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中班教育随笔

中班老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日期:2022-04-1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老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优秀的中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老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1、中班老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优虑。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虎,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四,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 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教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

  因此,我们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2、中班老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优虑。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虎,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四,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 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教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

  因此,我们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3、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孩子兴趣的培养《吊吊胃口》》

  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初步的兴趣后,家长切不可一看孩子有了兴趣就去过度强化它,而因“吊吊胃口”.孩子最初的兴趣往往是出于好奇心,如果一下子就过度强化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腻烦心里,于是就再也没有兴趣去做那件事了。如果在孩子兴趣正浓时结束活动,下次再继续,那么,孩子会总盼望着“下次”快一点到来,甚至会达到“上瘾”的程度。

  兴趣作为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导向,能促使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积极化,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智力活动效能大大提高。

4、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时刻注意尊重孩子》

  下午离园前,我正在整理有些凌乱的幼儿图书,璐璐小朋友走到我身旁,“老师,我帮你。”“好呀”图书很快整理好了。“谢谢你,璐璐。”接下来我又整理起桌椅,璐璐有说有笑的又来帮我,之后,我只想着今天上课的情形 ,没注意到璐璐正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我马上意识到了我的失礼,连忙说:“谢谢你,老师刚才在想心事,忘了谢谢你了,对不起。”璐璐笑着往活动室外跑去, 跑到门口朝我做了个鬼脸说:“没关系。老师再见!”多么可爱又有礼貌的孩子。

  从璐璐期盼“谢谢”的眼神中,我想到了许多。我们总是不忘尽自己的职责教育孩子要有礼貌 ,要尊重别人的劳动,要尊重老师,殊不知孩子们也非常愿意得到老师的尊重。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尊重孩子。早晨小朋友来园时叫一声“老师早”,我们要真情的回问一声“小朋友早”。孩子们帮了我们,就真心地说一声“谢谢”,对孩子们的作业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把小朋友辛辛苦苦折的手工作品随意扔进废纸篓,唱完一首歌后不能随意做出评价。要尊重孩子的劳动、付出和追求,他们希望得到表扬,他们需要尊重。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能挖苦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需要老师帮助时,要满腔热情地去对待。尊重别人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亦然。

  孩子虽小,他们有他们的是非标准,道德评价标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标准和道德观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铸就良好的个性行为和道德品质,正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孩子还小,可塑性很强,他们在随时模仿成人的一言一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老师是他们最亲密最信任的人之一,老师的言行,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追求和谐社会、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一代高素质的人。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我认为,各种习惯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的素质。而习惯是从小处培养的。教育无小事,教育有小节。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或一个表扬,就让孩子得到满足,他们知道,这是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他们会亲近老师。亲其师信其道。

5、幼儿园教师中班教育随笔《孩子兴趣的培养》

  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初步的兴趣后,家长切不可一看孩子有了兴趣就去过度强化它,而因“吊吊胃口”.孩子最初的兴趣往往是出于好奇心,如果一下子就过度强化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腻烦心里,于是就再也没有兴趣去做那件事了。如果在孩子兴趣正浓时结束活动,下次再继续,那么,孩子会总盼望着“下次”快一点到来,甚至会达到“上瘾”的程度。

  兴趣作为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导向,能促使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积极化,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智力活动效能大大提高。

6、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所有事情都是家人包办,让孩子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

  我班的赫赫小朋友就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饭不会自己吃,有事不会跟老师沟通,等到第二天再让家人来跟老师说,问他就只会哭,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找办法来帮助他。有一次,赫赫带了玩具来幼儿园,结果玩具让童童拿去玩了,他就在远远的看着自己的玩具哭,我走了过去跟他说:“赫赫那是你的玩具吗?是就去要过来啊”,赫赫没有吭声。我又对他说:“你不去要,他怎么会给你呢,他可能很喜欢这个玩具呢”。听完,赫赫就慢吞吞的向童童走去,可他就在童童身后站了一会就回来了,哭泣着对我说:“董老师,童童不给我”。“你去跟他要了吗?”我问,赫赫没有回答。“老师可一直看着你呢,你没去跟童童要,他可不知道你没有了玩具有多难过,你看他玩的多开心,快去要回来吧。”见我没有帮忙的意思,赫赫又鼓起勇气走了过去,边走边回头看我,我向他点了点头,投去了肯定的眼神,而他也终于要回了自己的玩具。

  遇到类似的事情,老师一定不能直接帮助孩子要回玩具,不能事事都孩子们包办,要放手让自己主动解决,培养孩子独立完成的能力,同时,不要忘记与家长做好沟通。

相关文章

《中班教育随笔100篇简短》:中班教育随笔100篇简短第1篇  1、《老师,咱们睡觉吧》18篇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  这学期我带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每个星期一的午睡时间,晨晨都特别

《教学随笔中班14篇》:第1篇教学随笔中班  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于是,有效教学便成了一线教师的专业追求。  渐渐地,我们发现:逻辑性较强的活动往往都不怎么好玩。于是,对教学有效性的追求还未下眉头,对活动趣味性的关

《中班保教随笔18篇》:第1篇中班保教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我想当保安  下午自主游戏时间,丁丁突然想玩保安的游戏,虽然没有小朋友响应,但丁丁仍坚持要玩。虽然我知道这个游戏在没有准备、也没有同伴配合的情况下很难开展,但我没有阻止丁丁,而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