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5
这是认识三角形说课稿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2~2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3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的,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学习活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
2. 使学生会画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竖立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习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究,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三角形边的长短之间的关系,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若干根、点子图、三角板、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课题
1. 教师引导:大家知道吗,在我们可爱淮安的黄金地段,有一个美丽的广场——淮海广场,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课件显示)这个大圆球是它的主建筑,你能从这上面找到我们熟悉的图形吗?
2. 课件出示淮安实验小学和淮安市万达广场,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从学校到万达广场一共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线最近呢?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会用另一种新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的道理.
【设计说明:数学源于生活,通过学生观察、回忆,万达广场、实验小学就在我们身边,明确学习目标,非常容易激发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准备. 】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自主探究,学习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图形. 在你的心目中三角形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动手做,小组交流、汇报,全班展示. 得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思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材料作出了形状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其实用笔画是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画好后通过交流明确: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板书)
结论: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说明:因为学生课前已经作了相应的预习,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没有利用教材主题图引进三角形,而是让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去拼三角形,并从具体的实物中提取、抽象出三角形. 】
2. 合作学习,探讨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关系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现在给你这样三根小棒,分别是5厘米、9厘米、7厘米. 猜想一下能围成三角形吗?(生猜想:能)
猜想,讨论,动手操作.
【设计说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去猜想,换学生以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在即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互相接纳、互相理解的友好师生关系. 】
3. 组织交流,动手操作探究真知
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把小棒看作线段,任意选出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每次选用的是哪三根小棒,有没有围成三角形?
为什么同样都是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行呢?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挑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种情况,要求学生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三根小棒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可能有了一些模糊认识,到底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只有通过探究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建构. 通过学生列举与引领学生反向思考,迅速解决拿哪几根小棒的问题,为后面操作活动的有序进行作了铺垫,也为“能”与“不能”围成结果的有序呈现作了预伏. 】
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说明:“学生是探索的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每一名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想想做做1~3题;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像三角形?
【设计说明: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
四、欣赏感受,总结评价
1. 小兔小猴扎篱笆,谁的篱笆更牢固,为什么?(图见课件)
2.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说一说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说明:欣赏美、发现美,三角形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孩子思考有关物体的构造为何都做成三角形,更多的是想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使这种学习活动自然地向课后延伸.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使学生在折、剪、拼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变换,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具准备:
教师,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剪刀一把;钉子板一块;方格板一块;小猪头像一个;磁性白板和磁珠。
学生,钉子板一块;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两张;剪刀一把;水彩笔;课前收集的有关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问题
二、实践操作,获取新知
1、动手折、剪三角形。
⑴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教师拿正方形纸,让学生判断对不对。
⑵提出要求:把这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变成一模一样的两个部分。
⑶指名演示。
让不同折法的学生演示自己的折法,并说说分别折出了什么图形。
在师生交流中揭示三角形的名称。
学生动手折一个三角形。
⑷动手剪三角形。
老师示范,学生剪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这两个三角形怎么样?
老师送给学生一件礼物,打开,出现四个三角形,老师贴在黑板上。
⑸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2、动手拼、摆平行四边形。
⑴要求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图形。学生摆。
⑵展示学生的成果。
5个学生展示摆的图形。
学生采访展示的学生,拼成了什么图形:
小鱼、蝴蝶、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评价拼的怎样?
根据学生的交流,揭示平行四边形的名称。
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三、穿插活动,巩固认识
1、让学生用肢体来表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鼓励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学生尝试合作拼成平行四边形,师生合作拼成三角形。
2、展示课前收集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房子顶上是三角形;
3.指导看书第43页和44页。
认识红领巾、路牌,认识三角形。
认识栅栏门、起重机、楼梯的截面,认识平行四边形。
用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丰富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要求选出一个最喜欢的图形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学生活动。
四、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全般展示、评点正确和错误的平行四边形。把错误的平行四边形改围正确。
学生再围平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完成后展示、评点。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剪)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4、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全课小节,板书课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随着学生说出示)
3.引入。
教师:真会观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时体会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三角形的含义。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现在请你画一个三角形。
(2)订正: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出的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先画一条线段,从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再画一条线段,把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预设:学生会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说画法的过程中体会“围成”。
(3)课件出示:
教师:大家看,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
课件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三条线段就是“围成”。
(4)教师总结: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随着学生说出示)
3.引入。
教师:真会观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时体会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三角形的含义。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现在请你画一个三角形。
(2)订正: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出的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先画一条线段,从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再画一条线段,把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预设:学生会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说画法的过程中体会“围成”。
(3)课件出示:
教师:大家看,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
课件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三条线段就是“围成”。
(4)教师总结: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1)教师:你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标在图上。
(2)汇报:
教师:大家画的三角形样子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3)教师:如果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写上三个不同的大写字母,如: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三角形ABC”,也可以称为“三角形ACB”或“三角形BAC”等。
教师:再说说,三角形ABC的3条边、3个角、3个顶点分别是什么?
3条边:AB、AC、BC;
3个顶点:A、B、C;
3个角:∠ A、∠ B、∠ C。
【设计意图】在说、指、写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活动中,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三角形除了有3个顶点、3个角和3条边以外,它和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也有底和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底呢?请打开教材阅读第60页上的内容。
教师指定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2)画三角形的高。
教师:在刚才画的三角形内,画出一条高,比一比,看谁画得最规范。
订正:画好了吗?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画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这样画对不对?
教师:正确的高怎样画呢?谁愿意画出黑板上这个三角形的高?边画边说怎么画。
学生:以BC边为底画一条高,先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BC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通过A点,然后从A点向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用虚线表示,标出直角符号,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写上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写上底。
教师:仔细观察你画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互相垂直)
教师: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画三角形的高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
教师:还能在你的三角形中画出其他的高吗?还能通过哪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画高?试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的高。
教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画出了几条高?
预设:锐角三角形有3条高,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只有1条高。
教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还有高吗?
预设1: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课件演示),所以,直角三角形还有两条高在三角形边上。
预设2: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还有两条高的垂足落在钝角两边的延长线上(课件演示),所以,钝角三角形还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面。
教师:三角形有几条高?
总结: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设计意图】通过自已阅读教材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知识,在动手操作尝试画高、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会画三角形的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