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5
这是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导入新课
采薇优秀教学设计
教师放一首古琴曲作背景音乐,同时用小段优美简洁的话引入,营造意境,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导入语为:《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绮美而瑰丽,品读《诗经》,就是聆听三千年华夏先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在营造气氛时不忘知识回顾。和学生一起回顾诗经六义。
生齐答:内容——风、雅、颂,手法——赋、比、兴。
紧接着引入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边塞诗的开山之作——《采薇》。
二、解题
教师出示薇草图片,介绍采薇就是采摘薇草,即采摘野豌豆苗。图文结合,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三、朗读诗歌,通过三个场景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思归之情。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要多读,反复读,在读中逐步领悟其内蕴。教师安排了三读诗歌,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感受节奏、用词与句式,读时形式多样,读准字音时叫个别学生读,另叫学生纠正字音,感受句式节奏时,则要求齐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之后让学生总结句式节奏上的特点,即有音乐感、节奏感、句式相似,反复吟唱,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句,最后总结这种句式叫做重章叠句(或重章叠唱、重章反复)。
二读诗歌要求理解诗意,把握情感,并掌握赋比兴的用法。首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PPT,重点词语,让学生解释。之后教师从戍守边疆的将士“思归”这个思路来讲解全诗,根据行文思路,分析出三个场景不同的“思归”之情。
首先,第一场景是“采薇思归”。诗经开篇定题起兴,用“采薇”起兴,让学生思考为何用“采薇”起兴?并让学生找出写薇菜变化的字,让学生感悟其中有什么深意。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感悟与思考,体会到,用“采薇”起兴的原因是近似联想,因为戍守边疆的将士生活艰苦,采薇菜充饥是常有之事,而且对将士家乡的贫苦百姓来说,采薇也是家乡常有的充饥方式,因此以采薇起兴有两种深意:一是写出了戍卒生活的艰辛,二是写出了将士们的乡愁,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前面提到了重章叠句,学生已经了解到重章叠句的特点,即句式相同,每句的字数相同,只是在相同位置上更换个别字句,以丰富表达的内容。所以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前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方法,写薇菜变化的字为:作、柔、刚。作即薇菜刚长出地面,柔即薇菜叶面大而润泽的样子,刚是指薇菜茎叶开始变老。从这三个字的字义,学生很快悟出了随着薇菜的变化,时间在不断地推移,时间已经由春至夏,进而到秋,将士们戍守边疆的时间不断增长,时间长久,戍守又很艰辛苦,将士们乡愁也就自然日益加深。教师表扬学生感悟到位,并趁机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将士们乡愁日益加深的词语或句子,这种紧扣文本的做法,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学生有了先前的感悟,从文中找句子也就相对容易了,很快就找出了“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三个表达将士们思乡之情加深的词语。分析完“采薇思归”这一场景之后,教师不忘要求女生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再一次整体感受将士们那与日俱增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第二个场景是“疆场思归”。同样用到了起兴手法,因为棠棣花花开三朵为一缀,后多用棠棣花来比喻兄弟情谊,而战士们共同为了抵御外侮,并肩作战,此处用棠棣之花起兴,表达了将士们与子同袍、奋勇杀敌的决心。四五章对战车、战马、弓箭有着细致地描写:战车是路、戎车,非常高大;战马是业业、骙骙、翼翼,又高大又强壮又整齐;弓箭
是象弭鱼服,非常精良。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这些特点后发问,这种对军队全方位细致的描写的手法是什么?同学生回顾诗经六义中三手法,很快答出:是赋。呼应开头,有水到渠成之巧妙。然后学生总结,这是一支“强大之师、威武之师”。最后男生齐读,读出了将士们浴血彊场、斗志高昂、满怀爱国热情、自豪而必信的战斗信念。
最后一个场景是“归家悲哀”。教师用一句很巧妙的话引出这一场景:将士们满怀战斗豪情,想打胜仗,打完胜仗后他们最想做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回家。此时,教师用PPT显示出一个思考题:九死一生,终于能够凯旋,本是件高兴的事,为什么诗人会在最后一章归家途中道出“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此处让学生同桌间讨论,同学们似乎有了些许感悟。学生们有的答道:将士怕物是人非,将士满身伤痛,将士们的战友可能一个个的在彊场上在自己身边死去??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首先表扬学生想象丰富,想象有道理,同时,用PPT展示两首诗: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李频《渡汉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这两首诗也表达了与这首诗相似的情感,并用诗意化的语言总结,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让学生体味抒情主人公的悲哀之情。
四、主旨把握
当教师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时,此时有一位学生又举起手,他说道:“老师,我觉得作者在途中如此悲哀的原因,除了刚才同学生讲的之外,应该还有别的原因。”这位学生的这一举动,在教师的预设之外,但教师意外之余,马上平静下来,并显露出期待的眼神,于是学生继续说道:“这位将士在外征战,因为这场战争是抵御外侮,对抗猃狁,是一场正义之战,所以抒情主人公在杨柳依依之时,虽对亲人、家乡有万千不舍,但仍然是兴然离开家乡,走向战场,这是他的义务,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战场上,将士们斗志高昴,奋勇杀敌,周王朝也很重视,装备精良,在冷冰器时代,这可看出是必胜之战。然而是战争就会有牺牲,就会有人家破人亡,战争虽然胜利了,胜利是属于国家的,对于每个战士而言,对于每个百姓而言,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和悲哀。所以我认为,作者在途中悲哀,内心是非常痛苦而复杂的。应该体现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听完这位学生的讲述,整个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说得真好!教师对此学生大家赞扬,并借此总结出文章的主题:这位同学上课认真,吃透了已经讲过的内容,思维敏捷,思想深刻,没错,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戍役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战争是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对人的生命的戕害!这首诗是千古反战诗之祖!
五、末章手法探究
接下来教师满怀情感地诵读末章,读完后营造一种意境: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的将士在风雪交加的路上步履艰难,满心伤痛,末章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渲染这种悲哀之情?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四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展示讨论结果,讨论时间四分钟。
热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要求:说出艺术手法,并具体分析哪里用了这种手法,以及是如何运用的。每位同学都表达得非常好,教师也给予了及时准确的表扬和总结。最后成果如下:
1、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2、以乐写悲,更衬其悲。
3、今昔对比,今非昔比。
4、虚实结合。画面拓展,意境深远。
最后用方玉润《诗经原始》为末章之美作结:“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情。”
手法讲解透彻,之后,教师又巧妙地过渡:这首诗打动我们的`不仅是美妙的艺术手法,更多的是它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我们通过三读诗歌再来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吧!
三读诗歌,要求:准确地把握情感,从采薇思归的忧伤焦急,到彊场思归的慷慨雄壮,再到归家悲哀的痛苦悲伤,情感波澜起伏,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怨的。最后让全班同学齐读全诗,诵读时要求注意音调的变化,三个场景语调由低缓至高亢,再到沉痛。同学们深入理解了全诗,最后诵读效果让人震撼。
最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下面这段文字,让学生从文字中再次感受《诗经》的绮美瑰丽。文字为:《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无不被其润泽、受其照耀。诗经里有第一首写嫁新娘的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一首最悲哀的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第一首写纯情至情的《蒹葭》。
诗经就如一盏清茶,一杯淡酒,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愿我们每一位华夏子孙平都能品读《诗经》,感悟其中深沉的意蕴。
六、课堂练习
整首诗讲到这里基本圆满结束,最后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找出《芣苢》一诗中使用的手法以及分析手法的具体运用。
题目如下: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有:得到。掇(duō):摘取、拾取。捋(luō):成把地握取。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思考:《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这种手法是怎么运用的?
七、布置课后作业,并推荐阅读两本书:
安意如:《思无邪》、鲍鹏:《第三只眼看诗经》。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山野里沟埂渠洼上遍地生长的车前子,在上古农耕时代传给我们的画面里,是欢快舒畅的歌韵在它的小小的淡绿叶面上跳动的音符。不管《芣苢·周南》是农女劳作时自做的农事歌,还是婚嫁女在田间唱的祈子曲,那种人和自然的对唱,那种轻灵粗旷的音韵,在这样素净的诗里流淌。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二、关于《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③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伴读] ③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六义
“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④,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伴读] ④《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十个字概括: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雅诗的内容多描写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会歌舞中。分“大雅”和“小雅”⑤。
[伴读] ⑤有一副精绝的对联:三星日月光,四诗风雅颂。知道为什么叫四诗了吗?
颂诗的内容多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宗庙祭祀时演出。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邶风· 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 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作品特色
“四言诗”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体,是中国汉代以前通行的诗歌形式。《诗经》是这种诗体的代表。四言诗四字一顿,节奏鲜明,简单明快,单纯而有天籁的意味。但是,因为节奏过于短促,缺少内部变化,也显得有些呆板,不适于表现日益复杂的生活和情感。
四言诗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以后,四言诗逐渐衰落,但仍有不少诗人写作四言诗。如东汉末年的曹操父子,魏末的嵇康,西晋的陆机、陆云,东晋的陶渊明等。同时,也出现过若干佳作,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们至今吟诵不绝。
三、写作背景
西周取代殷商,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
“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也就是西周王城镐京及东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四、解题:芣 苢
即车前草,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
荒地或路旁常见,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食,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⑥
[伴读] ⑥有种说法,先民们认为芣苢主子,采芣苢可以满足妇女们多子多孙的愿望。
五、句意理解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时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则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采”“有”,是对采集的一般性描述。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具体描写用手摘取芣苢的动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嫩小芣苢,“捋”则是把长势茂盛的芣苢从茎上成把地取下。两个简单的字不仅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还使人想象出人们采摘时娴熟的技巧和忙碌的场景。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具体描写用裙襟兜取芣苢的动作。“袺”和“襭”两个字写出了人们采摘动作的敏捷灵巧。人们采摘芣苢越来越欢,越来越多,于是用裙襟来兜。
六、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七、合作探究:
1、《芣苢》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2、这首诗歌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① 展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
这六个动词,每一个都抓住了采摘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每一个动作就如同摄影里的特写,让人清晰难忘。劳动者从日常的劳动中发现美,并吟出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歌,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劳动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简单麻木的,而是充满乐趣的。
② 展现了内容丰富的劳动过程美。
诗歌通过六个独立的动作合成一套完整的动作,看起来层层递进、有条不紊,非常流畅,如行云流水。当几个独立的动作聚在一起进行系统内部优化之后,采摘的过程就变成了一场用肢体表达艺术的活动,把日常的劳动升华成行为的艺术。先民对劳动的熟练程度,给人一种游刃有余的美。原本生长于郊野的车前草,经过劳动者的几道工序就成了盘中餐或者是药,是对先民改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 体现了先民快乐幸福的生活感情。
采摘芣苢的人是当时的劳动者,即生活在下层的平民。周朝实行“井田制”,劳动人民生产所得的很大部分要上交给贵族阶层。再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仅仅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能保证最基本的吃穿需要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留给自己的粮食是有限的,人们也会采摘野菜来补充。芣苢既是有食用价值的野草,也是能治病的药材。因此,当人们看到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治病的芣苢,心情是愉悦的、欣喜的。人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于是哼着这首歌,将草丛中的芣苢采了又采。因为这样的劳动成果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人们唱的歌谣是让人感到快乐幸福的。
八、赏析写法
1、赋的手法
本诗直接描写采摘芣苢的劳动,从劳动开始到结束,没有交代劳动者、起因、地点、环境、结果,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直接吟唱劳动的主题,就事唱事。
2、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重叠复沓,实则别有韵味。“采采”是一重叠词,“采采芣苢”“薄言× 之”反复咏唱,产生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有音乐之美。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又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谐和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3、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只写了采摘芣苢的过程,却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使这些空白留给读者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于是,细节中的蛛丝马迹就激发读者进行揣摩并加以想象,然后创造出更具体形象的美。读罢诗歌,人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平原旷野上你追我赶、群歌互答,同时又不忘采摘芣苢的欢快劳动场景。
九、拓展延伸
(1)请指出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赋、比、兴的哪种手法。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答案 ①兴 ②比 ③赋 ④比 ⑤兴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 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答案 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十、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附:板书设计:
起:人们出发去采摘芣苢
扬:采摘芣苢的动作描写 劳动的热情和欢乐
收:芣苢越采越多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结合注释,有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结合朗诵,学会鉴赏诗歌声韵及句式特色,并展示交流。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结合舞蹈视频,为本诗写出有个性的鉴赏文字。
评价目标
1、能够清晰、流畅、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2、能够根据朗诵,鉴赏诗歌艺术。
3、能够写出与文本相应且具个性的鉴赏文字。
重难点
1、能够通过诵读多角度鉴赏诗歌艺术。
2、能够结合舞蹈视频,进一步鉴赏诗歌之美,表达出个性的鉴赏文字。
教学方法:
师生品读,鉴赏表达。
所需课时:
1课时
预习作业:
1、结合书本注释,通读诗歌,体验诗歌诵读的节奏规律。
2、学会联系舞蹈形象和诗歌语言的结合之美,能够充分酝酿诗情画意,写出具有个性的、鉴赏性的美文片段。
教学过程设计
【任务展示】
学生能够根据朗诵,鉴赏诗歌艺术,写出与文本相应且具个性的鉴赏文字。
(设计意图:展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这是整节课的“纲”,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这一任务而设计。)
【朗读鉴赏】
(1)师生朗诵,品鉴声韵及用词上的特点。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朗诵体验,找到最佳进入诗歌的密码。
(设计意图:以朗读带动品鉴,为任务推进打下最扎实的基础。)
(2)学生鉴赏发现
①声韵之美。
全诗的韵脚总共变换了六个字,灵活运用了双声叠韵的手法,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本诗的声韵美感。第一句中的“采”和第二句中的“有”,由于古代语音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了,但后面几句中的“掇”“捋”“袺”“襭”,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了,这样的'韵脚和谐使得其节奏舒卷动人,能够将人物动作和形态的节奏之美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②用词之美。
《诗经》中的字词非常含蓄精微,而本诗体现对摘采动作的描写更是精微而准确。用词非常精确,贴合人物的动作、心理形态,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劳动画卷。细细品味,其中每一部分动作非常精巧,连成整体又非常融合,既彰显了独自的个性,又在整体上形成了巧妙的共鸣。
③句式之美。
映入眼前的形式之美,首先在于它的句式之美。重章叠句是本诗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通过重叠反复来推进人物劳动时的动作行为,呈现相同的节奏中不同的变化之美。这种重章叠句构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律之美。可以说,句式之美带来了音律之美,带来了动作之美,能直抵读者内心,让我们领略到人物之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这节课的言语实践的训练点,重点是在朗读中咀嚼情感,体味诗歌音律美,能够通过语言鉴赏,为下一环节的文学鉴赏做铺垫。)
(3)观看舞蹈《芣苢》,结合诗歌,给这首诗歌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赏析示例一:抓住细微的动作之美,感受诗文的用词之美。
赏析示例二:抓住舞蹈的特点之美,体悟诗歌背后的生活之美与生命之美。
赏析示例三:从重章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地吟唱中,鉴赏《诗经》的语言和形象的朴素美。
(设计意图:将舞蹈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感官与想象的融合,在品鉴中实现语言表达的进一步提升。)
【评价反馈】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和思考,修改你结合舞蹈与诗歌所写的个性化鉴赏文字,并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这节课的重点,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小结】
《芣苢》无论是精巧的练字、简练的语言、重章叠句的句式,还是朴素的情感,都让这一首劳动歌谣散发出长久的生命力。通过不断朗诵、品鉴、欣赏和感悟,让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借读写实践训练,我们也进一步提升了表达的精确之美,濡染了《诗经》的文化之美。
【布置作业】
阅读本课中另一篇描写先民劳动场景的诗文《插秧歌》,比较其描写艺术的异同,能够赏析描写的细节之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尝试单篇任务群教学,教师设置了明确的任务,为了完成此任务,也设置了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不过教学方法依然偏向于传统,新意不够。
备课资料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赋:指直接抒写和铺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具备。
《芣苢》是《诗经》首章《周南》中的一首。“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现的情感。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重章叠唱、对比及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
3、通过诗歌感知古人的劳动生活,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顾关于劳动的诗歌,引入《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二、新课。
(一)《芣苢》的学习
教学主线:读——想象——感悟
古人云: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自由朗读,描述想象的画面,并谈谈感悟。
引导性问题: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在做什么?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说明:
(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个人读、齐读、二重唱式齐读)
(2)适时引入材料,辅助诗歌理解。
(3)立足文本,文本细读。结合汉字字形,想象人们采芣苢时的动作表情,体会“掇”“捋”“袺”“襭”等动词变换的作用,以及所体现出的收获喜悦。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任务驱动:如果将这首诗改编成一个课本剧,作为编导,说说你的理解和考量。
引导性问题:剧情梗概?舞台背景如何设置?时间?(麦收季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雨后初晴……)地点?(苏辙家的院子,还是田间地头?)主角是谁?动作、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诗歌的主题?
说明:
(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2)立足文本,文本细读。结合汉字字形知识,体会“赖”“替”“舞”“急”“多”等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小结。
三、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的诗歌,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鉴赏。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