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过秦论一等奖教案对比

日期:2022-06-15

这是过秦论一等奖教案对比,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过秦论一等奖教案对比

过秦论一等奖教案对比第 1 篇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2、学习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

  3、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方法。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对比论证的应用。

  【教学方法】

  1、加强阅读,再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

  2、加强导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3、结合文意,进行探究,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议论特点。

  4、加强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一代叱咤风云的帝王在君临天下时身败名裂,一个盛大的王朝轰然倒下,历史有时上演着一幕幕不可思意却又摆在眼前的话剧,不能不值得后来者的深思。许多有志之士在思索,在总结,在呐喊。《过秦论》就是这样一篇意在总结秦王朝政治得失以警示汉政权的文章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

  二、释题:“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三、作者和背景: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等思想。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2、时代背景: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破坏。战乱使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规劝汉文帝吸取秦王朝不施仁政导致覆亡的教训。

  二、阅读:

  1、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并注意文中的生僻字:

  腴(yú)轸(zhen)镞(zú)万乘之势(shèng)恬(tián)比权量力(liàng)藩(fān)孝公既没(mò)笞(chī)召滑(shào)俯首系颈(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牖(yǒu)瓮(wèng)朝同列(cháo)将数百之众(jiàng)度(duó)长絜大一夫作难(nàn)

  2、疏通文意后回答: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从全文看,本文的结构安排思路是什么?明确:兴亡过程——灭亡原因;史实——立论总结。

  “攻守之势异也”——“攻之势”:崛起──强大──鼎盛。

  “守之势”统一天下——覆灭。

  第二课时

  一、研习新课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

  对内改革——发展生产——强化军备——外交政策。

  2、让学生翻译第2段,并研习课文第2自然段: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带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运用对比,反衬秦国的强大。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3、让学生翻译第3段,并研习第3自然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实行愚民,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4、让学生翻译第4段,并研习第4自然段: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准备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5、让学生翻译第5段,并研习第5自然段: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二、注意:本课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学习翻译技巧:“信”、“答”、“雅”。

  第三课时

  一、集体诵读课文:

  二、探究总结

  1、作者在文中有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2、回忆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之处。

  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强秦的灭亡。

  文章第一部分叙秦之兴,第二部分叙秦之亡,第一部分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事实胜于雄辩,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因事见意,理寓事中,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3、本文是史论,但作者擅长于赋的写作,体现了自己的特点。

  叙事铺陈对比:

  铺陈是赋的特点,作者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

  赋的手法的运用:

  写赋是需要铺陈和夸大的,本文这个特点也很突出。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有欲罢不能之感。

  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

  三、作业:课外阅读苏洵的《六国论》,做比较阅读。

过秦论一等奖教案对比第 2 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他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过秦”课本注释1,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

  二、概括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1)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叙史实

  (2)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析原因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讲读课文

  (一)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

  ②秦孝公的政治野心——统一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作状>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③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二)诵读第2段。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秦之扩张----所向披靡----强

  3、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三)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秦之统一----势如破竹----盛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秦之覆灭----施暴政----怨声载道----亡

  3、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四)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1、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

  明确: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2、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

  明确:“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

  4、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

  明确:“仁义不施”。

  5、“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

  6、“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7、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秦之覆灭----起义军----一败涂地----亡

  (五)诵读第5段。

  ①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

  ②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

  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总结全文

  探讨本文怎样使用对比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①纵向对比: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统一全国前由弱到强,原因是“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是“施行仁义”; 统一后油强变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

  ②横向对比:

  a秦国和六国。反衬秦国的强大,指出秦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

  b秦朝和陈涉。双方地位、才能、军队、武器悬殊而弱小的陈涉能一呼百应,因秦不施仁义

  c陈涉和九国之师。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五、板书设计

  叙史实: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秦之扩张----所向披靡----强

  秦之统一----势如破竹----盛

  秦之覆灭----施暴政----怨声载道----亡

  起义军----一败涂地

过秦论一等奖教案对比第 3 篇

 目的要求

  一、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二、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三、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四、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五、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①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②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的正确理解。特别是:亡、制、兵、策。③掌握以下词类活用的词:席、囊、弱等。

  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kuì愧),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十八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年仅二十余。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政论见《新书》,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段落大意

  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

  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作业练习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

  A召滑(shào)鞭笞(chī)藩篱(fán)

  B墨翟(dí)谪戍(zhé)契(xié)

  C銡(xiān) 隳(huī) 逡巡 (quān)

  D牖(yǒu)棘矜(qín)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 摄足行伍 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 崛起阡阳 门廷若市

  3.解释下列多义词

  4.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席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

  阒坌惺柿偃辎浠{34D3_09}运于渤海之尾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浔砉ぞ撸译为“用……”,阋脖砉ぞ撸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作状语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 )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

  ④赢粮而景从 ( )

  ⑤外连衡而斗诸侯 ( )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庖丁( )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沛公( )

  D苏子瞻 诸葛孔明 方望溪 李太白( )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 脱颖而出 游刃有余 碧血丹心

  A蔺相如 平原君 伯乐 窦娥

  B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关汉卿

  C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邹衍

  D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苌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①《过秦论》②《出师表》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⑨《石钟山记》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 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①鲍叔遂进管仲( )

  A进献 B进言 C靠近 D举荐

  ②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A不像 B不才 C不孝敬 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及小白立为桓公( )

  A立土动及百尺

  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

  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②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

  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③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孟尝君客我

  5.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受辱

  6.下列两句的译文正确的项是

  ①召忽死之( )

  A召忽也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②以身下之

  A把自己放在下边

  B自己(鲍叔)甘居管仲之下

  C(鲍叔)能亲身礼贤下士

  D(鲍叔)就此退下,不再参政

  7.文中说“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

  8.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答案:

  过秦论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1.C(“逡”读qūn) 2.B

  3. ①统率、指挥;制服;控制,统治;规模②沟通;通达;普遍;通晓、理解;畅通、顺利;贯通③败逃的;在北面;溃败④剩余的;遗留的;多,整数后不确定的零数;我;其余的 4.B E

  二、1.A2.①C②A③A④B⑤C⑥D3.①A②B4.A

  三、1.A官职B谥号C籍贯D字 2.D 3.B

  阅读思考

  1. 曰:“时,贾,与,贪,也。困,愚,也。君,肖,也。走,怯,也。败,之,辱,耻,也。母,也。”

  2. ①D②B3.①C②B③C4.C5.C6.①C②B

  7.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8.赞扬鲍叔牙能知人

  作业练习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

  A召滑(shào)鞭笞(chī)藩篱(fán)

  B墨翟(dí)谪戍(zhé)契(xié)

  C銡(xiān) 隳(huī) 逡巡 (quān)

  D牖(yǒu)棘矜(qín)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 摄足行伍 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 崛起阡阳 门廷若市

  3.解释下列多义词

  4.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席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

  阒坌惺柿偃辎浠{34D3_09}运于渤海之尾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浔砉ぞ撸译为“用……”,阋脖砉ぞ撸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作状语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 )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

  ④赢粮而景从 ( )

  ⑤外连衡而斗诸侯 ( )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庖丁( )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沛公( )

  D苏子瞻 诸葛孔明 方望溪 李太白( )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 脱颖而出 游刃有余 碧血丹心

  A蔺相如 平原君 伯乐 窦娥

  B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关汉卿

  C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邹衍

  D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苌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①《过秦论》②《出师表》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⑨《石钟山记》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 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①鲍叔遂进管仲( )

  A进献 B进言 C靠近 D举荐

  ②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A不像 B不才 C不孝敬 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及小白立为桓公( )

  A立土动及百尺

  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

  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②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

  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③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孟尝君客我

  5.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受辱

过秦论一等奖教案对比第 4 篇

 一、教学目的。《过秦论》教案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二、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三、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二)教学过程。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

  明确:文章开始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二)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三)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误译举例: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②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③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④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⑥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

  (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

  (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

  (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2、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3、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①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②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也不是因为秦国的不强大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③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和“”,而是因为秦“”。

  ④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之贤、“”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4、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及“”;第2段的:“”、“”及“”;第3段的:“”及“”;第4段的“”。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

  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

  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练习答案: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