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7
这是富贵不能淫说课稿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学前导引
【预习目标指引】
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驳论文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拓展资料】
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汇编
(一)古今异义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母命之
3.以顺为正者
4.富贵不能淫
(二)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2.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能屈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戒之曰。省去主语“母亲”
2.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
_“大丈夫”的标准。
(1)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3)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
主旨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解释,明确了孟子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权。
知识拓展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指三十岁 不惑:指四十岁
知命: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教学目标:
《鱼我所欲也》教后反思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3.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默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论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孟子有怎样的道德主张。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齐读全文,找出本文作者的道德主张。
《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作者在本文提出了怎样的道德主张呢?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质疑解难,疏通文意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A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 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B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用巧妙设喻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然后说明其原因: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例证法、对比论证)
(3)本文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三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
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 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
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1、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2、收集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相关的名言警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教后反思:
一直以来很喜欢孟子的收入初中教材的几篇说理散文,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但唯独对于《鱼》有些感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感冒于第一小节的推理论证,又是因果推理又是假设推理,三下两下连老师也被绕晕了,更别提对因果推理、假设推理一无所知的初中学生了,以往几轮教到此处我总仅强调一个中心论点,其他如接下来的论证的过程等我就稀里糊涂带过去了,于是下课后总有心情郁闷颇感失落。但所幸今天却一反常态,教得得心应手,下课后也心情愉快颇觉轻松。仔细回顾,颇有收获。因为这一课我突发奇想巧妙地采用了举例法来阐述了孟子的正反道理论证、因果推理、假设推理等,把较为深奥的道理巧借妇孺皆知的刘胡兰一例及刚看的感动中国人物:李剑英、孟详斌等事例阐述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现代汉语)。教者自己理清了论证思路,学生也轻松地接受了推理方式,所以较难背诵的第一小节在此基础上再抽查默写就迎刃而解了。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虚词
3、理解内容并初步感知“大丈夫”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理解“大丈夫”
三、教学过程
(一)、正音
(二)、齐读全文
(三)、分析虚词
1.一怒而诸侯惧(顺承,就)
2.安居而天下熄(顺承,就)
3.丈夫之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父命之(代词,他,指男子)
5.女子之嫁(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母命之(代词,她,指女子)
7.往送之门(代词,她,指女子)
8.戒之曰(代词,她,指女子)
9.往之女家(动词,到)
10.以顺为正者(介词,把/动词,作为)
11.妾妇之道(结构助词,的)
1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结构助词,的)
13.得志,与民由之(结构助词,正道)
14.独行其道(自己的)
15.此之谓大丈夫(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四)、分析重点实词及句子
(五)、齐读全文翻译
(六)、本文体裁:驳论文
(七)、景春观点: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八)、孟子直接反驳: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
(九)、运用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反面论证说明公孙衍、张仪之流本质是顺从,只会迎合君王意志,其行为如妾妇之道。从而表达孟子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鄙视。
(十)、运用正面论证、对比论证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1.讲“仁、义、礼”;
2.坚守“仁、义、礼”原则;
3.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十一)、主旨:
本文通过批驳景春观点,具体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首先,新课导学过程中的读文和翻译环节,给学生10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学生已经预习,可以很快的完成,意料之外的是,学生预习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半的组完成,其他组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太仓促也太粗糙,虽然找学生起来翻译,但可能仍有同学不会翻译。还有几个重点词语没有做强调。
其次,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
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浪费了。
另外,在教学理念方面仍然滞后,还是在“放手给学生”方面做得太保守,自己太想面面俱到了,也正是什么也掌握不好的一个原因。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养成一种懒与思考的惰性。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