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中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育随笔:用语言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生活

日期:2022-04-24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育随笔:用语言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生活,是优秀的中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育随笔:用语言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生活

1、幼儿园教育随笔:用语言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生活

  幼儿园教育随笔:用语言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生活

  每年九月,幼儿园都面临着一批新婴幼儿入园。在最初的几周,教师都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指导、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这期间,语言是我们指导的重要手段。

  对待新入园的幼儿,我们不仅在用语上要充满爱心,在细心照顾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多说、反复说,让孩子熟悉教师的语言,要善于改变用语方式。可以通过跟老师做一些互动的手指游戏、音乐游戏或儿歌朗诵,用积极生动的肢体语言吸引幼儿注意,使他们暂时忘记对父母、亲人的依恋,参与到活动中来。

  要让幼儿从独享玩具到和同伴分享玩具,从随意性生活到有规律生活,教师的主教语言往往应以引导性语言为主、规定性语言为辅。我们应该着眼于幼儿的即时兴趣和现有水平,并设计一些教育情景引发幼儿的积极思维,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

  总之,我们的语言就是让孩子们转移注意力,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为以后的教育有良好的开端。

2、幼儿园教育随笔:修改让幼儿学起来更简单

  对于圆小朋友已经是有一定的经验的,当我出示圆形宝宝时小朋友们都能说出来是圆的。还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苹果是圆的、饼干是圆的、汤圆是圆的……当我出现儿歌图片时小朋友马上就能说出皮球是圆的,为了让幼儿学会儿歌句式,我就引导幼儿说皮球圆圆。当我出示铃鼓时小朋友没有马上就说出了,你们看铃鼓是什么形状?小朋友没有声音,我就随手拿了铃鼓把反面给幼儿看,邱紫娴马上就说:“铃鼓是圆的”。原来正面的铃鼓看不出来,反过来幼儿就能看出啦。那我们就说:“什么圆圆”,小朋友就知道:“铃鼓圆圆”。当我出示第三个挂钟时,我问道:“挂钟怎么形状?”小朋友已经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几个能力强的幼儿能说“挂钟圆圆”。出示盘子时,我还没问,程叶魏就说:盘子圆圆圆。出示橘子时小朋友一起说:“橘子圆圆”。通过自制的图片幼儿能形象的直观到儿歌的整个内容,他们学习起来就比较的容易。整个活动幼儿都能很好的学会儿歌,活动效果较好。

3、幼儿园教育随笔:让幼儿喝牛奶的一点尝试

  教育随笔:让幼儿喝牛奶的一点尝试

  我班有位幼儿不愿喝牛奶,我和幼儿的家长为此感到忧虑。大家都知道:牛奶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它含有人类所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质蛋白质。儿童随时都在长身体,而身体第一位的构成物质就是蛋白质。蛋白质供给不足,儿童就会发生营养不良,为了幼儿的健康,我尝试这样做:

  首先,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经过交谈,我了解到:这名幼儿是母乳喂养,断奶时间也很正常,没有其他偏食现象,就是不爱喝牛奶,甚至对颜色、味道与牛奶相似的豆汁也不喝,但对果味奶、酸牛奶等并不排斥。

  其次,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跟幼儿讲清必须喝牛奶的科学道理,让幼儿理解教师是善意的,消除幼儿的抵触情绪。

  第二、让幼儿从少量牛奶喝起,逐渐适应牛奶的味道。待有效果之后再逐渐加量。

  第三、在幼儿喝牛奶时,加入适量白糖。这样牛奶就有了类似果味奶的味道,更符合幼儿的口味。

  这一措施实行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偏食情况有了很大改善,饮用牛奶量从一袋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最后到能喝下整袋牛奶。对幼儿的每次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并在全班进行表扬。

  幼儿偏食是很多家长和幼儿教师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不应该采取强制的方式,而应该采用幼儿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这些可爱的花朵更健康地绽放。

4、幼儿园教育随笔:让幼儿更愉快的学习

  教育随笔:让幼儿更愉快的学习

  幼儿园的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决定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1、做中学。幼儿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材料或自制玩教具投放到区域,让幼儿在区域中获取知识。例如小班的幼儿在认识颜色时有些困难,我用皱纹纸团成了各种颜色不同小球,并利用各种纸箱做成了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的家。并搜集了许多小勺。让孩子把各种不同颜色的小球送给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的家,孩子们参与和操作的兴趣很浓,孩子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区分了颜色,还锻炼了孩子用勺的能力。做中学可以让孩子们直接获得经验,帮助幼儿认识世界,通过操作让幼儿认识了自己的力量,并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2、玩中学。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天性的活动,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幼儿在游戏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能够长久的保存,,是幼儿完全自主、自发、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例如:在中班教学影子时,幼儿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我把幼儿带到了户外,开展了几个小游戏。踩影子,让幼儿互相踩影子玩耍。埋影子,让幼儿用各种方法把影子埋一埋看看自己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藏影子让幼儿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影子小魔术把自己的影子变成各种小动物。孩子们在室外玩的不亦乐乎,还掌握了影子的秘密,效果非常好。把幼儿带到户外去学与环境积极互动,从而学到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成人难以教会的知识。

  3、生活中学习。幼儿的学习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例如:发给幼儿面包时可以让幼儿说声谢谢,让幼儿学会感恩。再玩玩玩具是让幼儿自己整理玩具,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幼儿的学习就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操作、探究不断的发展。因而我们幼儿教师应多为幼儿创设环境,让幼儿得到最愉快的学习。

5、幼儿园教育随笔:让绘画伴随幼儿成长

  教育随笔:让绘画伴随幼儿成长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有关艺术活动要贴近幼儿生活的阐述幼儿生活在充满艺术的世界中,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充分主动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积累美的体验。因此,绘画是激发幼儿追求美的愿望、感受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由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们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进行补充,从中表现自我,使情绪、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绘画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通过听、说、看、想、画等方式选择合适幼儿的活动内容,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气氛,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我首先通过谈话导入,提问“你家的盘子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样的花纹?”让幼儿根据平时生活的经验来回答,此时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连平时不大发言的幼儿都被激发了,因为这些问题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犹如重现眼前。而在欣赏青花瓷盘图片时,我也请幼儿说说喜欢哪个盘子,“盘子边缘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让幼儿边观察边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在评价活动中,我也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你喜欢哪个小朋友设计的青花瓷盘?为什么?”整个活动都将幼儿自由表达渗入其中,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二、绘画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绘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为了能让幼儿对创作感兴趣,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我首先收集一些青花瓷盘给孩子们欣赏,让他们充分地观察和感受它的美丽花纹和色彩搭配,说一说“你喜欢哪个盘子?”“盘子上的图案是怎样排列的?”“这盘子和我们家里的盘子有什么不一样,上面有几种颜色?”,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我还展示了图示,让幼儿知道利用中心对称进行作画,由于这个活动对大班幼儿展示的,因此我并没有用范画来约束幼儿,而是让他们参照图示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一次性盘子上进行装饰,我们会发现幼儿作画时情绪都很高涨,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展示时我们看见了各不相同的青花瓷盘,感受到了青花瓷盘的独特美。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要培养幼儿创造性可渗透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绘画促进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

  美感在幼儿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正常的教育途径,能促进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青花瓷盘”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现在的幼儿对传统的文化了解的很少,为了让幼儿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深入了解,我向幼儿展示了不同花纹的青花瓷盘的图片,让幼儿发现它独特的色彩搭配,并提供各式盘子供幼儿选择,蓝、白颜料,棉签等材料供幼儿作画,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作画,各具风格,他们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我表现的愉悦情绪体验,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绘画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幼儿的任何一件作品无不需要幼儿的手与脑的结合,如:小班幼儿主要是涂色,它也需要幼儿思考用何种颜色进行涂色,色块与色块之间的颜色搭配;中班幼儿在模仿范画的基础上,进行涂色,又比小班提高了一个层次;大班幼儿在作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并涂上背景,要求就更高了。逐步锻炼了幼儿的手部肌肉的能力,同时幼儿绘画不仅是记号笔作画,还会有水墨画、棉签画等,《青花瓷盘》就是一项棉签画,幼儿不仅体验到棉签作画的乐趣,而且也提高了幼儿作画的技能,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绘画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因此,美术教育应该将培养幼儿自信作为教育的前提,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基础,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如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依依对着甜甜说:“你画的什么呀,好难看啊!”这时甜甜听到后伤透了心,打击了她的创作欲望,使她感到很自卑,这时我听见后及时鼓励他,“依依,可能甜甜还没画好,我们看不出她画的什么,不如让她来跟我们说说吧。”甜甜把画的内容跟我们说道:我们还小,我想让奥特曼来保护我们,就画了个奥特曼。听完后我赶紧鼓励说:“你的想法真不错哦!”她听后又恢复了创作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让幼儿树立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幼儿有多么重要。

  创作绘画不仅能给孩子带来一点快乐,也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聪明,孩子眼中的事物是美好的,我们教师的责任是让幼儿时刻感受世界的美丽,希望孩子在自由绘画中绘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蓝图。

6、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源泉

  通过观察,我发现有的游戏孩子们很感兴趣,玩得也很丰富、深入;有的游戏则很少有人参与,即使参与了也是浅尝辄止。有一天,我捕捉到了两个有趣的镜头,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镜头一:我是“保姆”

  “美美屋”里,奕奕正忙碌着:“宝宝(布娃娃),快吃,快吃,再不吃快点,送你上学就要迟到了。”然后她往“宝宝"嘴里喂了几块饼干(雪花片),再随手从桌上拿起奶瓶,假装往“宝宝”嘴里喂了几口水。“好了,吃饱了,快走吧!”说着她抱起“宝宝”,把“宝宝”往玩具自行车后座上一放:“坐稳了,姨奶奶要骑车了,当心脚不能靠里边,要往外伸,夹到你的脚可别怪我呀!”这时,正好我走了过去。“老师,我把‘宝宝’送到了,等放学,我再来接她,好吗?”“好呀,请问你是孩子的什么人呀?”“我是这个孩子家的保姆,她爸爸妈妈都忙着上班,没空照顾她,都是交给保姆做的。”“你这个保姆做得真认真,这孩子一定会喜欢你的。”“是啊,我就喜欢我们家保姆,我叫她姨奶奶,姨奶奶对我可好了,我还跟她回她老家去玩呢!”奕奕将自己跟保姆的那份亲密全表露在脸上,我也被她那份快乐感染了!

  镜头二:结婚咯

  自主游戏时,我听见桐桐在邀请蓓蓓:“蓓蓓,你是我的好朋友,来,我和你结婚,你做新娘,我做新郎!”说着,他便从塑料花盆里拔出一枝小红花,插到蓓蓓羊角辫绳上,再拔出一枝花想插在自己的上衣口袋里。由于是个假口袋,花插不进去,桐桐便又忙着从收纳箱里找来双面胶,三下五除二地将花黏在胸前:“好了,来,你勾住我的手臂,我们一起往前走。”桐桐边哼着似是而非的婚礼乐曲,边牵着蓓蓓往前走。走了几步后,桐桐看到媛媛从旁边经过,便赶紧喊:“媛媛,快来帮忙。”接着,他又扫视一下周围:“辰辰,你也来!你们两个做金童玉女,帮忙挽婚纱。”在桐桐的指挥下,四个人一起像模像样地从活动室门口走向南侧的地垫。到了地垫前,桐桐又说:“你们两个站到后面去,我和蓓蓓要拜拜了。”只见他拉着蓓蓓跟她拜了三下,然后便与蓓蓓一同走进“美美屋”,又玩起了喝喜酒的游戏……后来我了解到两天前桐桐刚参加过一场婚礼,并且还当了花童。

  仔细想想,凡自发的、有一定丰富性和趣味性的游戏,大多与幼儿切身的生活经验有关。反观有些我们设计的幼儿不甚感兴趣的游戏,其内容往往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所以,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源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并且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促进幼儿游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中班教育随笔《这样的办法真好》》:这是中班教育随笔《这样的办法真好》,有时候老师轻轻地一句话,或者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在孩子的身上起到一个很大作用,供老师家长们参考。

《中班教育随笔400篇教师》:中班教育随笔400篇教师第1部分  今天中午午餐的时候,我发现苗苗小朋友吃得很少,而且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胡乱吃点饭后就爬进自己的“小窝”睡去了。  一开始,我以为

《中班老师教育随笔17篇》:第1篇中班老师教育随笔  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班这学期末新来的孩子。才来几天我就发现这孩子很聪明想象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