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班会教案

《怎样增强记忆效果》班会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04

这是《怎样增强记忆效果》班会教学设计,是优秀的班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前段时间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收获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知识。回来跟同事聊起来,前些年魏老师做报告时多是讲班级管理的实际操作较多。想来毕竟是大教育家,估计是由实际操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这样的报告对于我是非常受益的,对于我的学生同样也非常受益---听报告时收获了魏老师一本实操性很强的书《好学生好学法》。据说这本书是他在一线的时候编写的,对于一线的我来说这些知识可以更具体的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魏老师提倡的“遗忘曲线与及时复习记忆法”。我在学习《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时找到了相关的理论依据,让我更确信是值得尝试的方法。我看到成绩落后的同学很多不是因为畏惧新知识不愿学,而是自知落下的太多,没了学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更没有找对学习知识的方法。我想,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班会来开,让更多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头脑记忆原理和特点,并学会更好的运用自己的头脑,在智力学习中争取做到事半功倍。

  具体流程:

  一、提前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看下魏老师提到的几种记忆方法:列表记忆法、链式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分段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朗读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等。给他们一个分析自己记忆方法的榜样,以便他们能更具体、更有效的在班会上分享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二、大家各抒己见,寻找更多记忆好方法,并有多名同学负责记录整理(后一位同学在发言时不要重复前一位同学的记忆方法)。多种多样的记忆方法都是有共同规律可循的。

三、师生一起学习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曲线:

  (记忆效率开始很高,记忆内容是比较多的,即遗忘的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效果开始变差,记忆内容也越来越少,即遗忘的较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内容的量开始趋于稳定,即知识的遗忘量也趋于稳定。整体来看记忆内容的量是先多后少,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为了得到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复习。)

  科学家后来的的研究还告诉了我们:

  一、如果等记忆内容完全忘记以后,再重新记忆,不如在记忆还没有模糊时,及时复习,加以强化。

  二、在学习记忆9小时之内趁大脑中还有记忆痕迹时,重复复习,虽然只花10分钟时间,都比5天以后花1小时复习效果更好。

  三、但是,在刚记忆不久(半小时到1小时)遗忘率尚不高时,就重复的复习,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我们再来看看魏老师和他的学生们都是怎么做的?

  例如:英语课上,我们学会并记住了20个单词,甲同学当天晚上用10分钟复习,第二天早晨又用了10分钟复习,晚上仍用5分钟复习巩固。乙同学就不然了,他在英语课上也学会并记住了那2 0个单词,当堂反馈测验,他跟甲同学一样得了满分。但是,他当天晚上没来得及复习,第二天早晨、晚上,竟忙着做数学题了,也没顾及复习英语。第三天清晨,他一下子用了25分钟复习那些单词,第五天,老师又进行测验,甲同学得分明显高于乙同学,原因是甲同学遵循了复习的及时性原则。

  从1979年起,我们班同学就研究艾宾浩斯保持曲线,细心的同学们多次进行实验,找到自己遗忘的大致曲线,然后根据不同的记忆内容,确定复习的最佳时间。

  有的人说,在最佳复习时间,分段认真复习8次,就成为永久性记忆了。同学们对此并不轻信。有的生动形象的知识点,复习一两次就经年不忘,个别极抽象的概念,分段复习10次,半年不用也不会忘。不管怎么说,容易忘的知识及时复习,记忆还是持久得多。

  我的建议:当天学习的新知识与下午自习课时,每科用5—10分钟再看一遍。第二天晨读用约5分钟再看一遍,下午放学后用约5分钟看一遍。对于旧知识的最佳复习时间是:即将忘记时,有模糊记忆,但回忆不具体、不清晰时。

  当然,记忆方法因人而异,全看自己平时习惯用哪一种,喜欢的、常用的、有效的、就是好方法。

  备注:

  1、人21天可以形成一个习惯,给同学们一个月的时间,尝试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自己做好记忆效果记录。

  2、一个月后我们来检验大家的收获。可以分享你的记录,也可以通过自己成绩的变化分享效果。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