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教育随笔记录《请不要过多的要求孩子》,是优秀的中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我所带班里的汤妹妹,是个漂亮文静的女孩。记得小班刚来幼儿园时,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时间最久的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现在读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课时还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下了课也能和几个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师说说话,进步不少。可是就是一样,不愿做早操,宁愿手里拿着器械但就是这么站着。几位老师不知为这做了多少思想工作,但仍不见效果。后来,我们也便达成了默契,不再强求,怕引起她另外的不良反应。但是没想到,这个星期三当我带着孩子们下楼做操时,惊喜地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汤妹妹拿着花样操的器械竟然和大家一起做了起来。我和俞老师用目光交流着,我们假装没发现,怕她害羞又不肯做了,只是用余光一直注意着。
早操结束后,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把器械放下后,我才上去拥抱了她,表扬她今天的进步。她马上变得很羞涩,但眼里流露出的是无比的快乐与喜悦。我们并且约好,以后她每天都会跟着大家一起做操。果然,以后的几天她的确做到了。
这件事再次使我明白,教育需要“顺其自然”,这样可以使教育变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规律。年龄和阅历往往是束缚想象力的绳索,而浪漫的童心才是充溢着想象力的。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请不要过多的要求他们,更不要对其强求。保持童心,让人生展示生命最丰富的活力!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似乎比以前更懂事了,他们穿戴整齐,高高兴兴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幼儿园,接待幼儿入园时,孩子们主动的跟我打着招呼,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教室。最后一名入园的是张靖涵小朋友,她来到幼儿园门口,哭闹着不肯入园,这时妈妈对她大声训斥,我对她进行了耐心地劝说,她很不情愿的走进了教室,整个上午闷闷不乐,下午入园时的表现仍跟早晨一样,看到这些我跟她妈妈进行了交谈,通过谈话了解到,原来寒假期间,孩子每天跟妈妈在一起,并经常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她的要求,就会哭闹不止,所以,她妈妈尽量按她的要求做,所以造成了今天这样任性、以及对母亲的过分依恋。并且入园、离园时,还必须由妈妈接送,否则又会哭闹一场。妈妈对此感到很无奈,让我来帮助她,改变孩子这种行为。 我首先指出了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能过分迁就孩子,只能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对于孩子不和理的要求,即使孩子哭闹也不能答应。又向她妈妈提出了要求:接送孩子的任务可以交给爷爷、奶奶。你可以放心地去工作,到晚上时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用这种短时间的分离,来打消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她妈妈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议,改变以前的错误做法。 每天我热情的接待她入园,并主动跟她打招呼,去亲近她,给她过多的关注,这样拉近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并要求其他小朋友跟她交往,和她一起分享玩具,让她感到与小朋友在一起是快乐的,在教育活动时,鼓励她回答问题,只要发现她有进步,我就及时对她进行表扬、鼓励。让她坚信自己是很棒的,这样逐渐的她又跟小朋友友好的相处了,不在依恋妈妈了。 现在她又快乐起来了,每天都能高高兴兴的入园,看到她的这些进步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
最近报载,有父母将不听管教的孩子送去“魔鬼训练营”,隔天却接到孩子被拳打脚踢而意外死亡的消息。 即便此前孩子再不听话,再让父母操心,那一刻,接到消息的父母亲肯定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如果时光倒转,相信他们绝不会再将教育的责任假手他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然而,总有一些父母对自己的言传身教缺乏耐心和信心,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于是,老师们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话:“我孩子很不听话,我们都没有办法管他,他会听老师的话,请老师多操心。” 且不论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如此托付老师“多操心”,老师能否操心得过来,就是孩子本身也不愿意老师越俎代庖,代为履行父母的职责和义务。 曾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还好,父母做生意忙得不可开交,就把他寄到老师家里。起初孩子小,听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叛逆,他要回家,父母却不允许,觉得自己的教育水平绝对比不上老师,而且也没时间和精力去管教孩子。于是,孩子继续留在老师家里,他用各种方法反抗老师:逃学、绝食,甚至与老师对骂……当父母亲无可奈何地把他从老师那里领回家,他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好学上进的状态了。 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不良习惯是日积月累的,老师不是神仙,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扭转乾坤的灵丹妙药,父母原本想要减轻自己的负担,结果只能带来更多的源源不断的烦恼。 为了遗憾不再出现,为了惨剧不再发生,为人父母,就不要把自己应尽的责任以金钱的形式转托他人了。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之间打架之类的不友好现象时有发生。孩子进入幼儿园,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难免会产生摩擦,发生争执,身体的某个部位被经意或者不经意的小伤害过。在这个群体中,孩子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作为老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孩子的父母们,在遇到自己的……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之间打架之类的不友好现象时有发生。孩子进入幼儿园,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难免会产生摩擦,发生争执,身体的某个部位被经意或者不经意的小伤害过。在这个群体中,孩子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作为老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孩子的父母们,在遇到自己的孩子带点小伤或者挂点小彩后,如何处理,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这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必须及时处理好的一个现实问题。
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叫桑振祥,有一次我们在区域活动中玩游戏,他和另一个小朋友张君豪,为了抢玩具,发生了争执。张君豪动手抓伤了桑振祥。桑振祥 也动手打了张君豪。当时我就走过去问怎么回事,了解情况后,我蹲下来跟他们说,有好玩的玩具我们要学会分享,一个人独占那是不对的,老师不喜欢自私的小朋友。说完后我转身就走了。我偷偷地看了他们两个一眼,只见他们两个相互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看见张君豪把玩具给了桑振祥,并轻轻的说了声对不起,桑振祥接过玩具说没关系,我们一块玩吧。就这样他们两个高兴地玩了起来。当放学的时候,我们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跟振祥奶奶说了一遍,他老人家根本不听,只想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并对那个小朋友大呼小叫的,其实有一些小的事情老师和家长不需要给他们解决,只需要提醒他们一下它们就会自己解决。
我们班还有一个叫胡胜涛的小朋友。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游戏时发生争执,我们没有及时发现,他也没有和老师说。结果第二天他的妈妈就来跟我们说,说有一个小朋友打他的头。结果当着他妈妈的面,我把他们两个叫到我的跟前,问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正当我要跟他的妈妈解释时,他妈妈突然拉着那个小朋友问:"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他回答:"是。""好朋友之间不因该打架,你们两个既然是好朋友那就相互抱一抱吧!"两个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开心的抱到了一起。
我们作为老师,发现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一方面要告诉孩子,打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形为;另一方面,要教给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如: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学会原谅别人的错误等。更要本着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态度,留给孩子在自己亲自处理和其他孩子发生纠纷的过程中,学会人际交往的本领;在与小朋友的争执中,慢慢体会与人相处的基本道理,学会面对小小的挫折。
老师还应该留心事情的发展,对于孩子间的公正处理,及时给予肯定;对受欺负没有得到公正待遇的孩子,给予帮助,争取到应有的理解和正义。让孩子们明白:与人相处,要友好,友善,礼貌,平等。
跟家长一起处理孩子间的摩擦时,常会看到家长教育孩子采用极端的处理方法,如"他打你,你就打他"鼓励孩子去和别人打,教孩子"不吃亏"意识;还有的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后不许所谓的"坏孩子"交往,使孩子丧失了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我们要跟家长沟通,达成以下共识:
(一) ,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戏时,发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大人不要把小问题当成大问题,更不能把孩子之间的争执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
(二), 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甚或小伤害,家长应持冷静的态度,理智的进行处理,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处理,无论谁是谁非,对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如果自己孩子不对,不能偏心袒护,更不能粗暴打骂,而要批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面给被伤害的小朋友道歉,教育孩子做一个团结友爱,有礼貌,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认真分析实情,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你是对的,你文明、有道理,你比他做得好,我为你自豪,他虽然打了你,他也很后悔,老师也批评了他,我们不生气原谅他。"家长的肯定,可以让孩子丢掉委屈情绪,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对性格懦弱胆小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三),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告诉孩子,哭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被认为是胆小怯懦的表现。当别人打过来时,要知道用手去挡开,或者避开,不能呆在那里让人打,还要及时将这一情况告诉老师,在该争的时候要去争,特别是遇到一些有害于小朋友、危害集体的事情,要勇敢地站起来敢于制止,必要时包括请求小朋友、老师的帮助和还手。
我们都知道,孩子间的小问题、小摩擦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我们也不期望一两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况且幼儿易反复,需要老师和家长长期耐心地进行指导,坚持一贯性原则。孩子之间的不友好行为是幼儿成长阶段的正常现象,老师和家长对此都要有正确认识,真爱孩子就不要袒护孩子或者武力替孩子解决问题,爱有真假之别,犹如真假种子之别。假种子会坑农民一季,假教育却会坑孩子一生。
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让孩子有机会享受"矛盾"中的成长,学会在成长路上解决矛盾,大人和孩子就会共同成长。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代替孩子体验。
今年迎六一活动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内容很丰富,其中一项活动是幼儿体能训练比赛,中班的孩子比赛项目是拍皮球。平时孩子们也挺喜欢拍球的。为了让孩子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又能选出12个拍球能手,我们先在班级里举行了一场拍球比赛。在活动开始前,为了激起孩子们比赛的士气,我在班里孩子们面前说:“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参加这次拍球比赛,愿意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孩子都举起手,惟独豪豪没有举手。我便问:“豪豪,你不想参加比赛吗?”顿时,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你快举手呀。”“举手呀。”可豪豪依然没举起手来。腾腾问他:“你干吗不参加呀?”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说:“我…我不想参加,我肯定会输的。”听到孩子的话,突然发现这孩子对失败看得挺重,没勇气去面对失败,最好是不要面对。其实现在的孩子有很多都畏惧失败而选择逃避,不管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在我和孩子的一次次鼓励下,豪豪终于说了声:“好吧,我也参加。”他能愿意参加比赛使得大家都感到非常高兴。其实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肯定那些成功的孩子,更要用心去倾听失败的心声,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地肯定自己,找到自信。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成功的、失败的,我们都要敞开胸怀去接纳,这样我们才能更成功!
我所带班里的汤妹妹,是个漂亮文静的女孩。记得小班刚来幼儿园时,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时间最久的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现在读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课时还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下了课也能和几个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师说说话,进步不少。可是就是一样,不愿做早操,宁愿手里拿着器械但就是这么站着。几位老师不知为这做了多少思想工作,但仍不见效果。后来,我们也便达成了默契,不再强求,怕引起她另外的不良反应。但是没想到,这个星期三当我带着孩子们下楼做操时,惊喜地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汤妹妹拿着花样操的器械竟然和大家一起做了起来。我和俞老师用目光交流着,我们假装没发现,怕她害羞又不肯做了,只是用余光一直注意着。
早操结束后,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把器械放下后,我才上去拥抱了她,表扬她今天的进步。她马上变得很羞涩,但眼里流露出的是无比的快乐与喜悦。我们并且约好,以后她每天都会跟着大家一起做操。果然,以后的几天她的确做到了。
这件事再次使我明白,教育需要“顺其自然”,这样可以使教育变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规律。年龄和阅历往往是束缚想象力的绳索,而浪漫的童心才是充溢着想象力的。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请不要过多的要求他们,更不要对其强求。保持童心,让人生展示生命最丰富的活力!
《中班教学随笔30篇短篇》:中班教学随笔短篇第1篇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一): 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欢乐的小鸟活跃
《中班保育教育随笔16篇》:第1篇中班保育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我想当保安 下午自主游戏时间,丁丁突然想玩保安的游戏,虽然没有小朋友响应,但丁丁仍坚持要玩。虽然我知道这个游戏在没有准备、也没有同伴配合的情况下很难开展,但我没有阻止丁
《中班老师教育随笔17篇》:第1篇中班老师教育随笔 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班这学期末新来的孩子。才来几天我就发现这孩子很聪明想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