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水龙吟教案一等奖苏轼

日期:2022-05-13

这是水龙吟教案一等奖苏轼,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水龙吟教案一等奖苏轼

水龙吟教案一等奖苏轼第 1 篇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风,对词中情绪和用典意图有较全面的认识。2.过程和方法:诵读质疑,通过合作探究,在赏景、析典、知人中准确把握课文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诚地敬佩、赞美辛弃疾,坚定心忧天下、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作品情绪,理解词人心志。2.难点:分析用典意图,理解词人心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背诵,师读设疑

在我国文坛享誉重名的众多诗人中,很少有人像辛弃疾那样有着传奇般的生平经历。稼轩填词,不失豪迈英雄本色。他彻底摒弃了“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陈规,诸如咏史、言志、记事、寄情等无所不施,因此,稼轩词的内容含量和表现手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他“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故其词常回荡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震撼强音。读辛弃疾,毋论其词悲喜,我们都应该积蓄充沛的底气。同学们请深呼吸吐纳一次,然后我们一起背诵今天的课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师生集体背诵。

设计意图:人教版教师用书在对宋词单元提出的教学建议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先背诵下来。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本课在教学前已安排学生预习时全词背诵。课上背诵前,教师导入时稍作指导,以期学生背时较有底气,能较好地再现英雄之失意悲情。

教师点评学生背诵情况,进行表扬,就谬音错字进行明确,并示范读全词。在词收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时不用疑问语气,改用感叹语气,即逻辑重音不放在“何人”上,而放在“英雄泪”上,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对末句是问句还是叹句的思考。

学生思考,自主小声试读。教师指名一二位学生谈出自己的认识。

课件演示:①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还会有谁来动问:廉颇已经衰老了,还能不能正常吃饭呢?

②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那是谁在远处沙岸边收起船帆,在夕阳中抛锚系缆呢?

教师备答:文人多视词为“小道”,虽词填累牍,终不免率性挥洒,少了几分推敲或斧凿。故此,老师一直认为对于某些文人来说,词比诗更能呈现其真个性、纯风格。比如,柳永习用一些美艳绮丽的固化成词,像“兰舟催发”、“市列珠玑”的“兰舟”、“珠玑”之类的;陆游喜用否定的口气写出功名一类的词语,如“应不是、封侯相”、“犹是官身”等等。而辛弃疾,他总是在抒怀时不自觉地把第三人称疑问代词挂在嘴边,实际上并无他者,并无疑问,并不是真的在乎是 “何人”,是“谁”,更多的也许只是一种表述上的习惯。深究这种习惯,会发现其中蕴涵着诸多深沉的情意。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里设计末尾语气的思考,是希望引导学生能够在反复吟哦感受的基础上,对词之本情有一个更真切的体悟。既然要体悟,就应该有主动感受、受到感染、生发感想的过程,其中是不能缺少情感体验的因素的。实际上这一问题,如果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来的,也许可以更直接地进入师生对话、共同探究的环节。但当下普通高中生还很少同时具有这种对诗词的浓厚兴味和勇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此不妨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借“英雄泪”切入对整首词的领悟,思考英雄末路的情绪与抉择,积极建构起良好而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探究:英雄吐纳,客泪满襟

齐读上阕,围绕“英雄泪”,学生合作分析衬情之景。

课件演示:寥廓清秋图,问题一(分析写景)。

教师备答:江南的清秋时节,独上高楼,纵目远眺,青葱妩媚的远山都似含愁带恨,背井离乡的游子漂泊江南,空有宝刀,无门报国。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触发了诗人的家国之恨,想到北方土地已沦落异族统治,自己也仿佛一只失群孤雁,不禁悲从中来,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落日余晖的楼头长吁短叹,潸潸流泪。

百感忧其心,悲感抒发实是文学的一种传统,英雄的壮志未酬、官宦的离京远谪、书生的屡举不第、游子的作客异乡、士人的众里身单、闺秀的触景伤情、歌女的等闲色衰、百姓的生活重负……种种忧患心理生发出了悲情愁怀,当几种悲伤叠加在一起时,这样的心理便愈显悲郁苦闷。在本首词中,故国沦丧的悲愤、漂泊他乡的失落、岁月流逝的焦虑和无人理解的悲愤,交织而形成了沉郁悲愤的风格。

教师利用XMind或相似程序演示思维导图,一级主题为“英雄泪”,二级主题一为“秋景生情”,其下一级分别为“冷清秋”“怅寥廓”“浓客愁”“孤英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上阕的意境,通过对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手法的领悟,把握其中的亡国之恨和客居之愁。教师在最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师生对话的结果,以利于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发展个体的思维能力。

指名读下阕,师生对话处理下阕用典问题,学生概述典故本事,教师分析用典作用,学生分析用典意图。

课件演示:问题二(分析用典)。

教师明确:“莼鲈之思”典语出《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乍起,想起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脍和莼菜羹,便弃官回乡。稼轩借此典抒发失地未收,山河未复,绝不消极避世的心志。

“求田问舍”典语出《三国志・陈登传》。许汜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让他坐下床。许汜向刘备诉苦,刘备批评他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只知道求田问舍,计较一家得失私利,自己将睡在万尺高楼上,让许汜睡在地下。稼轩用词典申明自己非为名利,一心报国的崇高志向。

“木犹如此”典语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汉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在路上看见自己从前栽种的杨柳已经有十围粗了,不禁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经这样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稼轩以此典抒怀,愤慨不能直接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只能徒然虚度年华。

教师备答:用典,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应该属于引用的一种,因其内容涉及古代人物言行,受众便有了小众性的取向,故用典总是具有一种典雅化的效果。从引用内容上讲,用典可以分为用语典和用事典两类。稼轩用典,两者皆佳。宋人吴沆认为:“诗人岂可以不用事,然善用之,即是使事;不善用之,则反为事所使。”稼轩填词,气大声闳,是“使事”,故其词典雅含蓄,在曲折,甚至略带隐晦中传达自己的心志。正如名人杨慎评价的那样:“稼轩,诸子百家,行间笔下,驱斥如意矣。”

教师演示思维导图,呈现二级主题二为“事典藏情”,其下一级分别为“莼鲈之思”“求田问舍”“木犹如此”。

设计意图:典故以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特点包含了丰富的感情,用典是辛弃疾“以文为词”“以论为词”特色的一方面体现。指导学生分析用典手法,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朗诵时必须先了解典故,不然读时难免气索。

学生介绍对辛弃疾生平的了解,教师针对关键点进行补充阐述。

课件演示:辛弃疾肖像,问题三(概述生平)。

教师明确:辛弃疾一生沉浮动荡,命运多舛,其词表现了高情远致、悲壮慷慨的风貌。他在忠君爱国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自幼丧父,成长于北方沦陷区。他文武双全,少年老成,21岁揭竿起义,投奔山东耿京义军,23岁一决南归。其间,耿京被部将张安国杀害,辛弃疾遂与王世隆等率五十骑兵径趋金兵营盘中,活捉张安国而归,又聚集义军,束马衔枚,日夜兼程,南渡归宋,震惊朝野。这种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行为表现了辛弃疾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勇猛胆识和军事才干。然而,北方过来的农民军领袖得不到南宋朝廷的充分信任和重视,辛弃疾先后上书《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分析宋金和战形势,力陈抗敌复国方略,却只能无奈地不断转徙于各地方官的职务中,后因言官参劾落职,于江西上饶带湖闲居。此后虽偶有起用,终难能建树。

教师演示思维导图,呈现二级主题三“平生尽情”,其下一级分别为“英雄”和“归正人”。

设计意图:对超越时代的大诗人进行知人论世在教学中是很必要的,或者说,让学生了解、掌握大诗人的生平掌故、诗风文风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只不过,今天的教学气候已不是行为主义方式的机械复制,教师照搬,学生死记,而是建构主义倾向的,让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文献,或利用网络搜索收集辛弃疾的有关材料,根据自己的加工整理,形成一份关于辛弃疾的概述性材料,在收集、择取、整理中形成对辛弃疾的认知,并借此进一步领悟《水龙吟》的深沉情感。

三.小结:以点带面,三隅反之

引导学生对《水龙吟》“英雄泪”情结进行总结性回忆,并布置课下任务,自主鉴赏《永遇乐・登建康赏心亭》,就其主要情绪、思想写一段认识性文字,要求有理有据,或文质兼美。

课件演示:《永遇乐》名家朗诵。

设计意图:本节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精读《水龙吟》,对稼轩其人其词有一种较真切的认识,“授人以渔”。完成教学任务后,辛词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赏鉴品评。课下作业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另一篇课文,正是“验之以渔”,暗合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作业的设计注意到学生差异性,要求有理有据,是为了适应部分习惯于理性思辨的学生的;要求文质兼美,是为了适应部分感情充沛、下笔情深言长的学生的。

水龙吟教案一等奖苏轼第 2 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写作背景: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未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

  二、补充注释:

  1.岑:小山。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的语序。

  3.“看了”:看够。

  4.登临意:登临的内心感受。

  5.季鹰:张翰的字。

  三、赏析词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意境特点?

  用比喻手法,将远处小山比喻成玉簪螺髻,显出清秀的特点。

  3.移情入景的手法。“献愁供恨”,倒装句式,移情入景,变赏心悦目为满怀愁恨。

  4.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怎能不满怀愁恨。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特色:

  A.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

  B.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见。

  形象:

  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

  江南游子:

  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6.“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

  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7.结合注释,理解三个典故的用意。

  8.下片三个典故连用,用典的方法上是不同的。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典故。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弃官归乡。而辛弃疾用来表达国难当头、谈不上弃官回乡之意。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正面取意。许汜一心购置田产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作者正面用典,表达自己不屑于追求享受的心意。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半露半隐。感叹人生易老,功业未成。“树犹如此”半句露出,“人何以堪”半句隐去。

  连用三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有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之美,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即“豪而不放”。

  9.从三典连用看作者的情感变化。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笔峰陡转,年华虚度,壮志难酬。即“壮中见悲”。

  10.用典的作用。

  A.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

  B.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C.言近旨远,辞约意丰。

  D.以古比今、借古写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鄙视享乐但年华虚度,功业未成的感慨。

  四、总结: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与纵横跌宕中慷慨淋漓,如闻裂帛之声,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悲慨。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又极强的感染力,至今读来仍动人心魄。

水龙吟教案一等奖苏轼第 3 篇

【教学目标】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体会情感,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对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唐诗宋词,唐诗李杜为尊,宋词苏辛为雄。我们已领略了苏轼的豪放、旷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同为豪放词派代表的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两段文字?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示范朗读呢?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师:你们认为读得怎么样?那就请一位同学也饱含激情地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5、整体感知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思考: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写了词人登临所见所为所感。下阕写了词人登临所想(历史人物)。四、析句品词,体会感情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一)分析词的上片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是如何 抒发情感的?明确:借景抒情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明确: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学生讨论完成)明确:( 1 )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浩浩荡荡的江水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一片渺茫。而此时词人内心的愁苦伴着这无边的秋色悠长的秋水奔涌而出。词人除以水传情外还借山传情,眺望远山它们像碧玉簪、像青螺髻那样秀美。景自然是美景,然而在词人看来都在献愁供恨,山如何能献愁供恨呢?修辞手法是拟人同时还有互文即献供愁恨。艺术手法则是移情与物。这个愁与恨是词人心中无法排遣的忧愁与愤恨。(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那么词人为何愁恨?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词人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知: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恢复,作为爱国英雄的词人怎能不愁不恨!(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师:“落日搂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极具特色的意象组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烘托出词人的孤寂悲苦。3、写到这里词人郁积胸中的情感依旧不能释然,他又用了两个动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学生讨论完成)明确: 杜甫《后出塞》中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用武之地,词人正值壮年,空

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他只好借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词人多想手持这锐利的宝刀,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看吴钩、拍栏杆把词人满怀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了”一个“遍”使得这悲愤更浓更重。我们看了也会为之激愤。然而在当时却无人领会。因此词人要借登高来排遣。“无人会、登临意”作者要赴前线杀敌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没有人理解,孤独之感、忧愤之意,毕现于字里行间。多么孤独无奈的英雄,为了让英雄不在孤单,我们一起神情朗读上片,试着做词人的知己。4、全体同学朗读(二)分析词的下片师:在上片中,词人以饱含感情色彩的景物和带有强烈激情的动作抒发内心情感,下片词人又是如何抒发感情的?1、全体男生朗读明确:借典故抒情。学生结合注释了解典故。师:词人用这些典故传达内心怎样的情感?(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 “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写到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买田置地,作者更不屑那样去做。在这里他要说明的是: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词人的雄心壮志。(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抒发自己对国事和时局的忧伤,对年华空逝事业无成的怅惘。师:连用三个典故,情意十分委曲。生动含蓄地传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4、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明确:想到自己的苦恼没有人能够理解,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呼应上片末“无人会、登临意”的感叹,“壮士拂剑,浩然弥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切地领会到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感。小结: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而这无数英雄又把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六、比较阅读面对同样的时事,爱国诗人陆游又是怎样的情怀,《诉衷情》与此词在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七、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板书设计】上片:借景传情:楚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动作传情:看吴钩、拍栏杆下片:典故传情:张翰 -- 乐于归隐 归未?许汜 --谋取私利 怕应羞见桓温-- 叹时光流逝 壮志未酬 【教学反思】《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3.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4.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信息,筛选关键语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 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

  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一、导入新课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播放视频:达尔文与《进化论》)

  二、解题:

  1.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

  (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3)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4)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关于《物种起源》

  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3.关于“导言”。

  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三、检查预习

  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学说给予很高评价。(播放视频: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四、研习课文

  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和注释。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明确:

  (1)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探讨:研究讨论。

  传布:广泛散布。

  (2)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位同学回答;

  教师板书明确:  整理成书的过程(1)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 (1-3) 内容过简的说明(3) 物种由演变而来(4)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5) (4-7) 家养变异的作用(6) 强调观点的正确(7)

  2.筛选关键语句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句子,它集中地体现了文章的意旨,表示文章的思路,连缀文章的结构。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集中体现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明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来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度句显示出文章的层次推进。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也是关键句。

  3.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完成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1)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A. 物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 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2)辨析选择题,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以下三种看法由幻灯片打出。)

  ①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 “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 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是要证明第③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项;对于第①项,学生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

  (3)按要求筛选文中语句。

  ①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②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

  ③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

  教师要明确:

  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作者的两点认识: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4.根据课文中提供的信息,口头对达尔文作一个整体的评价。

  引导:第一段的关键语句,从“远航”(1831)到“现在”(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及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二段的关键句有“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们完全相同”(这是指英国的自然科学家,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段的关键句有指出书本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的精神。

  第四段关键句有:“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五段关键句有:“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六段关键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七段,关键句有“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

  1.长期考察 2.实事求是 3.谦逊审慎 4.决不轻率 5.亲身实践 6.不避缺陷 7.毫不动摇。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而且通过对作者说明性导言的阅读,学会了如何发现关键语句,懂得了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理解文章的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阅读实践。

  六、布置作业

  1.《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加以思考。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板书设计:整理成书的过程(1) 长期考察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 实事求是 (1-3) 内容过简的说明(3) 谦逊审慎 物种由演变而来(4) 决不轻率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5) 亲身实践 (4-7) 家养变异的作用(6) 不避缺陷 强调观点的正确(7) 毫不动摇

水龙吟教案一等奖苏轼第 4 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给大家整理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由整理,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必修4第二章第6节的内容,该章节选取的是宋词。从编者的意图看,本节除了了解词的一般规律外,还要求从题材范围、意境、语言等角度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更好地把握词作,从中获取营养,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

阅读诗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读懂。因此应让学生融入词作,准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好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首先,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特别是对诗词的鉴赏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为本节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辛弃疾拥有“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美誉,学生对他的生平和诗词的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再次,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次的一种学习活动,如何去把握意象、理解意境是学生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复杂情感;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吟咏,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再通过比较探究,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辛弃疾满腔忠义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赏析赏心亭所见画面及评价三个典故的运用。(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 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复杂情感。(掌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五、教学策略

1、教师教法

采用引导感悟式教学。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画面雄伟,境界开阔,应引导学生鉴赏技法、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特别是辛弃疾词的豪放词风、复杂情感要细心品味。引导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深沉的情怀,又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 ,一石二鸟。

2、学生学法

学生学习该词作应重在方法技巧的领悟上,应通过老师所设置的问题品味语言、把握意境、鉴赏技巧进而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提升语文的素养。

六、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 编写教学设计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流程(略)

九、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英雄是什么?从字面意思来解读:聪明秀出谓之英,胆识过人谓之雄。于是有人说英雄是“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也有人说是“四面楚歌还能儿女情长”。但在中国文人的传统情绪中,英雄更是一种肩担道义、无私忘我的民族气节。而他——辛弃疾也许正合乎英雄的所有特质。迅速进入预设情境,引发思考。创设情景,制造悬念,使学生的思维聚焦在诗人辛弃疾身上,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解读标题,明确内容问题设置1:请介绍你所了解的辛弃疾。

问题设置2:怀古作品的特点。

教师点拨,板书学生获取的信息并及时给予评价。问题1:学生介绍作者生平、诗歌风格及自己对其个性评价;

问题2:归纳小结怀古诗的特征。1、知人论世鉴赏技能的准备;

2、训练学生归纳能力;3、切入教学内容。

合作探

究,掌握技能一、诵读

指导:字词 节奏 韵律

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引导,力求掌握“吟咏诗韵”这一鉴赏技能,并及时给予评价。

二、赏析上片

问题设置1: 描绘了那些景色?

问题设置2:你最喜欢哪处景观所关涉的诗句,为什么?

指导:意象、画面、意境、手法。

问题设置3:赏析“无人会,登临意”。

教师及时根据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读情况进行引导,力求掌握“缘景明情”这一鉴赏技能,并及时给予评价。

三、赏析上片

问题设置1:你认为在下片中作者连续运用三个典故是否有堆砌之嫌呢?

指导:三个典故所蕴含的不同语气(反问、讽刺、感叹)

问题设置2:“红巾翠袖”代指女子,是否喻指辛弃疾也似柳永一般纵情青楼、放浪形骸呢?

指导:联系辛弃疾生平(知人论世)

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解读情况进行引导,力求掌握“知人论世”这一鉴赏技能,并及时给予评价。一、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词作。

二、问题1:学生寻找所描绘的景色;

问题2:赏析诗人所运用的比喻、比拟、渲染等艺术手法;

问题3:品评词作蕴含的深沉情怀。

三、问题1:学生概括三个典故的内容;品评三个典故在词作中的用意;

问题2:结合辛弃疾生平,加深对这一作者的理解和把握。一、吟咏诗韵鉴赏技能训练

二、缘景明情鉴赏技能训练

三、知人论世鉴赏技能训练

课堂小结,梳理内容小结:回顾本节内容,我们若能置身诗境览江山之胜景、品英雄之壮举、悟诗人之情怀,那定是一段美妙的旅程;同时我们赏奇文,得“缘景明情”“知人论世”之技法也是一份大收获。梳理课堂内容整体把握课堂知识,明确方法技能;落实学习目标。

课外训练,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比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异同点。巩固训练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十、板书设计

江天 壮阔苍凉 时空 用 武 无人会

远山 秀美愁怨 比喻 比拟

赏心亭 凄清悲凉 渲染 无 处 登临意

雄 季鹰归未 反问 激越 伤 心 搵

许汜求利 讽刺 愤恨

树犹如此 感叹 悲慨 至 极 英雄泪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