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漱勒歌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2-21

这是漱勒歌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漱勒歌教学设计一等奖

漱勒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

  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

  5、当堂背诵这首古诗。

漱勒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六、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漱勒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敕勒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8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课本插图是茫茫大草原上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的情景。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已经得到了初步培养。在此之前,他们学过乐府诗《江南》和《画》《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简单的古诗,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诗歌。在课堂教学中,把朗读作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美景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似、庐、笼”等6个字,会写“苍、茫”等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的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四、教学重点

1. 认识“似、庐、笼”等6个字,会写“苍、茫”等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诗歌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五、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想象理解法等。

七、教学资源与准备

教师: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课件、生字卡片等。

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记录在预习卡片上。

八、教学时间

1课时。

九、课型

新授课。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课前谈话交流,播放视频导课。

2.孩子们,从刚才的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自由回答所见,指导说完整的句子。

3.教学”阴山”,指导读准字音。

4.板书课题,生书空

5.请大家自己读一遍这首诗,看看它和我们之前学的《夜宿山寺》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6.关于《敕勒歌》,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跟小伙伴交流一下?

预设1:孩子们搜集的资料很全。师: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搜集到的资料比老师搜集到的还全呢!

预设2:孩子们搜集的资料不全。老师也带来了《敕勒歌》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生介绍。(2-3人)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生自读,圈生字。

2.请2生展示读,正音。有错自纠,无错表扬。

3,词语教学。

穹庐、笼盖、天苍苍、野茫茫。

4.认读“见”。

(1)出示卡片,齐读。

预设1:读作现。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回答。

预设2:读作见,在现代汉语中它读作“见”,但在这首诗里它读作“现”,打开课本,翻到84页, 你看,最下面的课后注释里告诉我们了,是显现,露出来的意思。

(2)点拨:课后注释是学习古诗词的好帮手,我们一定要学会看注释。

(三)再读古诗,注意停顿

1.读古诗的时候,出要读准字音,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生回答。

2.请1生读。

预设:1.学生读得字音准确流利,节奏不明显。

预设:2.学生读得准确,停顿明显。

3.点拨:读诗词时,我们要在标点符号的地方停顿,逗号处停得短一些,句号处停顿稍长一些。同时,还可以请节奏停顿线来帮忙。

4.出示带节奏的诗歌,学生带节奏自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四)理解诗歌,想象画面

过渡:注意了停顿,就读出了韵味。但是,要想体会其中的美景,我们还要读出诗中描绘的画面。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回答。

2.巩固:敕勒川、阴山、天、野、风、草、牛羊。短短的27个字里,包含着这么多景物。

3.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想象画面。

4.让我们一起把看到的画面说出来吧!

(1)提示:( )的敕勒川,在( )的阴山下。

天空好像( ),笼罩着( )。

(2)抬头望向远处,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请根据老师的提示,同桌两个试着说一说。提示:( )的天空,( )的草原。一阵风吹来,草( )露出了( )。

5.孩子们,如果我们为这首诗配一幅画,你会选择什么颜色?

预设:绿色、蓝色、黄色、白色。

6.孩子们,读这首诗,你最大得感受是什么?

预设:草原风光美。

板书:草原美。

7.体会动静结合。

(1)你看,在这片辽阔而安静的草原上,突然,吹来一阵风,吹低了丰茂的牧草,露出成群的牛羊。它们有的,有的,有的(出示图片,练习说话)。

(2)你听,晚霞中,初生的羊羔呼唤着羊妈妈发出——咩咩的叫声。老牛呼唤走远的牛犊发出——哞哞的叫声。

(3)小结:宁静的草原,因为牛羊的出现,顿时热闹起来,这是一幅多么动静合一的画面啊!好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成群的牛羊,不正是敕勒人民安居乐业的希望吗?这肥壮的牛羊,就是敕勒人民幸福生活的象征啊!好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

板书:牛羊壮。

(五)分析画面,体悟情感

1.孩子们,假如你是敕勒族的一个小朋友,生活在这美丽富饶的草原上你的心情怎样?

预设:开心,高兴,快乐……

板书:爱家乡

2.请你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首诗吧!

学生齐读。

3.让我们在这美景中,一起背诵出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吧!

师生齐诵。

4. 诗歌不仅可以读可以背,还能唱出来呢!播放音乐,欣赏歌曲。

(六)渗透国学,指导写字

过渡: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这样,我们要读出诗中的美景,读出诗中的情感。我们还可以认认真真的抄写下来。

1.出示课件:阴、似、野、苍、茫,按结构不同,分两行,请学生观察。

(1)上面三个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

(2)下面两个呢?

生:上下

(3)在这五个字中,你觉得哪个比较难,需要老师和你一起写一写?

预设1:野、茫

预设2:没有。老师觉得“野”和 “茫”两个字需要特别提醒一下。

2.观察这两个字,如果你是小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地方,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好?

预设1:横变提

预设2;右边不是“子”

预设3:茫是上下结构。

3.师范写,生书空。

4.配乐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过渡:孩子们《敕勒歌》寥寥数句就勾勒出敕勒川独特的壮丽景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在诗歌的长河里,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还有很多。像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出示)

1.教师范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呢?

预设1:江花、江水。

预设2:一生说不全面。其他人补充。

3.塞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首诗的风格差异巨大,其中的风景却同样美不胜收。我们也当当小诗人,一起读一读吧!

(八)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总结:孩子们,走进古诗乐园,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想象了画面,欣赏了美景。

2.自选作业。

(1)请孩子们根据诗歌内容,想象画面,用手中的彩笔画下来吧!

(2)找一找其他描写祖国山河美景的诗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1-2首。

十一、板书设计

敕勒歌

草原美

牛羊壮

爱家乡

漱勒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北朝民歌

  课文内容: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所以本课以阅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景。

  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

  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我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

  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学生背诵本诗。

  1给学生读背时间。

  2教师利用课件练习,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lè()qióng()庐见()牛羊

  天似()笼()盖

  3全班学生齐背本诗。

  4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

  五、总结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人类生活的天堂。

  六、用课件播放《天堂》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述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草原美景

  背景:阴山下

  全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特写:风吹草地见牛羊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