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5
这是《目送》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读懂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六次目送
2.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3.读进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教学重难点: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目送》中的经典文段,导入
朗读《目送》中的经典文段,创设情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二、读懂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六次目送
用“我在_______(地点)目送_____(人物)________”的句式,概括文章的六次目送。
三、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在六次“目送”情景中,作者用淡淡的文字来表达深深的情感。请找出相关语句好好的读、细细的品,体会其妙处。(提示:先在文中圈点勾画、批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讨论。)
1、教师批注:
(1)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里。
一个动作描写,“圈”字写出了孩子内心的紧张害怕和对父母的依恋。
(2)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从“凝望”二字中,读出了母亲注视孩子的时间很长很专注,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牵挂。
2、学生自主批注
选择六次“目送”中,你最有感触的地方写批注。(最少两处)
你可以这样批注:我从(字词句)中读出了。
(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批注)
3、讨论交流。
4、品读关键词“进行渐远”“不必追”,朗读第9段和第16段。
明确:
儿子长大了,自主独立是生命的必然,即使落寞,也无法追上。只能选择放手放飞。
父亲老去了,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即使伤痛,也无法追回。只能选择豁达坦然。
穿插作者介绍。
四、读进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读王爱珍的《生活课》,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仿写两句。
当你6岁的时候,她_________,而作为报答,你_______________。
当你12岁的时候,她_________,而作为报答,你_______________。
五、朗读毕淑敏的《回家问妈妈》中的经典片段,感悟珍惜。
上井归来在家时,偶然在妻子的书桌上发现了一本书——《目送》,信手翻阅书序《你来看此花时》,一段契合心境的文字顿时跃入眼帘,让我难以释手。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作者叙写自己送儿子去上学,幼时手牵着手穿过几条街,母亲看着儿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儿子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待到儿子十六岁赴美去做交换生,却已是很明显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作者一直等候儿子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再往后,儿子就读她任教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乘母亲的车。此种落寞,让她回忆起自己当年由父亲送去任教大学报到,直到小货车转弯不见,她还站在原地。
或许是自己还年轻,作者传达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彻底体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龙应台能用冷静、隐忍的笔触,以真挚、朴素的方式,展现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并表达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最刻骨铭心的伤痛。即使龙应台说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但我依然感激于他的分享。
《目送》关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亲情感悟,收录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离逝、母亲的衰老、儿子的成长、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同行、失败与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见刀光剑影,唯感清风拂面、动人心弦,处处都有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皆是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书中还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时间”的自拍照片,温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两次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让身为子女的我们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即将成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龙应台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这世上,路终归要一个人走,只是希望我们今世的缘分能够更长一些、希望我们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点……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谁也输不掉曾经付出过的爱,再多的“伤逝”与“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在幻变的岁月中我们唯有心怀感恩坚定前行,学会懂得花满春枝的悲欢,学会珍惜身边至亲的眷念,学会目送自己的时光和故事,学会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目送》是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同名散文集《目送》中的首篇,文章描述了自己三次目送儿子和三次目送父亲的场景,引发了对亲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笔触细腻、情感真挚、思想深邃,读来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但是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比较天真浪漫,他们的思想单纯,经历单薄,对人生的生老死别还没有什么概念,很难体会作者所表达的那份关于亲情、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因此教学尽量浅入深出。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
2.通过语言的品味,理解文中几个重点词句的含义句。
3.通过教师引导,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拳拳爱意并懂得珍惜,感悟人生生离死别的自然规律并豁达面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以他们多情的笔,描绘过这人生的生离死别之情。今天,让我们走进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感悟一下她对人生别离的独特又深刻的思考与态度。
(二)初读文本,感知内容,寻找“目送”之踪。
1.学生自由默读全文,思考并概括:目送,谁送谁?送了哪几次?
2.交流明确:
a我在维多利亚校门口目送华安上小学;;
b我在机场检票门口目送华安去美国读中学;
c我在楼上窗口目送华安坐公交上大学;
d我在单位侧门口目送父亲离开;
e我在医院玻璃门口目送父亲进病房;
f我在火葬场炉门外目送父亲离开尘世。
前三次是我目送儿子,后三次是我目送父亲。
(三)研读文本,品味语言,体会“目送”之情。
1.在三次目送儿子的场景中,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次,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我”的心情如何?儿子有怎样的表现?在母亲与儿子的不同表现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与父母、亲人之间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当时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问题1,对儿子的三次“目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品读感悟,既留给学生一定的开放度和自由度,也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这样的问题能更有效地引领学生潜入文本语言,进行品读体会,避免流于形式的浅层阅读;而且通过“我”与儿子的不同表现的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永远的牵挂与爱意。问题2,对儿子的三次“目送”经历,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理,故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反观自身,激发生活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既能更好地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润物无声地进行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重要语言品读点预设:
第一次:
“我”的心情:
1.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重点品味:“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体会:触景生情,暗示儿子即将长大离开母亲的怀抱,而母亲内心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2.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重点品味:“那么多、穿梭纷乱、无比清楚、背影”,“一百个、同时、准确”——体会:儿子在母亲心中的分量之重,母爱的至真至深。
儿子的表现:
1.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重点品味:“圈”——体会: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与依赖。
2.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重点品味:“不断地、交会”——体会: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与不舍,母子心灵相通。
第二次:
“我”:
1.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重点品味:比喻句——体会:抱住的是“长颈鹿的脚”,这看似正常的母子身高的差距,其实暗示着母子心灵的距离。
2.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重点品味:“一寸一寸、挪”——体会:母亲同样是一双殷殷的目光,一份不舍的爱意。
儿子:
1.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重点品味:“忍受”——体会:儿子对母爱的拒绝。
2.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重点品味:“闪、倏乎”——儿子离开时的决绝。
3.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重点品味:“一直在等候、一次都没有”——体会:对比中,母亲的深情,儿子的冷漠。
第三次:
1.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重点品味:“灰色的海、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的含义——儿子内心渴望自由,渴望到茫茫人生之海中闯荡一番。
2.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重点品味:“空荡荡、邮筒”——体会:儿子飞走了,母亲内心好失落;“邮筒”,不仅反衬大街的空旷,除了邮筒,别无所有,更寄托着母亲内心的渴望——与儿子心灵的沟通。
(环节说明:此环节融品读、感悟于一体,从重点词句的品读中,在母亲与儿子的对比中,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因此描写母亲与儿子的语句要融合起来去品读,不能割裂、孤立。)
3.小结过渡:
母亲目送着儿子一路成长,一双殷殷的目光始终追随,一份拳拳的母爱始终不变,但是儿子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的成长,不管在空间上还是心理上,与母亲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于是在这“目送”的过程中,作者终于悟出来一个什么道理?
品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思考:
1.怎么朗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
2.句中用了好几个表示“慢”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3.设置情境,内心独白,理解“不必追”的深刻含义:
老师模拟母亲,学生模拟儿子,引导:如果我们是文中的母子,你想用背影告诉我什么,你当时内心有什么想法,请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说出来。老师同法。
(设计意图:问题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让隐形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声音。问题2.意在引领学生从“慢慢地、慢慢地、不断、渐行渐远”等看似平淡的修饰语中,体会深刻旨意。问题3.意在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不必追”的丰富内涵,体会深沉的母爱:儿子——渴望自由、独立;母亲——在落寞中感受儿子长大,在不舍中放手、放飞。)
4.小结过渡:
在一次次“目送”中,儿子长大了,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那为什么在“目送”的过程中,父亲也让“我”感受到在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呢?这两次“不必追”有什么不同吗?
(四)议读文本,理解主旨,感悟“目送”之理。
1.引导学生品读后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追问点拨:从父亲的角度看,“我”的三次“目送”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联系上文“目送”儿子的过程,你有什么感悟?
讨论——小结——明确:
“目送”儿子,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目送”父亲,却是一个衰老的过程,不管是因为“成长”的生离,还是因为“衰老”的死别,都是人生的必然——作者在“不必追”中悟到了:既然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那么我们得珍惜当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我们就要淡然豁达的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人世轮回。正如苏轼所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作者从一次次的具体的目送中,感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得到与失去间的辨证关系,并用无语的背影来诠释这一切:不必追!
(设计说明:后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学生难有真切体会,故简略处理,重在引领学生与前部分的对比中,感悟文本主旨。)
3.作者的两次感慨运用了什么手法?你觉得有什么异同?
讨论明确:
第一次的感慨是基于母亲目睹儿子成长过程的一种发现,她深感随着儿子的长大,他与母亲的距离愈来愈远。此时是一种隐隐的感触和淡淡的伤感。
当她回忆起目送父亲的情景时,她内心再一次被那种感触所震撼:原来我与父亲也是这样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所以,当作者第二次发出同样的感慨时,这种感悟不再是灵光一闪,而是在她内心深处的沉重定格。
同样的感慨,看似反复,实则是文章立意上的递进,从而诠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五)总结课堂,完成板书:
目 送
成长衰老
儿子“我”父亲
自由放飞生离豁达
独立放手死别珍惜
不必追
(六)作业延伸:
课外阅读龙应台的《目送》,并写一篇读书随笔,字数1500字左右。
喜欢《目送》是因为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段话让我感触颇深,也让我想更加深入的阅读这本书。
全书七十三章节,文笔描述很细腻。序中便描述了父亲的病、母亲的老,母亲将自己珍藏的首饰拿出交给女儿,女儿推脱不要,母亲:“女儿,与其到时候不知道东西会流落到哪里,不如现在清清醒醒的交给你吧。”因为父亲生病住院,母亲渐渐变老,怕自己不记得事情,像在交代后事一般把东西交到自己女儿手中。此序与第一章第二节“雨儿”相呼应,此节主要描述母亲已经糊涂不记事,不记得女儿,只记得雨儿。就像现在常说的人老了就回归孩子的心性,像老顽童。女儿像带孩子一样照顾她,带她出去坐公车、搭捷运(母亲生平第一次搭捷运),带她欣赏外面的风景。好像在珍惜这仅有的时光一般。读这两节有种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心酸和害怕,因为自己的父母也在一天天的变老,甚至是害怕他们变老,害怕失去最爱我的人。
其中感悟最深的还是目送这一节,既写了孩子的长大,又回忆了父亲。华安上小学第一天,龙应台手牵手把儿子送入学校,“华安背着书包往前走,但他不断的回头”他不断的回头搜寻母亲的身影。十六岁,华安到美国做交换生,告别时照例拥抱,但是已经明显感觉到孩子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入关后“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二十一岁,即便同路也不愿搭母亲的'车,即便同车也是华安带上耳机,听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后半节写到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送作者到大学任教,车子没有开到校门口,而是停在巷子“女儿,爸爸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车子驶出巷子口转弯看不见了,作者还站在那里。到十几年后医院里,父亲坐轮椅的背影消失在医院玻璃门前。读这一节的感受是落寞,是孩子的成长和父亲的老、病,而且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不太喜欢电子书,喜欢读纸质的书,因为当拿起书本坐在家里读的时候,自己是安静的,心是安静的,心会被带到书的情境中,《目送》本书读到现在更多的感觉是落寞和伤感,好像也让自己提前做好心里准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到我现在的这个年纪,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也已经慢慢意识到,父母子女一场是一场修行,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她的背影渐行渐远。关于父母,那是最爱我的人,自己成长,他们不断变老,我开始变的害怕,害怕失去他们。关于子女,那也是我最爱的人,从襁褓里的婴儿到幼儿园到如今的小学、将来的中学、大学,工作,走入社会,倏的一下就会长大,虽有不舍但必须放手。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珍惜当下,为爱,多些陪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