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9
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一节学生实验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面我说一下我这节课的说课构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中的试验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有关知识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生活生产中,例如在照像机、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等仪器的使用中。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揭示这些仪器使用的原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考察的实验之一。它既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它又是后两节的理论基础,本节课学习过程,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启迪学生的探索灵感和创新意识,对今后进一步研究透镜以及其它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从以下三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距 、像距及焦距。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能力目标:
1:会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 能熟正确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能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情感目标:
通过亲身的实验操作体会物理现象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能启迪学生的探索灵感和创新意识,同时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
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
四、实验方法:观察法、实验推理法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疑问,引入新课
照相机、放映机及放大镜它们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大家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亲手实验来找到谜底。 让学生了解 实验目的 1:知道什么是物距 、像距及焦距。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三)认识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各实验小组同学分组讨论。
2、各组派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各组的试验方案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
4、各组完善实验方案。
(五)进行试验操作:
1:让学生粗略测量焦距(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2:把光屏、凸透镜、蜡烛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
3:把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之内移动,观察成像情况;并记录。依次再把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上;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内移动;二倍焦距处;大于二倍焦距外移动;观察成像情况及像距的大小并做记录。再反复上述的实验。
4:把蜡烛从一倍焦距处一直向外移动,要得到清晰的像,观察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再把蜡烛从远处向焦点处移动,观察像距及像的大小如何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5:用书把透镜上半截或是下半截遮住,观察所成实像有何变化。 、试验的总结与结论 各组学生先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共同讨论,老师指导补充
结论如下: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u>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虚实像的分界点
u正立 放大 虚像 u>v 放大镜
为便于学生记忆把上述结论总结如下:
结论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结论二:
成实像时: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你跑我追)
物距减小,像距增加,像变大;(你追我跑)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距变大像变大)
成虚像时:
当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当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
像的大小像距定。
六:自我反思预评价
我认为这节课我做得好的地方有这些,让学生分组自己设置实验方案,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讨论,教师指导。做完实验后各组自己总结实验结论。教师补充指导。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励学生,同时也为了更好调控堂课,我在探究的环节设立一些“最佳”称号,"最佳实验小组、最佳组织小组"、"最佳评价小组"。在探究活动开始前,将此告诉各小组,并且将每组的编号写在黑板上。并在探究的各环节作出评价后及时的加分,最后得分最高的胜出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去气氛。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