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6
这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会设计,是优秀的班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前天收到著名德育特级教师丁如许的来函,说是《小学主题教育36课》已提交出版社了。闻此消息很是兴奋,因为书中有一篇是由我撰写设计的,这是自己的第一篇教学设计要发表,相比过去发表过的一些教育叙事之类的文章要幸福得多,更值得高兴的是发在恩师丁如许先生主编的书中,这又是何等的荣幸。文字发在丁老师的书中,已是第二次,上一篇是发在三年前丁老师主编的《班会课100问》一书中,第一篇仅经过了几次修改就很快得到了丁老师的认可,但从中也不乏丁老师给予指导,总体是比较顺利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课班会设计,可以说是在我撰稿以来修改最多的一次,这主要是自己平时对班会课研究的太少使然,她的出炉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主编丁如许先生,几易其稿他无不进行了专业引领,一堂班会课虽然与他磨完了,但他的严谨治学,他的孜孜不倦,他的循循善诱,他的温文尔雅……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并深深的影响和感染着我。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遵守纪律话题)
黑龙江省海林市教育体育局 王教刚
【设计背景】
孟子早就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劳动纪律,就会乱糟糟,生产就会处于瘫痪。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法规,你骑车乱闯红灯,我驾车横冲直撞,他步行随意穿越,交通必然陷于混乱。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规矩,没有纪律要求,必然会影响学生日常习惯的养成,导致学习松弛,违纪成风,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规则,守纪律”似乎是每一个老师强调最多的话题,因为一个班级纪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科教学的授课效果,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班风、班貌。然而受着教育的许多小学生往往是“心中明白,身体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以坚持,“老师在与不在”大不一样。五年级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如何让学生明白道理,加强自律;严格要求,约己律人,于是“尊重规则、遵守纪律”的主题教育课也就势在必行。
【教育目标】
1.使学生在做游戏、听故事中体验、了解规则,增强遵章守纪的意识。
2.通过讨论,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于律己,培养遵章守纪的习惯。
【适用年级】
小学五年级。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规则的故事。
2.制做课件。
【教育过程】:
一、游戏导入,体验规则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扳手腕”的游戏,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来“扳手腕”。
(学生开始俩俩“扳手腕”。)
师:好!停!——赢的同学请举手。
(预设:部分学生举手。部分学生会有些骚动。有学生会说男生不能和女生扳,或某某同学耍赖,胳膊肘都抬起来了,某某同学用两个手了。有些学生可能意见还很大,有些学生可能会不服,还有些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没讲规则啊。)
师:刚才,我们扳手腕,有那么多同学有意见,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事先没有讲清楚游戏规则,可见没有规则的游戏,是不公正的游戏,是难以服人的游戏。其实,游戏需要规则,我们的生活、学习都需要规则,没有规则的生活是难以想像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规则”的话题。(出示课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倾听故事,讨论规则
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深夜,一位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那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这是规定。中国人委婉地提出建议,说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
理发师更恭敬了,说虽然是夜里也没有别的人,我们也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中,中国人走到售票窗前,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车站的车票。
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您只是为了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认为德国理发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德国人的作法对,如果一次破例以后可能会引来更多的人不拿车票来理发,理发师就很难拒绝,规则也就失去了意义;德国人不知变通,反正就他俩知道,理了还能卖个人情;等等。)
师:大家再思考一下那个中国人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那个中国人的做法不对,我们要入乡随俗,按规则办事;不能为了只图自己方便,而违反规则,规则是给大家定的,不是单单给某个人定的;等等)
师:同学们,可能有人认为德国理发师的做法比较呆板。但这则故事启发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遵守规则,即使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见,依然要按规则办事,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不二法门。老师还请大家接着听后来的故事:
当有人把深夜小站理发室的故事告诉给一群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时,不少人就感慨万端,说太不可思议了,德国人真的太认真了,这样一个时时处处讲规则讲秩序的民族,永远都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有的就不以为然,说偶然的一件小事,决定不了这么大的性质,一个小镇的车站,一个近乎迂腐的人,如何能说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呢?双方甚至还为此发生了争执,相持不下之际,就有人提出通过实践来检验孰是孰非。
于是,聪明的留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项试验。他们趁着夜色,来到闹市区的一个公用电话亭,在一左一右两部电话的旁边,分别贴上了“男士”、“女士”的标记,然后迅速离开。第二天上午,他们又相约来到那个电话亭。令他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标以“男士”的那一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而标以“女士”的那一部电话前却空无一人。留学生们就走过去问那些平静等待的先生: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何必等这么久呢?被问的先生们无一不以坦然的口吻说:那边是专为女士准备的,我们只能在这边打,这是规则啊……
留学生们不再争执了。
师:同学们,通过前后两个故事你能看出什么?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预设:学生回答,一个德国人遵守规则也许是偶然,但一群德国人都能自觉遵守规则,说明是普遍性的,足以得出他们是一个严格遵守规则的民族;能看出德国人的自觉性很强,宁可排队打电话也不违背规则去用闲置的那个电话亭;等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德国人在严格执行规则,用规则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第二个故事是一群德国人在自觉遵守规则,他们即不放纵别人打破规则,也不投机取巧违背规则;德国的每一个角落之所以能够保持环境清洁、安静,而且秩序井然,从这两个故事中找到了答案。
在国外的许多公共场所,时常可以看到用中文书写的“请勿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请排队”、“请保持安静”、“便后请冲水”的警示语,游客来自世界各国,而这些文字只用中文写,说明这是给中国人看的。国人不讲卫生、不守规则似乎已成为世界难题了。我想这不得不令每个中国人感到汗颜!我们曾是礼仪之邦,但许多年来,慢慢丢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在重创民族辉煌、融入世界之流的今天,遵守规则,正是我们极为需要的。
三、走进校园,学习规则
师: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学校也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同学们,上课时我们需不需要遵守规则?
(预设:学生齐声回答,需要。)
师: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预设:学生回答,上课时不能做小动作;不能交头接耳;要认真听讲,用心倾听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等等。)
师:课间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预设:在走廊不能打闹、追逐、喧哗;不能乱扔纸屑;做操时要排好队;等等。)
师:做值日时我们要遵守哪些规则?
(预设: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爱护公物;等等。)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一个学校的校纪、一个班级的班规是严一些好,还是松一些好,为什么?可以举例说明。
(预设:学生回答,希望严一些好,严一些学生就会用心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各项任务,只有这样学生的成绩才会提高;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才会更自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希望松一些好,管得太严,学生就没有自由;学习靠的是自觉,硬性地压着学生学是没用的,学生会形成逆反心理,不愿意学习了;等等。)
师:我赞同严一点。人们常说,要严格。严格,就是严而有格。这个“格”,就是必要的规章制度。制度是面向大家的,它是为了维护学校和全体同学的利益制定的。所以一个时时事事都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同学,其实感觉不到制度的束缚。反之,一个不遵守纪律的人,他会感到处处受到约束,不小心就会触犯,担心违反纪律的事儿随时被揭发。一个班级执行好规章制度,班级管理才会秩序井然。脱离制度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因为制度既是对一个人的约束,更是对一个人的保护。
四、回顾生活,寻找规则
师:同学们,规则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你们还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吗?
(预设:学生回答,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看电影时要遵守影院规则,做操时要遵守学校纪律;等等。)
师:同学们,明文规定的规则我们要遵守,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则,如饭菜准备好后,要等到长辈坐好后我们方可落座,上街买菜要讲究“先来后到”等等,同样要自觉遵守。
五、情景思辨,明确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可是在生活中却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请看情景思辨题1:
1.小华同学对于我们小学生要遵守的规则,总是头头是道——说的比唱的还好,而生活中却多次违规犯错,你们说想想他是懂规则吗?
(预设:学生回答,小华的做法不算懂规则;我们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能说一套做一算套,会说不做不是遵守规则;等等。)
师:在生活中类似于小华这样的同学还是有的,他们往往说的头头是道,但做事我行我素。我们一定要言行一致,也只有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再看情景思辨题2:
2. 小军同学遵守规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情好的时候按规则做事,心情不好的时候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他这样的做法算是遵守规则吗?
(预设:学生回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算遵守规则,无论心情好坏都要遵守规则,
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想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必须坚持,要想到违背规则,对人对己都不利,是有失道德的。)
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是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无论要做好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遵守规则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按规则办事,时间长了,遵守规则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种习惯。来看情景思辨题3:
3. 小刚同学在老师在班级时,表现很好。可是老师一走,他就随随便便,打打闹闹,主要问题在哪?
(预设: 学生回答,小刚的认识不够,他认为遵守纪律是给老师做的,没有想到他的做法不但影响了别人,更耽误了自己;等等。)
师:同学们,规则不是简单说说,偶尔做做,而是要说到做到,要持之以恒,是发自内心,自觉遵守,不是被逼无奈,做给别人看的。遵守规则最重要的是自律。对自己有明确的要求。这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这三道情景思辨题的讨论,是想让同学们明白,遵守规则,要心口一致,持之以恒,贵在自觉。
六、学习名言,深化规则
师:同学们,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许多名家早就对规则的意义及作用做过精辟的概括,下面请大家边读边思考,我们有怎样的收获。先看这一条:
世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预设: 学生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规则;规则很重要;等等。)
师:没有规则的世界定是杂乱无章的,是难以想象的。再看这一条: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一个人正应当从这里开始认识自己,开始自我教育。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即从7岁到10、11岁,就教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强制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
师:要遵守规则,自我教育最重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在“7岁到10、11岁”,也就是在小学阶段,要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强制自己’。” “强制自己”自己的标准就是遵守学校、社会的规则。
七、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正是由于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着“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井然有序,竞技规则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法律制度保证在权利和义务面前人人平等,学校的各项规则制度保证我们健康地成长。同学们,为了让社会更美好,让我们从小做一个懂规则,守纪律的好孩子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