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青春飞扬一等奖教学设计

日期:2022-04-14

这是青春飞扬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青春飞扬一等奖教学设计

青春飞扬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

 一、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1、利用同学们熟悉的照片,让学生结合自身来总结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不好意思说的尴尬,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

  2、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让学生身临其境。然后通过日记的形式,引导学生和自身联系,从心里感受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这样为下面的讨论做下铺垫,让他们在讨论时有话可说。也更进一步体现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3、“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真正解决自身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的快乐,同时解决学生所关心的问题。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没有利用好跟学生见面的机会,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开课时的几个问题,我是需要学生齐声回答,从而调动学生气氛的,在刚开始时学生有点放不开。以后在上课之前一定先学会和学生沟通,充分地了解学生,从而使课堂效果达到好的提升。

  2、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恰当。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基本都是简单地用“好”、“很好”之类的'词,这种平淡的评价无法抵达学生内心深处,所以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问题本身难度不高,所以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这样不仅造成了学生心理的疲倦,积极性降低。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和“学”而是师生情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创设学生亲身体验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期达到师生之间最佳合作的效果。

青春飞扬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2 篇

《青春有格》是人教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节课引导学生在探索青春的过程中,学会把握青春。让青春经历告诉自己,青春需要坚守底线,做到“行己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青春需要格调,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能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和持久的光芒。 从年龄特征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观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课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分组讨论法。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本节课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了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一位学生上黑板书写“青春”一词,。体会写字需要格,使字体严谨规范。做人也需要格,并且做到内化于心,做到“心中有格”。引入课题《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

七嘴八舌畅谈“格”的内涵,并提问“青春有格”中“格”的含义,归纳总结后从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1. 规范、引导。2.品格、格调。

二、知识探究——新课教学。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准备了三个环节。

1.“知耻文化”——青春有底线

由孔子、朱熹、孟子三位哲人的话了解“耻”;结合疫情期间“可耻”的三类行为分析“可耻”的原因和做法。并通过“明镜台”活动加以落实。

2.“至善文化”——青春无极限

引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解释含义并找学生进行说文解字解释“止于至善”的含义。

用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抗议英雄》,感受平凡人追求的真善美,树立榜样意识。从古至今“兼济天下”的英雄人物,让学生感受不仅自己要做好本职工作,像榜样学习,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还要有家国情怀,心系祖国。

3.“润正文化”——青春正灿烂

在学校“润正”文化的沁润下,用“青春相册”回顾学生的成长。通过学生的成长点滴来展示学生对“润正”文化的践行。

[小组活动]:“润正青春 有格少年”模范榜样人物评选。寻找身边的榜样,进行奖状颁发,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不断完善自我青春。

最后结合今年建党100周年的时政热点,呼吁同学们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表达家国情怀与报国之志,承担起家国使命!

青春飞扬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3 篇

学习目标

1.通过“知耻文化”与“至善文化”的学习,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学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方法。

2.通过“榜样人物”评选,做到向榜样学习、明德修身。

3.通过对建党100周年献礼的呼吁,树立家国情怀,承担使命。

课堂导入

请一位学生上黑板书写“青春”一词,田字格和旁边无田字格处各写一遍。体会写字需要格,使字体严谨规范。做人也需要格,并且做到内化于心,做到“心中有格”。引入课题《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

七嘴八舌畅谈“格”的内涵,并提问“青春有格”中“格”的含义。从两个方面展开教学:1. 规范、引导。2.品格、格调。

“格”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有不同的意思,从中看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青春成长离不开文化体悟,本节课从三种不同的文化具体阐释“青春有格”的内涵。

一、“知耻文化”——青春有底线

由孔子、朱熹、孟子三位哲人的话了解“耻”,让学生思考回答哪些行为是“耻”。结合疫情期间“可耻”的三类行为(1.隐瞒病情不讲诚信;2.假冒伪劣口罩违反法律;3.上网课不够自律。)

分析“可耻”的原因和如何做才能做到“行己有耻”?

让学生明确做到“行己有耻”需要①有知耻之心。②有底线意识。③拒绝诱惑,增强自控力。

用不认真上网课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内的两位学子进行对比,明确“慎独”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增强自控力,追求心中美好。也为“止于至善”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二、“至善文化”——青春无极限

引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解释含义并找学生进行说文解字解释“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于至善: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是对完美的精神追求。

问:这种境界孔圣人都无法到达,作为普通人有必要追求至善的境界吗?

教师引导:“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追求,向着大爱美好的方向努力的状态,尽管有时候不能达到,但是也应该有追求的态度。

视频: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抗议英雄》,感受平凡人追求的真善美。

思考:平凡的“抗疫英雄”做出不平凡的事,对我们的行善之路有何启示?

由平凡英雄的“独善其身”与从古至今“兼济天下”的英雄人物,让学生感受不仅自己要做好本职工作,像榜样学习,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还要有家国情怀,心系祖国。

三、“润正文化”——青春正灿烂

回顾自身,身边有无榜样?

学校秉持 “六润三正”的育人文化:

六润:润德、润贤、润志、润礼、润信、润毅。

三正:心正,身正,行正。

在“润正”文化的沁润下,回顾学生的成长:“青春相册”。通过学生的成长点滴来展示学生对“润正”文化的践行:

停电不停学的持之以恒;精忠报国的爱国之志;拔河比赛的团结一心;开学之初的爱心传递;奉献他人的雷锋精神;“光盘行动”的美德传承;无人监考的“诚实守信”…都在阐释“润正”文化“细无声”,卓越成长深有痕。

////////活动/////////

[小组活动]:“润正青春 有格少年”模范榜样人物评选。

小组合作要求:

1.组内评选出最佳榜样并说明推荐上榜理由(颁奖词)。

2.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3.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青春飞扬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4 篇

【教学目标】

1、知道 “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至善的追求。

2、学会辩证的看待青春,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通过 “微尘”、慎独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4、通过学习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难点: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一、青春应有格---行己有耻

1、笑话导入:

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格:标准、规格;品格、格调 青春有格:青春也需要 规范、引导

(青春并不意味着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

2、解读 行己有耻—孔子

行己有耻—孔子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 就不去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己有耻”是人之为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

3.如何才能做到“行己有耻”?(提问)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 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有了羞耻心:难过、惭愧。内疚。

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行动前,审查愿望 ;行动中,监督调节 ;行动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⑵“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触碰法律的事情更不能做。

⑶“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二、探究学习 青春要有格---止于至善

1.解读 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人们要发扬人性中本来具有的光明的一面,作为君子应该每天都修养自己,每天都有进步,然后,把自己人性里最善的一面、最光明的一面发挥到极致)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我们要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探究学习一:阅读感悟 视频“微尘”---感动中国2006

(讨论)人们做的这些小事有意义吗?

出示郭明义、王峰的事迹,证明全社会都需要这样的“至善”,是在积善,积德性。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探究学习二:童小勇去敬老院做志愿者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

看法:“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这一观点没有认识到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没有做到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向榜样学习。

“虽然我没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我也当过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童小勇真棒,换成我,不一定能做到。”这三位同学做到了寻找榜样,并积极向榜样学习,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做法: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品德差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见贤思齐焉:在生活中寻找“贤”,(品德高尚)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汲取他们的力量。

探究学习三:杨震的故事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慎独 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严于律己

我来说:同学自主发言,反思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学而》 (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打造自己的青春盾牌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3. 修身为本,行走于“止于至善”之路

探究学习四:论: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观点一:要做到止于至善就应该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独善其身)

观点二:一个人除了要有良好的品德还要有远大志向,要树立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情怀,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兼济天下)

《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 (根本)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朝气蓬勃追求自由与进步,青少年当以修身为本,要一直行走在止于至善的人生路上,让自己的青春飞扬!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2)想一想:“止于至善”的我们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词语)创新精神,有追求,有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要善于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要有自我省察的品质。

三、结语 音乐《飞得更高》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祝愿同学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板书设计】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