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班会教案

《中小学主题班会教程》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03

这是《中小学主题班会教程》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是优秀的班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序言

微班会,迷人的风景

近几年,全国主题班会研究蓬勃发展。人们如此关注主题班会,盖因它能够集中火力打“歼灭战”。重大主题的学生教育,班级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落地。

然而,在编写“中小学主题班会教程”《高中系列班会课》《初中系列班会课》《小学系列班会课》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主题班会耗时长、设计难、操作累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效能的发挥。于是,我组建了专门的创作团队,着手研发可以“短、平、快”解决问题的微班会,作为主题班会的有效补充。

何谓微班会?

彭敦运教授认为,“微班会”是以微视频(十分钟以下)为主要载体的后延性班会,它以一个短小视频提出主题而引发讨论,并利用学习单,引领学生跟踪主题,自主探究,最后达成班会的教育目标。所谓主题,就是微班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微视频是突出这些中心思想的影像材料,而学习单则列出班会后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任务”。例如,我曾在网上见到这样一节微班会:

为了配合全社会开展反浪费、反大吃大喝的“光盘行动”,某班举行过这样的微班会:同学们将第一个镜头对准了碗里的一颗饭粒,然后移动着扫描大群吃饭的学生,最后定格在泔水桶……班主任并没有使用“触目惊心”“浪费惊人”这样的词语,只是在《锄禾日当午》的背景音乐中,以学习单的形式留下了探究的问题:13亿人每人丢弃一粒米,能供1个人吃几天?如果13亿人每人浪费1两粮食呢?同学们都进行了计算,迁移了问题,拓展了讨论,写出了不少感人的文章,并上传到班级博客。出乎意料的是,微班会催生了更多反浪费的帖子,跟帖与评论达四千多条,引发了好几个月的热议。

这类班会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微班会。这类微班会普及有难度:首先技术是个大问题,处理信息、编剧、导演、拍摄、剪辑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学习;其次,显示终端、投影仪、录像机、校园网等相关硬件需要配备……如果相关条件不成熟,科技附加值极高的微班会不易走进班级。

其实,如果我们把视阈放宽一些,不局限于“微课”的内涵来界定微班会,而是广泛借鉴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讲演、微对话、微体验等的运作方法,微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就会丰富起来。

我认为,广义的微班会是指一种针对性强、花费时间少、解决问题及时、场地不受限、自由灵活的面向集体的教育形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近:所用素材发生时间近。

小:时间短,长则十分钟左右,短则一两分钟;省时省力,性价比高。

亲: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习日常生活实际,远离假、大、空,令人倍感亲切。

活:形式灵活,内容鲜活。

实:切切实实解决问题,不虚浮,及时,速度快,好操作,讲实效。

趣:有意思,好玩儿,符合学习心理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

微班会分类很杂,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型——预设与生成。

预设是指“预先设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在会前必须对微班会的目标、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安排,会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活动,以保证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生成,这里指“生长”和“建构”,是根据微班会本身的运行状态而灵活演绎的动态过程。引发动态生成过程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这就要求微班会要改变传统德育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模式,须构建生成性、探究性的活动过程。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微班会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微班会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微班会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微班会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微班会教案可以这样撰写:为方便分享,须交代清楚背景、目标、准备工作及实施过程。至于过程中的导入和总结可有可无,依具体情况而定。生成性的微班会,有时准备工作也来不及,可以略掉这个环节。

微班会的设计与实施须遵循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而微班会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操作方法。于是,我依托全国名班主任工作室——8+1工作室,组建“8+1工作室微班会项目研究小组”,在QQ群里展开互动,在项目组伙伴精心创作的微班会案例的基础上提炼概括了十种方法:运用恰当素材、捕捉教育契机、创设德育情境、增强活动体验、植入学科教学、开发微小时段、及时总结评价、融合心理技术、巧借八方力量、预演模拟过程。(详见本书“技巧篇”)

这种分类方法不一定完全符合学术规范,也不可能穷尽微班会设计与实施的所有技巧,但在《德育报》2016年月末班会专刊前五期连载了相关文章,加之我行走全国的讲学活动中的推广,竟引起了很大反响,老师们纷纷索要文字材料。为了方便大家互助学习,藉由此书分享我们的浅见,与有志于微班会研究的同行一起努力,让这道新风景愈加显示出迷人的魅力。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在体例上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部分为“技巧篇”,呈现了微班会设计实施的十种方法。理论简易、案例典型、好学好用,让读者不仅能体会微班会之美,还能习得微班会之技。

第二部分为“实战篇”:

以实录形式呈现: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案例中师生的反应和细节,便于读者揣摩借鉴。

按主题分类编排:本书55个案例均精心挑选,并细致编排为节庆纪念教育、学习方法导航、拼搏动力激发、纪律要求渗透、人格品质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人际交往指导、心理健康辅导、课堂搅局化解、健康饮食科普、活动策划实施等11个主题,方便读者在同一主题内以不同的视角对微班会进行研读和感悟。

尽可能短小精悍:体现班会之微、切入之准、操作之便、创意之新。

尽可能广接地气:话题源于一线,场景典型,解决问题有效,可借鉴性高。

方法点拨明诀窍:指出课例老师使用的班会技巧,点明优劣,并给出同类事件的参考方案。

多版本实践假设:点评中以案例为原型,拓展出不同版本的实践假设,在鲜明对比中让读者领悟微班会的真谛。

思维导图更清晰:每个案例后均附有思维导图,既使案例内容及点评一目了然,又可作为阅读后的便捷索引。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