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9
这是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实录,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写作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写作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写作特*(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写作有何特*?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蒹葭
《蒹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于古于今,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它描绘了一幅唯美而感伤的场景:深秋的清晨,抒情主人公在长满芦苇的河畔苦苦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始终飘渺阻隔,可望难即。对《蒹葭》的赏析是多维度的。最常见的是从音韵、意象和情感三方面领略它延续千年的美。《课标》要求初中生“熟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所以,对教材的解析不宜过深,对诗歌的意象有初步了解即可。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诗经》与音乐密不可分,教师应该注意这个特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能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除此之外,应该对诗歌的意象有大概的了解。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应该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学习《蒹葭》,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分析 《蒹葭》 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 《 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 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 《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明确:憧憬、焦急、失望。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附加:板书:
蒹葭
《诗经·秦风》
亲情友情
追求者——伊人:爱情事业
理想自由
蒹葭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蒹葭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蒹葭
《蒹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于古于今,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它描绘了一幅唯美而感伤的场景:深秋的清晨,抒情主人公在长满芦苇的河畔苦苦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始终飘渺阻隔,可望难即。对《蒹葭》的赏析是多维度的。最常见的是从音韵、意象和情感三方面领略它延续千年的美。《课标》要求初中生“熟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所以,对教材的解析不宜过深,对诗歌的意象有初步了解即可。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诗经》与音乐密不可分,教师应该注意这个特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能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除此之外,应该对诗歌的意象有大概的了解。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应该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学习《蒹葭》,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分析 《蒹葭》 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 《 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 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 《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明确:憧憬、焦急、失望。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附加:板书:
蒹葭
《诗经·秦风》
亲情友情
追求者——伊人:爱情事业
理想自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诗经》知识介绍。
(1)《诗经》又名《诗》、《诗三百》,共有305篇。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赏析《蒹葭》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四、拓展阅读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一、课前预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写作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写作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写作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写作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