡盆,猴子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个大水瓢正向躺在盆里的儿子身上浇着热气腾腾的水。可怜儿子在澡盆里一动不动,有些皮肤溃烂掉了,已经露出血红的嫩肉。
厨房内锅里的水正上下翻滚着……
国王说:“为什么给你?”
侍臣答道:“啊,你就是国家,不是吗?”
国王十分喜欢这个侍臣,便把两件宝物都赏了他。
别的侍臣们低声耳语说:“谀媚者,往往欺弄愚人。”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的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主了反感。他找到父亲,对他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我亲爱的儿子,既然这有关你的生命,”他的父亲答道,“我们马上就离开这儿。”他们说了就做——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的家。
马驹听说出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这么快乐,安样地走着,在前面领路。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一点儿。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便只好空着肚子躺下睡觉。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他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到原来的草地。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地去吃。“啊!多么绝妙的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的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不要再往前去找了;我们别回老家去了——让我们永远留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吧,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
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马驹认出了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他垂下了眼睛,非常羞愧。
老马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恶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需适度节制。
有两个人,一个在台湾,一个在香港。也许你知道,也许你不知道。
一个叫林依晨。长得甜美可人,她是台湾偶像剧主角,曾在台湾夺下金钟影后头衔。她出生于单亲家庭,家庭经济拮据,5岁那年父亲离家而去,由母亲抚养她,直到她大学毕业。为了应付房租、学费、生活开支,母亲瞒着她借了300多万元的债务。她直到演戏赚了钱之后,才知家里有这样一笔巨债。
还有一个叫苏金妹,她出身香港渔民家庭,小时候与弟妹捉迷藏,掉到码头下,因骨折未发现,最后导致下肢瘫痪。在家里,她成为一个累赘;在工厂里,她被人取笑;在路上,行人对她投来异样的目光她一度觉得自己没有将来。直到有一天上了义工课。到医院探访癌症晚期病人,她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她记得有一个罹患癌症的老人,说想要吃番薯,当她第二天送给老人吃时,老人一边吃一边哭。她才发现自己活着,能吃能喝已是最大的幸运。后来,她成为香港的知名义工。帮助和救援了许多孤苦无助的人。苏金妹说:如果现在让我选择人生,我仍然会选择不能走路。因为我能走,我也许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但今天,我却可以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的人,其实可以这样分类:一类是心灵强大的人,一类是心灵脆弱的人。心灵强大的人,并不是有权有势的人,也不是有钱的人,而是面对磨难和不幸。却能活在当下、甘之如饴的人;心灵脆弱的人,不是出身卑微的人,也不是容颜丑陋的人,而是那些无法面对生活磨难和不幸的人,是哪怕只有一个跟斗。就可以夺走他们全部斗志的人。
前一种就是心灵天使。也许他们是残疾人,也许他们是明星新贵,判别他们的唯一标准就是,他们在苦难和生活压力面前,有没有退缩。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心灵天使。残疾的苏金妹可以,你一个健全的人为何不可以?苏金妹说:人生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内心有光芒,光明向前推进一步。黑暗就会后退一步。
小鸭出门散步,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坑里。他一边哭,一边喊:谁来救救我呀!我掉到大坑里了。小猴听见了,连忙跑过去,看到旁边的竹竿,灵机一动,小猴拿着竹竿倒挂在树上,对小鸭说:小鸭,你抓住竹竿,我把你拉上来。说着,小猴把竹竿伸到洞里,可是竹竿很光滑,小鸭抓住竹竿,小猴一拉,小鸭就掉回坑里了。
小猴去找小象帮忙,小象想用鼻子把小鸭卷上来,可是够不着,小象急得团团转。
小熊看见了,走过去说:怎么了?小猴说:小鸭掉进大坑里了。小熊想了想,跑了。不一会儿,小熊提了一桶水回来,把水倒在坑里。就这样,小熊来来回回好几趟,水慢慢地多起来了,小鸭也慢慢地浮起来了,他高兴地跳到地上说:小熊、小猴、小象谢谢你们。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要向小熊学习,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多思考!
买椟还珠,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1、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
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
2、商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
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3、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4、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5、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
6、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7、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8、买椟之人应是一位注重欣赏艺术的人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所欣赏的“价值”是盒子的艺术美,而不是世俗认可的价值。所以他应该是一位非凡的现代艺术家或艺术收藏家。
9、卖珠的商人为了显示珍珠更有价值,做了超值“包装”结果是喧宾夺主,反而淹没了珍珠的价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用华丽的“包装”掩饰自己真正“用意”这是魔术和军事里常用的方法。
10、讽刺那些只重形式,不顾实质的人,也用它比喻取舍不当、轻重倒置的情形。
启示: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不能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不要太过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有一株雏菊生长在一条小河边。河边有一间小木屋。每天,住在木屋里的小女孩都来给雏菊浇水。对雏菊来说,这种生活既甜蜜,又简单。
然而有一天,小女孩没有来给雏菊浇水。小女孩一家已经搬走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它想啊,想啊。突然,一片花瓣从它身上掉落下来。风把花瓣吹落到了小河里。
“小河!”它兴奋地喊道。从出生到现在,它就看见小河一直在那里欢快地流淌着。它开始把身体往小河的方向生长,但这太艰难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它的身体根本无法长得那么长。而且风也在为难它,经常把它吹得东倒西歪。可怜的雏菊可以看到小河,但就是无法触摸到小河。它只好重新恢复原来的样子。
“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突然,它的脑子灵光一闪。然后它开始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它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了清凉而甘甜的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粗壮,开出新的花朵。
在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有只鸽子看到这情景。“好可怜噢!去帮他吧!”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蚂蚁爬上叶子,叶子在漂到池边,蚂蚁便得救了。“多亏鸽子的救助啊!”
蚂蚁始终记得鸽子的救命之恩。
过了很久,有位猎人来了,用枪瞄准树上的鸽子,但是鸽子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时蚂蚁爬上猎人的脚,狠狠咬了一口。“哎呀!好痛!啊!”猎人一痛,就把子弹打歪了。使得鸽子逃过一劫,并且蚂蚁也报答了鸽子的救命之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