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9
这是《力》教学设计,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的教材依据为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四节《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设计思想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现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点:(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要有力的存在至少需要二个物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2)通过亲身体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认识力的二种作用效果;(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会画力的示意图;(4)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认识,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同时存在。
本节课主要采用大量举例、精心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对力的概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图景的观察和分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自我设计和亲自动手实验体验了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 情感与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中力的现象,对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初步的认识,在探究与实验中产生对学习力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力的三要素(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教学难点:
(1)力的示意图的画法(2)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弹簧、塑料尺、弹性球、条形磁铁(2)、小车(2)、钩码、橡皮、鸡蛋和石头。
七、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引
入
新
课 取出一枚鸡蛋,用石头将鸡蛋敲碎。
提问:同学看见鸡蛋被石头砸碎了,你们知道鸡蛋为什么会碎吗?是因为受到了什么样的一种作用呢?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对,鸡蛋被砸碎了是因为它受到了力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四节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观察与思考
积极发言
提出看法
积极思考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力是什么
(1)展示并罗列现象
用课件上的图片展示人推车、运动员踢足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和推土机推土。(图片见后)
①人推车,人对车施加了一个力,这个力是人对车的一种作用。
引导学生说出:
②运动员踢足球,运动员对球施加了一个力,这个力是运动员对球的一种作用。
③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了一个力,这个力是运动员对杠铃的一种作用。
归纳:这三种情况都是人对别的物体施加了一种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力,那么力是不是只限于人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呢?
引导学生举例并反驳
④推土机推土是推土机对土施加了一种作用。
引导学生归纳: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
并且有力产生时,施加力的物体我们称之为施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受力物体。
(2)学生动手演示力的作用
请同学们用手边的器材来演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产生了力”并分析有力产生时,哪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如:人用手拉弹簧,人与弹簧之间有力的作用,人拉弹簧时人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等。
二.力的二种作用效果
刚上课时,我们看到鸡蛋壳在力的作用下碎了,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能对物体产生哪些作用效果呢?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用手捏皮球,皮球发生了形变。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皮球受到了力的作用,发生了形状的改变。
(2)用图片进一步说明
用图片展示被重物压着的海绵发生了形状的改变。
(3)引导学生归纳
①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4)学生活动(二人扔接球)
引导学生分析出,人扔球时,力使球由静止变成运动了;人接球时,力可以使运动的球变成静止。
(5)观察图片
拦网,排球受力,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桌上滚下的小球受力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图片见后)
自由下落的小球受力运动变快。
(6)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力可以使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这些变化我们都可以称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7)引导学生归纳
②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让学生思考并举出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例子。
如:足球运动员射门过程等。
过渡:提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可是不同的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进入下一部分的物理教学。
观察
思考、表述
引导学生得出力的概念
动手实验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
观察现象
看图、分析并思考
学生归纳、总结
在观察扔接球中思考
看图、分析、思考给出答案
归纳总结
举例
思考
教学过程设计
三、力的三要素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弹簧的伸长不同。
(2)学生竞赛:“力大就赢吗?”
请全班力气最小的女生推门的边缘关门,力气最大的男生在门外用力推门轴附近开门,看谁取得胜利。
(3)学生活动
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
1.要使塑料尺向下弯曲,施加力的方向应向 (上/ 下)
2.使尺的弯曲程度一样。作用哪一点时更省力? 作用于点 (A/B)
3.如何使塑料尺向下弯曲的程度大一些呢?
应该 (增大/减小)作用在点A的力
(4)学生归纳
塑料刻度尺形变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5)教师小结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就取决于力的三要素。
(6)师生互动
学习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力的示意图是一根带箭头的线段。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杯子对桌面压力的作用点应在杯子和桌子接触的桌面上。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同一图有多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当然也可在箭头旁标出力的大小。
观察竞赛结果并思考原因
动手实验
归纳并总结结论
结合老师示范和画法步骤动手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实验探究
刚上课时我们用石头砸鸡蛋,鸡蛋碎了。现在我们反过来,用鸡蛋去砸石头,会有什么效果呢?鸡蛋会碎,说明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可是明明是鸡蛋施加力给石头,鸡蛋却同时也受到了力的作用,打碎了自己的蛋壳。这说明当力作用在物体上时是“单方面”的,还是相互的呢?
(2)学生活动
1. 手指压铅笔尖时,手指感到疼痛。
2. 如果你用手去拉橡皮筋你的手会有什么感觉?
3. 站在滑板上的同学用手推墙,他会怎么样运动?
(3)学生归纳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动手做做并思考
请学生们用右手拍击左手,感受一下两只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
请大家想一想小时候玩游戏时,胜的一方可以拍对方的小手,这时赢的一方占到了便宜吗?
蛋砸石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学生活动分析并思考
用物理规律来解释生活实际问题
小结 一.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
二.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1、 使物体发生形变
2、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回顾并体会过程和方法,巩固知识和技能
练习 1. “风吹草动”现象中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 如下图所示,(a)图表明力可以改变
(b)图表明力可以使 。
题2 题3
3. 在物理学中,力是 对 的作用。如上图所示,小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他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使他后退。这一事实说明了 。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看图、回答
作业 请同学们以“我是力”为题写一篇关于力的小短文。
八、教学反思:
力是联系宇宙万物的纽带,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激发学生探讨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并能感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要上出一节好课,不光要体现老师的聪明睿智,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举例、根据猜想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力的概念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特点。同时使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知识和能力二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由于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知识储备还较少,对力的认识仍停留在较肤浅的层次。在今后力和运动、杠杆部分教学中还应对力的认识作进一步深化、提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