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8
这是古文二则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懂故事蕴涵的道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一)社会热点导入新课
板书标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同学们,老师从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某公司职员向公司借了三千元,借条上写着:“还欠款三千元”。谁知,这张欠条却引来了一场官司,如果将“还”字读成“hu2n”字,就是还了三千元;如果读成“h2i”,那就还差三千元。看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人要确立法制意识,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大家知道,有借条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但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债主身故,未留下字据,他的儿子又不知情,蔡勉旃却把一千两银子送还给他儿子。要问这是什么缘由,我们共同来学习。
(二)借助注释疏通古文
出示投影片完成有关练习: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旃()、券()、辇()
(2)解释文言字词:
亡友:敦风义:千金:
寄之:立券:亡何:
愕然:未尝语我:致之:
(三)结合注释讲述大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理解课文。各小组推荐一人复述故事内容,老师加以评述。
(四)深层感悟现场讨论
1.剖析重点文言句:
(1)出示: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问题征答:
①友人之子当时是什么表情?
明确:友人之子表现出惊奇、诧异的神情。
②“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这句话是什么语气?他为什么不相信这是事实?
明确:这句话是反问语气。父亲未有遗嘱,家中又无字据。
③“父未尝语”是何原因?
明确:父亲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为他特别讲信用“重诺责”。
(2)出示: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问题征答:
①蔡勉旃的“笑”有什么含义?
明确:表现了他以诚待人,讲究信用。
②从“券在心,不在纸”这一点看,蔡勉旃这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诚实守信。
③从当今社会看,“不在纸”的做法值得不值得提倡?怎样避免老师所讲的小故事中出现的借条纠纷?
明确:不能提倡,因为在法制健全的今天,任何事情都要重*据。
④什么叫“一诺千金”,中学生如何讲诚信?
明确:“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
2.就中学生如何讲诚信,自由讨论,教师点评。
(四)总结全文评价人物
概述蔡勉旃的*格特点。
(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收集古人讲“诚信”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戴震难师》
(一)引用典故导入新课
大学问家孔子在东方巡游时,遇到两小孩讨论太阳离地球远近的问题,在今天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住了孔大圣人。其实,做学问就要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历史有惊人的巧合,今天又有一小孩难住了老师。
板书课题:戴震难师
(二)结合注释疏通古文
1.出示投影片,学习小组互测,指定学生口头回答:
解释文言字词:
是年:乃能言:何以:述之:
应之曰:相去:几何时:然则:
无以应:书塾:
2.自由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三)熟悉课文改写对话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理解课文内容。
2.将文中对话改写成白话体的人物对话。
重点句提示:(注意长句的音节停顿)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3.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情节的生动*。
(四)情景喜剧戴震难师
每小组推荐两人,一人扮演先生,一人扮演戴震,要求如下:
1.语气语调要尽量模仿逼真,尽量做到形神兼备。
2.要准确表达疑问句之间的区别。
3.由老师和学生评委进行评选,选出最佳表演奖。
(五)现场讨论实话实说
1.你对这位老师有何评价?
2.你认为老师最后的赞语合适吗?
3.从《戴震难师》这个小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课外延伸知识链接
从互联网上或图书馆检索。
名人简介:
戴震、顾炎武、徐珂、朱熹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难点: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句”类记下:
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教案点评:
板块式教学思路,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合作学习,把握故事内容。
(二)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积累文言词汇。
(三)引导学生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庇伞拔庀掳⒚伞薄ⅰ拔偶ζ鹞琛钡某捎锕适碌既胄驴巍(教师可让了解的学生绘声绘*地讲述故事。学生说不出时,可让学生查字典了解成语的含义、由来,教师再简介故事。)
2闭饬礁龉适鲁鲎员彼嗡韭砉獾摹蹲手瓮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而如今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了解到当时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历史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个故事,希望同学们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获得独到的感悟。
(二)小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顺畅朗读课文
1*孕∽槲单位,学生结合注释并查工具书,自由朗读两篇课文。
2毙∽橥蒲∫幻学生组内朗读,同组组员纠正读错的字音及朗读停顿。小组中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多音字的读音、难读句的停顿等),由学习组长记下,准备全班交流。
3被慵各组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可用实物展示仪投影,也可由各学习小组长口头向全班同学求助。学生能相互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越俎代庖。交流受阻时,教师适当点拨一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结学习经验。)
4狈直鹎肓轿谎生(不同学习小组的)朗读课文,一人读一篇,师生共同点评。
(三)合作学习,把握《孙权劝学》的内容
1蓖座合作,相互尝试复述课文《孙权劝学》的内容。
2笔ι合作,讨论难字难句的意思。(可能涉及的字句如下)
(1)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
①蒙辞以*中多务(事务)
②但当涉猎(不过)
③非复吴下阿蒙(再)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知道)
(2)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加点词为成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
3毖生复述课文。
(四)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碧致郏郝烂晌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待”?
明确:听从孙权的劝告,从师学习。
2蔽闹惺窃跹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
明确:通过鲁肃惊叹、与之结友,侧面表现吕蒙才学大增,学有所成。
3薄笆勘鹑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话体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明确:表现出吕蒙为自己的才略长进而感到欣喜、自豪。
(五)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吕蒙是吴国的名将,骁勇善战,深得孙权的器重,但他缺少才略,只是一介武夫。孙权爱才,以切身经验启发他学习,吕蒙开始从师学习,终于让文韬武略远胜常人的谋士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之结交为友。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与自己的学习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古文二则》教案》,来自网!
、生活相联系。如:从吕蒙先“辞”后“就学”看,说明及时醒悟为时不晚;从孙权屡次劝学,说明教育他人要诚恳、耐心;从鲁肃的惊叹看,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人……。如果学生从“卿言多务,孰若孤?”引申出说话要得体,不可以势压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引申出取得成就后,不能骄傲,沾沾自喜,要不断进取等,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予以鼓励。)
(六)布置作业
1笔於亮狡课文,口头翻译《祖逖北伐》。
2蓖瓿伞八伎加肓废叭、四”。
第二课时
了解课文《祖逖北伐》的内容,激发学生阐发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一)交流作业,引入新课
1比昧轿谎生分别复述《祖逖北伐》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点评)
2痹擞贸捎铩拔庀掳⒚伞薄ⅰ肮文肯啻”、“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造句。
3钡憬过关,强化积累。(投影出示)
(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中夜闻鸡鸣,蹴琨觉(醒)
②因起舞(于是)
③大王诚能命将出师(将领)
④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统率,率领)
⑤非复吴下阿蒙(再)
⑥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收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中夜闻鸡鸣,蹴琨觉——半夜听到鸡叫,(就)踢醒刘琨。
②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自相残杀,于是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③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
(二)小组讨论,深化认识
结合课文,请你说说祖逖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学生能从文中找到依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提示:
1贝印俺酰范阳祖逖,少有大志”可以看出祖逖素怀大志。
2贝印爸幸刮偶γ……因起舞”可以看出,祖逖能够自觉地刻苦磨练自己。
3贝印敖室之乱……望风响应者矣”可以看出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说明时世造就英雄。也可以看出祖逖有着忧国忧民的思想。还可以看出祖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4贝幼驽汛蟮ń言,司马睿并不重用他,也不十分支持他,而祖逖依然“纠合骁健”、“将其部曲百余家渡*……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可以看出祖逖精忠报国,矢志不渝。
(三)口语交际,阐述己见
辩论:我看“闻鸡起舞”。(参照本单元要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己见。)
(四)布置作业
课后从互联网上或图书馆搜寻阅读一则《资治通鉴》中的故事,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几乎花了一周时间,总算把《论语十二则》讲完了。我估计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文章的背诵、字词的解释上面。怎样把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精髓吸收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确实是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在讲每一则时,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体会,如文章中谈到的学习复习法、学思结合法在大家的学习中是否在运用,如果还没用,是否现在可以去尝试一下等。
在这十二则言论中,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也谈论的很多:宽以待人、诚实守信、安贫乐道等,在讲这些道理时,我尽量穿*一些故事在里面,但总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都是一些旧故事,学生听得兴趣不大,让他们自己说,却又开不了口。语文教学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能开口说,且会说,不是一日之功。总之,《论语》是讲完了,怎样学以致用,还是盲点,程子曾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但愿我们的学生读了,能有一点点收获。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