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苏教版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

日期:2022-05-16

这是苏教版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苏教版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

苏教版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主角。

  2、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资料美、形式美,经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教学方法:

  1、诵读2、想象3、研讨

  教学准备:

  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

  看美景——(经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请学生谈一谈观感,能够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美文——

  1、教师范读课文。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经过读来悟出。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

  2、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3、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三、朗读赏析探究

  赏美图,配佳句——为了让大家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再来看几组特写照片。看后请各小组用课文中的文句与之相配并高声朗读。

  对学生即时找出的句子进行简析,为下头环节作铺垫。

  比如:对排比句进行总结,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①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期望的象征。

  ②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说美点,品美韵——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语言美: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资料;很多运用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连用许多。

  思想美:1、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学生可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亦可结合江南音乐《姑苏行》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歌颂黄土高原,这正是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

  2、文中“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是什么含义?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厚实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他风雨变迁的见证,同学们能够从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3、西北此刻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在今日,西北好像落伍了。但那里的人民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环境的封闭而丧失期望,生命的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那里的人们,那里的土地是有期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4、同学们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歌颂生命力量歌颂黄土高原歌颂民族精神歌颂民族艺术

  这篇文章美在,资料和形式(语言和思想)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四、课堂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赏美乐——《黄土高坡》音乐FLASH,在歌声中结束本课学习。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三。(目的:更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2、做好《练习册》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美

  景文图韵乐

  生命力量

苏教版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一)学科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掌握排比、反复句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会从修辞等角度品味句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法制渗透目标:渗透《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

  2、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识即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讨论品味法: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仔细揣摩品味。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对文中的重点词和喜欢的句、段进行勾划和标注,并标出段落序号。

  2、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及读音,积累词语。

  3、说说初读感受。

  你认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的安塞腰鼓,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二)再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读课文选段,点燃学生朗读课文的激情。

  2、分组朗读。前后桌四人一组,相互听读、交流、朗读。

  朗读指导:根据课文内容,把握好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注意词

  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注意语音的轻重,一般情况下,动词和形容词要重读。

  3、代表选读:选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三)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味品味它表现了安塞腰

  鼓的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先在文中标注,然后自由表达。

  2、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喜欢句子,因为它通过表现了。”

  学生品味、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3、学生展示对语言的品味。

  4、强调排比、反复两种修辞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并通过具体例子加强理解。

  (四)拓展延伸,渗透法制。

  1、介绍安塞腰鼓,渗透法制教育。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表演可以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依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中国文物保护法》制定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其中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开展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工作。

  2、发掘家乡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1、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课外完成)。

  2、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好字好词。

  3、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笔记本上。

苏教版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品味西北特有的艺术奇葩。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3、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教学重点:

  1、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本事。

  教学难点:

  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欣赏。

  2、学生谈观感。教师从以下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它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齐,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今日我们来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合注释,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和义。

  亢奋、晦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戛然而止

  2、听课文的录音;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明确: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3、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

  4、朗读全文。

  能够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读。5—27自然段主体部分教师朗读。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读。

  5、分清结构层次:

  全文能够分成三个部分。从“群茂腾腾的后生”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是表演前;第二部分从“可是”到“声,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部分从“戛然而止的时候”到“耳畔是一片渺远的鸡啼”,是表演后。

  开篇(1—4):雕塑般的造型(静态美)以静衬动

  (5—13):火烈的舞蹈(动态美)

  (14—17):激越的鼓声(气势美)

  主体(5—27)(18—22):击鼓的后生(阳刚美)

  (24—27):变幻的舞姿(艺术美)

  结束(28—30):无声的世界(静寂美)无声衬有声

  三、师生互动,赏析文脉。

  1、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话,你会用哪个字?用“静”。

  2、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一样?

  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

  3、这两部分对第二部分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呢?

  以动衬静,构成鲜明的比较;第二与第—部分构成前后呼应。

苏教版安塞腰鼓教案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资料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质疑问难、小组谈论、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2)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西北高原人民生命中奔放的力量,理解阳刚之美。

  教学重点:

  朗读,体会恢宏气势,体会铿锵激越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激越的语言,并学习运用,尝试表达。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助学

  2、诵读导学

  教学步骤:

  一、播放画面(导语):

  上节课我们随着鲁迅先生去江南水乡看了一场社戏,领略了那里的柔情美,今日呢,我将要带同学们去探访一下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刘成章先生。

  二、研习课文

  听读,整体感知

  1、接下来我们将从刘成章的文字中去体味活力的腰鼓。请同学们欣赏《安塞腰鼓》电视散文朗诵,在听的过程中标出课文的生字词,同时注意把握语言的节奏以及语速的变化。(电视散文朗诵)

  2、听了范读,此刻请同学们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此时此刻心中的感受。(爽、美、安逸、巴实、地道的很、震撼、痛快、亢奋、让人浑身变得很有劲了,充满了力量……)

  3、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和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结构,以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选读,感受气势

  如此豪放的腰鼓,如此活力飞扬的朗读,是否也触动了你朗读的愿望?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或你认为最有气势的文字,大声朗读它。读中在轻重缓急上不能把握的时候就举手问教师。最终我们请同学朗诵表演。

  品读,学习语言

  1、过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资料的和谐。我们重点品读其中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相辅相承的。

  2、精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全班齐读或者放录音)指导朗读,结合具体语境感受分析排比、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

  (1)问:本文段突出地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排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请同学朗读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读准重音,读出节奏、气势。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句内部的排比,增强气势。)

  (3)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

  (4)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小结:本文段使用排比、比喻修辞,将安塞腰鼓的力与美推到极致。(配合音乐、看画面齐声朗读。)

  安塞腰鼓是一篇散文,而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来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将安塞腰鼓的形与神结合起来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这是安塞腰鼓的“形”;

  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这是安塞腰鼓的“神”;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是联结“形”与“神”的纽带。

  小结: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活力,再现“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又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三、拓展运用:

  安塞腰鼓,它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赞歌!它是一幅鼓在搏击、情在燃烧、人在奋发的北国风情图!它给以了我们强大的震憾,今日教师还将带着同学们再走进另一个震憾。欣赏影片:《千手观间》,它是由21个又聋又哑的人表演的。这21又聋又哑的人,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震撼!欣赏后请你请你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把你刚才所看、所想的汇入你的笔尖,向同学们传递你的心灵上震撼。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